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1.反思。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们以自己的认识活动过程及结果为认识对象的认知活动。作为对认识的认识,反思比一般思维活动层次要高。
2.教学反思。是教师作为教学参与者对自身过去教学经验的反馈,是教师通过深入观察,反省自身教学,评价教学经验,发现新问题,大胆提出改进教学的假设,并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假设加以验证的活动或过程。
3.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己对数学本身、对学生学习数学以及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
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研究。
2.有利于教师由传授型向学者型转换。
3.有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
数学教学反思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它以研究教学行为的得失成败为基本内容。
2.它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出发点。
3.它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实效性为目标。
4.它以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二、数学教学反思主要反思什么?
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数学教学内容。
2.反思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3.反思数学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目标?为什么?
本节课的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为什么?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为什么用这些方法?
本节课印象最深的环节是哪些?为什么?
本节课的感觉哪个教学环节还有待于改进?为什么?
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
记成功之处;记失败的教训;记教学中的应变;记学生的见解;记教案的修正
记学生的课后提问;写“再教设计”
三、怎样进行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的途径:
l.教学观察。2.写好日志。3.评析交流。4.自我评估。
学生对老师的十七句话:
1.老师,我希望您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教书的机器。
2.老师,请您把我当一个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
3.老师,您也需要学,您不学,我怎能从您那里学到新的东西?
4.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更要看我所做的努力。我当一个人看待。
5.老师,不要勉强我把求学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至少对我,学习不一定是乐趣。
6.老师,您不仅要教我们知识,更要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7.老师,请辅导我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而不仅仅是背诵答案。
8.老师,假如我有所失败或有所困难,尤其在大家面前,不要可怜我,可怜会使我自卑。
9.老师,请您经常给我一点鼓励,不要让您的要求超过了我的能力。
10.老师,在教室里,不要把另一位同学当作我的表率,我可能因此而恨他,也恨您。
11.老师,我若有所成就,也不要把我当作别人的榜样,因为那样会使别人难堪。
12.老师,请您耐心地听听我所提出的问题。但只有您肯听我,我才能向您学习去听别人的意见。
13.老师,只要您保持公正,请您对我尽量严格,表面上即使我反对严格,但是我知道我需要您严格。
14.老师,不要期待我最喜欢您教的课,至少对我,别的课可能更加有趣,自己判断。
15.老师,请您记得,您也曾经是学生,您是否有时也会忘带东西,在班上您是否样样第一?
16.老师,请您也别忘记,大学统考您是怎么考取的,您所念的专业是不是您的第一志愿?
17.老师,我心中感激您;但不要期待我口头上常说谢谢您。
数学教学反思的途径:
l.教学观察。2.写好日志。3.评析交流。4.自我评估。5.行动改进。
数学教学反思的十大问题:
1.敷衍应付。2.浅尝辄止。3.自我辩护。4.自我封闭。5.缺少个性。
6.形式单一。7.对象单一。8.缺少参照。9.范围泛化。10.虎头蛇尾。
五、怎样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反思更有效?
1.有效反思要“思之有的”
反思的目的应该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能力。
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可以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有效反思要“思之有物”
这节课特色是什么?这节课精彩在哪里?这节课偶得有哪些?
这节课缺失在何处?这节课效果如何?这节课能否设计得更好?
3.有效反思要“思之有据”
一是新课程理念。二是学生发展。三是教学效果。
对数学教学模式的反思
(1)行为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给出结果——分析并解释结果——应用结果,其特点是知识的呈现,是直接的传授,忽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2)认知主义观点指导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给出若干个某一具体情境下的结果——抽象、概括使之符号化——观察、归纳特征得到结果——分析、解释结果并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体现了思维过程由特殊到一般和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重结果的同时也重过程,是一般的科学过程,但不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3)新课程倡导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给出某一情境下的具体问题——抽象、概括符号化——观察归纳其特征得出结果——解释、拓展并解决具体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的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有效反思要“思之有方”
(1)通过问题反思
“要给人一杯水,你得有一筒水”,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但若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又能得出不同的认识。有时候我发现;教师“筒”里“水”太多可能会导致灌输多,学生会很被动,可能会被击倒;教师“筒”里“水”少,学生就可能去主动祈雨,主动思维。所以,我觉得,如果处理得好,“讲错”也是一种艺术。教师要学会“无知”的艺术、“出错”的艺术。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能激发、激活,不能靠灌输。将来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定是没得过诺贝尔奖的人教出来的。人们批评教师误人子弟时,常用这样一句话: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若真能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我想这可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了。课堂教学实施中,能“难得糊涂”的教师肯定是高明的教师。
(2)通过对比反思
前后对比反思(磨课)。
同一课题的不同教法(一课多式)。
与他人的课(包括名师课、优质课)进行对比(赏析或质疑),并反思甚至尝试。
(3)通过合作研讨反思。
(4)通过课例分析反思
(5)通过写作进行反思
浅谈数学教学反思2新课改要求当前的数学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深化这一教学理念。通过教学实践,本人总结出数学教师可从以下三点实施:
(1)教师通过对学生讲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来实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因为通过教师对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学会掌握数学概念的数学方法,如比较、抽象、概括、分设、验证、分化等,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分解来渗透和领悟概念形成的过程,体会学习研究数学问题提出的思路。
(2)教师要对学生讲解一个数学结论的发现历程,让学生明白一项数学结论的发现是需要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猜想、检验、总结、归纳与分析等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当学生知道了数学结论的发现历程后会更加容易理解并记忆数学的定理、概念、结论等,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发散思维的方式重新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并探索问题。
(3)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告诉学生不论一个数学问题是否已有正确的结论,都是需要学生不断地去发现新方法、新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和新理念。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理清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清晰的学习思路下开拓创新的思维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通过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来强化学生对于数学概念与定理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概念。由于数学概念与定理的抽象化使得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掌握遇到了障碍,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情感因素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条件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去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思路,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可能在教师眼里有些幼稚,但却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提出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提出问题,而不是排斥他们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启发与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用于数学学习过程中。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的每一个符号、概念、定理等来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以及空间感等,使数学的建构模型在学生的思维中逐步形成。因为数学教育的根本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全体学生运用层次教学的理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在不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具有不同差异性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断地缩小差距,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意识
1.整体意识
教师在制定数学教学目标时不应脱离其他学科,因为各学科之间是相互交织、互相联系的,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各项技能的掌握以及各种素养的养成都不是由单独一门学科可以做到的,所以,数学教师要从整体、从全面、从大局出发制定学生的数学学习目标和培养方向,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各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
2.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抽象知识运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抽象的知识通过运用于实践而进行分化和分解,让学生明白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最终要运用于实践当中。因此,教师在编写一些数学题目时要有意识地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看到身边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使数学学习生活化、实际化,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就不会感到抽象和枯燥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这一教育理念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探索并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把创新理念运用于生活实际中,这才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体现。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总结,让学生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开拓自己的思维与思路,培养自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把数学应用意识放在学习数学目标的首位,使生活中的数学与书本上的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让生活实践中的数学知识真正为生活服务。所以,数学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感染每一名学生,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浅谈数学教学反思3一数学教学要有足够的耐心
1.耐心引导,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
不少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是枯燥、难懂,教师则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待学生的学习缺乏耐心细致的引导,造成一部分学生讨厌数学,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谈不上使学生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注意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有面临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
2.耐心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发展
后进生是迟绽的花蕾,是有待开发的资源。后进生是相对的,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对后进生要充满爱心,只有热爱后进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这就是说,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细致耐心地进行辅导,使他们的心在温暖的关怀中渐渐融化,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3.耐心答疑,培养学生好问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是基于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解决问题。其实,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细致、耐心地回答好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甚至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古怪的、莫名其妙的问题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千万不可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答疑上多花时间、多下工夫。
二数学教学要有必要的爱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佩服之情,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变“厌学”为“德学”、变“愿学”为“好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从而产生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因此,调控教学的情感,创设一种民主交流、亲切和谐、师生情感思维共鸣的课堂气氛,是全面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数学教学要十分地细心
粗心马虎是学生的通病,也是非智力性错误的一种。其实克服粗心大意、培养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再次,要教育学生养成验证的习惯。看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代数式的变形是否符合逻辑,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周到。另外,对于常见的易于马虎的地方要经常性地强调,并提出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对数式真数位置大于零、直线的斜率等问题。然而,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思维品质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潜移默化作用尤为重要,老师自身的教学必须是细心的、严谨的。
四数学教学要有务本的精神
作为教师,首先要务本,本立则万法可成。何为本?一是以德为本,修身立德,这也是教师社会责任所决定的。二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只要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那么,他们就能随时获取知识。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迫切地想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忽略了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我们在无形中就偏离了教学之本。三是以教本为本。这是一个更加具体的教学要求,然而也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受社会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忽视了课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课外资料上。而大多数资料都有大量总结的公式和所谓的捷径,表面上看是省时省力,其实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最后还是一无所获,这就是舍本逐末所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教学时要以教材为本,让学生在学习、钻研、挖掘教材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学和学习都是务实的工作,不能走任何捷径。
总之,数学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一蹴而就,应以高度的工作热情,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务本求实的工作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自身的工作使命,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本作业、关注每一位同学,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一数学教学要有足够的耐心。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