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局是国家应急管理部指挥辖下的,各地区政府建立的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预案规划、演练的部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年会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预案范例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年会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预案范例
为落实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会议顺利举行,根据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根据省、市、县工作方案精神并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适用前提
本方案是基于现阶段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策略制定,具体措施随疫情形势变化和国家、省、市、县防控策略调整而及时更新。
二、适用范围
镇人代会会议会场、全体参会人员、工作人员。
三、工作内容
(一)会前准备。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负责对人代会参会代表、工作人员等所有参会人员(以下统称参会人员)进行健康筛查,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史筛查、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工作。会前一周由疫情防控工作组对未曾外出xxx外的参会人员“健康码”状态进行排查,名单由党政办、党建办工作组提供。会前14天由党政办、党建办工作组对因出差xxx外或省外返乡参会人员进行排查,并对会前14天有返还的参会人员落实健康监测工作,包括要求参会人员报到前14天起每日早晚(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腋下)温度,自我观察有无寒战、咳嗽等疑似症状,如体温超过37.3℃(腋温),或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传染病后方可参会。对会前14天有xxx外返还的参会人员,需在第一时间向大会工作组提供到达日前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或既往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证明方可参会;对无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外出返回参会人员需第一时间前往县综合服务点(设在雄风山庄)进行核酸检测;对境外返回人员要全程完成“14+7+7”健康管理措施(集中隔离14天后,继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后方可参会。
无xxx外外出史的参会人员应于会前如实填写《健康申报承诺书》,对有xxx外外出史的参会人员需完整填写《健康申报表》并签字。有以下任何情况之一者,原则上不得参会:
(1)参会前14天有境内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旅行史和居住史,或被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未按照相关要求隔离医学观察满14天的;
(2)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尚在随访及医学观察期内的;
(3)无法出示会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的,或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
(4)每日健康监测中发现体温超过37.3℃(腋温)或出现疑似症状,会议报到前未排除传染病或仍存在身体不适症状的;
(5)健康码非绿码,且无法排除异常情况的。
(二)物资和场所准备。
会场须提前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用品,包括测温枪、消毒药械、口罩、手套、洗手液、干手纸、垃圾桶等。在公共区域应配足免洗手液,随时供参会人员使用。
会场在会议前一天完成一次全面的预防性消毒。会场、设置临时观察室,指定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三)宣传引导。
在场所醒目位置设立告示牌,提示参会人员遵守相关防控要求、注意事项和特殊情况下的求助方式,告知出现相关症状后应主动报告并自我隔离。宣传引导参加人员遵循“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规范,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会议期间尽量不扎堆、减少聚集等。在会场设立监督岗,防止人员聚集并劝导参会人员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落实好相关防疫措施。
【篇2】年会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预案范例
一、编制目的、依据
为更加及时、有效地防控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校内各类流行性传染疾病,保证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特修订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有效防控和应对校内可能发生的各类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三、工作原则
防控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在校内扩散,严格控制传染源。
四、组织机构体系及职责
1、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
成员:办公室、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宣传部、后勤产业处、计财处、各二级学院及事发涉及部门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置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
2、职责分工:
疫情报告责任人为学校公共卫生科负责人和办公室负责人。
办公室:负责做好传染病防控综合协调和监督工作,按规定和要求及时上报动态信息;根据实际协调落实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负责应急情况下车辆保障;负责应急工作进展和处理情况的汇总,实时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学生处:负责协调督促各二级学院对学生中的疑似传染病患者或传染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要求和指导学生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及时进行登记、检测与排查,实行跟踪观察;对确诊传染病病例严格按照传染病处理原则执行;指导各二级学院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工作。
教务处:负责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保障,做好上课教室等教学场所消毒与通风情况的检查;负责因病(事)和其他缺课学生的统计与反馈工作,督促指导二级学院做好病缺课学生的登记与跟踪管理工作;根据县级及以上疾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的休复学诊断证明,落实做好病例学生的休学和复学管理工作。
保卫处:负责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加强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类人员流动情况;对疫区范围进行严密布控,疫情期间限制或停止集会等人群聚集活动;保持与辖区公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宣传部:负责校内外各种舆情关注、跟踪和监控,如校园网、论坛、微博、微信、宣传栏等媒体或媒介信息,及时进行舆论正确引导;做好校内外宣传及各类媒体的接待工作等。具体参见学校《突发事件对外新闻媒介联络接待应急工作预案(试行)》相关规定。
后勤产业处:负责与卫生医疗部门的联系和沟通,配合卫生医疗部门做好对病例的确诊、密切接触者筛查及其他技术工作;负责各类相关的应急设备、药品等的购置、调度与保障管理等;落实和加强公共场所等的消毒与通风措施,做好安全警示,避免在校内发生交叉感染而导致事态扩大;督促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做好校内公共环境卫生工作,实施定期检查;制定和实施师生防控知识教育和培训计划;负责食堂和其他餐饮区域、饮用水等食品安全保障,以及其他应急用水用电等后勤保障;落实做好相关防控情况记录与台帐资料整理;对疫情发展实时进行专业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宿管中心:配合后勤产业处做好宿舍区域的通风、消毒等措施;落实值班人员和隔离制度以及隔离用房的准备;加强学生宿舍卫生检查和管理。
计财处:负责落实传染病防控专项资金的保障等工作。
二级学院:负责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进行登记,查明缺勤原因,特别是因病缺课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关心爱护学生健康,具体配合卫生医疗部门落实做好涉病学生防控知识教育、治疗、转诊等工作,并做好确诊病例的登记、管理和跟踪随访工作,随时保持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联系,视情做好家长接待工作。
加强晨检及因病缺课学生的追踪工作,密切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等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落实做好日报告工作;具体落实做好学生休复学工作,对经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不具传染性、不需休学的病例,各二级学院做好督促学生按时服药,并定期到医疗机构进行随访复查;落实做好本学院教职工有疑似传染病症状者或有传染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相关防控工作;做好师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和学生保险等相关工作。
其他部门和单位: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五、应急响应
1、事件报告及信息发布
遇有校内发生传染性疾病,有关当事人必须在发现疾病的30分钟内向事发涉及部门领导通报,事发涉及部门领导必须在发现疾病的60分钟内通报学校办公室、学生处、保卫处、学校分管领导,学校应在接到事发涉及部门领导通报后马上启动预案,立即开展各项工作。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在发现疾病的2小时内向市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发二级学院应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通报;要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网络,保证24小时信息畅通;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应急处置
根据职责分工,在市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的指导下,相互配合,措施有力,及时有效地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具体包括:对校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及生活垃圾等实施隔离消毒处理;对患者提供基本救护的同时做好隔离、防护、转院等工作;对疫区范围严密布控,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类人员流动情况;各二级学院及各部门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发热等情况进行登记、检测与排查;限制或停止集会等人群聚集活动;根据疫情需要做好校园内宣传工作及各类媒体接待报道工作等。
3、应急结束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上级主管部门撤除隔离监控指示后,撤销校园内监控,对隔离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把疫情发生经过进行总结并以书面形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4、后期处理
根据考勤监测制度,继续对缺勤的师生员工进行登记,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查明缺勤原因,发现问题及时与主管部门联系;对患病师生实行跟踪观察。
六、应急保障
落实突发事件专项资金,做好防护用品等传染病防治物资供应和保障,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七、附则
本预案由学校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解释与组织实施。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上级有关要求,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预案。本预案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原文件同时废止。
【篇3】年会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预案范例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冠疫情期间低风险地区举办活动及会议使用;中高风险地区原则上不举办大型活动,如必须举办的需要经上级专业风险评估后,经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举办。
二、活动前的防疫准备工作
活动及会议前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发展动态,并做好以下防疫准备工作。
(一)成立防控工作组,落实防控责任。活动主办方需要成立新冠肺炎防控专项工作组,主要责任人为疫情防控第一负责人,对接区卫健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针对会议议程制定相应防控工作方案并部署实施,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工作应急预案。
(二)做好活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主办单位应提前对参加本次活动保障的所有环节人员(包含接送车辆司机)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及本次防控方案培训。明确活动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对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开展信息排查,重点了解相关人员14天内有无到过疫情高中风险地区和其他重点地区,14天内有无发热、咳嗽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情况。参加活动人员应承诺14天内健康且没有到过高中风险以及重点地区,否则劝其不得参加活动。
(三)做好参加人员会前的健康管理。对于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自抵达之日起进行14天集中隔离,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为阴性的,可出席相关活动。对于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的人员,自抵达之日起进行14天居家隔离,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为阴性的,可出席相关活动。对于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外省来吉的人员,返乡进村持有3日内核酸阴性证明,凭绿码自由出行。若无核酸检测,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核酸结果阴性方可自由出行)等待其核酸检测报告为阴性时,可出席相关会议。如到社区的将详细信息报备给社区。
(四)做好疫情物资准备工作。配备一次性医用口罩、速干手消毒液、有效消毒剂、一次性手套、测温仪、水银体温计。临时隔离场所除上述物品外,还需准备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护目镜等。
(五)做好场所入口处的防疫准备工作。在场所入口处设置体温体测点,设立多条体温检测通道,对所有进入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体温异常者的复检室,以供待检人员做好受检准备及检测不合格的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
(六)设置临时隔离场所。根据参会人员数量和场所等实际情况,设立一定数量的临时隔离观察室,以备出现发热等异常人员的临时隔离。隔离场所应选择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房间,并设置专用防疫通道,隔离场所应做明确标识,在外围设置警戒线,配备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速干手消毒液、有效消毒剂、水银体温计、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等。
(七)做好医疗保障准备。原则上应事先联系就近的发热门诊,设置快速通道,以备出现发热等异常人员的送医排查。同时联系好本辖区内的社区医院,进行应急处理。
三、做好场所入口处的防疫工作
(一)入场时的防要求。所有人员进入现场时除身份标识外,均应佩戴口罩。
(二)入场时的核验要求。凡进必检,把好入口。对会议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开展健康情况检查,查验吉祥码和国务院客户端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体温正常、吉祥码为绿色且大数据行程卡显示14天内无中高地区活动轨迹者方可进入会场。接受提问测量和验码时需有序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行进速度和间距。
四、活动现场的防疫工作
(一)现场防护要求。活动场所相对封闭或通风不良时,参加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所有人员进入会场后,除身份识别不佩戴口罩外,其他时间和场合原则上应佩戴口罩。活动场所应有足够空间,参加人员隔座就座,间隔一米以上,原则上不使用空调,如必须使用,应严格按照疫情期间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导相关要求使用管理,使用空调过程中应略开窗户,保证换气次数。
(二)减少人员流动。各责任人,督促参会人员进入会场时要正确佩戴口罩,按会议议程和工作人员指引参会,期间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交谈等,尽量保持作为相对固定,控制会场内人员密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
(三)垃圾处理工作要求。加强垃圾封闭化分类化管理,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会议场所内设置废弃口罩垃圾桶并做好标识,并按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处置。
五、活动异常情况处置要求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或工作人员如出现疑似症状时,立即送至临时隔离点,并安排其他人员有序撤离该场所,记录好相关人员联系方式,安排其回原来住所进行居家隔离留观。
疫情防控主要负责人立即向主办单位报告,并联系疾控中心,对病人进行初步排查后,根据病情转送就近的发热门诊进一步隔离诊治,并在会场按规定进行场所消杀。
如病例经诊治报告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应按疾控中心通过流调的密接、次密接对相关人员进行集中隔离。
六、处置完成接触响应
疫点或疫情处置区内上述措施已落实,病例隔离治疗,污染场所经过消杀,密接经集中隔离21天及居家隔离7天后没有发病的,可解除应急响应。隔离区域解除隔离,若有新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出现,则继续做好疫点内各项工作,达到上述要求再行解除。
【篇4】年会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预案范例
为做好各类会议活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会议顺利召开,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本方案所指会议为50人及以上且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同意的会议。
一、会前防控措施
(一)会前健康申报
所有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均须在会前依法如实进行健康申报,健康申报正常并取得健康码绿码者方可参加会议。
(二)会场准备
1.会议举行前对会场等相关场所严格做好通风消毒工作,并配备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相关疫情防控物资。
2.会场应设置临时隔离场所。临时隔离场所设于相对独立区域,与会场不在同一楼栋或同一楼层,尽可能保持间隔距离,避免人流交叉。临时隔离场所内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洗手卫生设施、消毒药械,产生的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3.会场消毒和通风。在人员进入会场前1小时,对会场、卫生间、公共休息区等重点部位及场所公用扶手、门把手、座椅等公众接触部位清洁消毒,并开窗通风换气。
4.做好个人防护。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前往会场途中,全程戴好口罩。乘车尽量开窗通风,一般不开空调。小型车辆一次仅坐2人(不含驾驶员);乘坐公交车辆,应隔位坐人。
二、会议期间防控措施
(一)会场要求
1.在进入主会场的相关通道外围设置体温检测和签到处、医疗岗和卫生防疫岗。
2.所有人员进入会场时实行“亮码+测温”,做好测温记录,体温正常且持健康码绿码的方可进入。如有咳嗽、发热(体温≥37.3°)、乏力、腹泻等症状者,应禁止参会。
3.会场主席台座位原则上保持1米以上,大会主席台与会人员戴口罩。主席台下座位隔位就座、前后排错位就座,参会人员需佩戴口罩。休会期间也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长时间交谈、近距离接触。所有工作人员在会议服务期间均需佩戴口罩。如会场容量有限,可将参会人员分散安排在几个分会场,与主会场间以视频方式进行连接,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
(二)用餐要求
会议不得提供集中用餐服务。
(三)健康监测
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在会议前和会议期间,应主动报告健康状况。会议期间,参会人员或工作人员如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立即送至临时隔离场所进行隔离观察。
三、应急疫情处置
如在会场发现健康异常人员,迅速转送至临时隔离场所,立即报告驻点医务人员,并开展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疫情处置等工作。
四、完善组织保障
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工作分组,分组下设综合协调小组、现场保障小组、物资保障小组、技术指导与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各类会议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的风险监测、物资保障、技术指导、应急处置等工作。
(一)综合协调小组
负责会议期间疫情防控综合协调工作,包括收集整理信息,与党政办、党群办、民社办、平安办、应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各村居等相关部门保持沟通联络。组长:沈迎春,成员由党政办、党群办、民社办、平安办、应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各村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现场保障小组
负责制定会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指导各会场落实重点部位预防性消毒、人员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组长:xx,成员由民社办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各村居负责人组成。
(三)物资保障小组
负责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的供应保障工作。组长:唐彬,成员由党政办、财政办工作人员组成。
(四)技术指导与应急处置小组
负责做好可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迅速转移病人,判定并隔离密切接触者,对疫点进行消杀。组长:xx,成员由民社办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各村居负责人组成。
【篇5】年会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预案范例
为落实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会议顺利举行,根据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根据省、市、县工作方案精神并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适用前提
本方案是基于现阶段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策略制定,具体措施随疫情形势变化和国家、省、市、县防控策略调整而及时更新。
二、适用范围
镇人代会会议会场、全体参会人员、工作人员。
三、工作内容
(一)会前准备。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负责对人代会参会代表、工作人员等所有参会人员(以下统称参会人员)进行健康筛查,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史筛查、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工作。会前一周由疫情防控工作组对未曾外出xxx外的参会人员“健康码”状态进行排查,名单由党政办、党建办工作组提供。会前14天由党政办、党建办工作组对因出差xx省外或省外返乡参会人员进行排查,并对会前14天有返还的参会人员落实健康监测工作,包括要求参会人员报到前14天起每日早晚(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腋下)温度,自我观察有无寒战、咳嗽等疑似症状,如体温超过37.3℃(腋温),或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传染病后方可参会。对会前14天有xxx外返还的参会人员,需在第一时间向大会工作组提供到达日前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或既往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证明方可参会;对无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外出返回参会人员需第一时间前往县综合服务点(设在雄风山庄)进行核酸检测;对境外返回人员要全程完成“14+7+7”健康管理措施(集中隔离14天后,继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后方可参会。
无xxx外外出史的参会人员应于会前如实填写《健康申报承诺书》,对有xxx外外出史的参会人员需完整填写《健康申报表》并签字。有以下任何情况之一者,原则上不得参会:
(1)参会前14天有境内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旅行史和居住史,或被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未按照相关要求隔离医学观察满14天的;
(2)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尚在随访及医学观察期内的;
(3)无法出示会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的,或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
(4)每日健康监测中发现体温超过37.3℃(腋温)或出现疑似症状,会议报到前未排除传染病或仍存在身体不适症状的;
(5)健康码非绿码,且无法排除异常情况的。
(二)物资和场所准备。
会场须提前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用品,包括测温枪、消毒药械、口罩、手套、洗手液、干手纸、垃圾桶等。在公共区域应配足免洗手液,随时供参会人员使用。
会场在会议前一天完成一次全面的预防性消毒。会场、设置临时观察室,指定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三)宣传引导。
在场所醒目位置设立告示牌,提示参会人员遵守相关防控要求、注意事项和特殊情况下的求助方式,告知出现相关症状后应主动报告并自我隔离。宣传引导参加人员遵循“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规范,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会议期间尽量不扎堆、减少聚集等。在会场设立监督岗,防止人员聚集并劝导参会人员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落实好相关防疫措施。
四、会议期间防控措施
(一)人员健康要求。
1.健康监测。在会场入口验码测温点对所有人员检查健康码并测量体温,持“健康码”绿码且体温正常者方可入内。会议期间,工作组要密切关注代表委员的健康状况,发现参会人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时应立即报告驻会医务卫生保障人员,并配合专业人员进行隔离、治疗、调查等相关措施。
2.加强防护。会议期间除主席台外,全部参会人员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主席台座位保持0.8-1米距离,主席台人员会议期间可不戴口罩。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等加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并做好手消毒,特殊岗位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可提高防护等级。
(二)会议场所卫生要求。
1.会场保持空气流通,优先采用门、开窗等自然通风形式。
2.会议场所使用后进行消毒。场所在消毒完毕经彻底通风和擦拭后可重新投入使用。加强公共休息区等部位的消毒工作。落实厕所保洁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洗地面,做好水龙头、门把手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增加冲洗和消毒频率。
3.在公共区域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并明确标志。
(三)空调使用要求。
启用前应进行清洗、消毒,周围环境必须清洁。
五、应急处置
会议期间,会场派驻医疗卫生保障人员,配备必要的卫生防疫物资,负责指导会场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并紧急处置可能出现的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点医院县第一医院开通应急救治绿色通道,确保有需求的与会人员及时得到有效医疗服务。
如在会场发现异常情况,按照本预案的有关规定,开展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等疫情处置等工作。
六、完善组织保障
xxx镇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叶亦健同志任组长,伍正明、林伟娇、葛斐嫣同志任副组长,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保障组、物资保障组、技术指导与应急处置组,负责组织协调镇“人代会”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风险监测、物资保障、技术指导、应急处置等工作。
【篇6】年会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预案范例
为科学、规范、及时、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扩散,确保单位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按照中央、市委市政府和省国资委有关要求,根据疫情形势和进展情况,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控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及时反应、协调一致、规范措施的指导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范疫情传播,保障防控成效,维护正常工作生活秩序。防控工作在单位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
二、防控措施
(一)人员防控
人员检测防控范围为单位员工。
第一类情况:目前在湖北人员。目前已在湖北地区尚未返回天津的人员须经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返回,未经同意不得擅自返回。(备注:本单位目前没有此类人员)
第二类情况:有密切接触人员。与疑似或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过近距离接触人员;
与从湖北地区、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返回人员有密切接触(包含本人是返回人员,子女在湖北地区上学、上班返回人员)的人员。
1、与自确定为疑似或确诊病例前十四日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应立即上报保障工作组,由保障工作组统一登记汇总在册。
2、密切接触人员应立即上报保障工作组,由保障工作组统一登记汇总在册。
由防控工作组负责通知汇总在册人员居家隔离,并对居家隔离情况进行密切监控,每天二次收集体温和身体状况等信息并向领导小组报告情况。一旦出现身体状况异常,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及时报告当地卫生疫情防控部门。解除居家隔离时间为自最近一次与疑似或确诊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之日起后十四天内无异常。
第三类情况:其他人员。公司其他员工,在政府部门宣布疫情解除前,坚持每天测量体温一次,及时通过微信群上报。一旦出现发热或者干咳、气促、肌肉酸痛无力等疑似症状,应该立即向防控工作组报告,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及时报告当地卫生疫情防控部门。如被确定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保障工作组重新排查上述第二类情况人员。
(二)场所防控
对二楼会议室、走道等公共区域和出现病例楼层的所有办公室进行定期消毒,必要时寻求属地防疫部门技术支持。
门卫人员负责对进入腾达建筑人员的体温测量工作,体温异常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进入腾达建筑人员一律要求佩戴口罩;加强保安、保洁等工作人员的防疫教育和管理。
疫情期间,非经单位领导小组批准,各单位、部门不得接待商务活动或组织聚集性活动,充分使用网络交流工具。
三、信息宣传
疫情期间随时关注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信息,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宣布解除紧急措施后,本预案停止执行。
宣传组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强化宣传防护知识及防控措施,按照规范进行落实。单位系统人员应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对于隔离员工要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做到“隔离不隔心”。
四、综合协调
(一)做好所在单位生产经营工作的必要物资储备。
(二)做好员工在疫情期间的必要医疗防护物资储备。
(三)由保障工作组进行具体的物资统筹协调管理。
五、预案保障
1、在单位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的4个工作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工作。
2、一旦发现疫情或与疫情有关的信息,所有员工必须如实及时向单位领导小组反映情况,如有故意隐瞒信息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