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加剧,而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步就必须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企业并购重组是壮大企业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之一。本文将从并购重组的概念和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并购重组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阐述在世纪经济活动中如何做好并购工作。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并购重组;积极意义;经济活动
一、企业并购重组的概念
企业的并购重组有三种方式,分别为股权收购,资产收购以及债务重组
1.股权收购。股权收购指的是一个公司收购了其他公司的股权的这种交易行为。收购企业支付对价的形式包括股权支付、非股权支付或两者的组合家企业和乙企业签订协议,甲企业收购乙企业50%的股权,甲企业给乙企业股东的对价为100万元银行存款以及甲企业控股的丙企业20%股权,甲企业收购股权后实现了对乙企业的控制。在该股权收购中甲企业为收购企业,乙企业为被收购企业。
2.资产收购。资产收购在会计学中的含义是一个企业对其他企业的资产进行收购而形成交易的这种经济行为,以甲乙两企业为例。甲企业与乙企业达成协议,甲企业购买乙企业经营性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存货等)该经营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甲企业支付的对价为本公司20%股权、200万元银行存款以及承担乙企业100万元债务。在该资产收购中甲企业为受让企业,乙企业为转让企业。
3.债务重组。所谓债务重组,顾名思义,存在于债务人资金发生问题时所需要进行的重组。此时,债权人和债务人需要签订协议,达成一致协商,使得债权人对债务人所欠的债务进行一字儿退让和折中。以甲乙企业为例,甲企业因向乙企业销售产品而拥有乙企业20万元债权,合同期已届满,乙企业因经营不善无力还款,于是双方达成书面协议,同意甲企业的债权转为对乙企业拥有的股权,即属债务重组。
企业并购的意义
二、企业并购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企业并购,可以通过增加公司产品的方式来分散风险,实行企业产品的多样化,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从而达到降低公司的风险的目的。此外,如果公司单独开发一个新领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资金,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导致企业产品生产销售脱节,风险成本较高。公司通过购并则可以避免这些风险。对于小公司来说,通过购并可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避免发生财务困难的风险。
2.可以更好地安排企业纳税筹划工作
企业并购重组是一个企业重要的经营方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丰富其生产经营活动,达到经营多样化的目的。在并购过程的进程中,会发生资产的转移,因此两类税收的问题也产生。企业并购中的纳税筹划,必须依据现行的相关税收法律制度,还要结合其发展趋势,统筹安排企业并购中涉税的活动,并设法谋取企业并购的最大税后收益,以期达到节约纳税额同时降低企业并购风险的目的,
三、企业并购的优势
企业的合并能够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从而形成一种规模效应,而规模效应带来的优势是能够将同一种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合理的规模效应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它能够将人力,物力,财力最大化的集中起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规模经济能够使得企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两方面看,企业合并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如果企业之间的合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出现了不合理的状况。此时企业的规模就不符合其发展条件,因此在企业合并之前就应充分考虑到市场因素,在市场条件下就企业进行合理的合并是有利于企业今后未来的发展的。从产出方面看,规模效应能够使得企业的产出增大,从而有机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当企业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企业的产量,销量,销售额都有大幅度提高,给企业贷了丰厚的利润。形成了投入-产出-再投入-再产出的良性循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指的是这个企业的人员,拥有的物资等等要素的总称。但是由于一般企业的资源并没有那么全面,受到资源的有限性影响,企业的生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世界上,资源缺乏成为制约大多数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资源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而企业合并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资源的共享。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存量资源,充分利用相关企业拥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率,实现企业间的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共享,进而形成强强联合则成为企业并购的又一主要动因。
四、总结
企业的并购重组能够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因此,对于企业并购的研究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并购重组的三种方式,不同类型的企业能够找到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并购方式。并通过并购行为达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企业跨境重组与税收问题研究[J].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12):56-58.
[2]王瑞琪.公司重组并购税务处理使用指南[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10-115.
股权并购对企业的意义二篇一、企业并购的含义是什么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
二、企业并购的基本构成有哪些
由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价值低估以及代理理论等的长足发展,使得企业并购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非常迅速,成为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一)竞争优势
并购动机理论的出发点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第一,并购的动机根源于竞争的压力,并购方在竞争中通过消除或控制对方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第二,企业竞争优势的存在是企业并购产生的基础,企业通过并购从外部获得竞争优势。第三,并购动机的实现过程是竞争优势的双向选择过程,并产生新的竞争优势。并购方在选择目标企业时正是针对自己所需的目标企业的特定优势。
(二)规模经济
古典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规模经济的追求给予解释。古典经济学主要从成本的角度论证企业经济规模的确定取决于多大的规模能使包括各工厂成本在内的企业总成本最小。产业组织理论主要从市场结构效应的理论方面论证行业规模经济,同一行业内的众多生产者应考虑竞争费用和效用的比较。企业并购可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产权及资产,实行一体化经营,获得规模效益。
(三)交易成本
在适当的交易条件下,企业的组织成本有可能低于在市场上进行同样交易的成本,市场为企业所替代,当然,企业规模扩大,组织费用将增加,考虑并购规模的边界条件是企业边际组织费用增加额等于企业边际交易费用的减少额。在资产专用性情况下,需要某种中间产品投入的企业倾向于对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实施并购,使作为交易对象的企业可以转入企业内部。在决策与职能分离下,多部门组织管理不相关经济活动,其管理成本低于这些不相关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因此,把多部门的组织者看作一个内部化的资本市场,在管理协调取代市场协调后,资本市场得以内在化,通过统一的战略决策,使得不同来源的资本能够集中起来投向高盈利部门,从而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科学分析这一效果方面,现代财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相关信息处理技术促进了企业并购财务理论的发展,也为量化并购对各种经济要素的影响,实施一系列盈亏财务分析,评估企业并购方案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四)代理
詹森和梅克林(1976)从企业所有权结构入手提出了代理成本,包括所有者与代理人订立契约成本,对代理人监督与控制成本等,并购可降低代理成本,通过公平收购或代理权争夺,公司现任管理者将会被代替,兼并机制下的接管威胁降低代理成本。
(五)价值低估
企业并购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低估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经济管理能力并未发挥应有的潜力;并购方有外部市场所没有的有关目标公司真实价值的内部信息,认为并购会得到收益;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造成目标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如果当时目标企业的股票市场价格小于该企业全部重置成本,并购的可能性大。价值低估理论预言,在技术变化快,市场销售条件及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并购活动频繁。
就中国并购财务问题研究进展来讲,多数是对并购动机理论进行研究,主要是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重点探讨规模经济、买壳上市、提高管理效率等经营管理动机,对财务预期、价值增值等财务动因较少研究。对于并购的财务分析方面,理论界的焦点在于企业定价,提出了自由现金流、折现现金流、拉巴波特模型、不同支付方式的定价模型、以及市场法等多种复杂的定价方法,而对企业价值的组成内容、现金流量的构成方面、风险衡量等较少涉及。对于并购融资只是借鉴西方的理论,与中国的现实结合不深入。对于并购后的整合,多数集中于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方面,而很少探讨风险防范的问题。对并购绩效评价采用了多指标的回归分析,应用较为复杂。
有必要通过对企业并购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希望能够为规范并购行为,为企业并购的制度化,提供一些借鉴,为并购双方提供有益的探索及思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资本集中已经是企业进行外延扩大规模的内在要求,并购正是达到这种目的的一种选择。并购必须讲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一项成功的企业并购活动,可产生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对市场的控制能力,进入新行业或新市场等多种协同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可在特定的市场(如产权交易市场,证券市场)上作为买卖的对象。中国许多企业经营不善,机制不活,有的甚至几乎破产,客观上给企业并购提供了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史蒂格尔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世界大的500家企业全都是通过资产联营、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手段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并购已成为企业超常规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以及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都密切注意并购行为发展,公司通过产权交易获取股份,从而取得对其他公司的重大经营以及财务决策的控制权,或施加一定的影响力,以增强经济实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并购在推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改制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并未达到人们的预期,原因固然表现在定位失误、行政干预、忽视整合等方面,但是财务会计工作滞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与国外相比,中国在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方面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界已经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有些研究人员借鉴国外做法对并购动机、企业价值评估、并购融资等相关问题作了一些探索,但是尚未取得共识,有待深入研究。而在中国,无论是加入WTO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会面临企业并购经济行为。这就需要对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股权并购对企业的意义三篇以并购技术方法来分类,总结下来,并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是收购。这很简单,就是买进来。收购基本上是大吃小,小船靠近航母居多,当然小鱼吃大鱼的经典案例也时有发生,概率相对较低。
第二是重组。把彼此规模差不多的企业,或者有互补性的企业,资产、业务、财力、人员等要素重组,可能两个法人主体独立存在,经营协同,实现1+1>2。
第三是合并。就是把两个企业进行合并成一个独立法人主体。
第四是分立。一个企业集团化或者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做多元化的经营,多主业、多副业运营,根据发展的需要,可能会考虑把主业一与主业二、主业和副业相分离,独立运营,这个我们就要做分立。
现在,科创板新的规则,允许分拆上市,企业主板已经上市了,如果其中一块业务和主业务是有明显切割的,相互关联不大,新的规则支持分拆上市。
第五是回购。就是分拆出来之后,我再把你买回来,再装到上市公司。
以并购的协同性来分类,从医药大健康领域近几年的发展态势来看,可分为跨界并购,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
横向并购:两家企业都一样,我们只要规模,把两家企业的规模加在一起,获得规模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行业地位;
纵向并购:两家企业本来是供应链关系,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的市场间进行合并重组。纵向并购更具备产业整合的切入点。
跨界并购:比如文化领域并购了医药领域,这就是跨界。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和能源行业跨界并购比较多,一般来说,房地产和能源行业受周期性影响较大,在某一强周期内现金流较充足,一旦这些行业处于相对低谷期时,就有较强的转型开拓新领域的需求。
而对于医药行业来说,由于需求的相对刚性,我认为是一个弱周期、长周期行业,多少年来一直比较平稳的发展,相对有稳定的现金流。我们在资产配置上,赚快钱和赚长远的钱,要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所以会产生跨界并购。
据统计,这几年跨界并购占比达到了50%以上,横向并购占了32%,纵向并购只占16%。其中,横向并购也是中国特色。
在国外,横向并购很少,基本上都是需要市场就并购市场,需要产品就并购产品。
但是在中国,横向并购主要是大型企业做得多,企业追求多元化,涉足各个不同的领域,企业需要规模,需要并报表,单纯以并报表为目的的并购,没有整合提升,未来会有很多隐患。
为什么要并购?
第一是价值发现。在创业的过程中,根据证券资本市场定义,企业内生性增长达到30%的增长速度属于高速增长,但是这个30%能够维持多少年?
有可持续性吗?比如互相网行业、文化行业、TMT等行业可能会在某个时间段增速很快,但是风口过去后,就会放缓,很多传统行业年均3-10%增长就已经很好了。
采取并购的方式去发现价值,获得企业需要的资源,是实现快速增长的捷径之一。
第二是产业链协同。为什么要做并购?一定是企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
比如是缺市场、缺产品或者缺技术,而标的方能够弥补这些空白,当完全靠内部力量不能够达到或成本较高的时候,可以去选择并购,这就是产业链上的协同和资源上的共享。
一个是内生性的增长,一个是外延式的扩张。当然,并购需要有长线的思维,长远的考虑。
第三是分享成长。被并购企业超预期的成长性,分享它的成长,从投资中获益。
第四是套利逻辑。这也是现在多数投资机构在做并购的一个短期目的,在并不太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中,通常会有这么一种现象,一只长期表现平平的股票,一旦发布并购信息,都要暴涨一番,被投资人轮番追逐炒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套利。
关于为什么做并购,刚才总结了四点,其实归纳起来就是两大类,一类是产业并购,一类是套利并购。
我们要想清楚做并购是为了什么,是为套利而去的,还是为产业链协同而去的?
出发点不一样,思维逻辑会完全不同,我今天着重讲产业并购,价值投资的逻辑,有些是个人观点与研究,有些内容是借鉴分享业内朋友的一些看法与观点。
优秀企业,都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产品和核心人才,在做并购之前,要审视自己的企业是否具备这两点。如果不具备,就要慎重并购。
并购企业的战略方向定位
产业是基础,投资是价值发现与价值得升,无论是巴菲特,还是全球其他著名的投资家,他们的投资最终还是促进产业发展,为产业服务。
所以产业是根本,投资是手段,双轮驱动,以产业为主,我个人认为做投资需要建立这样的一个价值观。无论是产业还是投资,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提升价值。
从并购发生开始,每个投资人都希望利润增加,规模增大,行业地位提升,然后在资本市场上能够实现市值倍增、价值倍增,接下来的价值倍增每年还能够体现成长性、可持续性,之后确定我们的投资是胜利的,而且我们要从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以后还要再继续并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