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读后感 第一篇
看到楚辞最开始想到的是屈原—一个以死亡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的人,他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个*。他有理想,有目标,有政治抱负,却也因此被敌对,被流放。他殷切的盼望着君主睿智、国家强盛,盼望着自己才华得以施展,能有所建树,但他最终只剩无助和孤独,对他来说,人生都如浮萍般无根无蒂,陌如尘土,一个人经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他孤独、劳累,但自己却那么渺小,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自己的生命都无力改变,他找不到路,回不去郢都,只能用自己的生命来体现他对国家、对人民的爱,只盼着灵魂能够飞回故乡去。
“纷吾即有此内美兮,有重之以修能”年轻的屈原,器宇轩昂,才华横溢,他有朝气,自信,是不屈的斗士,“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光阴似箭,唯恐抓不住飞逝的时光,希望岁月来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美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是体现了他为了国家强盛矢志不渝的精神。“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已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分,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苟余情其信婷以练要兮,长颇颔亦何伤。”等等在现在社会同样适用,人们忙着争名夺权,追逐利禄,猜忌着别人,彼此间勾心斗角,相互嫉妒,忽视了本该有的追求,抛弃了内心原本应该拥有的纯真和善良,这些话也告诫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当保留内心真正的美好和善良,让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意思是,趁你年轻还未衰老,施展才华还有大好的机会,没错,当下的我们,还年轻,还有时间和机会去追寻、去奋斗,去实现理想,不应该在该努力拼搏的年纪而懈怠,更不应该向自己认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苟不直,吾宁死”又是何等的坚定,这些更是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在《楚辞》中还有许多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最应该学习的是屈原那浓厚而炽热的爱国之情,一个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应当真切的爱着自己的国家,还应该学习屈原那坚贞不屈,不卑不亢的高尚品德。
楚辞读后感 第二篇
最近几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我被*关心人民的疾苦,深深地感动了,也为他小时候经常帮助别人所钦佩。
在他小时候,有一次正当秋收时节,下起了倾盆大雨,乡亲们急忙奔出家门,抢收自家晒在坪上的稻谷,*却跑到旁边邻居——四阿婆那里帮着抢收。等他再跑到自家门前,快要晒干的稻谷已经被雨淋得透湿,有些还被冲进水沟里去了,父亲大为恼火,责备他胳膊肘往外扭。*知道,这个时候和父亲申辩,无异于火上浇油,等收拾完稻谷,他才*心静气地向父亲解释说:“父亲,你也知道四阿婆家里很苦,又要交租,如果稻谷没了,她可怎么活啊,我们家虽然有点损失,但总还可以补救。”听了这入情入理的话,父亲就不再说什么了。
其实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记得去年我到乡下过春节。第二天我邻居家的小弟弟在拼装一辆赛车。可是小弟弟拼装的赛车怎么也开不动,急得他都快要哭了。我就走过去帮他检查,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并帮他修好了赛车。我和小弟弟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当然我帮助别人的事,和*帮助邻居的事是无法比拟的。但我从中感到帮助人是快乐的。正因为*从小就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品质,长大了才能在心中装下了人民,并为人民奔波了一生,时时为人民着想,事事为人民着想。
书中写了*在根据地的一件事尤为感人。有一次,有人向*报告说陕北有个农妇不肯交公粮,并说要让雷劈死你。*并没有马上命令人把她抓起来,杀了。而是让人去调查事情的原委。*在得知这个妇女骂人的真相后,他沉思了一会儿,遂命令通信员给农妇送去些粮食和自己养的一头羊,并找来那些征收公粮的干部,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道:“对于群众的公粮负担问题,边区*要认真调查研究,该免的要免,该减的要减。我们决不能搞**派那一套,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她没有错,她有一肚子气,怎么能不骂人?大灾之年,我们征收公粮的同志尤其要体察民情,不能有一点马虎粗暴。”
*非但没有责怪这个妇女,还为这个妇女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多么宽广的胸怀啊!他的心中只有人民,他始终关心着人民的疾苦。*真是人民的大救星啊!
楚辞读后感 第三篇
五月在过去现在未来都会属于一个人,屈原。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汩罗江而死。
读着《楚辞》,五月的种子在心中慢慢发芽,我仿佛看到了行吟江畔的诗人目视着滔滔江水,感叹着人生的无常。也许,对于屈原和宋玉,人生都或如浮萍一般无根无蒂,陌如尘土。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和自己的生命,到底该选择哪一个?
以前觉得,屈原死得不值。屈原之死,不能改变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谄媚,也不能改变楚国被灭亡的命运。秦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屈原之死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可是我读完《九章》,我觉得他的死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
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屈原太孤独了,太劳累了,又是太渺小了。天地那么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滚滚红尘,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与死,对于浩荡的宇宙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何况这个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个能了解自己的人了,这样活着,实在是一种痛苦。
江畔的诗人叩问苍天,苍天无语,凝视大地,大地无声,过尽千帆惊回首,报国无门的诗人只剩下脚边的落英和盈袖的花香。地老天荒,却等不来一个王。屈原的生命,该是一个臻子永恒的过程,因为他在那些落英缤纷的年华里,培育出了千古不灭的故事。朝赐你财物,午赐你宅院,暮赐你美丽的人,说不定何时就想赐你一死。可你忙于政务,又怎能留国王的夸奖是一种带回钩的暗器!
你短暂的生命留下的篇章,他们都活了几千年,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箭的自由就是弓的自由?涛涛滚滚汹涌澎湃,但它淘不尽,淘不尽高尚的灵魂。昂首是春,俯首是秋,如此的气质,如此的灵魂,刚劲坚毅地挺立在天地之间,留给后世的人们永久的仰望、膜拜。
《楚辞》中我选不出最爱的一段,因为每一段都是那样的美好。我只爱那美丽的章句,爱那凄美的风格,更爱屈原纯洁的心灵。
楚辞读后感 第四篇
读楚辞,第一篇是《离骚》,震撼;第二篇是《九歌》,惊艳;第三篇是《天问》,迷茫;第四篇是《九章》,沉痛。其实最想说的,是《九章》。其中有一篇《惜往日》据说是公认的“伪作”,《橘颂》是其中很特殊的一篇(看过的就知道了)。剔掉这两篇,剩下七篇,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大学的生活如果用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表达,那么“大一是呐喊,大二是彷徨,大三是伤逝,大四朝花夕拾”,其实我觉得《九章》大概也可以这么概括一下,《涉江》是呐喊、《抽思》是彷徨、《哀郢》是伤逝、《怀沙》是朝花夕拾。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在这里,对于楚王的抱怨、对于奸臣的抨击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少了。反反复复写的,只是孤独的流浪。失去家园的痛楚,可能比政治下野还要深刻的多。有家不能回,有路不能行。“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高大的房屋可以变成丘陵,楚国最繁盛的东门也可以转瞬荒芜,这不但是对于楚国一国命运的描写,更是上升到了对于整个历史循环的质问之中。如果说《抽思》中的孤独还是屈原个人的身世之感,那么《哀郢》中的孤独就是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历史的一次拷问。明知道答案是什么,可他还是不得不去思考。
这种深切的悲哀一直延续到《悲回风》。《悲回风》也是《九章》中很特别的一篇,因为它没有情节,完全抒情,文章也特别长,可以看作是一首“咏叹调”。而且在这一篇里,第一次看到了屈原的死志。然而他却是在挣扎,要不要一死呢,死有没有用呢?我以前从没想过,在教科书里比天还高大的“屈原”会在自尽之前这样痛苦的挣扎。在这一篇里,楚国的影子没有了,奸臣的影子没有了,百姓的影子没有了,连他自己的肉体也没有了。他仿佛只是一个灵魂,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找一个出路。可是,没有出路啊,知道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么,一路读来,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心思,屈原是不得不死,并不光是因为愚忠、因为国破家亡,而是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值的他留念的东西。像屈原这样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人,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便是错误。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然而《怀沙》,突然一改低沉,用了简洁的短句,铿锵有力、干脆利落地写下了他的绝命词。没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楚王、群臣、百姓、自己,又回来了。这就好像是对于一生的回顾,给自己做最后一个定义。然后他说,“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人的生命上天早就安排好了,至于我,大限应该也到了吧。放宽心胸,不要伤悲,不要害怕。我知道死亡已经不可以避免了,那么就不要再吝惜自己的生命。从前面几段的果决,到最后的*和与放下,我终于看见了屈原*静地走出了最后一步。
以前觉得,屈原死得不值。因为教科书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屈原之死,不能改变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谄媚,也不能改变楚国被灭亡的命运。秦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屈原之死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可是我读完《九章》,我觉得他的死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屈原太孤独了,太劳累了,又是太渺小了。天地那么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滚滚红尘,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与死,对于浩荡的宇宙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何况这个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个能了解自己的人了,这样活着,实在是一种痛苦。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骚》、《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楚辞读后感 第五篇
老师今天发了一本名叫《*精神颂》这本书,我带着什么叫*精神的.疑问迫不及待打开这本书津津有味的看起来。合上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静。特别是陈晓松、林浩、马鹏飞他们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
年仅15岁的陈晓松漂洋过海,前往大洋坡岸的美国读书,他的行为感染了许多*人。他不懈努力的让外国人了解*,他开了一个“*人俱乐部”开展各种活动,宣传*话,介绍*传统的风俗习惯,介绍*建设的丰硕成果,他希望无论在哪里,*人都要以祖国为荣,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人,时刻不忘为国争光。
2023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一个年仅9岁的小林浩,在生死关头,顾不上自己的伤痛,多次冒险救同学。当有人问他你当时怎么会想到救人呢?他的回答是:因为我是班长,他的这句回答让身为班长的我跟小林浩相比,真是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惭愧。
小小年纪的马鹏飞是家里的“顶梁柱”不仅家境贫寒,还要照顾生了重病的奶奶,但他都没有放松学习,成绩依然不错,面对困难也不轻易放弃。
今后,我会以他们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做个有勇气面对困难和自强不息的人。
楚辞读后感 第六篇
暑假中偶然读到《楚辞》,被其瑰丽的想象力、奔放的情感力、厚重的历史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所吸引。掩卷之余,我为其浪漫主义情怀与现实主义的悲悯所折服。同时,作为一个*人,更为祖先文学上的高度和其中跳动不息的赤子之心而自豪。
屈子精神感人之处,还在于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对理想执着的追求。为了理想,他“虽九死犹未悔”、“虽体解犹未变”。当理想无法实现时,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沉故国之乡,也不出走他国,汨罗江畔纵身一跳定格成伟岸人格的永恒。屈子作品理想的特点,是他赋予自己理想以香草、美人的品格,寄托对理想的追求。这样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有其现实意义,特别在我们这个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
首先,*的传统价值历经几千年传承,经过近代的淬火磨练,在灰烬中依然闪烁着钻石一般的光芒。我们一定要自信于我们优秀的
文化和传统,这是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特质。当我们灰暗彷徨时,不妨读读那些先贤留下的华篇,仿佛站在历史的河边,聆听先贤的精神教诲。“帝高阳之苗裔兮。”所谓传承,不仅在于血脉,更深厚的在于精神。当然,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不是固步自封。只有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我们才能更自信更包容面对整个世界。
其次,知荣明辱,是屈子为代表的*文化的优秀传统。在那些“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者看来,屈原的是非分明、毫不妥协无疑是不谙世事、不识时务。但是正是这种在艰难世事下,知不可为而为之、舍我其谁的勇气支持了中华文化历经狂澜而不倒。在一个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时代,这种精神越发显得耀眼夺目。和谐社会需要一种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是不可能成为和谐社会的。而这种价值重构的内在依据,一定需要从屈原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上去寻找,唯此才能不迷失本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楚辞读后感 第七篇
从这本书的的简介得知辜鸿铭的《*人的精神》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文明。
从真正的*人,*礼仪,*语言————————以此来解释*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真正的*人:他过着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却具有孩童的心灵这样一种生活。即真正的*人具有*的头脑和孩子的心灵。因此*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难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的结合物。什麽是爱的法则?爱的法则就是爱你的父母。什麽是正义的法则?正义的法则就是真实、守信、忠诚,好公民的最高义务就是忠诚的义务,不仅是行为上的忠诚,而且要在精神上忠诚。如今在*,不需要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公正和争议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理解真正的*人和*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如果学习*文明,美国人将变得精深;英国人将变得博大;德国人将变得淳朴;法国人将得到所有,以及比现在更精致的优雅。学习*的著作的文学,对欧洲和所有的美国人都有益。
*礼仪,学习正确的循规蹈矩。这就是*文明的秘密,做正确的事并遵守礼法。是*文明的精髓和灵魂,是*人精神的本质。
那么他们有哪些表现,或者说在那些细节可以体现出*人的精神?
首先,*的语言。*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有一种关于极乐世界的说法也同样适用于对*语言的学习:除非你变成一个孩子,否则你就难以学会它。
其次,*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举例来说,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儿童时代的记忆力要强过成年后的记忆力。因为儿童就象*人一样,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再有,*人的礼貌。*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徵。*人的礼貌虽然不象日本人的那样繁杂,但它是令人愉快的。相反,日本人的礼貌则是繁杂而令人不快的。我已经听到了一些外国人的抱怨。折衷礼貌或许应该被称为排练式的礼貌──如剧院排戏一样,需要死记硬背。它不是发自内心、出于自然的礼貌。事实上,日本人的礼貌是一朵没有芳香的花,而真正的*人的礼貌则是发自内心、充满了一种类似于名贵香水般奇异的芳香。
从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人的精神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去观察,我们都可以发现它。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真正的*人就是有着赤字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这样一种人。简言之,真正的*人有着童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人永远年轻的秘密又何在呢?诸位一定记得我曾经说过:是同情或真正的人类的智能造就了*式的人之类型,从而形成了真正的*人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这种真正的人类的智能,是同情与智能的有机结合,它使人的心与脑得以调和。总之,它是心灵与理智的和谐。如果说中华民族之精神是一种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么,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
看了《*人的精神》这本书对我感触颇多。从中学到许多,对我们青年的要求及期望也很多。总之,我从这本书的阅读给自己的人生找到了一个方向。
楚辞读后感 第八篇
我看了《*人文精神之发展》以及一些评论儒家思想的书,大致有些想法。*的宗法制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儒家思想。家为国之本,国是家之范。仁与孝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他们都有一种人本思想。以人为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用礼的方式加以规约。这种规约经过演化,成为民族集体意识,融化在每个*人的血液里。正因为有“家文化”,无论身处何处的*人,都有一种寻根思想,这就是儒家思想强大的凝聚力。国中有家,治国如治家。家家拱国,家*则国稳。家国同体。如何将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内化,有向心力?只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维系,并为千万人在不同的历史时空在精神上能认同。它能与时偕进,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内心的自我关照。修身齐家治国*天下。都离不开一个“和”字。在自身内外,家国之间,你是否能心安理得,进退有度,有条不紊。最后你在天地之间方寸有度,能宽厚仁德地治理天下。天下能“*”,在于己身内外调和,身心*和,方可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可容天下。天下自然国泰民安,因为厚德载物。只有“仁”即爱人,推己及人,才宽以待人。有宽容的心胸器量,方可承天下之重,容万物之异,疏而导之,四海归心。
楚辞读后感 第九篇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600字
翻开《》,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F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校正时间的偏差。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的,是自我同无形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为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籍。他们是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新时期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转》的结尾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快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确实,用痛苦换来了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转》内在的紧张和动人心魄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里留给我们永恒的精神光芒!《》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600字
《》一书讲述了3位伟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的一生。贝多芬为人类音乐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米开朗琪罗把纯美的心灵用圣洁的雕塑、绝美的壁画留在人间;托尔斯泰用真理与爱创造了动人的文章。他们一生虽然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但并未停下为自己的事业奋斗拼搏的步伐。这本书撰写了这3位伟人伟大而不朽的生平。
他们生活的年代虽然不同,但是他们有着同样的遭遇生活的艰辛、精神的痛苦、思想的烦恼,绝望与敌人,还有病魔的一次次来访。命运总是在捉弄他们,但是他们凭着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不屈不挠的坚持着,熬过了这些坚难困苦。
他们一生追寻着真、善、美,他们为此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他们用自己永恒的作品向世界表达出他们对人生的崇敬和爱,他们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信念,伟大的理想。面对质疑他们坚持着真理,面对疾病他们不屈不挠,再大的困难他们都不言放弃。他们为了崇高的信念像猛虎那样难以驯服不向世俗低头,他们对真理不屈不挠的坚持像水滴穿石那样锲而不舍,他们的精神和意志像顽石那样坚不可摧,这样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思想、持之以恒的精神是我们终生学习的楷模。
《》为我介绍了3位知名伟人的故事,让我明白:虽然他们以前都是等闲之人,但他们之所以成为了3个不同领域的伟人,是因为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对人类真挚的爱、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决心,如果我们具备这些品德,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专题
楚辞读后感 第十篇
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心无杂念,宁静超然,不滞于物?
有多少人,在*静的外表下,有太多的纠结与挣扎在内心深处暗流涌动?
又有多少人,能把这些纠结与挣扎赤裸裸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没有赤子的情怀,没有博大的胸襟,如何能够?
在《楚辞》诸文中,出现了许多许多人物,如女媭、灵氛、厉神、太卜郑詹尹、渔父和巫阳等。而这些人,或者曾经存在,或者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其实这些人的角色、话语、观点就是屈原内心深处复杂矛盾心情的展露,纠结挣扎内心的呈现,但到最后,他都做了明确的抉择。
一、欲立功业与弃世离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老冉冉其将至,恐脩名之不立”。在此,屈原明确表达了作为一个已达知天明之年的有志之士的政治抱负与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可是却一再从罢官到流放“九年而不复”,乃至再流放。国君也从寄予重任到“不余听”到怒而迁之……一个具有高度自我认同感又有很强的政治预见性与参政能力的人来说,这种境遇是多么的郁闷啊,内心将是多么的纠结。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一再吟咏“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凌*而流风兮,託彭咸之所居”。欲立功业而不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竟至“呼号莫吾闻”,最后只能以自沉作为自己最后的一声呐喊!
二、思君与怨君
屈原对怀王是有着深深的眷恋与感激的,“惜往昔着曾信兮,受命诏以朝诗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秘密事之载于心兮,虽过失犹弗治”。可是后来,却被党人蒙蔽,“中途而改道”,“含怒而待”,最后还签下“黄棘之盟”,这与屈原提出的“联齐抗秦”的主张南辕北辙,且最后也使得自己命丧异国。对于这样一位君主,屈原既有出于怀王最自己态度的幽怨,自然也有对楚王离贤君太远的无奈。于是他又吟咏“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介子忠而里枯兮,有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悠悠”。
在这段文字中即提到明君,又提到*,还提到先寐后寤,可是悔之已晚的晋文公。这是多么的委婉曲折而有愁肠百结啊。在诸文中,直接出现怨句“君无度而弗查”、“惜壅君之不识”、“与余言而不信兮”、“施黄棘之枉策”。甚至想到要选择一个明君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也有如慈父般的眷眷之情:“恐皇舆之败绩”“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何不改乎此度”。如此的拳拳,如此的百转千折,最后选择依然是为国沉躯。
三、去与留
“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借灵氛之口,屈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一种呼唤,即离开楚地,另奔汤、禹、武丁、齐桓之类的明君,乘“方壮”之年,“远逝而自疏”,周游上下,立一番功业。可是,就在“忽乎吾将行”之时,用仆悲马怀,顾而不前来来表达自己最终的抉择。即使是在流放且毫无起用征兆时,“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返”、“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最后“鸟飞返乡,狐死首丘”。在《招魂》一文中,也借用巫阳之口,一再重申此种抉择。
四、坚守自志与随波逐流
借助女媭责备的口吻和厉神占卜的梦境,屈原向我们展示了发自内心的另一种声音——“何不变此志也?”并用了鲧“直以亡身”的实例,这其实也是一种现世的深切关怀,即可以荣享富贵,又可以朋友相交,至少可以温饱终日。可是同时,内心的另一种声音发出嘹亮的呐喊:“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离愍而不迁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宁逝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常态”。最终在《渔父》一文中明确抉择:“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五、执着与逍遥
在《九章。悲回风》中,屈原为我们展示了内心的另一种声音:“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在《渔父》一文中,更是通过渔父这一艺术形象给我们明确展示了“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的游戏立场。在给予明确回应,之后,还留给我们莞尔一笑的神情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余音。足可饶梁三日。
可是,同样最终是皎皎于世,最终,屈原无法只忘情于个人的逍遥,不能放任对楚国的责任感,最终离去!
纠结、挣扎、抉择、自沉、殉国,由这些组成的的内心,经历后的抉择,你能不感动吗?
——楚辞读后感 (菁选20篇)
楚辞读后感 第十一篇
像水银泻地,像丽日当空,像春天之于花卉,像火炬之于黑暗的无星之夜,永远在启发着、激动着无数的后代的作家们。
郑振铎
我又是如何修炼自己的呢?我采来江与辟地的离和芷,编织秋兰作为我的佩饰。江辟之地至纯至净,生长出来的植物也是不受污染的,我还只是挑选离和芷这样的香草披于身上,更显我的高洁正直;我的佩饰也是要用似有若无散发着淡雅清香的秋兰编织而成。诗人采用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各类香草,用以展示自己的才能之高、品行之纯。
但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美好的时光总是像流水一样逝去,我总是会担心自己没能把自己的才华献给君主,为国家出一份力。我很喜欢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时间的珍惜。所以我更加努力,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早上我就开始在山岗上采木兰,到了傍晚我还在江中的小岛上采宿莽。当然,这里的早上和傍晚应为虚指,表现了我对于求学修身的执着认真,从早到晚都在刻苦努力。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这是我最喜欢的话之一。记得有次高中的模拟卷中出现了这一题的填空,给出的提示是春与秋其代序,但是我当时还没有完整地读过《离骚》,只是觉得这句话有着不一样的意境。我们常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同时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读起来总是没有日月不淹,春秋代序来的有韵味,有绵绵不绝的雅意。日月匆匆交替,春秋交相更迭,岁月就这样不停留地逝去。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时间的流逝更让人为美好的花草凋零感到哀伤,我担心我寄希望于来将我采摘,让我散发出自己的清香的那位美人已入暮年,我也就不能展现自己这么美好的修养才华了。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趁时光未老,改变如今的用人制度,让我来将国家带上一条光明之路吧。这里是屈子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施展抱负才华的一个小高潮。我内外兼修,国君你一定要抓紧时间重用我,让我施展才能。
接下来一部分历述衷肠,以期求得君主的明鉴,重新得到君王的信任。这里有一句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曾被鲁迅先生所化用: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但我仍然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同样是忠心报国却得不到认可甚至被曲解,呜呼,天知乎!天知乎!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这两句看似在说爱人用情不专,违背誓约,实则在说自己为君王的变化无常感到痛心不已。试想当初情意绵绵定下永不分离的誓言的男方,心里却有了别人。离别并不是使我最难过的,我真正难过的是我曾经,如此相信你。这一部分读起来令人肝肠寸断,屈子这份悲伤要到何处才能诉说,即便诉说了也不能被理解又是多么地哀恸。
更让我绝望的是众芳芜秽,连我寄希望于为祖国培养人才,让他们我实现报效国家的人生理想的愿望也再次落空。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我效仿的是一般人所不能坚持的前代为正直而死的贤臣,虽然很难和现在的人有相契合的想法,我依旧愿意效法彭咸的人生信条。
接下来就是被节选到高中课本中的一段话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一段中我回顾了众女诽谤而我仍然保持自己的高洁,执着于对美的追求,而且多次表明我不会改变我的心意。再多的曲折坎坷我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这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这段话也一直启示着我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信仰,愿意一直去追求,即使遭受挫折打击也不后悔。
再往后的内容就更难理解了,我是在参看了一些楚辞研究后才大致明白了意思,但是也有些自己不同的看法。屈子看似虚拟出一个知音来劝导他,实则是他自己内心有过的斗争。他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如此辛苦,是不是应该做些让步,学会妥协?但是他最终还是决定,不能因为君主没有尽为君之道自己就不尽为臣之道。列举历代或贤德圣明或无道亡国的君王,他有着自己的渴求与苦衷,还能冷静地为君王分析形势,用正反两方的例子一方面给予楚王信心引导其德治天下,一方面用触目的事例警示楚王如不回到正途将要面临的万丈深渊,可谓是苦口婆心。
楚辞读后感 第十二篇
今天我们学了当代女作家——黄蓓佳的作品,是选自《儿童时代——心声》。当我学习后感受万分。
这篇作文的主人公是李京京,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京京读了《万卡》的故事后深深被吸引住了,勾起他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他多么想在课堂上满怀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可是老师却说他“嗓音沙哑”,拒绝了他的请求。在公开课上,京京还是抑制不住地举起了手……
文中的京京给我印象十分深刻,他很大胆,即使知道老师可能不会叫他还积极举手,最后他成功了。我很佩服他,因为他勇于表达自己的意愿,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这也是我想要的。我的学校是给不好的学校,在那读的人大多数都是不太爱读书的人,要不就是读书不棒的人。特别是我被安排在一个不好的班,并不是我当时考试不好是运气不好。
因为当时不能弄快慢班,所以每给班的安差一些读书一般般和很多读书不好的人,当然也有安排一两个读书棒一点的,因为我们学校不好所以读书好的人较少。所以在我们学校的学习风貌不是很好,上课时即使是读书棒的人都没有人举手发言更别说是读书一般般的人啦!这是由于上课时举手就会被一些同学私下议论想出风头,博老师开心等这些话,所以没人敢举手发言。有时我真的很想举手但还是没有这个勇气。京京就不同了,他克服心里的置疑,不怕被同学耻笑,敢于举手。我一定要学他的勇气,毕竟他只有9岁而我比他大多了我不能比他差!
京京之所以被万卡吸引是因为题目的爷爷一样是远离题目,很少见到面的。不过无论是万卡还是京京,但题目毕竟比我幸福,因为题目的爷爷只是在别的地方少见面而且,题目还有机会给他写信,但我不行。我的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爷爷从小就很疼我所以我很想念他,我连给他写信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他们两个都比我幸运。在我小时候很傻,常听人家说想给死人弄什么东西就烧给他,我还信以为真,试过好几次把信写完后烧掉,因为这样爷爷就能看见,到我长大了就没再干这种傻事了。我是很想念爷爷啊!
这篇作文给我的感慨真的很多,希望有很多人去看一下,很好看的。
楚辞读后感 第十三篇
楚地,一个文化的烙印,其倜傥神秘,犹如含情脉脉的眸,时时抓住我的灵魂。
屈原,一个落魄的楚人,其美德修辞,犹如无处无形的风,时时拂过我的心尖。
那种忧郁,那种愤懑,那种千转百折解不开理还乱的惆怅,归根结底,都缘于那些溶入灵魂的深沉的爱。
一、对楚地的爱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就是这个句子让唤醒了久违的泪水,如此的不加设计,不加酝酿的流泪!能够想象,当屈原在吟到此处时,该是如何的百转千折,如何的泪雨滂沱!
其实,凭着屈原的才能和见识,要在别的诸侯国谋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职位并不会是什么难事。况且在东周时代分邦建国的体制下,离故土远赴他国并不是什么xxx行径,也不会有来自道德的谴责。士的横行各国,诸侯、卿大夫的养士之风也非常的盛行。
在《离骚》一文中,借助灵氛口劝屈原离开楚地,远走他国: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又有巫咸更为明确的指向臣择君并用了一系列的史例: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在此屈原也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极端矛盾之情,也考虑,甚至真的要历吉日乎吾将行。可是就在那一刻,他还是以仆悲马怀的委婉表达来展示自己的选择。真的,什么才能让一个极具才能的人人在即将远离故土时体会到仆悲马怀而不是壮志满怀,最终还是以自沉作为挽救楚地的悲壮的讽谏?而如果《招魂》确系屈原所作,则更借巫阳口吻明确魂兮归来的抉择。而在《橘颂》中则借颂橘再申自己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志向。不同的口吻,不同的表达,最后都归结于对楚地深深的眷爱。
二、对楚君的爱
对于怀王,屈原是怀着深深的知遇之情的。虽然在血统上屈原也算是一个贵族,但要被重用,官至左徒,对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也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在《九章.惜往日》中,屈原明确提到怀王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的程度。所谓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如此的待遇让屈原如何能不感激涕零?可是后来的怀王,却是羌中道而回畔兮、与余言而不信兮。最后,屈原被罢官甚至流放。而流放的原因居然是屈原对黄棘之盟的强烈反对!而他的反对、抗争的所带来的反应却是:荪佯聋不闻,乃至流放,九年而不复!美人迟暮,人生几何啊?
历史证明了屈原预见的准确性,盟约只是让秦国可以更好的实施远交近攻的战略,而其的虎狼之心更甚。怀王果然被扣,最后客死他乡。可以想象,当时的屈原应该是多么的无奈伤悲加愤懑。可是即使这样,他也只是强调楚王是聪明但被党人遮蔽、欺骗。当我们一篇篇看下去:《哀郢》、《抽思》、《思美人》、《悲回风》........我们怎能不被感动?
在怀王被扣后,主张积极营救,可是对于顷襄王而言,难道不是乐观其势?为了王位,兄弟父子自相残杀都常见,更何况是借他人之手曲行己意!
可怜的屈原,爱的如此的坚贞,如此的不识时务。可是因时务而流变的所谓的爱,是真的吗?
楚辞读后感 第十四篇
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心无杂念,宁静超然,不滞于物?
有多少人,在平静的外表下,有太多的纠结与挣扎在内心深处暗流涌动?
又有多少人,能把这些纠结与挣扎赤裸裸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没有赤子的情怀,没有博大的胸襟,如何能够?
在《楚辞》诸文中,出现了许多许多人物,如女媭、灵氛、厉神、太卜郑詹尹、渔父和巫阳等。而这些人,或者曾经存在,或者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其实这些人的角色、话语、观点就是屈原内心深处复杂矛盾心情的展露,纠结挣扎内心的呈现,但到最后,他都做了明确的抉择。
一、欲立功业与弃世离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恐脩名之不立。在此,屈原明确表达了作为一个已达知天明之年的有志之士的政治抱负与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可是却一再从罢官到流放九年而不复,乃至再流放。国君也从寄予重任到不余听到怒而迁之......作为一个具有高度自我认同感又有很强的政治预见性与参政能力的人来说,这种境遇是多么的郁闷啊,内心将是多么的纠结。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一再吟咏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凌大波而流风兮,託彭咸之所居。欲立功业而不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竟至呼号莫吾闻,最后只能以自沉作为自己最后的一声呐喊!
二、思君与怨君
屈原对怀王是有着深深的眷恋与感激的,惜往昔着曾信兮,受命诏以朝诗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秘密事之载于心兮,虽过失犹弗治。可是后来,却被党人蒙蔽,中途而改道,含怒而待,最后还签下黄棘之盟,这与屈原提出的联齐抗秦的主张南辕北辙,且最后也使得自己命丧异国。对于这样一位君主,屈原既有出于怀王最自己态度的幽怨,自然也有对楚王离贤君太远的无奈。于是他又吟咏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介子忠而里枯兮,有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悠悠。
楚辞读后感 第十五篇
责任是一种使命,一种做人的态度。小而言之,在一个家庭里,作为父母,你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作为儿女,你同样要尽到做儿女的责任。这是不可推卸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如果没有了这种责任感,不敢想象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同样,在单位里,一个没有责任心的职工,不会很好的完成他份内的工作。而一个没有责任心的领导,会将单位领入歧途,甚至是失去生存的余地,从而走向崩溃的边缘!
《工作就是责任》一书让我懂得了从我做起的重要性,工作无小事,把细小的事做得很到位,大事自然就做好了。面对现实,唯一能改变的人就是自己,也就是说最可怕的敌人其实正是自己。“什么叫做不容易?就是把容易的事情反反复复得做到位,就是不容易。”这是张瑞敏说的,这个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了,也确确实实是一个真理。一旦你踏上了一个岗位就选择了一份责任、拥有了一份使命。要承担职位赋予你的责任。就必须按时按质完成负责的工作,做到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首先要清楚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明白自己该负哪些责任,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没有责任心的员工不是合格的员工,勇于承担责任才会被机会垂青。既然我们选择了一份工作,就要以事业之心做好它!
经验来自于经历,满怀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积极争取,无论学识、能力与经验的高低,只要以“责任能力”和“责任心”有效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岗位,从现在做起,只要坚持下去,一定就会成功!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去寻找方法解决,而不是找借口回避责任。要坚信方法总比问题多!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数百次的实验失败都不能磨灭他的信心,当一场大火烧毁了他的全部设备时,他没有被吓到,而是微笑着说:“灾难有灾难的价值。我们的错误被全部烧毁了,现在终于可以重新开始了!”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不正是对责任心最好的诠释吗?
老子说过:“大必出于细”也就是说再伟大的事业都是一系列小事构成的,没有小事就没有大事。什么叫不简单,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得做到位,就是不简单!而我们面临的工作正是简单的、枯燥无味的重复重复再重复,面对这些我们更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从小事做起,小事中看责任,责任中无小事,对一位有责任心的人,小就是大!对待工作要大声说这是我的责任!
楚辞读后感 第十六篇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尊重自己和他人及被人尊重;每个社会人都有权利、责任实行这三种尊重。
——题记
老师培育祖国未来的花朵,但却不能挑剔与放弃那普通*凡甚而凋零的几枝花儿;老师浇灌祖国以后的树苗,但却不能只精选那最高、最壮以及最繁茂的几株……每个人,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可以最可爱;不是最聪明,也可以最充实;不是最顺利,也可最乐观……
从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知晓,教师公正是建立良性师生关系、促进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根源。在*的孔子的“有教无类”领悟,教师公正是实现“大同社会”、产生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美谈的重要基础。
从《心声》文章中李京京受到的来自其老师的不*等待遇,更让我们对教师公正对待每个孩子的问题而深思熟虑。教师个人的性格、风度、素质不同,而引出了他们对调皮捣蛋的坏学生及乖巧懂事的好学生的态度及言行全然不同。因此,这“不公*”三字便由此而发。
学生的能力有限,被老师认为不思进取;学生的勤奋有度,被老师认为贪玩好乐;学生的智商有异,被老师视为愚蠢之极。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成绩”似乎变成了可上天遁地的通行牌。只要成绩好,作违反校规之大事可不予深究;只要成绩佳,做违背良心的坏事可随心所欲。而那些成绩差的人,只要不小心践踏草坪,被视为“破坏环境的罪人”、只要不注意,衣着褴褛,就会被贴上“邋遢如鼠”的标签。学校里,一有坏事,首当其冲被调查的是他们;老师一有烦闷,“一马当先”被当出气筒责骂、训斥的亦是他们。成绩好的人与成绩差的人之间似乎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在这条深沟里便会出现那可怨可艾的事物。
但那两面青山中难道不能搭建一座桥而逾越穿过这鸿沟么?那被人在行为上践踏、精神上鄙夷的差生难道不能靠自己努力为走上那个受人奉承、被人尊重优生之路而铺上一层由石板铺成的*坦之路么?为什么,我们要站在一旁对老师的不公*待遇责骂、怨艾、讽刺,却不会利用这段时间来为成为优生而奋斗、努力,与那无可挑剔的优生分庭抗礼、并驾齐驱呢?当我们受到那般尊重,便有资本批判差生不被人尊重的弊端,这不是件益事么?
尊重,要靠自己来获取;尊重,要靠自己来抓取。但,当我们跻身于这备受尊重的“上层学生”时,我们也不能去讥笑、去打击、去讽刺曾与我们又相同经历、相同地位的保守不尊重的“下层学生”。否则,这与曾经你所讨厌的人又有何异呢?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人必自辱而后人辱”的千古佳句永记吾心,无敢忘却。
尊重是人类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不断演变而形成的。这种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是传统中华美德的核心内容。而那*等,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交往的基础。但如果没有尊重,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等。
——《*》读后感5篇
楚辞读后感 第十七篇
我读了一本《格局》。读完后,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心想,格局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把人生比作风筝。我们的思想与眼观便是牵引风筝的那根线。只有放了线,风筝才能自由翱翔,广阔天空任其飞。人也如此,当我们跳出狭小空间,走出去,就会发现只要你愿意,脚下的土地随时可以成为我们施展抱负的舞台。”这是乔洁写的。他让我明白学习是最量要的。没有学习那跟笨蛋有什么区别,只能被骂。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很简单,它就是格局。俗话说,饼在大,也大不过烙它的那口锅;不管你想烙大饼还是小饼,无疑都会受到锅的限制。如果把未来比喻成锅里的“烙饼”,人生能够走多远,达到怎样的境界,完全取决于“锅”,这就是格局。格局其实是我们的价值观的高度,书里说的多好啊!
是啊,格局是思维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责任读后感5篇
楚辞读后感 第十八篇
近日阅读了《工作就是责任》这本书,使我受益颇深。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却阐明了深刻的道理,特别是其中一系列的案例,有着极强的说服力,阐明了有无责任决定事物的成败。本书提出xxx工作就是责任xxx,将xxx责任xxx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生动的具体阐述,提出了xxx责任感的5项基本特征xxx、xxx妨碍人们责任感的4种病症xxx以及xxx责任感修炼的6个步骤xxx,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无论对于单位员工还是单位管理人员,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说:xxx责任保证绩效。xxx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必然是由一群充满责任感的成员所组成。对于员工来说,要提升工作业绩,必须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对于单位、企业来说,提高团队绩效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升员工的责任感。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xxx责任xxx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三层深刻的道理。首先,责任是指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的`意思。其次,责任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再次,责任是指做不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该承担的过失。
有责任才会有价值。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努力地工作而不是浪费时间寻找借口。xxx责任xxx并不只是一个道德的概念,而是必须强制性承担和完成任务。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正如书中所说的xxx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xxx.在工作中,我们就是要清醒、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认识到、了解到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那么工作就由压迫式、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享受工作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我认为,xxx责任xxx从大道理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是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只有负责任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缺乏责任心的人,也就没有了发挥才能的舞台,成就不了事业的同时,只能整日沉溺于xxx怨天尤人xxx之中。
只有遵循xxx工作就是责任xxx的价值观,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赞许,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遵循这种价值观不仅能让职工得到领导更多的关怀,领导也能得到职工更真诚的爱戴。真正做到了工作就是责任,还可以化解工作中的过失,甚至,化解过失的过程将变成建立友谊的原因,最终,人们会发现,有责任感的团体或个人,自己就是这种价值观的最大受益者。
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
我们现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以人为本,而人的生存之道则应该以责任为本。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只要你能够勇敢地担负起责任,认认真真地做好分内工作,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你所做的一切就有价值,就会成功,就会获得尊重。所以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责任能够让人战胜懦弱恐惧,战胜死亡的威胁,因为在责任面前,人们会变得勇敢而坚强,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是做人的准则。总之,我们每个人在完善、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都应当牢牢记住xxx工作就是责任,责任胜于能力!xxx因为,只有这样的职工才是真正值得大家的信任、领导的赞赏,才能真正担当起单位赋予我们的责任。
楚辞读后感 第十九篇
读楚辞,第一篇是《离骚》,震撼;第二篇是《九歌》,惊艳;第三篇是《天问》,迷茫;第四篇是《九章》,沉痛。其实最想说的,是《九章》。其中有一篇《惜往日》据说是公认的伪作,《橘颂》是其中很特殊的一篇(看过的就知道了)。剔掉这两篇,剩下七篇,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大学的生活如果用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表达,那么大一是呐喊,大二是彷徨,大三是伤逝,大四朝花夕拾,其实我觉得《九章》大概也可以这么概括一下,《涉江》是呐喊、《抽思》是彷徨、《哀郢》是伤逝、《怀沙》是朝花夕拾。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在这里,对于楚王的抱怨、对于奸臣的抨击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少了。反反复复写的,只是孤独的流浪。失去家园的痛楚,可能比政治下野还要深刻的多。有家不能回,有路不能行。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高大的房屋可以变成丘陵,楚国最繁盛的东门也可以转瞬荒芜,这不但是对于楚国一国命运的描写,更是上升到了对于整个历史循环的质问之中。如果说《抽思》中的孤独还是屈原个人的身世之感,那么《哀郢》中的孤独就是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历史的一次拷问。明知道答案是什么,可他还是不得不去思考。
这种深切的悲哀一直延续到《悲回风》。《悲回风》也是《九章》中很特别的一篇,因为它没有情节,完全抒情,文章也特别长,可以看作是一首咏叹调。而且在这一篇里,第一次看到了屈原的死志。然而他却是在挣扎,要不要一死呢,死有没有用呢?我以前从没想过,在教科书里比天还高大的屈原会在自尽之前这样痛苦的挣扎。在这一篇里,楚国的影子没有了,奸臣的影子没有了,百姓的影子没有了,连他自己的肉体也没有了。他仿佛只是一个灵魂,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找一个出路。可是,没有出路啊,知道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么,一路读来,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心思,屈原是不得不死,并不光是因为愚忠、因为国破家亡,而是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值的他留念的东西。像屈原这样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人,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便是错误。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然而《怀沙》,突然一改低沉,用了简洁的短句,铿锵有力、干脆利落地写下了他的绝命词。没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楚王、群臣、百姓、自己,又回来了。这就好像是对于一生的回顾,给自己做最后一个定义。然后他说,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人的生命上天早就安排好了,至于我,大限应该也到了吧。放宽心胸,不要伤悲,不要害怕。我知道死亡已经不可以避免了,那么就不要再吝惜自己的生命。从前面几段的果决,到最后的平和与放下,我终于看见了屈原平静地走出了最后一步。
以前觉得,屈原死得不值。因为教科书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屈原之死,不能改变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谄媚,也不能改变楚国被灭亡的命运。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大势所趋,屈原之死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可是我读完《九章》,我觉得他的死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屈原太孤独了,太劳累了,又是太渺小了。天地那么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滚滚红尘,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与死,对于浩荡的宇宙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何况这个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个能了解自己的人了,这样活着,实在是一种痛苦。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骚》、《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楚辞读后感 第二十篇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就是《少年*》。
*是在韶山上的一个小山村出生的,小时候大人们觉得他很顽皮,就叫他石三伢牙,他觉得自己该上学了,便对爸爸说了,于是爸爸把她送进了学堂。出于对将来的考虑找来了一个识文断句的老先生,老先生给石三伢牙起了一个学名,叫*。学习了几个月,*便受不了了老先生蜗牛爬树的教学速度,在家把学过的课文背了下来,自己把课文全部学完并背完 ,从小就显示了他那出色的记忆能力。
一次*正在放牛,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他猛地想起晒在家门前的稻谷,就往家赶,走到毛四阿婆屋前,见毛四阿婆一个人在收稻谷,*赶紧帮忙,等忙完了,回去一看自己家的全淋湿了,回到家被父亲责骂一顿。从这里我看出了小小*很有爱心。
*从不识字做到领导人,让我明白了我们从小就要像他一样努力学习,有爱心,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楚辞读后感 第二十一篇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培育这些花朵的辛勤的园丁。一位合格的老师,是能公*、*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个学生相同的关爱和发展机会的。然而,把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做到这些的。
《心声》中,李京京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可他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由拒绝了。他非常伤心、难过,想到自己的遭遇竟与课文中的凡卡极为相似,不由得悲从中来,他的心与凡卡的心产生了共鸣。最后,在公开课上,李京京偶然地得到了机会,并声情并茂的朗读了课文。
作为一位老师,就不应该对学生存有偏见,应该客观、公*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朋友,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体谅他们、帮助他们,甚至关爱他们胜于爱自己。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够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那么,又怎么会出现老师体罚学生、学生顶撞老师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呢?
我想,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不是太缺乏沟通了呢?我们不妨换位思考:做学生的,多体谅体谅老师;做老师的,应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从何说起呢?有时候,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那便是尊重;有时候,把自己当作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在一起,谈天说地,没有一丝隔阂,把他们看作是可以交心的知己,那也是尊重;有时候,赞同一个学生读独到的见解,那也是尊重;有时候,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那同样是尊重。
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给学生一个机会,同样,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心声》里的程老师,为什么一开始就不给京京一次机会呢?主要原因还是对学生不能公正、*等地对待。要是她能够给每个学生相同的机会、相同的爱,静静也不会如此悲伤了。
老师,给我一次机会吧!不知有多少学生的心中荡漾着这句话,希望老师能够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但愿所有的老师,面对这些举着小手的孩子们,给予他们一份爱——一个机会,叫出他们的名字。
楚辞读后感 第二十二篇
《十三邀》有一期罗振宇访谈,罗胖在节目里谈到“知识的趣味性”时学自己的大学里的湖北老师郑在瀛的荆楚口音,说,《离骚》啊,好啊,写得真是好啊。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谓真名士。
他说,其实这老师讲的课他也听不太懂,《离骚》他翻开了很多遍都也没读下去,结果老头来了这么介绍一回,他回去就把《离骚》读完了。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带货的魔力吧。
这本《楚辞讲座》大概就是在完成罗胖所言“你只需站在门口发出一声声赞叹”的职责,因为拿起这本书的读者,肯定是对《楚辞》的魅力心向往之的人,只是,你懂得——不是个一般人能把《楚辞》死磕下来啊,那你从吸引你,让你走进来的这本“二手”《楚辞》只是讲座开始也不错啊,话说,没有个领路人,有几个人能一进去,就真的跟上《楚辞》的节奏,体验到“瑰丽”“伟大”的?
汤先生不愧为治学大家,最起始一篇《开场白》谈《治学与学风》,这篇文章是我在跳脱《楚辞》这个课题之外最有感触的,当然先生还是讲《楚辞》研究,但是我却想到,为人做事不外如此,一生只做一件事,而读书做学问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老先生的确具有工匠精神,他还曾说,“当以情之所钟,性之所近,人类之所需为准”来做“自我设计”,在读书治学过程中个,要独具慧眼,要思考问题,要发现问题,要发挥巨大的思考力,“学思并重,以学为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专攻方向,也要不断扩大博览范围,“博而不杂,约而不漏”,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有所取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更要不断创新。老先生讲,学术是没有尽头的,研究总有新的东西出来,就看你怎么设计怎么努力了。
最重要的一点,老先生强调“学术精神”,要热爱祖国文化,要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就又回到了《楚辞》上来了,很多人总是问,几千年前的东西,看也看不懂欣赏也欣赏不来,到底对当今的现实有什么积极意义,参考翟天临和仝卓事件,想想那些在高考中被他人替换的人,这一定是有意义的,《楚辞》之所以让人感受伟大,那就是一种爱国情怀,这是责任也是道德,更是义务,我们今天,更应该强调爱国主义精神,而这,通过文学作品精神得到涤荡,这不正是《楚辞讲座》的精神所在吗?
楚辞读后感 第二十三篇
读楚辞,第一篇是《离骚》,震撼;第二篇是《九歌》,惊艳;第三篇是《天问》,迷茫;第四篇是《九章》,沉痛。其实最想说的,是《九章》。其中有一篇《惜往日》据说是公认的“伪作”,《橘颂》是其中很特殊的'一篇(看过的就知道了)。剔掉这两篇,剩下七篇,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大学的生活如果用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表达,那么“大一是呐喊,大二是彷徨,大三是伤逝,大四朝花夕拾”,其实我觉得《九章》大概也可以这么概括一下,《涉江》是呐喊、《抽思》是彷徨、《哀郢》是伤逝、《怀沙》是朝花夕拾。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在这里,对于楚王的抱怨、对于奸臣的抨击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少了。反反复复写的,只是孤独的流浪。失去家园的痛楚,可能比政治下野还要深刻的多。有家不能回,有路不能行。“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高大的房屋可以变成丘陵,楚国最繁盛的东门也可以转瞬荒芜,这不但是对于楚国一国命运的描写,更是上升到了对于整个历史循环的质问之中。如果说《抽思》中的孤独还是屈原个人的身世之感,那么《哀郢》中的孤独就是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历史的一次拷问。明知道答案是什么,可他还是不得不去思考。
这种深切的悲哀一直延续到《悲回风》。《悲回风》也是《九章》中很特别的一篇,因为它没有情节,完全抒情,文章也特别长,可以看作是一首“咏叹调”。而且在这一篇里,第一次看到了屈原的死志。然而他却是在挣扎,要不要一死呢,死有没有用呢?我以前从没想过,在教科书里比天还高大的“屈原”会在自尽之前这样痛苦的挣扎。在这一篇里,楚国的影子没有了,奸臣的影子没有了,百姓的影子没有了,连他自己的肉体也没有了。他仿佛只是一个灵魂,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找一个出路。可是,没有出路啊,知道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么,一路读来,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心思,屈原是不得不死,并不光是因为愚忠、因为国破家亡,而是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值的他留念的东西。像屈原这样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人,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便是错误。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然而《怀沙》,突然一改低沉,用了简洁的短句,铿锵有力、干脆利落地写下了他的绝命词。没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楚王、群臣、百姓、自己,又回来了。这就好像是对于一生的回顾,给自己做最后一个定义。然后他说,“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人的生命上天早就安排好了,至于我,大限应该也到了吧。放宽心胸,不要伤悲,不要害怕。我知道死亡已经不可以避免了,那么就不要再吝惜自己的生命。从前面几段的果决,到最后的平和与放下,我终于看见了屈原平静地走出了最后一步。
以前觉得,屈原死得不值。因为教科书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屈原之死,不能改变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谄媚,也不能改变楚国被灭亡的命运。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大势所趋,屈原之死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可是我读完《九章》,我觉得他的死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屈原太孤独了,太劳累了,又是太渺小了。天地那么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滚滚红尘,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与死,对于浩荡的宇宙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何况这个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个能了解自己的人了,这样活着,实在是一种痛苦。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骚》、《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楚辞读后感 第二十四篇
以前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楚辞,但是总没有读过相对完善的全集,最近因为写论文要拓展阅读一些资料,便把楚辞放在了阅读计划中。
这本书注释有的相对繁杂,有的又失之简略,不算是最好的初级读物,作为研究级的初等读物倒是可以。在阅读古代文学的时候,我不太喜欢学术式的读法,但又不能过分感性蜻蜓点水,总的来说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比如读《论语》,读杨伯峻先生的注译,感觉非常好,也有学术上的启示,也会刻意挑出一两个问题拓展研究一下,但不会针对大量问题找几十种资料来参考。
我也做过少量的专题学术研究,学习使用严谨的方法讨论问题,得出看似正确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我追求的方向。还是希望自己能感性地与作品接近,但在叙述中不要出现知识性的硬伤。
文学研究可以大致划分为考证与解读,考xxx求详实,解读则多自由,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解读者呢?且从*凡的阅读者开始吧。
《楚辞》在诗歌发展历程中是一种极其特别的文体,可以说“空前绝后”,集中取得了成绩(尤其集中在屈原身上),后代很难有大范围的发扬。这种文体就像一个绝顶高手,发了一阵大招以后就成为了传说。
学习汉语的人从古到今当然都无法绕过楚辞,通行的语文教材也不可能忽略,但是一般的阅读者总与之隔阂较深。以现行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为例,节选的《离骚》虽然是高考必考内容,学生却背诵困难理解更困难。不仅楚辞,《诗经》也差不多。真正喜爱《诗经》的读者如今并不普遍。
这种情形首先跟《诗经》与楚辞距离我们的时代过于遥远有关,尤其是现代文成为主要表达工具以后,许多词语都被束之高阁,成为了语言上的“文物”,缺少使用,自然不能普及。
然而,了解过去又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冲动,我们总会一再回望过去,接近那些优美的辞章,并且总会有人从中获取幸福。
谈论《离骚》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足够长,足够丰富,足够荡气回肠,说实在的,我这样的*庸读者配不上这样的'作品——很难*视,不免仰视。
大学的时候在湖边背《离骚》,重庆的空气很少流动,因此全身呼吸不是特别顺畅,湖水也不是活水,现在想来都有些气闷。勉强把这第一长诗背完,算是证明了自己确乎是个文学院的学生。
后来就渐渐忘掉,只留下一些印象。阅读就是如此,你与许多作品作美好的相遇,却难以一一长相厮守。此次重逢,可以仔细聊聊,分别之后,不知道又要何时才能有机会聚首。作品是最无私的,你在红尘载浮载沉,它们一直在那里静静守候,等着你抛掉多余的顾虑,来作安静的交流。
屈原这样的做过大官,心系家园,最终殉国的大诗人,也许“向死而生”四字可以较为简洁地说明他的生命。一千多年后,同样是爱国诗人的文天祥写过这样的诗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这两句诗如果屈原读到,也会“于我心有戚戚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到这里,屈原介绍了自己值得骄傲的出生以及自己对高洁人格的执着追求,使用的笔法可以说十分雅正。
生来即是贵族,并且极其在乎自己的身份,竭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种勇于自我担当的贵族如果多一些,则国家幸甚。而楚国的现实恰好相反,许多王朝的实际情形也是,贵族着力于维护并扩大自己的利益,推着国家进入灭亡的深渊。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历史的反复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好的时代制约人性之恶,发扬人性之善。坏的时代释放人性之恶,遮蔽人性之善。
对现世生命有高尚追求的人总会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更多的事情,遗憾的是屈原生命的许多时间还是被迫浪费掉。另一个没有浪费掉的例子是诸葛亮,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我这样断第二节,可能与一般的断法有区别。这样断的理由是本节主要表达对君主和党人的不满。通篇里,对党人一般都是极尽斥骂之能事,对于君主则主要是怨刺。作为臣子,在古代大概也就只能是这样的态度了。从今天的社会契约立场出发去抨击屈原的所谓愚忠,倒也可以启示今人,但也无损于屈原的伟大。在古人那里,美政理想总是与君主联系在一起的,君主即是国家,国家即是君主,摊上一个*,做不成大事,就只能被迫成为一代诗人。幸耶?不幸耶?屈原自己恐怕并不喜欢这样的命运。
本节前四句突然从讲自己转到谈政治,从笔法上来说不够圆转,算是一处瑕疵。
——《心声》读后感5篇
楚辞读后感 第二十五篇
若有人兮山之阿
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
1.解题:楚辞有两种意思,
一、“专门指带有楚地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等创作的诗赋”
二、西汉刘向整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因此本书就是刘向整理版本的一个删减版。
2.楚国背景:战国时期楚国在长江汉书流域,统治者是芈姓贵族,自称是中原祝融部落的后代,楚地“信巫鬼,重淫祀”,一度繁荣。战国中期一度成为领土最大的国家。而中原诸侯国兼并激烈,纵横家四处游走,“自然选择”法则慢慢让强秦凸现,而楚国到楚庄王前后逐渐衰落。
3、有所惑:战国时期青史留名的伍子胥是楚国人,被迫害离国去家,用刺客专诸协助阖闾上位,吴国开始其辉煌的几年。伍子胥也借力回楚掘坟鞭尸报了家仇。
另外一个是太史公评价“刻薄寡恩”的吴起投奔楚国,因改革得罪楚国贵族,最后被乱箭射死。楚国自己的人才流失了,外来的人才改革也失败了。
战国时期,是不太讲对一国一君的忠义的。读《史记》《战国策》就会发现商鞅在秦国变法,他是卫国人,苏秦配六国相印,范睢在秦国当宰相他也不是秦国人。连廉颇老将不为赵国容的时候也远去魏国。
可是屈原,为什么执着于楚国的不为其用,最后投身汨罗呢?
4、或许吧:
屈原是楚国贵族,历经两代楚王,被怀王疏远时曾自己放逐汉北,第二次被顷襄王放逐到江南。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流放时所作。恰恰是他这种“虽九死尤未悔”的对国,对君忠诚的这种精神才让人感动。也为以后历代郁郁不得志的文臣武将,在精神上有所皈依。
5、关于本书:
了解屈原和楚国的背景,了解楚辞中香草美人的比喻,每一篇文章都不难理解,因为主题基本一致,那就是:爱而不得。种种比喻的男女关系,其实都是君臣。楚辞,真的是太浪漫深情了,我读不懂海子,顾城,等现代诗歌种种隐晦,但是某一时刻,我读懂了那句:
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就像司马长卿一定也明白长门深闭阿娇的心情,才有其《长门赋》。
补充:这本书排班,目录,注释都不太好。不如微读上朱熹注解版的要详细。
楚辞读后感 第二十六篇
篇一:楚辞读后感800字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槽而歠其离?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
在湘江江谭边,渔父遇到了屈原并认出了他是被放逐的三闾大夫,于是,两人便开始讨论深刻的处世之道和人生哲理。《楚辞渔父》记载的就是渔父和屈原的讨论过程。并且由渔夫的谈吐举止可知,他并不是真正的渔父,按文中的话来说是与世推移,是一个懂得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按文中的话来说是深思高举,则显得执着,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司马迁为人熟悉的大人物,他与屈原也是相反的人。他是用生来创造生命的价值,而屈原是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厚度和高度。
渔父提出的问题与谈论的人生见地或许是对屈原的试探,或许是一种真诚的劝说,然而屈原的回答却是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毫不妥协: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携与最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心挂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的悲叹的回风,一位伟人的光芒便消失在汨罗江边。
正是屈原这种甘愿清白以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品德坚贞节操连同其不朽诗篇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彪炳千古,流芳百世!
篇二:楚辞读后感800字
五月在过去现在未来都会属于一个人屈原。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汩罗江而死。
读着《楚辞》,五月的种子在心中慢慢发芽,我仿佛看到了行吟江畔的诗人目视着滔滔江水,感叹着人生的无常。也许,对于屈原和宋玉,人生都或如浮萍一般无根无蒂,陌如尘土。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和自己的生命,到底该选择哪一个?以前觉得,屈原死得不值。屈原之死,不能改变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谄媚,也不能改变楚国被灭亡的命运。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大势所趋,屈原之死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可是我读完《九章》,我觉得他的死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
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屈原太孤独了,太劳累了,又是太渺小了。天地那么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滚滚红尘,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与死,对于浩荡的宇宙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何况这个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个能了解自己的人了,这样活着,实在是一种痛苦。
江畔的诗人叩问苍天,苍天无语,凝视大地,大地无声,过尽千帆惊回首,报国无门的诗人只剩下脚边的落英和盈袖的花香。地老天荒,却等不来一个王。屈原的生命,该是一个臻子永恒的过程,因为他在那些落英缤纷的年华里,培育出了千古不灭的故事。朝赐你财物,午赐你宅院,暮赐你美丽的人,说不定何时就想赐你一死。可你忙于政务,又怎能留国王的夸奖是一种带回钩的暗器!
你短暂的生命留下的篇章,他们都活了几千年,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箭的自由就是弓的自由?涛涛滚滚汹涌澎湃,但它淘不尽,淘不尽高尚的灵魂。昂首是春,俯首是秋,如此的气质,如此的灵魂,刚劲坚毅地挺立在天地之间,留给后世的人们永久的仰望、膜拜。
《楚辞》中我选不出最爱的一段,因为每一段都是那样的美好。我只爱那美丽的章句,爱那凄美的风格,更爱屈原纯洁的心灵。
篇三:楚辞读后感800字
读楚辞,最想说的,是《九章》。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骚》、《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楚辞读后感 第二十七篇
这本书其实我买下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但是一直因为工作的忙碌都没有看下去。但是最近因为过年的原因自己慢慢地开始喜欢上了阅读,而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因为在刚刚读进去的时候我就已经放不下了,在第一章的时候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这并不是什么追捧,而是我真正的这么想的。
现在每一个人都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有的人成功了,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方向以后就为了它努力,并且成功地让自己成为了大家羡慕的人。
而有的人失败了,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而如今的我就是在找自己方向的时刻,所以看到这本书以后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马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不管你的公司在哪里,有的时候你的眼光和你的心更加的重要。这句话说的就是格局的重要性,有的'时候格局真的是能够定制你的未来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眼光放得长远一点,这样才能够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而巴菲特曾经说过:我们之所以能够拥有如今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在困难的面前如何去解决,而不是说拥有什么样子的能力才去飞跃。
其实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有用的,就要看你的格局了,如果你能够想到长远的发展,那么你就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楚辞读后感 第二十八篇
楚地,一个文化的烙印,其倜傥神秘,犹如含情脉脉的眸,时时抓住我的灵魂。 屈原,一个落魄的楚人,其美德修辞,犹如无处无形的风,时时拂过我的心尖。 那种忧郁,那种愤懑,那种千转百折解不开理还乱的惆怅,归根结底,都缘于那些溶入灵魂的深沉的爱。 一、对楚地的爱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就是这个句子让唤醒了久违的泪水,如此的不加设计,不加酝酿的流泪!能够想象,当屈原在吟到此处时,该是如何的百转千折,如何的泪雨滂沱! 其实,凭着屈原的才能和见识,要在别的诸侯国谋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职位并不会是什么难事。
况且在东周时代分邦建国的体制下,离故土远赴他国并不是什么“xxx行径”,也不会有来自道德的谴责。士的横行各国,诸侯、卿大夫的养士之风也非常的盛行。 在《离骚》一文中,借助灵氛口劝屈原离开楚地,远走他国:“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又有巫咸更为明确的指向——臣择君并用了一系列的史例:“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在此屈原也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极端矛盾之情,也考虑,甚至真的要“历吉日乎吾将行”。可是就在那一刻,他还是以仆悲马怀的委婉表达来展示自己的选择。真的,什么才能让一个极具才能的人人在即将远离故土时体会到仆悲马怀而不是壮志满怀,最终还是以自沉作为挽救楚地的悲壮的讽谏?而如果《招魂》确系屈原所作,则更借巫阳口吻明确“魂兮归来”的抉择。而在《橘颂》中则借颂橘再申自己“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志向。
不同的口吻,不同的表达,最后都归结于对楚地深深的眷爱。 二、对楚君的爱 对于怀王,屈原是怀着深深的知遇之情的。虽然在血统上屈原也算是一个贵族,但要被重用,官至左徒,对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也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在《九章.惜往日》中,屈原明确提到怀王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的程度。所谓“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如此的待遇让屈原如何能不感激涕零?可是后来的怀王,却是“羌中道而回畔兮”、“与余言而不信兮”。最后,屈原被罢官甚至流放。而流放的原因居然是屈原对“黄棘之盟”的强烈反对!而他的反对、抗争的所带来的反应却是:“荪佯聋不闻”,乃至流放,“九年而不复”!美人迟暮,人生几何啊? 历史证明了屈原预见的准确性,盟约只是让秦国可以更好的实施远交近攻的战略,而其的虎狼之心更甚。怀王果然被扣,最后客死他乡。可以想象,当时的屈原应该是多么的无奈伤悲加愤懑。可是即使这样,他也只是强调楚王是聪明但被党人遮蔽、欺骗。当我们一篇篇看下去:《哀郢》、《抽思》、《思美人》、《悲回风》......我们怎能不被感动? 在怀王被扣后,主张积极营救,可是对于顷襄王而言,难道不是乐观其势?为了王位,兄弟父子自相残杀都常见,更何况是借他人之手曲行己意! 可怜的屈原,爱的如此的坚贞,如此的不识时务。可是因时务而流变的所谓的爱,是真的吗?
离骚,犹离忧也。我看离骚,通篇“寻求”二字。屈原实已看破,但不罢休,看破之后,还要寻求,上天入地,求不得,死。屈原是*的浮士德。浮士德临死之前,说:美!得其善终了。离骚末段,屈原写“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居”。屈原到底看破之后,没有看破这个看破。这是老子的境界。唯有如此,天地之间,才能相安无事。
屈原是很有姿态的,他哭,不是胡乱大哭,要拿柔软蕙草,才掩面大哭。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他手持兰草,菱叶为衣,莲花为裙,帽子高耸,佩剑奇诡,行走在幽昧竹篁之中,极其讲究,做足悲哀的姿态,有趣,如同电影画面。屈原创造了*第一个诗人形象。*第一个诗人就是如此器宇不凡。“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制支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楚辞读后感 第二十九篇
离骚,犹离忧也。我看离骚,通篇“寻求”二字。屈原实已看破,但不罢休,看破之后,还要寻求,上天入地,求不得,死。屈原是*的浮士德。浮士德临死之前,说:美!得其善终了。离骚末段,屈原写“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居”。屈原到底看破之后,没有看破这个看破。这是老子的境界。唯有如此,天地之间,才能相安无事。
屈原是很有姿态的,他哭,不是胡乱大哭,要拿柔软蕙草,才掩面大哭。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他手持兰草,菱叶为衣,莲花为裙,帽子高耸,佩剑奇诡,行走在幽昧竹篁之中,极其讲究,做足悲哀的姿态,有趣,如同电影画面。屈原创造了*第一个诗人形象。*第一个诗人就是如此器宇不凡。“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制支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人生各有各的乐事啊,我偏好美洁已成自然。)*最早的唯美主义宣言。
骚体,浓醉之体。屈原说“众人皆醉我独醒”,实为不然,屈原是浓醉之后说醉话,酣畅淋漓,反反复复,老子是酒后吐真言,说一是一,不肯多说。
愈是古代的人,与神的关系愈近。抛去“生产力不先进”不说,我认为彼时的人。现在的人,只剩下了被教化了的“人性”。屈原笔下天地、日月、山川、鬼神,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诗经是穿着粗葛布,风中沁着汗水味的,最常见的植物是篙和艾草、葛叶,间或提到桃花、杨梅。离骚,九歌,熙熙攘攘地涨满蕙草、灵芝、椒树、莲花、荷花、兰草、木兰、秋菊、辟芷、江离的香气。“芳芳菲兮袭予”“芳芳菲兮其弥章”。时人著有一本《夏木簌石的百合》,也可写一本《屈原笔下的植物》。
“余处幽篁兮不见天,路险难兮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兮神灵雨。”54字,幽篁道险山巅云朵\黑夜东风。汉语的'浓度。屈原是造境的大师。屈原幽昧之境,后世李长吉得其真味。
屈原字灵均,灵,神也,均,调也。“灵”与“天”结合,“均”与“地”对照。上可安天,下可安地。忠君为地,忠君不得,飞天。
宋玉的悲哀是天高气清的悲哀。木心说屈原是瓦格纳交响曲。那么宋玉就是肖邦小夜曲。
宋玉的写法有现代因子。他写:凄凉,若人在远行,又像登山临水送人踏上归程。“憭溧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读楚辞,陌生化的观感,经验之外的诗性。古文,陌生的兴奋。
读书是自我流放的教育。
现代人,比以前可怜的,要被迫接受更多的试探。
越思索,越茫然,于是,便把茫然写下来,这就有了文学。看书,和看画一样,看不出真理,而是一团茫然,一片美感,是一阵钟声,消失在云里。
楚辞读后感 第三十篇
当我对工作有所懈怠,当我对工作没有激情,当我觉得工作只是为了领取薪水、养家糊口的时候,工程公司组织的读书会上,一本书改变了我对工作的态度。这本书是朱春涛著的《把责任落实到位》,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灵得到洗礼,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仅需要激情,更重要的是要担负起沉甸甸的责任。
责任心决定工作态度
有人说,如果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相反,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那么你的生活就是地狱。这二者之间的差别之所以如此之大,其关键因素就在于责任在你心中的分量大小不同。强烈的责任感,可以激发你忘我的坚守,促使你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相反,责任感的匮乏则会是你产生倦怠、消极的思想,无法保证工作的圆满完成。所以,有什么样的责任心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一定要有责任心,有一个好的工作态度。
心中常存责任感
很多人常常认为只要准时上班,按时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敬业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工资了。其实,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敬业。一个有责任感的职工,不仅仅要完成他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且要时时刻刻为单位着想。所以,要做一个心存责任感的职工,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这是遵守职业道德的最起码的表现。
责任重在落实
责任不分大小,关键在于落实。比尔﹒盖茨说过“一个好员工,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积极主动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这样的员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触发他的主观能动性。”要做一个落实责任的职工,要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没有积极主动的心态,在落实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工作做不到位。同时,要做一个落实责任的职工,还要认真负责,只有认真负责,才能把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把责任落实的每一个细节中,这样才会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楚辞读后感 第三十一篇
楚地,一个文化的烙印,其倜傥神秘,犹如含情脉脉的眸,时时抓住我的灵魂。
屈原,一个落魄的楚人,其美德修辞,犹如无处无形的风,时时拂过我的心尖。
那种忧郁,那种愤懑,那种千转百折解不开理还乱的惆怅,归根结底,都缘于那些溶入灵魂的深沉的爱。
一、对楚地的爱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就是这个句子让唤醒了久违的泪水,如此的不加设计,不加酝酿的流泪!能够想象,当屈原在吟到此处时,该是如何的百转千折,如何的泪雨滂沱!
其实,凭着屈原的才能和见识,要在别的诸侯国谋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职位并不会是什么难事。况且在东周时代分邦建国的体制下,离故土远赴他国并不是什么“xxx行径”,也不会有来自道德的谴责。士的横行各国,诸侯、卿大夫的养士之风也非常的盛行。
在《离骚》一文中,借助灵氛口劝屈原离开楚地,远走他国:“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又有巫咸更为明确的指向——臣择君并用了一系列的史例:“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在此屈原也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极端矛盾之情,也考虑,甚至真的要“历吉日乎吾将行”。可是就在那一刻,他还是以仆悲马怀的委婉表达来展示自己的`选择。真的,什么才能让一个极具才能的人人在即将远离故土时体会到仆悲马怀而不是壮志满怀,最终还是以自沉作为挽救楚地的悲壮的讽谏?而如果《招魂》确系屈原所作,则更借巫阳口吻明确“魂兮归来”的抉择。而在《橘颂》中则借颂橘再申自己“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志向。不同的口吻,不同的表达,最后都归结于对楚地深深的眷爱。
二、对楚君的爱
对于怀王,屈原是怀着深深的知遇之情的。虽然在血统上屈原也算是一个贵族,但要被重用,官至左徒,对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也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在《九章.惜往日》中,屈原明确提到怀王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的程度。所谓“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如此的待遇让屈原如何能不感激涕零?可是后来的怀王,却是“羌中道而回畔兮”、“与余言而不信兮”。最后,屈原被罢官甚至流放。而流放的原因居然是屈原对“黄棘之盟”的强烈反对!而他的反对、抗争的所带来的反应却是:“荪佯聋不闻”,乃至流放,“九年而不复”!美人迟暮,人生几何啊?
历史证明了屈原预见的准确性,盟约只是让秦国可以更好的实施远交近攻的战略,而其的虎狼之心更甚。怀王果然被扣,最后客死他乡。可以想象,当时的屈原应该是多么的无奈伤悲加愤懑。可是即使这样,他也只是强调楚王是聪明但被党人遮蔽、欺骗。当我们一篇篇看下去:《哀郢》、《抽思》、《思美人》、《悲回风》........我们怎能不被感动?
在怀王被扣后,主张积极营救,可是对于顷襄王而言,难道不是乐观其势?为了王位,兄弟父子自相残杀都常见,更何况是借他人之手曲行己意!
可怜的屈原,爱的如此的坚贞,如此的不识时务。可是因时务而流变的所谓的爱,是真的吗?
楚辞读后感 第三十二篇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内容简介:本书用大开大合的笔法将复杂多变的世界全景呈现出来,并从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以上这段历史加以回顾和剖析,将其中所隐含的背后规律一一展现,使读者能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为未来的*找出一些启示。正如江晓原先生所说:“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为了开创明日属于*的新格局。”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的读后感:有个朋友讲了个笑话,某央视著名新闻栏目永远只说三件事,一、*日理万机;二、全国人民都很幸福,三、世界人民都处于灾难当中。我们都付之一笑,确实,国内政治论调“又红又专”的传统,使当年的政治公共课成了我们逃课率最高的课程,也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始终是管中窥豹。如果说,我们这些年的世界时政知识都是通过各个重大事件而获得的只言片语的历史碎片,那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则像是在玩3000片的拼图,慢慢会发现,完整的世界原来和我们已知的如此不同。当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去新闻事件的伪装,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被如此原始的欲望驱使的,赤裸的世界是如此性感。
楚辞读后感 第三十三篇
读楚辞,最想说的,是《九章》。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骚》、《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楚辞读后感 第三十四篇
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心无杂念,宁静超然,不滞于物?有多少人,在*静的外表下,有太多的纠结与挣扎在内心深处暗流涌动?又有多少人,能把这些纠结与挣扎赤裸裸的展示在世人面前?没有赤子的情怀,没有博大的胸襟,如何能够?
在《楚辞》诸文中,出现了许多许多人物,如女媭、灵氛、厉神、太卜郑詹尹、渔父和巫阳等。而这些人,或者曾经存在,或者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其实这些人的角色、话语、观点就是屈原内心深处复杂矛盾心情的展露,纠结挣扎内心的呈现,但到最后,他都做了明确的抉择。
一、欲立功业与弃世离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老冉冉其将至,恐脩名之不立”。在此,屈原明确表达了作为一个已达知天明之年的有志之士的政治抱负与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可是却一再从罢官到流放“九年而不复”,乃至再流放。国君也从寄予重任到“不余听”到怒而迁之......作为一个具有高度自我认同感又有很强的政治预见性与参政能力的人来说,这种境遇是多么的郁闷啊,内心将是多么的纠结。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一再吟咏“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凌*而流风兮,託彭咸之所居”。欲立功业而不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竟至“呼号莫吾闻”,最后只能以自沉作为自己最后的一声呐喊!
二、思君与怨君
屈原对怀王是有着深深的眷恋与感激的,“惜往昔着曾信兮,受命诏以朝诗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秘密事之载于心兮,虽过失犹弗治”。可是后来,却被党人蒙蔽,“中途而改道”,“含怒而待”,最后还签下“黄棘之盟”,这与屈原提出的“联齐抗秦”的主张南辕北辙,且最后也使得自己命丧异国。对于这样一位君主,屈原既有出于怀王最自己态度的幽怨,自然也有对楚王离贤君太远的无奈。于是他又吟咏“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介子忠而里枯兮,有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悠悠”。
在这段文字中即提到明君,又提到*,还提到先寐后寤,可是悔之已晚的晋文公。这是多么的委婉曲折而有愁肠百结啊。在诸文中,直接出现怨句“君无度而弗查”、“惜壅君之不识”、“与余言而不信兮”、“施黄棘之枉策”。甚至想到要选择一个明君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也有如慈父般的眷眷之情:“恐皇舆之败绩”“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何不改乎此度”。如此的拳拳,如此的百转千折,最后选择依然是为国沉躯。
三、去与留
“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借灵氛之口,屈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一种呼唤,即离开楚地,另奔汤、禹、武丁、齐桓之类的明君,乘“方壮”之年,“远逝而自疏”,周游上下,立一番功业。可是,就在“忽乎吾将行”之时,用仆悲马怀,顾而不前来来表达自己最终的抉择。即使是在流放且毫无起用征兆时,“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返”、“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最后“鸟飞返乡,狐死首丘”。在《招魂》一文中,也借用巫阳之口,一再重申此种抉择。
四、坚守自志与随波逐流
借助女媭责备的口吻和厉神占卜的梦境,屈原向我们展示了发自内心的另一种声音——“何不变此志也?”,并用了鲧“直以亡身”的实例,这其实也是一种现世的深切关怀,即可以荣享富贵,又可以朋友相交,至少可以温饱终日。可是同时,内心的另一种声音发出嘹亮的呐喊:“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离愍而不迁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宁逝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常态”。最终在《渔父》一文中明确抉择:“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五、执着与逍遥
在《九章。悲回风》中,屈原为我们展示了内心的另一种声音:“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在《渔父》一文中,更是通过渔父这一艺术形象给我们明确展示了“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的游戏立场。在给予明确回应,之后,还留给我们莞尔一笑的神情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余音。足可饶梁三日。
可是,同样最终是皎皎于世,最终,屈原无法只忘情于个人的逍遥,不能放任对楚国的责任感,最终离去!
纠结、挣扎、抉择、自沉、殉国,由这些组成的的内心,经历后的抉择,你能不感动吗?
楚辞读后感 第三十五篇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槽而歠其离?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
在湘江江谭边,渔父遇到了屈原并认出了他是被放逐的三闾大夫,于是,两人便开始讨论深刻的处世之道和人生哲理。《楚辞·渔父》记载的就是渔父和屈原的讨论过程。并且由渔夫的谈吐举止可知,他并不是真正的渔父,按文中的话来说是“与世推移”,是一个懂得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按文中的话来说是“深思高举”,则显得执着,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司马迁为人熟悉的大人物,他与屈原也是相反的人。他是用生来创造生命的价值,而屈原是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厚度和高度。
渔父提出的问题与谈论的人生见地或许是对屈原的试探,或许是一种真诚的劝说,然而屈原的回答却是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毫不妥协:“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携与最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心挂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的悲叹的回风,一位伟人的光芒便消失在汨罗江边。
正是屈原这种甘愿清白以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品德坚贞节操连同其不朽诗篇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彪炳千古,流芳百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