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xxx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验收组对无锡新区进行现场测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优质均衡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优质均衡力求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优质教育”。为此,xxx在《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基地建设,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长效机制的总体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无法回避学生的差异,此时,提高对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理论界在很多层面认为精英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教育,大众教育是面向多数人的教育。笔者认为,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并不是一个数字上的区别,也不是本质上的区别,大众教育应该是能够包含精英教育的大众教育,精英教育不是游离于大众教育之外的。
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笔者认为全体学生是大众,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精英。有个微信段子:高考成绩揭晓后,班主任给每一位同学群发了微信“考取大学的请你关心一下没考取或弃考的同学,以后他可能是你的老板;考取一本的请关心一下考取二本的同学,以后他可能是你家乡的领导;考取二本的请你关心一下考取大专的同学,以后他可能是你孩子的老师;考取的请你关心一下没考取的同学,以后他可能是当地的警察、城管等,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有用的人才。”我们对微信的真实和意义不去细究,但笔者觉得,最后一句话非常好,画龙点睛。我们承认中考、高考是学生个体发展的两次分流考试,中考、高考就像筛子一样,把不同成绩的人区分出来,为政府、学校、社会提供学科的评价依据,职业学校、高中和大学也据此来招录学生,这个过程也是非常公平的,但很明显,考试难以区分学生内在的品质。例如,学生的道德品质、意志力、人格素养、交际能力,演讲口才、审美能力、社会情绪能力、自学能力、学习迁移能力、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等等。所以,考试绝不是淘汰的过程,因为教育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很重要,社会需要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人才,每一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教育不应该有失败者。基于这样的高度自觉和认识,新安中学就把“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作为学校核心办学理念,来引领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提升。为此,我们也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学校实施了“用爱心培养习惯”系列工程:行政值班“361工程”、习惯养成“335工程”、教育科研“118工程”和课堂教学“443工程”。文化建设有内涵有品质:爱心雕塑、“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花坛、全校师生的笑脸墙、秋千、跷跷板、十六个主题的文化围墙、树木名片、班级名片、仰望星空天文台、“我的创造”展示栏、书法训练基地、两语阅读“九宫格”展示、走廊读书角、“感知中国―心有灵犀―书脉飘香―奇思妙想”等主题走廊、“内需式”教学研究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书法工作室、各种德育主题常规活动、二十个社团建设、每学期的“十至之星”评选和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教学节等。学校广设平台,丰富载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其中“十至之星”评选取代了原来的“三好学生”评选,让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由此,我们学校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中,有考取重点高中继续深造的,有体育、艺术等特长生继续发展进步的,有产业工人中的技术能手等各种精英同学。学校有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在年终获奖感言中说:“对于一些后进生,我绝对不会放弃,也许有的同学从20分提升到30分,不会对他的升学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我必须要给予学生‘只要努力就会进步’的体验”。是的,有了这种奋斗意识和进步体验的同学,笔者相信,他不管以后做什么职业都会更有可能成为所在行业的精英。这就是我们的教师,在朴实的语言中透出深奥的道理。
我们无法把某一个学生定性为精英,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成为精英。所以,教师在“每一个人都很重要”的核心理念引领下,在省初中专项课题《“内需式”教学策略的研究》的科研带动下,提出落实“以生为本”、“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课题组总结了“八大需求”:学生有想学自己愿意学的内容的需要,学生有想自己学会的需要,学生有与同伴进行交流的需要,学生有想表达展示的需要,学生有质疑问难的需要,学生有想接受检测评价的需要,学生有知识归属的需要,学生有想得到尊重和鼓励的需要。这使得教师有了上课的抓手,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所有教师以此为引领,积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动态的学与教双主动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了全体学生,我们的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先了解知识的“果”(实际应用)反向去了解知识的“因”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内需;对后进生的课后的查补改为课前预补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尊;让教学真正具有过程(知识的来龙去脉),该过程不仅满足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还能满足学生的思维过程的需求;作业ABC变“加”为“减”来满足学生的减负需求……我们的社团、我们的实践活动、我们的评价、我们的一切实践和探索,都是为了全体学生能够得到健康成长和发展。笔者坚信:面向全体大众学生的教育,必将会给学生未来成为精英带来更多的可能。
总之,大众教育应该是能够包含精英教育的大众教育,精英存在于大众之中,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只有统筹兼顾、齐头并举,才能带来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之我见从古到今,除了生产力超级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社会总会有大众和精英的群体存在。
整体来说,大众群体是规则的遵守者(跟随者),精英群体则是规则的制定者(领导者)。
精英掌握了更大的权力,同时,他们也对所在的群体,有更大的责任,比如说皇帝拥有最多的权力和土地,理论上,他要负起的责任也是最大的。
很多人把"精英阶层"和"上流社会"混淆起来,其实本质上是两回事。
所谓的"上流社会",是一个消费导向的概念。例如时尚杂志,津津乐道于上流社会在用什么样的杯子,参加什么活动,穿什么衣服,孩子要受什么样的教育。而这些媒体背后的推动者,往往是奢侈品之类的希望引导消费的行业。
而精英群体存在的合理性基础,是对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出更高的贡献。如果一个群体所谓的精英群体只关注消费,那么基本上这个社会也就快完蛋了。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差异
大众教育培养跟随者,精英教育培养领导者。
这两者在教育上有本质的差异,具体如下:
强调执行vs强调思考
培养人对自己负责vs培养人对群体负责
关注技能养成vs关注智能发展
关注服从规则vs关注掌控规则
局限于做事能力vs同时关注对人的洞察力和影响力
限责限权限能vs赋权赋责赋能
授人以鱼vs授人以渔
把事情做对vs关注做对的事情
技能vs智能
有两种类型的能力:技能与智能。
衡量技能的核心标准是熟练度,衡量智能的核心标准是洞察力。
搬砖是一种典型的技能。技能的提升通常比较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熟练度上去,你的效果也就会上去。所以对于技能提升,努力常常容易看到直接的、明显的效果。
而智能这个东西,努力和能力提升的关系,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所谓的智能,它的基础是对规律的把握、知识体系的理解、问题的分析判断、策略的制定、高质量的决策。衡量智能的核心标准,不是熟练度,而是取决于对事物的深度理解和把握。
例如人际关系能力,你需要知道面对什么人,他是什么状态,现在他想要什么,你做什么会激发对方的兴趣,能让人舒服。这些背后需要对人性的了解、对心理的阅读、对需求的把握、沟通的策略等等。不是每天都跟人打交道,就能自然的更上一层楼。所以很多人跟人打交道一辈子,水平还是非常低。
这就像结20次婚,不能说明处理婚姻关系能力出色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是基于技能之上的。例如要有出色的人际关系,至少讲话发音要能让人听懂。讲话发音是技能驱动的,通常熟练度上去就OK了。
对于作为跟随者的大众群体,技能往往是核心关注点,例如经常有父母说"让孩子学到一门谋生的技能"。而对于作为领导者的精英,智慧就非常重要了。比如领导者如果在关键的事情上缺乏判断能力,做出错误的选择,可能整个组织都会衰败甚至灭亡。
这也导致了,大众教育关注培养技能,而精英教育则要超越技能,去培养人的智慧。
所以中国古代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实一直到今天,这句话很大程度上还是成立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众教育往往就把核心关注点放在了刷技能上。
从中小学教育的角度,英语相对来说,是相对技能导向的科目。因此提升熟练度的做法,例如有更高的单词量、对话,往往效果比较明显。
而数学,却有非常大的变化。
在小学的阶段,数学是以计算为主,技能的特征明显。
但从初中开始,一上来就是引入代数,然后是各种类型的函数。在初高中阶段,数学的方向已经不再是仅仅以运算为主,要想学习好,你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概念,例如二次函数、一次函数,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函数与几何图像的关系。
换句话说,初高中阶段的数学,已经具备了比较明显的智能导向。这时候再盲目的去想要通过提升熟练度的方法,那就不大容易了。比如很多人刷题无数,看讲解都会做,这个知识点、那个知识点貌似都涉及到了,但就是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知识点,因为没把这些概念和相互关系理解透。
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家长、老师和小孩,往往都没能充分意识到理解的重要性,或者在理解遇到困难的时候快速放弃,转而走向熟练度路线。
家长讨论子女教育问题,困难的问题缺乏结论,最后往往是"多听听课下来多抄几遍多做题"。
这样一来,没有真正把握知识,那么也就停留在表面上,很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哪怕学了做了,换个马甲又不认识了",概念不牢。
尴尬的是,其实哪怕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教育家和政府的初衷,往往也还是想要塑造学生的智力,培养思考能力等基本素质。但真正执行起来,能做到激发学生思考培养智能的,下到老师的能力,上到整个教学体系的能力,整体都严重欠缺。因此最终就被刷技能主导,而且刷的往往还是没多少实用性仅仅应试的技能。
智力与智能
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智商"这个词,最早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刘易斯·特曼,意思是"智力的商数(指标)"。
那么什么是智力呢?
特曼给出的定义是"智力是操控概念的能力"。
通常我们说数理学习好的人,智力不错。这是因为数理科目本身就是概念密集型的,能够把握这些概念和相互关系,高效的进行逻辑推理,本身就证明了不错的概念操控能力。
而智能,要对事物有深刻的洞察力,离不开从抽象的事物中提取概念,建立知识和关联。因此高度的智能,往往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智力做基础。但同样,一个人在特定领域的智能(例如情商),还跟他的经验、在这个领域的知识基础、心态等,有非常大的关系。例如对物体运动的智能,还是要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微积分等知识和工具。智力在这些领域,很多时候更像是一个基本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我们说有些人"有聪明但没智慧",往往可能就是虽然基本智力不错,但是缺乏相关领域的经验、知识、规律的掌握。
还有种现象,我称之为"聪明的白痴",就是人的智力可能很出色,但是非常自以为是,不懂也认为自己懂。这种人背后可能是心理的缺陷,例如高度需要外界认同,因此各种行为都重在表现,不愿意接受"我不懂"的现实,因为这是对自己的否定。不去了解调研学习进步,基本的经验和知识都缺乏,哪怕有智力也没有多少用。
尽管大众教育体系,习惯性的沦落到"刷技能"的境地;但大众教育的方向和初衷,还是希望培养高智力的学生(聪明),这也是大众教育一个高阶的目标。如果听一下家长对学生的赞扬,通常最广泛的大概就是这么两句:
某某很听话(守规则、跟随者思维)
某某很聪明(智力导向)
然而在精英教育体系中,情况就非常不一样了。精英教育的基本方向是:
掌控规则
有智慧
其实"有智慧",也是掌控规则的基础。都搞不懂系统和规则是怎么运作的,也就难说掌控。
而智慧也要求智力基础,因此对人的智力的筛选以及培养,是精英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只是个"基本要求",而不是一个"高阶目标"。
独立思考
智力的发展离不开思考,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独立思考。
在自媒体时代,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转发,内容中低级的逻辑错误层出不穷,然而能够调动的人情绪,因此吸引了诸多眼球。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思考的欠缺。跟随者很容易被情绪调动,而缺乏独立思考。而对于要掌控规则的领导者而言,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这也是精英教育的一个基本取向。
所谓独立思考,不是"独自思考、闭门造车"。恰恰相反,独立思考是"观百家之言,成一家之见"。需要博采众长,了解多方面的事实、信息与观点,甚至能够站在巨人的肩上,往往才能做到深刻的洞察。
这就像我们理解物理世界运作的规律,不去了解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人的工作,而是埋头苦干,恐怕也就很难有高度的洞察。
缺乏独立思考的跟随者,也会去了解别人的观点,但是他们往往是直接采信,例如某个名人说了什么所以就相信了。其实这就是所谓"迷信规则"的体现,只是这里的规则体现在"名人说了什么"、"大家怎么做的"。
而独立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如果一个人的事实是充分的,逻辑是严谨的,那么更可能他的结论就是正确的。了解他人是帮助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而不是代替自己的思考。
从精英教育的角度,要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通常有三个普遍的基本点:
关注思考过程而不是直接给答案,思考的质量远远重于要比答案的正确
提供高质量的工具、资源以便让学习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例如学习从人类历史上提炼出的顶尖思想、知识库、提供相关专家、业内人士的资源网络
扎实的思维基本功训练,例如写作、逻辑
对人的洞察力和影响力
大众教育更关注技术型的、处理事情的能力。而对于领导角色的精英教育,对人的洞察力和影响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例如古代的皇帝,要学习历史,从历史中了解各种规则的运作,相关的影响,不同的人,人事的安排与后果。
而这种学习,通常是高度案例导向的,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这些案例既包括他人的、历史的,也包括现实中自己遭遇到的。
同时往往是在小范围内,跟精英型的团队(例如老师、下属等)讨论交流,互动性很高,而周围人的素质也对于自己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这种类型的精英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上课之类,很大程度上质量取决于周围的精英型资源。而一个人能够拥有这样的资源,要么他本身已经是团体或者社会的精英,要么就是有其他人的支持,例如父母本身就是在精英群体中。
而且即使拥有这样的资源,也是日常熏陶互动的长期过程,并不是像技能那样可以快速培养。
所以这也决定了,情商这事,很大程度是拼爹拼环境的。对于大多数人,一生都很难有得到高质量的,关于"对人的洞察和影响"的精英教育的机会。
在本文后面,我会介绍革命性的情商教育体系,从而帮助人们摆脱这样的困境。
赋权赋责赋能
责任、权力和能力,通常是要对应的。
例如如果一个人有开车的权力,那么首先他就要有驾驶的能力,同时也要对后果承担责任。
在工业时代,以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为基础,工作分工很细,每个人负责耕耘自己一亩三分地,责任很有限,权力小,能力要求也不高。整体来说限权限责限能的体系。
与之高度对应的是,大众教育培养学生的方式,其实也是这种流水线工厂。例如学生进来,一年级要达成什么目标、学什么内容,规定的很死。跟得上的也是这个节奏,跟不上的也是这个节奏,反正产品进来,过了一段时间就进入下一段生产线,管杀不管埋。
分析一下学校教育这个体系,权力是集中在学校、老师手里的:什么时候上课、上什么内容按照什么进度、课后要做什么作业等等,都是老师规定的。学生没什么权力,基本上就是遵守的义务。
经常家长说,小孩学习没有主动型和责任感,其实这是教育体系的自然结果。你要让一个人有主动型和责任感,那就要让他拥有对应的权力。既然学生没有权力,比如决定自己要做多少作业,今天是要去上课听老师讲还是自己学,进度是不是自己可以调整,那么让学生承担最后成绩的责任,就变成了荒谬的事情。
而因为限制了学生的权力,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关键性战略问题上,是缺乏实践和思考的。比如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对自己更有效,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寻找帮助自己高水准达成目标的学习资源等。最重要的那些问题,被老师和学校包办了,而且效果往往还不那么好。他们也就很难产生高度的能力。
要高度发展人的能力,那就需要让一个人承担更大的责任,拥有更大的权力。这也是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核心的区别,精英教育是赋权赋责赋能,而大众教育则是对其中的因素更多加以限制。
拓展开来,其实这也是精英型组织,和流水线工厂的最大差异:精英型组织以赋权赋责赋能为导向,而流水线工厂以限权限责限能为导向。
主动性和责任感,是情商当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缺乏主动型和责任感导致的。然而传统教育机构,以及工厂,他们的模式就决定了容易塑造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的人。
问题是,赋权赋责赋能的精英教育,对于教育体系的要求,要比限制型的体系,高太多,例如。如果我们在中学就让学生有学习的很大主动权,例如可以自己决定学习方式(例如是上课听老师还是不上课自学、做多少作业),那么为了实现这套教育方式,要考虑的问题是诸如:
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如何快速帮助学生建立高水平的整体学习认知
有什么高质量的工具、资源可以支持学生自主的学习和发展
如果学生有了选择为什么他们还要来学习,学习的吸引力在哪里如何创造
如何让整个环境有利于学习成长
如何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有效帮助,并且引导发展
对于能力低的学生如何循序渐进的发展能力、赋予权力和责任
当让人拥有权力的时候,往往组织对内的核心任务就是构建一个强大的服务体系,支持和服务于他们的行动和发展。而在传统的组织中,组织对内的核心任务是管教。
彼得·德鲁克在《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中说:
让传统劳动力有生产力的保障是体制,无论是弗雷德里克•泰勒的"最好方法"、亨利•福特的流水生产线,还是爱德华•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这些体制本身都有知识含量。这些体制之所以具有生产力,是因为它使得每个员工不需要多少知识或技术就能完成工作。其实,在流水生产线上(在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中也是一样),个别员工的技术太强,对其他同事和整个体制反倒是种威胁。然而,在知识型的组织中,让体制有生产力的却是个别员工的生产力。在传统劳动力中,员工为体制服务,但在知识型组织中,体制必须为员工服务。
在这段话中,德鲁克指出,"在传统组织中,员工为体制服务,但在知识型组织中,体制必须为员工服务"。
这大概是对现有的大众教育体制,最尖锐的讽刺:传统意义上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校,并不是知识型组织。
而一直生活在这样的教育体系、商业组织(工厂或者公司)里的人,他们不自觉的带有强烈的"跟随者思维",这是被环境塑造的,而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状况。
赋权赋责赋能的精英教育,才容易培养出具备高度主动性、责任感、思考能力、想象力的"领导者思维"的人。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之我见1992年,我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那时的大学录取比例大约是5%,考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真是在千军万马中拼杀出来的。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脱胎换骨,将来会成为国家干部。因此,社会上将考上大学的人视为精英,国家也在大学招生和教育中贯彻了精英教育的原则。我们这些上了名牌大学的人,更把自己当做天之骄子,给父母争了光。
那时的大学还没有庞大的学院级架构,都是以系为单位,一个系两三个专业,一个专业就二十几个学生,整个大学也不过数千人。小班上课,老师基本上能把整个班级的学生记下来。也不用交学费,吃的、用的很便宜,我一年的生活费才不到1000元。老师的工资也不高,一个讲师,一个月还赚不到200元,一个副教授也就300多元。
由于教育投入不足,老师生活很清贫,没有多少人愿意当老师,在岗的青年教师也流失严重。大三的时候,我们的辅导员就不辞而别,去了深交所,还有一位讲课很好的青年讲师也辞职去了深圳。结果,课没人上,只能找在读研究生帮我们代课。
不过,那时候大学生就业没问题,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大,毕业不愁找不到工作。深圳的一些企业来学校招生,要求到深圳面试,还能报销来回的路费和食宿费,现在看来,这种事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参加工作时,学校还根据工作单位的远近给学生发放派遣费。到了单位,第一件事就是迁户口,然后填一张干部履历表,这样,我就成了国家干部。一年后,我又读了研究生,从硕士又读到到博士,直到成为一名高校教师。
在我上大学的那个年代,就业超乎寻常的顺利,这也反映了当时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规模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此,我国高等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年扩招。
从此,扩招的步伐越来越大,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
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已不再是天子骄子,上大学也不意味着有了吃皇粮的工作。而且,所有的大学都开始收费,不菲的学费成为很多学生家庭的一大负担。一所大学动辄上万人,原先的系变成了学院,原先的专业变成了系,一个系里好几个班,一个班上百人,老师越来越认不全班里学生了,高校教育资源明显不足。
不过,令我满意的是,教师的收入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进提升很快,教师行业被评为中高收入行业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了。每到临近毕业时,就有不少海内外博士来高校求职,高校也因此牛了起来,千挑万选的想留下最优秀的人。教师的学历提高了,腰包变鼓了,学校对教育方面的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了,老师也很珍惜现在的工作,大学课堂上基本见不到在读研究生来代课了。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进,也有一个重要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现在,在各大学校园里,毕业生是最忙碌的一个群体,南下广州深圳、北上京城、东到长三角,哪里有招聘会,哪里就是毕业生聚集的地方。一面是沸沸扬扬的扩招热,一面是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
当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时,扩招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所谓毕业生“双向选择”,实质上更多是单位挑学生的“单向选择”。过去专科生的岗位,现在要求本科,过去本科生的岗位,现在要求研究生。有些单位过分强调毕业生的工作经验,以一些不合理的条件来苛求毕业生。有些单位利用毕业生急于就业的心理,压低就业薪酬。
就业难问题已经困扰着大众化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不和谐音符。我真切希望政府、高校以及社会能够共同努力,不仅要培养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毕竟只有人才就业,人尽其用,教育和经济建设才能双赢。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