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共场所通风、消毒制度
为切实预防学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把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开窗通风制度
1.按照《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每小时需要通风与换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2.各班级设立卫生委员,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每周交校医室检查。
3.食堂、专用实验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开窗通风工作,并做好记录。
4.学校每天对各班教室、各专用教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做好记录,并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二、消毒制度
1.学校应根据需要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84消毒液等,配齐脸盆、水桶、抹布等工具。
2.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向学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3.发现一例传染或疑似病人,根据具体情况让其回家休息、治疗或直接送往医院。病人所在教室用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呼吸道传染病,可采取紫外线照射对空气进行消毒。
4.学生及教师患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要进行彻底消毒。如各种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湿物品要用日光曝晒,加强室内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在经学校保健教师同意后方可回校。
5.对患者(传染病)所在班级和与患者接触过的学生要进行检疫。隔离和观察检疫期间学生不许串班 ,取消大型集会活动,检疫期满后方可解除隔离。
6.对原因不明的高热、腹泻的学生,在隔离室或卫生室内等待医院来接诊。
7.教师员工在家中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卫生室,以便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学校公共场所通风、消毒制度
一、学校教室、宿舍要保证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公共场所以自然通风为主。室内外空气不建议使用化学消毒液进行消毒。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
二、学校要严格教室、宿舍通风制度,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通风记录,通风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通风时间、执行人。
三、加强教室、宿舍、室外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消毒类
一、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二、消毒方法和时间
(一)一般预防性消毒为主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30分钟,每天一次。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一般每2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
2.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师生离校后,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 ~ 500 mg/L的消毒剂拖拭, 再用清水拖拭干净;物体表面使用喷雾消毒剂消毒或使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二)异常情况消毒
如发现校外、社区有类似“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病例时,按照相关要求配合卫生疾控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如校内出现疫情,学校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在相关卫生部门的指导要求下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对患传染病学生所在的教室、宿舍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含氯消毒液(有效含氯量为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
三、疫情期不同场所的消毒方式
(一)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师生离校后,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 mg/L的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 -500 mg/L的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两次。
(二)集体食堂厨房餐具消毒(民办寄宿制学校、幼儿园)
首选餐具消毒器消毒,常用的消毒碗柜有紫外线臭氧消毒碗柜和高温加热消毒碗柜等,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15〜30分钟消毒,或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三)卫生间消毒
师生离校后,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将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作用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拖把、抹布等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每天两次。
(四)手部消毒
应配备充足的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含醇类快速手消毒液。
(五)校车消毒
无空调的校车应开窗通风,有空调的校车到终点后应开窗通风;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可参考物体表面的消毒;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 - 500 mg/L的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或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 - 500 mg/L的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四、应急消毒(新冠肺炎)
学校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保健医生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 - 1000 mg/L的消毒剂消毒。
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 10000mg/L的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 mg/L-2000 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建议擦拭2遍。
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 - 3遍擦拭消毒。
五、注意事项
师生离校后,室内消毒时,应先关闭门窗,在密闭的环境内进行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进行通风换气。学生进入室内,要先开窗通风20分钟。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消毒记录,消毒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消毒时间、执行人。
通风类
一、学校教室、宿舍要保证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公共场所以自然通风为主。室内外空气不建议使用化学消毒液进行消毒。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
二、学校要严格教室、宿舍通风制度,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通风记录,通风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通风时间、执行人。
三、加强教室、宿舍、室外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消毒类
一、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二、消毒方法和时间
(一)一般预防性消毒为主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30分钟,每天一次。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一般每2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
2.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师生离校后,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 ~ 500 mg/L的消毒剂拖拭, 再用清水拖拭干净;物体表面使用喷雾消毒剂消毒或使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二)异常情况消毒
如发现校外、社区有类似“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病例时,按照相关要求配合卫生疾控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如校内出现疫情,学校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在相关卫生部门的指导要求下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对患传染病学生所在的教室、宿舍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含氯消毒液(有效含氯量为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
三、疫情期不同场所的消毒方式
(一)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师生离校后,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 mg/L的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 -500 mg/L的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两次。
(二)集体食堂厨房餐具消毒(民办寄宿制学校、幼儿园)
首选餐具消毒器消毒,常用的消毒碗柜有紫外线臭氧消毒碗柜和高温加热消毒碗柜等,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15〜30分钟消毒,或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三)卫生间消毒
师生离校后,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将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作用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拖把、抹布等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每天两次。
(四)手部消毒
应配备充足的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含醇类快速手消毒液。
(五)校车消毒
无空调的校车应开窗通风,有空调的校车到终点后应开窗通风;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可参考物体表面的消毒;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 - 500 mg/L的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或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 - 500 mg/L的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六、应急消毒(新冠肺炎)
学校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保健医生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 - 1000 mg/L的消毒剂消毒。
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 10000mg/L的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 mg/L-2000 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建议擦拭2遍。
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 - 3遍擦拭消毒。
七、注意事项
师生离校后,室内消毒时,应先关闭门窗,在密闭的环境内进行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进行通风换气。学生进入室内,要先开窗通风20分钟。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消毒记录,消毒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消毒时间、执行人。
学校公共场所通风、消毒制度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本校通风消毒制度。
一、学校教学、办公区域通风消毒制度
1、加强教室、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3、实践证明,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3次。
4、总务处要安排专人做好各班级消毒工作。正常情况下各班教室每周一次用喷雾消毒剂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对教室进行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5、楼道、厕所、报告厅、图书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周一次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每天消毒一次。
二、学校食堂消毒制度
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
1、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面用漂白粉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应保持清洁,并加盖。
3、每餐前食堂工人用消毒水洗手,再上岗。
4、学生每次打饭前在厨房水池处洗手再打饭。
5、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场所。
6、饮事员的鞋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洗。
7、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
xxx生态科技新城泰安学校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