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员是指巡护森林的人员。其职责是加强对林区火源的管理,及时报告火情,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对造成森林资源损失的,护林员有权建议有关部门处理;发生森林火灾,协助办案机关查处火灾案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护林员日常巡山日记【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护林员日常巡山日记1
今天早晨八点钟左右,我沿着进山道路,去巡山。早晨的林区,空气清新,非常安静。我一个人走在小路上,有点孤单,但却感到责任重大。
整个巡山的过程中,我没有发现闲杂人员进山,也没有发现在林区活动、聚餐、烧烤的行为。因为,野外用火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对随意进山的闲杂人员格外重视,只要发现,就一定会上前盘问,条件允许就会对其进行检查。
今天巡山,一切正常。
今天是周末,火险等级较高,闲杂人员也较多。
所以我一大早就去巡山了。
如果要把整个林区转一圈,大约需要三个小时左右。我穿着护林员制服,带着口哨、柴刀,电警棍和手机,向林区出发了。
通过一圈的巡逻,没有发现放牧、砍柴、挖药、烧烤等违法行为。
一切正常。
今天巡山,发现本村村民王**在林区拾柴,我上前叮嘱其千万不能砍树,只能捡拾掉落在地上的干枯树枝,王**欣然答应了。
我俩一路边走,边说话,没等转到山顶,他就拾了一捆柴。
随后,我一个人去了趟后山,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今天巡山,一切正常。
今天下午去巡山,发现一辆小轿车沿林区道路进山了。我迅速骑摩托去追赶,一直到山顶空旷处,才追上它。下午,我陪着各位领导在林区巡视点转了一圈,领导也询问了林区的情况,也对林区的管护讲了几点意见。
护林员日常巡山日记2
兰文平是肃xxx西柳沟资源管护站的站长,刚起床的他正在收拾床铺,简单的洗漱之后,跟同事们随便吃了点早餐,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首先组织大家进行了专题学习随后大家便开始检查工具和整理装备,厚重的防火装备包足足有15斤重,里面装的是帐篷、睡袋、手电、水壶等必备物,检查整理好后,大家便向山里走去。
在路上,碰巧遇到一户牧民,老两口在路中间焚烧秸秆,兰文平和同事们赶忙上去制止,并给老人普及了防火知识。接下来巡山护林的路并不好走,陡坡峭壁、冰层河流,他们边走边查看林木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和非法进入林区盗猎等。走累了、饿了就找个阴凉的地方坐下,卸下厚重的防火装备包,简单的吃喝上几口,山上的树便成了听护林员们说话的朋友,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和鸟叫声,像是给他们的回应。在兰文平看来要和同事们克服这种寂寞,在山林中找快乐,有时他便即兴给同事们高歌一曲,也算是苦中作乐。
兰文平告诉记者,他们以森林和高原为伴,习惯了酷暑,习惯了寒冷,习惯了艰辛,也习惯了寂寞,但始终以心中的执着,坚守着这片林区,现在生态保护的很好,在他们辖区内没有出现乱砍乱伐、非法占用林地和盗猎的行为。
刚进场时间不长的年轻护林员杨进喜说:“站长他们这种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会跟他们把这份工作做好。”
一天下来,记者跟随兰文平走了一路,明显跟不上他们的脚步,感触最深的不是这里山路多崎岖,有多难走,而是觉得在深山林里孤独的坚守和那份执着的信念。正是他们这样的人,用不知疲倦地行走、巡查,护住了林区的平安、护住了林区群众的关系、护住了林区生态的和谐。
肃xxx西柳沟资源管护站副站长兰东升深有感触:“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五年了,这份工作确实很辛苦,但是既然选择就无怨无悔,每每看到家乡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就觉得自己的这份工作没有白干。”
护林员日常巡山日记3
今天巡山,在林区南沟阴梁附近,发现了一只被毒死的野鸡,我赶紧拍照、记录,并且将这一情况向上级反映了。
近年来,在林区公然毒野鸡、山鸡、打猎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护林员,我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要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加派人手,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候实在是力不从心。
希望上级领导能够重视!
护林员日常巡山日记4
父亲常说一句话,“草原是我们的命根子,保护好这片草原就是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小时候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长大后才逐渐明白其中含义。尤其是到了可可西里从事巡山工作后,更加理解了父亲的叮嘱。
今年是我来到可可西里的第四年。前两年一直在索南达杰保护站。
20-年,调到了沱沱河保护站。
沱沱河保护站海拔4779米。作为可可西里常驻保护站中海拔最高的一个,不同于其他保护站的地方就是附近有40多户牧民居住。站上的工作除了沿青藏线巡护之外,就是向他们介绍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今天,屋外一如既往地刮着刺骨的寒风。在这个地方,即使有太阳,风也吹得人直打哆嗦,室外的温度达到零下30摄氏度。在站上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忍受内心的孤独,夏天还好,青藏线过往车辆较多,来往的游客也会看到一些。到了冬天,站上只有几个坚守的队员。
这么多年,相对于站上孤零零的坚守,我更喜欢巡山。虽然很辛苦,还要面对诸如陷车、断粮等不可预知的危险。
第一次参与巡山是20-年9月。巡山的前半段非常顺利,我们没走几天就到了太阳湖。驻守几天后,我们决定返回。
从太阳湖出发,一路上不断陷车,有时每天只能走几十米。与其说是车辆载着我们走,还不如说是我们推着车辆走。每天不断重复着陷车挖车的过程,过了那么多天就像是过了一天。
第一批救援队赶到后,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虽然队伍庞大了,每天还是在一点一点往前挪。当我们走到一道河时,碰到了第二批救援队,大家同心协力,终于走出了可可西里。这让我懂得坚持最终能迎来胜利。
车辆被陷的那些天,反复看到希望又陷入绝望和无奈,每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便会想到父亲的那句话,“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家住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那儿被称为“天上的措池”,紧邻可可西里,或许可以说村子的一部分区域就是在可可西里,毕竟,从村子到沱沱河保护站只有70公里的路程。
我们村有很多野生动物,野牦牛、藏羚羊随处可见。每年藏羚羊迁徙时,会看到成群的藏羚羊从村子经过。
我上学的时候,村子里专门成立了保护藏羚羊和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的野牦牛协会。那时候,父亲便是协会中的一员。放牧的生活很单调,但是父亲不一样,每隔一段时间会参加村上组织的巡山。
父亲不识字,每次巡山回来就让我记录当天的所见所闻。哪个山头看到了野牦牛,哪个沟里有多少只藏羚羊,每一点都让我写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父亲去巡山,都是义务劳动。我心里并不支持,倒不是说没有任何报酬,主要是因为他去巡山,放牧的活就落在了我头上,晚上我还要帮他写巡山记录,无疑又给我增加了一项家庭作业。虽有怨言,却不敢表露。
20-年,政府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我们一家从草原搬到了格尔木。
四年后,可可西里管理局招考,父亲把远在新疆库尔勒光伏电厂上班的我叫了回来。就这样,我成为了一名巡山队员。
走进了可可西里,走进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片土地上感悟父亲的教诲。其实对于我们藏族而言,守护好草原湖泊,保护好野生动物,是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信念,这种信念刻在我们的骨子里。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就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我们不会去伤害野生动物,只会将它们当成家畜一样对待。正因为这种信念,我才能在高寒孤绝的可可西里坚守到今天,以后也会一直坚守下去,守护好可可西里这片净土。
如今,我在可可西里巡山,父亲作为国家公园的一名生态管护员,每周回村里完成自己的巡护任务,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我们的目的一样,那就是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