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也是培养人生修养和数学情操的基础。所谓习惯培养,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与“学”的种种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进程,折射出课堂教学的成效,常常被视为衡量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之一。
一、课前准备习惯,“教”与“学”双管齐下
课前,教师不仅要养成备好“教”案的习惯,即熟谙整套教材知识结构的编排体系,准确把握课时与单元知识的教学进程;同时还要养成备好“学”案的习惯,即关注和了解学生的现实认知起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发展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设计出科学合理、富有情趣的“前测题”或“导学案”,以学导教,据学而教,从而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以及合作性学习的重要习惯。
二、课中观察习惯,“教”与“学”和谐共生
古人有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当今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型,教师不能再和以往一样唱“独角戏”了。当然,笔者认为“无为”的极端行为即“不讲”也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善于洞察教学状态,把握教学节奏,在充分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利用学生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从而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去“学”,最终,在教师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
师:刚才,大家通过交流,已经初步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那么你还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1:我想知道百分数与我们学过的分数有什么异同点?
生2:我想知道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用什么符号表示。
……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看书学习,看你能解决哪些问题。不过在自学前,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5:要认真看书。
生6:要积极思考,还要尝试做些练习。
……
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首先通过组织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展开初步的讨论,继而提出“你还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再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意识,锤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对于“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实际用途”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逐一加以解决。不过在学生自学前,教师有必要对“学法”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强化,从而确保学生高效、顺利地完成自学任务的同时,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发展,最终,将以往的“教学生学会”转变为如今的“教学生会学”,有效地确立“教”与“学”的平衡点。 三、课后反思习惯,“教”与“学”互促共进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课末,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进行巩固练习:
46×71+___×___。让学生把算式补充完整,使它能利用乘法分配律来简便计算。
生1:46×71+54×71。
生2:46×71+46×29。
师:大家觉得这样填能使计算简便吗?
生(齐):能。
生3:46×71+10×71。
(部分学生发出了反对声)
师(也对生3的填法感到有些意外):看来大家有不同的意见,谁来说说想法?
生4:这个式子虽然能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但计算起来并不简便。因为(46+10)×71=56×71,还得列竖式计算。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绝大部分学生点头表示赞同生4的观点)
师:那么,结合以上几个例子,大家觉得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计算简便?(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在以上教学片断中,这位教师通过让学生反思“学”的过程,自行辨析、探讨,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计算简便”。教师有效及时地捕捉到课堂生成资源,对学生“学”的思辨予以“教”的理性思考,即对运用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与价值性作出考量。为此,教师设计教学不能局限于引领学生经历知识探究发现的过程,更要注重设计组织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识和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见效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细微末节里。即在一个公式或结论形成之后,组织学生对发现或推导过程再次反思,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提升、自我调节;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之后,组织学生反思“我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我的方法最简洁吗”、“有没有比我的方法更简洁的”,帮助学生确立优化意识;在全课小结时,可以组织学生自我总结,通过交流收获和体会,梳理知识,总结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评价,通过自我反思,建立自信,补救缺憾;还可以通过课后谈话交流、撰写数学日记等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建构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微博”空间。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