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点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点

标签:时间:

20xx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历史性时刻。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奔向幸福的100年,是中国逐渐引领全球的100年。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点

  本文就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几个重要历史阶段进行回顾,重温经典或关键历史时刻。

  一、成立孕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会集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在这里举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也派代表列席了会议。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租界巡捕的搜查,会议的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党的一大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正式建党的问题。会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从此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有了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长期在黑暗中探索的中国人民,由此有了闪亮的指路明灯,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中有了自己的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

  把7月1日作为党成立的纪念日,有据可查的最早见于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所作的《论持久战》的讲演。毛泽东说:“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毛泽东是中共一大代表,在会议期间还担任记录工作,但他讲这番话时距离一大召开已经17年了,未必对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记忆得那么准确,而且他并没有说一大就是这天开幕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性的事件自然是一大的召开,但一大召开前已经有了党的早期组织,否则各地无法推选出参加大会的代表。全国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1920年下半年至1921年上半年陆续组建的。所以到一大召开时,党的地方组织实际已经建立了。

  中共中央第一次正式将每年7月1日确定为党成立的纪念日是1941年6月。到这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整整20周年,而此时又正处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最艰苦的阶段。这年1月,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与此同时,日军进行大“扫荡”,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残酷的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敌后抗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为了振奋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中共中央决定隆重庆祝党成立20周年。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明确指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中共中央还提出,宣传的要点是在党外“要深入的宣传中共二十年来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历史。”在党内,“要使全党都明了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作用,在今天他已成为团结全国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他的政策,关系全国抗战的成败与全中国人民的命运。因此,每个党员都要正确懂得如何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方针,要加强策略教育,与学习党在二十年革命斗争中的丰富经验”。

  二、改革开发阶段——依法治国的三个阶段

  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权运行的基本原则。总体上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孕育阶段(1978年到1997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如何执政?采用什么方略治理国家呢?在这个问题上,党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探索过程。1954年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文革”十年,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十年动乱之后,在总结“文革”深刻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开始探索治国理政的新方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段谈话,把健全法制的基本要求准确而简洁地概括为16个字,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民主与法制思想的基本精神,为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目标。全会公报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字方针”,准确地描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内核,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为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同志还强调:“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进一步指明了实施依法治国的方向。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立法工作。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刑法等7部重要法律。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现行宪法。该宪法第5条第1款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这是依法治国在宪法中的最早表述,初步奠定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宪法基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人民而言,它是基本权利的宣言书;对我们党来说,它是执政兴国的法制保证。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司法机关恢复重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方针,立法机关开始推进立法进程,先后制定了民法通则等一系列重要的民事、经济法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力推动了法制建设稳步前进。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开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依法行政”,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法治建设的重点,进一步丰富了依法治国的内涵。这一时期,国家赔偿、行政复议、公务员等法律制度相继建立,政府的行政行为逐步被纳入法律规范的轨道。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权益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与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治理相适应的司法体系。

  在这一阶段,依法治国方略虽然尚未提出,但“十六字方针”的提出和宪法及一系列重要法律的修订出台,清晰阐释了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开始形成,这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

  第二阶段:形成和发展阶段(1997年到20xx年)

  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这就正式将依法治国提升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的全面总结与升华,标志着党在执政理念、领导方式上实现了一次历史性跨越,为我国此后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虽然“法治”和“法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有很大差别,即不再仅仅将“法”作为一种治理工具,而是作为国家制度的依据和基础,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自此,“法制”回归其本意,成为法律制度的总称,主要从法律规则的层面强调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法治”作为一种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略,强调依法治理,不仅要求具备“依法办事”的制度安排及运行机制,而且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规范权力、保障权利、程序公正、良法之治等精神和价值。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这一条作为宪法第5条第1款,正式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宪法的基本原则,通过国家根本法对依法治国予以保障,使其有了宪法保障,也使“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有了长期性、稳定性的制度基础。

  在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思想,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将民主、法治、人权建设从以往的“精神文明”范畴中独立出来,正式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这就进一步丰富了依法治国的内涵,明晰了依法治国与其他治理方式的关系。党的十六大还提出“三统一”的法治原则,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就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原则。20xx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把依法执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之一。这表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实现执政方式的根本转变,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要求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进一步将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结合起来。“依法执政”的提出,表明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引下,我国立法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按照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到20xx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20xx年我国如期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国家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自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颁布之后,一批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行政听证、告知和申辩、信息公开等行政程序相继确立,标志着我们在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适应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国家稳步推进司法建设与司法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和《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采取相应的改革举措。这些措施致力于改革和完善诉讼程序制度,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依法治国方略的正式确立,有力推动了法治观念的普及,指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我国法治建设在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就。

  第三阶段:完善阶段(20xx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新任务和目标,即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个战略目标是与20xx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同时提出的,进一步凸显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多次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治国目标,并将其定位为实现中国梦宏伟蓝图的重要内容。这表明,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方略围绕着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推进而进一步展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必然要求压缩政府审批权限、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厘清政企关系、政事关系;进一步明确行政权力界限、规范行政行为与程序、加强行政信息公开,通过权力问责机制,加大对违法、失职行为的追惩力度,这为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法治政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依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为我国的司法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后,多次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法治能力是最重要的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落实。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党中央首次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这两次全会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高度评价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总结了依法治国的经验,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对依法治国进行总体部署和全面规划,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次全会对依法治国方略作出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比较,虽然“法治体系”与“法律体系”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容和精神实质已发生明显变化。法律体系注重立法层面的有法可依,而法治体系则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囊括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各方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次全会提出建设“五大体系”,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实际上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具体路线图。同时,强调依法治国必须依宪治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这次全会科学规划了具体实施依法治国的路线图和制度保障。这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科学认识和深刻总结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发展和完善的历史经验表明,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世事虽无尽,人心终有归。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孜孜追求的梦想,而社会主义法治是实现这一追求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规划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步骤和具体内容,必将有力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幸福。

  三、抗疫阶段——极不平凡的20xx年

  20xx年,面对近几年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泰山压顶的危难时刻,审时度势,以非凡的大智大勇,以卓越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进前行,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

  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赢得脱贫攻坚任务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上迈出新的一大步!

  20xx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根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发展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出“四个现代化”任务,确立现代化蓝图;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三步走”战略构想,进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先后解决温饱问题、实现总体小康,不断取得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成就。

  百年大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科学思想的指引全面深入,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积累的物质基础空前雄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集中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力磅礴高扬,“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坚定,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意气风发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梦想阔步前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上,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大势,清晰展望到20xx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擘画宏伟蓝图、作出重要工作部署。

  100年以前,乘红船启航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100年以后,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必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续写下新的壮丽篇章。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点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进行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

  三、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

  四、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五、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程》这部著作的出版发行,是xxx纪念建党90周年一系列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部著作,是xxx庆祝建党90周年分量最重、水平最高的一本党史巨著。

  90年,我党做了三件大事:利用28年的时间,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用29年,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3年的时间,通过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这部著作,对于更好地把握现在、着眼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点

  1、1927至1937年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严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有100多次,遍及14省140多县(市),参加起义的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有数百万人。

  这些起义,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给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以有力的回击。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来源。

  2、1937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WarofResistanceAgainst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Sino-JapaneseWar)、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Warofaggressionagainst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3、1945至1949年的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党方面称为“动员戡乱”,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国共内战第二阶段。

  4、1949年至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指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扩展资料

  历史条件:

  一、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做了榜样,随后马克思主义为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四、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点》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1、两情相悦的最高境界是相对两无厌,祝福一对新人真心相爱,相约永久!恭贺新婚之禧!2、你们本就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而今共偕连理,今后更需彼此宽容、互相照顾,祝福你们!3、他是词,你是谱,你俩就是一首

要想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既要坚定信心,多为群众办实事,又要与时俱进,写好总结。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2022学校信访维稳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学校信访维稳工作总结一 信访稳定工作是密切联系师

自我评价是对自身的重新认识,正确的自我评价对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为大家提供自我评价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我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

担保书是指担保人为了替被担保人进行担保而写下的协议书,担保书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有些担保书还约定了担保人的担保责任,那么你知道员工入职担保书范文怎么写的吗?下面是爱学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员工入职担保书

1、冬天的温暖只要用心,温暖舒适。2、雪诗曼家纺轻轻你身,温暖我心恋人般的`温暖,让冬天不再冷。3、雪·如丝,诗·如画,曼·生活。4、冬天,给你最贴心的爱丝丝温情,浪漫“被”至。5、雪诗曼,让您暖暖一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精心精选的企业员工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精选 企业员

自查报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执行某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自我检查方式的报告文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树正气转作风促发展活动个人自查整改报告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生日蛋糕祝福语(通用26篇)关于生日蛋糕祝福语篇11、看着你脸上露出阳光般的笑容,妈妈十分欣喜。2、生日快乐,儿子!无论你怎样妈妈为你而自豪!3、愿你生命中的愿望都能得到实现——生日快乐!4、而今

青州古街北起北关跨过万年桥,南至偶园街、卫街、东关真教寺,青石板街道,黑瓦、青砖、红栏、白墙,透出浓浓的古风雅韵。下面是作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青古街一日游,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X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XXXX年XX月XX日,中国******第******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