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内涵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提出
尤克巴马斯基(1927年—1987年)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拥有教育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副院长等身份。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克服顿河———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学生大面积留级现象,在此后20年里,他以该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础,潜心教学、研究,结合现实,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与系统论作为指导思想与分析工具,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富有现实针对性的完整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国际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因材施教等多个方面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影响教学效果的各个方面或者说结构被逐一研究,探明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规律。巴班斯基将这个新的研究方法称之为辩证的系统方法。巴班斯基指出:“用辩证的系统观点评价现有教学任务的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乃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论基础。辩证的系统观点能保证针对当时条件选出最佳方案。”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利用唯物辩证法的一般方法论,即整体与部分、系统论等方法论,利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即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等,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各个部分,使每一个部分互相配合,达到最佳的状态,选出最佳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中的人(教师和学生)、条件(教学物质条件、教学卫生条件、教学的道德心理条件、教学过程结构(包括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果)以及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构成了教学系统。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就是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并且对构成该系统的有机联系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综合考察。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界定
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最优化也仅仅是相对意义上的最优化,易言之,是在某种评价准则的引领下(当然评价准则不能脱离实际),凭借现有各种实际情况达到的一种相对最优化的结果。巴班斯基给出的最优化的前提是从所提出的准则的观点出发,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化教学教育形式和方法、已有条件以及班级和个别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使教育过程最有效地(最优化地)发挥效能。有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既定的标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就是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对教学评价标准、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规律等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实施的一种综合安排与控制。在这里,教师起着主导安排与控制的作用,教师须有意识地、科学地组织教学,选择最适合学生、最适合教学条件的教学方案,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启示
教学过程是最优化理论既是一种辩证唯物论与系统论观照下的理论,讲求结合实际,不脱离实际,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教学各个因素的关系;也是一种讲求以最小的投入(比如时间投入、教学设备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获(一定条件下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的投入产出理论。巴班斯基也指出:“合理地利用不超过限度的时间和精力能创造最大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教学最优化思想的实际准绳和最终目标。
(一)研究学生,提出合适的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前提就是对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制定合适的准则,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巴班斯基也指出,教学须遵循“符合学生年龄可能性的准则”。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或者说不同素质的学生群体,其认知结构和水平,综合素质存在差距。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进行教学,肯定不能有的放矢,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不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想心理设定教学目标并安排教学活动,这本身就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唯物辩证法。很多教师往往更倾向于关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而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基础知识等的研究较少,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教条式地执行,其结果导致教学工作陷入盲目性或者事倍功半。
(二)以系统论的视角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各要素发挥整体协同作用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最突出的一个特色是强调以系统论的视角看待整个教学过程,力争充分发挥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的作用,并协同联动,起到互相促进、互相配合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效果。教学过程中包括有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施教者与受教育者等要素,为了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就必须尽可能将所有的教学要素看成一个联系的整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优化的组合方式与解决方案。高职课堂教学,在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就是找到最优化的教学方案,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性的活动。正确看待教学过程的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只有解决好每一节课的教学,才能解决好整体的教学效果。将一个学年的整个教学内容分解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对整个教学内容与结构进行宏观的理解,梳理出一条基本线索,结合每节课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作用,使其相互作用,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课堂时间管理,以最少的时间实现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不应该遗忘时间这一要素。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也强调时间标准,没有时间的限制,任何教学效率都不值得一提。科学的教学策略或者说教学过程应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没有了时间的限制,就无从谈起教学过程最优化,无法比较哪种教学孰优孰劣。无论是高职课堂还是中小学课堂,教师都应该将时间纳入到教学设计中,系统考虑时间在课堂中的分配与占用,视时间为课堂教学的生命线,也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教学目标,才能达到“合理的时间消费”。课堂的时间管理就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不受其他不相关的事的影响。教师的时间管理就是在有限的课堂内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以最佳的方式进行。学生的时间管理就是在有限的课堂内接受到最多的教学内容,并理解消化,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就将导致其它两个方面的目标难以实现。
(四)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为营造轻松课堂,提升教学效率奠定心理基础
教学过程最终落实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环节上,保证“教”的轻松,“学”的开心,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终目标。巴班斯基认为“教与学的最优结合,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注重“教”的效果,认为教师教得好,学生就一定学得好,这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的。这里所谓的“教”得好包涵“学”得好的要求,如果没有学得好,就无所谓教得好,在此意义上注重“教”是可取的。但是“,教得好”有时会脱离“学得好”的要求,只关注教师的“教”。通过大量的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实例来看,仅仅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语言表达、与学生的互动等方面进行评价,而对于学生是否在心理方面、在知识方面接受了教师并不过多地关注。纵使教师的“教”非常完美,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但学生处在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有研究表明,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时,知识的容量是有限度的,并不利于引发学生的开拓性、创造性思维。因此,为了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教师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辩证地看待并处理二者的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成为引导、组织的配角,创设一种平等、信任、宽松的情境。在此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不但要有知识传递、讨论等的互动,更应该有情感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屏障,为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疏通思想心理。巴氏指出:“在良好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特别有成果,就会达到可能的最优化效果。”当然,巴氏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一个繁杂的、系统的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方面的启示也并非以上方面所能完全概括。但是,只要教师理解了其中的奥秘,将最优化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哪怕取得点滴进步,将会以此为动力,逐步丰富教学实践,达到所谓的最优化教学。
三、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视域中的课堂教学管理
通过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我们了解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多重因素互相作用的进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多个方面的设计、控制与引导。对于高职教学,除了一些实践课程,课堂教学还占有较大的比例,所以,研究并搞好课堂教学管理,是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受体,是教学活动的内因。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动机、自我约束与控制等,是决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教师不论如何研究学生,教学设计如何富有针对性与科学性,如果作为受体的学生不积极主动地接受,或者想接受但自控能力差,难以安心于课堂,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极其必要的。课程内容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堂管理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资源,比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等,当然,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唯如此,学生以其积极的心态进入学习情境,课程内容才能有效传递,才能在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的支撑下有效放大,产生内涵更丰富的理解。在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课堂纪律的自我约束者,又是知识被重构、被重新理解的组建者。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元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以其原有的知识、理解为背景,对新的知识加以甄选,然后重组进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督促者。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树立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教学理念,不再搞灌输式的教育。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首先教师向学生讲清道理,引导学生树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识。其次,教师要逐渐改变教学方式,以开放的、平等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搭建师生情感交流平台,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活动的双方———教师与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教学过程不能脱离双方的情感认同之基础,如果双方缺乏基本的认同,教学活动必将陷入僵局,或者教学活动表面和谐,实则空洞无物。课堂活动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系统,现代心理学认为,教与学是通过人际交往来实现的。课堂上,师生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情感交流。在与学生的实际交往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以平等的人格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敢想、敢做,追求卓越,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有效的教学取决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有效的人际交往。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方式多种多样,课堂上的思想交流、课下处理学生矛盾、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等,这些都是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之途径,这样树立起的教师形象才是接近实际生活,丰满的教师形象,学生更容易接受,亲近教师。当然,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一定要提高,近些年来,高职与普通高校中出现的一些有关教师的负面消息在一定的程度上透露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水准欠佳,这不利于教师形象的树立。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生愿意与一位职业水准不高、思想道德欠佳的教师进行思想交流,更遑论听其面授课程。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