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观后感500字
《美国工厂》是美国上届总统奥巴马投资的一部纪录片,记录的是福耀玻璃集团在美国的开厂情况。看完电影,有几个场景让人印象比较深刻。
1、福耀开厂,欢呼雀跃
福耀玻璃准备接手的是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破产公司,这个公司已经破产几年了,工人全部下岗没有饭吃,一听有中国公司在这个开厂,而且能安置2000左右的人口就业,他们都很高兴。
有一个女工人在下岗期间就住在姐姐家的地下室,除了电视是自己的,其他都不是自己的。当福耀玻璃开厂以后,他进入福耀玻璃工作,自己也住得起480美元的公寓了。
有一个在通用汽车公司工作了20年的员工,通用倒闭后,自己的生活难以为继,是福耀又让他过上了中产生活。
2、中西不同管理文化的冲突
福耀准备建厂,美国的工会就要进入,福耀总裁曹德旺明确表示,如果工会进来,他们马上关厂。语气之硬,让工会不敢贸然进入。
刚开始工人干的还特别高兴,后来蜜月期过了以后,他们开始对福耀不满意,又开始支持工会的进入。
工会进入到底对企业好还是不好呢?
用影片中每个工作人员的好说,并不好。一个女员工说:工会进来只会让那些混日子的人受益,而自己认真优秀工作的人却不能受益,只能和他们一样。
工会进来以后,福耀就不能直接雇佣工人了,也不能和工人直接对话了,只能通过工会招聘工人,按照美国的标准支付工人的工资,同时还要给工会一定的费用。
这让我想到了,美国的工会其实很官僚,也是收钱办事,看起来是为了工人争取应得的利益,但实际上会损伤各方的利益。
因为一旦企业不能直接管理、招聘工人,就不能与工人直接对话,不能激发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工人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责任心,没有上进心,都在混日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盈利,企业盈利不了,如果再向通用汽车一样关掉,这样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蓝领工人都是很不利的,两败俱亡,只有作为工会的中介捞到了好处。
3、趋势很关键
在文中的最后,有一段情节就是很多地方都要采用机械手臂取代工人,因为他们效率太低。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工会和企业争来争去的,都争不过科技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在影片的最后,有这么一句话:在过去的十几年,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太少。
自己的感想
当我看完这部记录片以后,自己也有很多感想,主要有两点:
1、人要未雨绸缪
一个在通用汽车工作了20年的员工,通用倒闭后,自己的生活水平立刻下降。我觉得这是他没有做好长远规划,做好理财,正如巴菲特所说:“如果到四五十岁,你还不能在睡觉时候也赚钱,你就活的太失败了!”
这句话说明了未雨绸缪、理财的重要性,人要再最能赚钱的年龄努力赚钱,同时也要理财,否则如果到了快退休时,没有其他收入,仅靠退行金是很难过上衣食无忧的有最严的生活。
2、人要终身学习
科技生产力不断的发展进步,人要持续学习,如果不学习,很可能被趋势甩在身后,被社会所淘汰。
持续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为自己能在日益快速变化的时代生活的很好,不像韭菜一样被割,唯有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别无他法。
美国工厂观后感500字
我对其他人观后感并不满意。事件的起因是福耀玻璃全球化发展,去美国开厂,主要是供应给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玻璃。
1.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美国人缺乏制造业流水线的生产经验,对重复高效率的流水线工作普遍比较排斥反感,这个原因导致第一批大规模冲突和员工离职或开除。
2.遇到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按照现有的劳动效率,无法给企业打来盈利,并且还能导致企业亏损。但同时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工资又无法提升,就如同电影里提到一个员工亲戚的女儿做美甲一年工资5万美金,他在福耀工作一年才2.7万美金。
3.电影中反复提到一个员工曾经在福特汽车厂倒闭前工资多少,多少,过了多少年了,来福耀工作,工资才是原来的几分之一,间接的说明当时那个年代美国企业还是很爱自己的国家,一直和公会妥协员工成本支出之间的关系(十几年后福耀认为自己开出了合理的工资,而员工却觉得工资比当年还少,可想而知当年的福特汽车承担了多大的成本支出),无奈最后还是迁出美国。
4.美国很大一部分人热衷参与公会行为,就是让公会代表出来抗争,增加福利,增加工资,但是这种状况发展了70年,变成挤压制造业企业的一根绳索,这种抗争到现在多半不是合理化的需求,而是变成供养懒人的一种手段,企业要么接受妥协,要么离开。
5.美国社会基础福利或者说社会公益相对完善,导致很多人懒惰,把企业员工关系扭曲,按照正常逻辑,企业认为你有价值能为企业带来效益才聘用你。但是很多美国懒人只是认为我来企业工作只是为了赚钱,效率高不高我不关心,如果让我不高兴了,我就拿第三权利,媒体了,公会了做抗争目的。
6.最后福耀的处理方法是,第一波把懒人开除。第二波把热衷参与公会抗争的人开除。第三波把年龄大的,效率低的,可机器替代的岗位的人,全部开除,换成了机器人。关于第三波,让我有些感慨,也许这是中国的未来,资本家把所得利润大部分留下,投资给了可无限使用,效率更高的自动化设备,但员工的效率都是恒定的,只有最佳状态,并不能无限提升,并且社会一直存在通货膨胀,还需要定时提高上涨工资,这对企业家来说就是成本的增加,在未来的中国也许不会出现美国那种懒人社会,但是会出现另一种形态,资本家用资本利得使用自动化代替成本高企的人工,普通人普通阶级讲会不可描述。
美国工厂观后感500字
影片开头,2008年12月23日,圣诞节前夕,牧师带领大家在祈祷,为即将关闭的工厂。影片中的每个人表情平淡,虽然牧师说这很严重。如果当时的人群,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很辛苦,按揭的房子、汽车等被收走。知道若干年后,他们将加入一家中国人企业,接受相对低薪、相对安全保护薄弱的工作。如果提前知道这些,他们会向通用妥协吗?会提出降低自己的收入,以保证工厂得以继续生产。毕竟,普遍把美国汽车业的衰退归咎于美国工人及其工会。
几年之后,美国代顿市,福耀这位救世主出现了,给了当地上千个工作机会。重新找到工作的人,憧憬着重回中产阶级生活。
福耀建厂一开始,双方的克制与期待,点点滴滴,被记录在镜头中。工厂的美国管理者对到来的福耀人员,热情地拥抱。曹德旺先生的不要刺激他们的言语。老板一句话,一扇门被美方管理者从新做了。美方管理人员,对于开业庆典时候,参议员讲话提到建立工会的事情,表示要把参议员的脑袋砍下来。美方员工也在竭力维持合作关系。
逐渐地,镜头下曾经的欢愉,被指责和抱怨替代。劳动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达标;劳动保护弱,安全防护不够,工作场合不舒服。
美国员工建立工会的口号响起,传单散发;福耀对员工加薪,请中介做工作,让美国员工参观中国工厂。
最终,以投票方式决定是否建立工会这件事情上,福耀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而因为劳工冲突而失业的人,落寞地反思自己的得失。随后在2023年度,福耀获得了盈利。
影片结尾,工厂的管理者在向曹德旺先生汇报,即将采用机器人取代人力。
一部作品,如果一千个人看了,有一千个看法。这部作品就是精彩的、是美的体现。得益于曹先生的克制和开明,我们看到了这样充满冲突的电影。
流传,华为的任先生讲,如果人工智能应用的到工业制造,制造业会重新回归欧美。曹先生算过账,虽然美国人工比中国贵,但是美国的电费、土地、天然气、税收比中国有优势。现在AI已经在工业上开始应用,并且应用速度在增加。
8月31日,在上海的世界AI人工智能展上,微软和IBM带来的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就是应用到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比如采用人工智能质检产品、人工智能辅助3D工业设计。当然,阿里和腾讯等中国企业也在向非消费者领域发力,比如钉钉考勤、微信打卡。
是福耀完胜了,还是资本完胜了?是美国赢了,还是中国胜了?没有回报的投资,资本肯干吗?
曹先生的宏伟画像,被悬挂在福耀。曹先生把手中的供香,插入香炉中,恭敬地向佛祖叩拜。他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想自己到底是罪人还是有功劳的人。
曹先生最后讲,人活着,就是要干活的。大概没有人会否认吧。
没有工作的人生,你要吗?没有尊严和安全保护的工作,你要吗?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