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思想政治课是高中生必修的基础性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在上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也应与时俱进。
1、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适应新的工作方式的改变,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教师应当以主阵地的地位审视课堂,以发展的观点改革课堂,从创新的角度驾驭课堂。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意教与学之间的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学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动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才能得到真正实施。在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学策略应发生根本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和追求深层意义上的生动活泼的形式,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被动局面。
2、课堂上要注意结合热点问题
热点问题按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国际2大方面;按性质划分可分为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科教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大赛等方面。在国内、国际2方面中以国内为主;在政治、经济等诸方面中以政治为主;在积极与消极的时事材料中以积极的方面为主;没有形成定局或结论、正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予以回避。结合热点要遵循以下几点。
2.1事件的背景和过程要有来龙去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运用党的大政方针做指导,马克思理论做基础,筛选带有普遍性、代表性、说服力的实际材料做背景。学习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的技巧和方法,把“抽象规定”上升到“思维具体”,构成“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过程,把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统一在热点问题与基本理论的对接过程中,完成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和正确对待的思想教育目的。
2.2把握好立意、情境、设问和选择切入点的科学性立意就是考查的目的,考查哪些知识点、哪几种能力。情境是知识的载体,把立意寓于情境之中。设问是明确立意的指向性,提出考查的要求。切入点是设问所指向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巧妙结合处。立意、情境、设问、切入点几个环节要隐含主干知识,体现国家意志,适当降低热度,注意即时热点和长效热点的考查。
2.3做到恰到好处的融通,在时事热点问题的运用过程中,要把国内时事热点、国际时事热点相融通,热点中体现的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哲学原理相融通,热点连接的政治、地理、历史3个学科相融通。
3、以材料为依据
材料进课堂,是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里需加提醒的是,选择的材料要广泛、典型,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材料的运用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更要考虑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引出理论观点,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根据具体的情况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4、以媒体为手段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学手段的选用是不能不考虑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媒体,如实物性直观教具、形象性直观教具、象征性直观教具、电化教学手段等。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将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这种教学媒体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交互传递,并适度运用色彩来增加感染力,音响和动画结合增加逼真效果,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实践,努力创造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思政进课堂教哪些内容2为着力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也为了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提高,11月19日至21日,犍为一中组织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政进课堂之主题班会比赛。
1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犍为一中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旨在落实立德树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教育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2主题班会:百花齐放
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主题而举行的班级成员会议,以达到提高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促进良好班风形成等目的。学校此次主题班会比赛,高一、高二年级分别以习惯和理想作为主题,一共34个班级参赛。比赛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准备充分;二是紧扣主题;三是形式多样;四是成效显著。各班积极准备,紧扣主题选材,以演讲、小品、相声、合唱、写信、辩论、游戏等方式开展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过程中亮点十足,精彩不断,实可谓百花齐放。
3活动价值:意义非凡
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政进课堂之主题班会比赛,是继学校“聚集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之后的又一创新项目,意在对德育课堂进行改革,转变育人方式。一方面,实实在在地推进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进入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扬起远航的风帆;与此同时,主题班会也锻炼了学校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开展和落实,也必将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
此次活动历时三天,成果丰硕,达到了预期的德育课堂改革目的,也受到了全校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思政进课堂教哪些内容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教师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可采取“教材—教案—课件—讲课”的“四步法”:吃透教材,把握好党中央的精神,使教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编写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的教案,使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制作图、文、声、影于一体,素材丰富的课件,使教学不枯燥;声情并茂的讲述,用真理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
【关键词】四步法思政课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转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2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渠道。为此,我们党对高校思政课非常重视,把其定为公共必修课,并要求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修订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思政课的教材经过党中央审定,因此具有极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实现中央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则要做好把思政课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这一工作,用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通俗性、互动性去吸引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对如何做好这一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笔者提出了“教材—教案—课件—讲课”的“四步法”。
一、吃透教材,把握好党中央的精神,使教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吃透教材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思政课由于其特殊性,教材由党中央审定,它体现着党中央的精神,凝聚着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的心血,指引着人才培养的方向。思政课教师能不能深刻理解教材,用正确的理论去引导学生,决定着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此思政课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
近年来,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越来越紧密,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出新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教材几乎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修订,体现了思政课与时俱进的品质。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思政“概论”课)以来就已经多次更新教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为了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材再一次修订。从20xx年春季开学起,高校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修订的20xx年版教材和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有较大幅度的调整,除了在结构上重新进行了整合外,更值得思政课老师注意的是,有些观点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把“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新观点。所以哪怕是老教师,都要不断仔细、认真地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党中央的最新精神,深刻理解观点变化的原因和新观点提出的背景,教师只有自己做到了真懂真信,把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内化于心,上课时才能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胸有成竹地去引导学生。如果教师还是拿着老观点去教育学生,则可能完全违背了党中央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目的。
二、编写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的教案,使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
文书。它包括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课后练习设计等。它是教师上课的整体思路,要上好一节课,必须编好内容详尽的教案。
高校思政课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等。以思政“概论”课为例,宏观上来说涉及马克思主义两大成果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具体来说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祖国统一、外交、国防、军队、党的建设等方面。教材由于受篇幅限制,注重的是理论的来源、理论形成的过程、理论的基本含义、理论的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等,从理论到理论,没有提供丰富的论据来进行论证,因此也使教材显得单调和枯燥,这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弥补教材的不足。思政课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要求教师重点章节重点讲,不重点章节讲重点,为此编写的教案必须重难点突出,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逻辑性强,论据充分,论证过程思路要清晰。教师要编写好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教案,在课外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思政“概论”课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点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观点,也是第一次进入思政“概论”课教材。突破这一重难点的思路是:首先解释什么是文化及文化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及党中央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原因;再次是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途径;最后是作为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教学思路清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对党中央精神的解读及贯彻落实。要使这一教学思路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素材,例如,用以色列的复国奇迹来论证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曾经出现过的对西方文化崇拜的表现有哪些、中国当前为了促使民众文化觉醒和树立文化自信所采取哪些措施??这些素材使教案内容饱满,为上好课打下了基础。可见一个好的教案可以使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三、制作图、文、声、影于一体,素材丰富的课件,使教学不枯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式教学已被多媒体教学取代。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而课件又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是对教案核心部分的集中展示。它集图、文、声、影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容量大,内容充实。课件直接面向学生,它的充分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由古板变生动、抽象变形象、深奥变浅显、沉闷变愉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学生理解其意义。
当前高校已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已普遍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制作素材丰富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现在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内容越来越多,如何从庞大的网络信息库里选择自己所需的素材,体现了思政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感。思政课课件的素材绝不能信手拈来,特别是一些吸引眼球的网络新闻,必须验证其真实性,如20xx年12月2日外国小伙撞倒中年女子遭索赔的网络新闻在网上疯传,这正值“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的热议话题讨论中,社会上对被扶老人的批评声浪很高,再有这么一个网络新闻推波助澜,那真是彻底寒了那些助人为乐做好事的人的心。面对这样的网络新闻教师必须了解它是否是权威网站发布,核实新闻的真实性,不经核实的新闻不能用到教学中,后来证实这是一则虚假网络新闻。课件素材还要注重其时效性,如近两年中国为了唤醒民众文化觉醒和树立文化自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许多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中国达人秀、出彩中国人??这些电视节目时效性强,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把这些电视节目的图片、视频插入课件中,甚至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成语大会和听写大会来活跃课堂气氛。课件的直观性还有利于教师把核心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
生了解教师的授课思路。同时思政课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求课件不断更新,课件做好后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用最新的素材去丰富它。
四、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课,用真理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
讲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教材内容能否真正转化成教学内容的关键环节,吃透教材、编写教案、做好课件都是为最后的讲课做准备。讲课过程中教师直接面对学生,通过语言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把已经准备好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因此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启发学生思考、表达情感、吸引学生注意的最重要的媒介,语言表达能力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思政课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因为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讲课必须抑扬顿挫、饱含激情和富有感染力,用真理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师精彩的讲课当中,使思政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并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师的引导。
综上所述,要把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转化成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经过四个步骤,可以概括为:教材—教案—课件—讲课“四步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党中央的精神,使教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是编写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的教案,使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再次是制作图、文、声、影于一体,素材丰富的课件,使教学不枯燥;最后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师精彩的讲课当中,用真理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基金项目】20xx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课题(2013SZ043)
【作者简介】王海燕(1974-),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