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爱学范文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觉醒年代感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觉醒年代感想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热播。剧中,演员张桐凭借其扮演的李大钊一角受到关注,不少观众表示,他虽然不是最“形似”的,但演出了李大钊先生的“魂”。
出道近20年,张桐先后出演过《亮剑》《中国近卫军》《铁梨花》等影视作品。再次扮演革命者角色,张桐坦言:“这次的表演经历让我震撼,革命先驱的信仰激励着我们前进。”
“啃一啃这块硬骨头”
当《觉醒年代》的制片方向张桐发出饰演李大钊的邀请时,张桐的内心很纠结。他回忆:“我第一时间从心里冒出来的想法是:不想演。这里面包含了敬畏,也有对自己的没把握。”在他看来,扮演李大钊这样的历史人物,既要符合史实,又要演得真实、生动、鲜活,难度太大了。但另一方面,他又想尝试“啃一啃这块硬骨头”,最终,他决定接下邀约。
“我是抱着敬畏之心和谦虚之心来诠释这个角色的。把自己的灵魂敞开,去迎接另一个灵魂的到来。”张桐说,表演过程中,他给自己找到了两个支点,“我觉得李大钊先生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非常鲜明,那就是要为国家和民族去拼搏、去牺牲。同时,他在面对工人兄弟和农民兄弟时,心是无私敞开的。立场鲜明、善良无私的主体人格,是我走近李大钊的两个支点。”
剧中有一场戏,用写意的镜头展现李大钊攀爬长城,象征他在革命中不断摸索前行。拍这场戏的那天,剧组选择了一段野长城,所有人都扛着设备坚持爬完了。“风很大,日头也晒,过程很艰苦,大家都想到了红军长征。”张桐回忆说,“虽然艰苦,但我一路看到很多灌木穿过石头缝长了出来,当时心中就仿佛感受到了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历史。站在长城极目远眺,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那一刻,我好像与李大钊先生融为一体了。”
“兢兢业业打磨技艺”
张桐本科就读于南开大学计算机专业,后来选择去法国里昂艺术戏剧学院攻读硕士,从此正式踏入演艺行业。他说,自己小时候有两个梦想,一是当警察,二是当明星。他承认,年轻的自己曾经“心气儿高”,但在他远赴法国学艺术的两年里,“现实社会给我上了一课,发现做人还是应该脚踏实地”。这一“课”,他至今仍在受用,联系到实际工作中,便是“踏踏实实投入每一个角色”。
《亮剑》里的魏和尚、《铁梨花》里的牛旦、《红槐花》里的程牛儿……虽然过去演的不全是男主角,但张桐对每一个角色都秉承“真诚、投入、谦虚”的态度。“老师曾教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演戏。作为‘80后’演员,我觉得自己更应该肩负起这份传承的责任,承上启下,兢兢业业地打磨技艺。”张桐说。
觉醒年代感想《觉醒时代》这部剧以1915年起始,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读物,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继而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历史事件。以陈独秀、李大钊等爱国救国人士为第一视角,更加真切的突出了一百年前,被政府压迫的人民的艰苦和当时受辱的旧中国,内有政府的不作为,外有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入侵,这时就体现出了陈独秀等爱国人士,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大义,也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是在危难中凝聚而成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在危急的时刻一批批的爱国人士将生死置之度外前赴后继的希望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经过了一系列的探索,在俄国的十月革命过后,给了中国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于是乎中国共产党高举以马克思主义道路发展的旗帜,用以气势磅礴的力量,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巨龙,经过党的一百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事实上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道路是唯一也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一条道路,也是一项需要时间发展的长期任务,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的人民永不言弃的努力奋斗,在当今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建党10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从刚开始的一青二白到如今的蓬勃发展,都是在一代代像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领导者的带领与努力下,一步步完成的,在政治方面,我们的港澳回归,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互赢,成为常任理事国等等,在科技方面,我们从靠外国进口到自主研发,中国天眼,是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再到登月,这都是一代代先驱者的努力才让我们可以生活的如此平静祥和,就拿这次的疫情来讲,我们国家严阵以待,我们的党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颁布一系列的利民政策,以人民为中心,与他国形成强烈对比,我们努力控制,严加防范,响应党的号召积极采取防范,医护人员也日以继夜的研制疫苗,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领导和国家的强大。
我们作为青年一代要将爱国铭记于心,国就像是肥沃的土壤,我们就像花朵一样,若是离开了国,就像是失去了土地的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更要智存高远,努力奋斗,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只有现在努力奋斗,才会在以后国家需要的时候奉献出自己最大的能量,而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一声叹息。祖国的强大,就依靠我们青年一代。我们不能像有的人那样混水摸鱼,浑浑噩噩的度过我们的漫长岁月,而是应该像陈独秀、李大钊那样为了祖国,为了未来,为了我们的美好时候而努力奋斗,挥洒青春和汗水,以后的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自己。前辈吃过的苦我们可能没体会过,那是什么样艰难险阻的滋味,但我们能竭尽全力去为国家人民乃至自己的事一定不可以懈怠。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永远存于我们心中,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榜样,也是前进的动力与方向。
觉醒年代感想近来,央视播出电视剧《觉醒年代》,我本不看电视剧,但因对五四那段历史一直都有兴趣,所以看了前8集,对于五四,有了一个具体的形象概念,之前读的全是文字资料,总体感觉,该剧对这段历史的表现,还比较真实,颇有些感慨。
第一,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得使人嫉妒,伟大在于有自由,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上街游行的自由,尽管也有镇压,也有限制,但可以发表意见,公开演讲对国家命运的言论,可以办《新青年》一类的非官方杂志。清末,面对西方列强的政治军事压力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天朝不得不作变革,先洋务运动,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这个过程实现了,陈独秀讲的由技的变革,到制度的变革,西方的制度框架都有了,走的是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后改为共和制,总之,在这种政治钳制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产生了伟大的人物,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作品,出现了中国近代的文化繁荣高潮。
第二,有了蔡元培首创的北大精神,即科学民主,兼容并包。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新学旧学,各种思想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开放,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的表达意见的权利,决不搞思想统一。一时间,北大引领中国思想潮流,人才集聚,热闹非凡,既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等这样新文化代表人物,又有辜鸿铭,黄侃,粱漱溟、刘师培等国学人物。
蔡公不拘一格降人才,陈独秀、李大钊、刘半农等,没有文凭却有水平,都聘为教授。从以上所述,看现在的北大,当下的中国大学,由于丢失了蔡元培精神,早己风采不再。以致于,当下坊间一句流行语,没有蔡元培的北大,不是北大。沒有蔡元培的大学,不是大学。在当时,北大都是亚洲一流,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是中国大学教育骄傲。
第三,五四的思想家,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在担负起历史责任的同时,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时犯了左倾的错误,具体就是,面对西方文化,认为中华技不行,马上换技,换了技,有了洋枪洋炮,中日甲午海战,我方战舰强于日方,还是败了,意识到是制度不行,马上改制度,没过几天,觉得执行制度的是人,人的思想、素质跟不上也不行,所以必须塑造新青年,改造国民,才能救国,才能走向向现代国家之林。这种认识,逻辑虽没错,但由于中国是具有兩千多年专制历史的国家,传统主流儒家文化中没有根本就没有自由、民主、科学、财产私有制.议会等现代社会的基本元素,所以要在这样一个腐朽的老大帝国,实现现代国家转型,决不能急功近利,拨苗助长,忘想必其功于一役,搞急风暴雨式的革命,非但不能进步,反而适得其反,将已取得的进步,已积累的人才和社会财富在剧烈革命中毁于一旦,以致于导致历史的倒退。欲实现现代国家的平稳转型,路子还得走改良的渐进弍变革的道路,点点滴滴积累,积小进步为大进步,如胡适的主张,大致上应有市场经济(财产私有制)一一放松政治管制(言论自由结社自由)一一现代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参照一下同为中华文化圈的转型成功的国家的成功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政党的兴起,无论是国民党抑或是共产党,都有赖于那个时代,宽松的政治环境,相对的自由,才得以生根发芽、破土而出。
总之,五四时期是近代中华的黄金时代,论思想学术的价值,名流的高度堪比春秋战国时期。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