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描述乡村的现代散文作品

描述乡村的现代散文作品

标签:
时间: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描述乡村的现代散文作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描述乡村的现代散文作品

  古老的乡村是一个不能被遗弃的历史化石,它记录着一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和信仰,它拥有着独有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DNA,是许多人记忆中的文化之魂,也是一种文化生命的延续。

  传统的村落真实地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对于历史的传承比文字更为准确、真实。它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居民建筑,更为重要的是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民俗、宗谱系、祭祀礼仪、婚丧嫁娶、饮食服饰、乡规民约、节庆民俗;还拥有令许多人魂牵梦绕的那份古朴与宁静。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目前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似乎正在走向没落,日渐凋零,古老的建筑在坍塌,或被具有时代气息的楼房等所代替,民俗正在淡化,相当多的乡村中只剩下独孤老人在岁月的沧桑中守望着乡土独有的那份纯朴和静谧。

  传统乡村中那种“鸡鸣桑树颠,犬吠深巷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悠闲的田园风光、田园生活,今天正与我们渐行渐远,那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那热闹的社火、庙会、祭祀、在延续了几千年后的今天,正在走向消逝,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正在逐步瓦解,甚至频临消亡。

  传统意义中的乡村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灵魂的发祥地,也是梦中灵魂的归宿,是他们心目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牵挂和恋念与寄托。然而,社会进步是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和力量,并非某种力量可以改变。传统与现代人的需求矛盾得不到有效地调节,科学合理的调济与疏导,一些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或因为缺乏传承人;或因为与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发生碰撞等,而无以得到有效的传承发扬,甚至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淹没与历史的长河之中。焦虑、浮躁的现代人,忽视了传承已久的文化,只重视外表的发展变化,而忽视了发展的真正内涵,使一些传统村落失去了活的记忆和生命,粗俗化的发展,卑劣的发展过程成为传统村落今天发展的病痛之所在,使得今天传统村落变得极其脆弱。

  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是一种可以合理解决的矛盾,在发展的过程中推陈出新是一种趋势之所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得到有效地调和,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让现代文明与传承乡土文化得到融合演变;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乡土文明,规避乡土文化遭到彻底的破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深入展开,不可否认的是,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力的改变和改善,尤其是生活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阴暗潮湿、水电老化、不通风、漏雨……,土木结构的住房正在被富有现代气息的砖混结构的房子替代,无论从坚固程度,还是条件设施都有了一个飞跃。到那我们面临的是千村一面,广场城市化、去农工业化、面子工程等,乡村正在逐渐失去自己独有的特色,农家特色正在淡化;古老乡村中的古老房屋建筑中那些精美的手工艺面临腐烂,但依然清晰可见,飞的凤、游的鱼、威风凛凛的狮子、腾云驾雾的麒麟,还有那雕刻细腻的门廊、雕梁画柱,它们正在面临消失,不由的反思现代人与先辈们的距离,反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觉得我们有责任用现代建筑技术加固和保护存在久远的古建,让我们的后代看到先辈们的智慧。

  中国悠久古老的文明,中华民族之根深深地扎在乡村,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都在乡村,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也在乡村,乡村文明孕育了中国几千年古老的文明史。面对日渐衰落的乡村文明,要正视现实,进行有效合理的保护与发展,让中国梦同样在乡村这片热土上得以实现,让乡村文明成为现代文明的一朵奇葩。

  描述乡村的现代散文作品

  时间磨损的岁月,让我们忽视了许多,嫩草、鲜花、露水、山泉、牛羊和那些隐匿于山村深处的人们以及一些事物的交替变化和人们的生产活动。

  偶尔一颗劳顿的心,凝神谛听山野的润湿与幽静,遥望远处苍郁的青山与天空洗过雨水的云朵,其实,整日匆忙的我们确实有必要时常回乡走走,忘却城市的喧嚣与诱惑,感受另一种生活,感受乡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炊烟??童年的记忆中,一抹袅袅的炊烟,便是回家的路线,总能燃亮我疲惫的身心和饥饿的眼睛。

  那一抹抹蓝色的炊烟,承载着一家几口人的饭食,维系着一个个生命?在城市,人们每天工作之余也许最重要的就是怎么烧煮一顿合口的饭菜,然后全家围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可在农村,做饭那是在田间劳作中附带的一件事,快到中午和下午的时候,各家上地的女主人便抽空去家里一趟,或是将埋封的炉子刨开用煤块续燃,有的性子急为了赶着去地里干活找一些干柴和煤块一起烧煮饭菜,有的为了节约用煤,干脆用一些麦杆和玉米杆等柴草凑进自家修筑的大灶中烧煮,既节约了煤块,又节约了时间,还方便,这顿做完了就熄灭,下顿再重新点燃,这样做饭速度快,做出来的饭菜味道也好极,有一种特殊的浓香。反正农村里柴草有的是,只要你勤快,随便哪里都能弄回一捆来。所以我们这些个孩子,只要年龄大点的,都免不了被大人们唤着去田地和路旁拣拾一些干的湿的驴马粪和柴草,以备急用,更多是为了节约煤块。尤其是到了秋收时节,家家门前门后都堆满了长的短的粗的细的柴草,为冬天的`取暖做好了准备?那时候,烧水做饭,解冻取暖,无一不是用柴草来解决。每家可以缺一两顿的柴米油盐,但惟独不能没有柴草。

  如果哪天谁家烟囱没了炊烟,就面临着全家忍饥受冻,或是证明着这家没人。柴草,成了乡亲们生存的依靠,维系生命的支柱,不可或却的生活原料。没了炊烟的依托,人们就如一片风中漂泊的落叶,无家可归的感觉。亲近炊烟,生命似乎才会被阳光恩泽?最近回了一次乡村,往日那抹引我回家的炊烟已经断断续续,甚至消失,让我似乎失去了童年的记忆,但更多是感慨和激动,兴奋和喜悦。大多的老屋已被推土机推平,都砌成平顶房,大的玻璃门窗,瓷砖墙,房子的格局也像是楼房的摸样,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都用瓷砖铺成,个别人家也有用木制地板将卧室和客厅铺出的,而且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有的人家自己装了太阳能,开水、洗澡洗衣水绰绰有余。农忙季节做饭大多时候都是用液化汽,有的人家用电磁炉,卫生又环保而且省时省力,再也不用拉大堆的煤炭,更不见了院前院后成堆的柴草和牲口粪便。人们也像城里人一样,搁三岔五地和亲人朋友们聚在一起,聊天、喝酒,闲玩,或是一家人炒几个热乎菜,做几个汤,享受人间天伦之乐。

  昔日的黄土路全变成了宽宽的水泥地平,摩托车、货用车和手扶拖拉机尾巴冒着青烟呜呜呜、轰隆隆驶过,一阵笑声飞过,又渐行渐远。我突然觉得,车后冒着的青烟,已经代替了当年村人们视如珍宝的炊烟,人们已经把目光从自家灶间的炊烟延伸到外面工厂和楼房锅炉里的浓烟!??戏台??小的时候我只知道,戏台,是村人们唯一娱乐和消闲的场所。

  逢年过节,村委会都要抽调一些有表演能力的人去排练节目,主要是秦腔,当然也有的是为了混几个工分而托人情去的。但我到现在也不可否认,那时村里的确有几个唱得很不错的人,他们有的病故,有的也已经老态龙钟了。排练节目从十二月份就开始了,一直到腊月二十九,三十的晚上正式开演,过年的三天是晚上白天都演,到十四晚上又开始,十五晚上结束?每到戏剧开演时,我们都兴高采烈,穿上厚厚的棉衣,早早地就拿了自家的几个小椅子去占一块地方,然后用豆子或是麦粒换一点葵花籽装在衣服口袋里边磕边等。等到天黑时,戏开演了,大人也来了,就都坐在一起看。

  后来我渐渐发现,其实坐着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年轻的姑娘小伙子都是站着的,挤在一起一边看戏一边打打闹闹或是窃窃私语,但那时候我并不知道那也是一种谈恋爱的方式。尽管是寒冬腊月,冷风刺骨,但戏台下面还是坐得满满的,实在太冷了就回家烤烤火,然后又回来接着看?没有戏可看的时候,大队有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都会有一个专门的人搬到戏台上放映,人们还是像看戏时一样坐在台下观看,看的是津津有味、乐此不惫。现在想起来,那么小的电视屏幕,人们竟能在百米之外都看得见,可见那视力了?这样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他们似乎在听神话。难怪,要不领着孩子去看看,如今那戏台蛛网密集,四壁地面覆盖满了灰尘,不时有麻雀和不知名的鸟儿窥视一下,绕着戏台房顶飞去。戏台下面杂草丛生,石子碎砖块到处都是。如今,家家都有大屏幕的电视机,有的人家还有两台,甚至装上了电脑,什么样的节目看不到,家家都有电话,大多人都有了手机,什么样的信息打听不到,去那戏台做什么呢!人们早已走出了小小的戏台,走向了更广阔的生活和消遣的舞台!??涝池??走在回乡的路上,那条小河依然银光闪闪,清澈的河水一泻千里,潺潺流淌。只是不见了小时月亮下滑冰和烈日下钓鱼的涝池?在涝池的原址,修建起了一排排大小一样的小房子,听说是出租给一些人用来进行商品交易的地方,有卖菜的、卖米面的、卖生活日用品的、卖肉的,还有供一些年轻人们闲暇时用来娱乐的,也有做裁缝的、理发的。房子前面摆放了几张台球案子,正有人围着打球,不见了那个当年涝池旁边被村人们美其名曰“白话台”的地方。其实我知道,那些老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或是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当年只因为聚在那个“白话台”闲聊,是因为一则没有电视可看,二则儿女子孙们都在家,自己没事可做。而如今不一样,儿女除了春种秋收在家,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外打工挣钱,家里的牲口得管,孙子的吃喝得管,是闲不住的,再说了,有吃有喝有电视有录音机,谁还去露天地找那份罪受呢!喂养好了鸡呀猪的,还要卖了为孙子们积攒学费谋前程呢!??学校??记得曾经的小学就在涝池的旁边,是几排土胚房,在我毕业后妹妹弟弟们上学的时候又改建成了砖房,间数也增加了几乎两倍。

  如今,已经被高耸的楼房取代,有了暖气,有了自来水?现在的孩子们再也不用像我们那时候,每天都要将自家的水桶拿到学校去,大扫小扫不停地抬水洒地,弄脏了衣服鞋子不说,让老师们多操几份的心,有的趁机跑出去玩,有的滑冰或是打水漂极其危险,还有的故意在教室地上倒一些水以逃避上课而耽误了大家的学习……也不用再像我们那时候,每到冬天,大家要分组负责教室里的两个火炉子,把自己弄得像个烧炭工似的。尤其是到了晚上,四个人一组,吃过晚饭后要一起去学校把炉子盖好,第二天早晨鸡叫头遍就起来再取开,保证白天的正常取暖。这样的时候却很少,因为都是孩子,经验少,大多时候都会把炉子盖灭,早晨去得每人拿一些柴草重新点燃。

  那时觉得挺好玩,现在仔细想想,其实是把好多的学习和休息时间用在了那件事上,而且也还有一些不安全的隐患存在?看着现在的孩子们干干净净地上学,坐在明亮而温暖的教室里上课,将时间充分地用在了学习上,我感到我曾经的小学真的不一样了,真的变了!我为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们欣慰,为给他们创设这样环境的人们表示由衷的感激!我祝福这些孩子们羽毛渐丰,飞向更广阔的田地!??男人、女人??一头牛走来,身后是一个男人扶犁扬鞭的身影。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这样想象那些憨厚淳朴的农村男子,他们除了犁、耙、铁锨、牛车,似乎就是围坐炕头看着小儿玩耍、妻子穿针引线、烧火做饭,然后呼啦几口饭倒头酣睡。在我们远离乡村的日子,我们可曾见过那些西装革履,发动车辆早出晚归,背一袋梦想出发,揣一叠钞票回家的七尺男儿?种庄稼所得的收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生活的需求,他们利用五六天的时间,播下最后一粒种子,就抬起了远行的双脚,去一个乡愁辽远的地方,用自己的体力和智慧换取报酬,用双肩撑起一家人的支出,在他乡挥汗如雨,承载起男子汉的责任和义务。直到麦黄时节,揣着不多但也心满意足的血汗钱,提上老人的奶粉糖烟,女人的花衣裳,孩子的玩具枪,踏上了归家的路途,投入到火热的秋收中。一天并做两天,遥控着机器,一片片站立的麦田在他们的指挥下,瞬间倒地,而后又被分离成麦草和麦粒,麦粒堆进了粮仓,麦草来不及收拾的就随便扔在了地上。

  时间紧促,在家耽误一天就是几十甚至上百的钱哪!??秋收基本忙完,又开始收拾行装,这次家里有老人照顾孩子的就夫妻一起出发,或者去一个地方,或者各走一方,都约上自己的同伴。有的家庭干脆是打个颠倒,男人照顾家看孩子,女人出门打工。因为秋收后正赶上外地拾棉花,那可是细活,男人做起来是不行的,这时的女人就独挡一面,挑起这条出门漂泊的重担。

  一个月也或两个月,用自己的双手和勤劳揣起两三千块钱不等,先让自己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然后公婆孩子丈夫或衣服或吃的用的,每人有份,剩余的包起来,细心保管以备家庭开支零用,高高兴兴回家,再换丈夫出发,直至过年才全家团聚,该存的存起来,作为孩子将来上大学的费用。该花的花起来,置办一些农具,修建新房,买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夫妻辆骑着去逛亲戚,上城,日子很是滋润和惬意?看着小河流水,青山碧草,百鸟啼鸣,透过一束枝叶的指引,灿烂的阳光正展开金色的翅膀,穿越长空;改革的浪潮,如长江的水,汹涌澎湃,跨越城市和乡村,涌向大地,涌向四面八方,寂静的山庄建起了森林公园,玉带似的盘山公路绕过山尖,秀丽的景色让游客留恋往返,人们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甜!

  描述乡村的现代散文作品

  轻轻地,走过老家的小巷。轻风细雨,抚慰着脸颊,也抚慰着乡愁。没有油纸伞,也遇不上一位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但我明白,北方的巷子最能让你走在现实,走回历史,走向未来。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心灵的圣地,我说,北方的小巷是圣地的心灵。

  要想体味到这种境界,还是应该走进乡村,走进带着雨的小巷。在这里,你失去温情的双眸能变得清澈,柔和,善睐。在这里,你沾满尘埃的心灵能变得清新,柔软,温暖。

  城里,也有小巷,可惜,头上的天是灰的,身边的墙是灰的,脚下的路是灰的,心情自然也是灰的。即使下着雨,也是硬的。乡村的雨巷中,绵绵的细雨在矮的墙头上跳跃,溅开一朵花,跟墙头上的小草嬉闹着。然后,跳到你的脚背上,臂膊上,鼻尖上,你能听到她们的欢快。脚下是软软的沙土,在细雨的滋润下,便有了诗意,“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便是这时节的事儿吧?

  有时候,不必打伞,最好是戴上一顶草帽,那种用麦秸编成的。这种草帽不像竹笠那样坚硬,被雨水滋润后,倒显得柔软。雨水打在上面,噗噗有声,很像跟你窃窃私语。记起哪部电影里有一首《麦秸草帽》:“妈妈,我的那顶草帽怎么样了?在那夏日去客里米兹的路上,落在溪谷里的草帽!”草帽之下,充满了哀怨,我不太喜欢。

  在我们的草帽之下,当然也有躲不过去的悲,更多的是捧在手心里的喜。你可以呼吸着漫天的清新,你可以品尝雨丝的甜美,聆听绝伦的天籁。你可以驻足,可以彳亍,尝一尝岁月落下来的味道,凝视一下祖先离我们远去的背影。

  乡村似乎不太在意盛世与繁华,握在手心的是一种宁静与安详。特别是在这有着雨的小巷,铅华尽失,像缥缈而温柔的梦。静谧,从红的房瓦上滴沥着,滴成幽梦一帘。最好是小巷深处那像是幽梦一样的草房上,长出了青青的草,甚至一两棵小树苗,在风雨的抚摸下张望着。雨燕,在空中轻轻掠过。

  我的小巷,并不很深,但很幽。轻轻的脚步声,清脆的雨滴声,敲打出一连串的生动。雨巷两边,是暗黄或赭色的石墙,映照着岁月的沧桑。在匠人的手中,石头将时光牢牢凝固,蓄养着一院芳香。这芳香来自那出墙的红杏,那像喇叭的桐花,还有丝丝缕缕的手擀面的味道。老屋子安然矗立,几十年了,或者上百年了。不只是暗绿的青苔是印证,就是那停留过岁月的屋脊也告诉了我,这里是你祖先的圣地,凝聚着浓郁的情愫。

  是的,饱受时光侵蚀的,不仅是一幢幢石墙草顶的老屋子,还有屋檐下去去来来的燕子,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斑驳的墙面隐现时光的痕迹,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在风雨中摇曳。

  雨巷的两边,几座憨厚的门楼,在细雨中洗涤着疲惫。门两边没有狮子,倒是有几条狗,蹲在门楼下,盯着走过雨巷的我。想起两句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里的狗都是不轻易叫唤的。村里人最讨厌的就是那种有事没事、认识不认识都要乱叫的“咬道狗”。在雨巷中走的次数多了,这些狗跟你也熟悉了。见了你的面,只在喉咙里低鸣,似是在问候。你掏出一块饼子,扔过去,他也只是低鸣,点一下头,继续蹲在那里,一动不动。

  在很久以前,门楼之下,还有搓绳的父亲,抽烟的爷爷,做针线活的奶奶,奶孩子的母亲,自然也有在摇篮里做梦的孙女,趴在爷爷脊背上的孙子。所有的,都是那样的静谧,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现在,有些门楼已经破败,长满了沧桑之后的荒草。院子里不见了人声,斑驳的木门上有一把生了锈的铁锁,锁住了出墙的红杏、飘香的黄桃、仰望蓝天的桐花,也锁住了寂寂寞寞的故事。

  透过门缝,一辆独轮车在雨中沉默着,似乎在回忆曾经奔波在田间的辛苦,思念沉重的生活,还有“吱吱呀呀”碾过岁月的声响。曾几何时,村子里的男人,甚至女人,都将两手紧紧握住了车把,将厚实的肩头勒上宽宽的车襻,把遥远的梦想一车车送到田间地头,将甜美的生活运回不算宽的院落。而今,几片飘落的叶子粘在车把上,像极了远方寄来的信笺,问候、关爱、思念……尽在其中。又一阵风吹过,扫落了车把上的树叶。树叶飞过了院墙,将乡愁带给远方的游子吧。留下了空落落的院,空落落的心……

  江南的雨巷,经常遇上丁香一样幽怨的姑娘,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彷徨;北方的雨巷,总能遇上杏花一般明丽的闺女,在柔软的沙土路上徜徉。城里的雨巷,雨水存不住时光的抚慰,将脚印打扫得干干净净;乡村的雨巷,雨水滋润着岁月的眼眸,把歌声渲染得丰丰满满。江南的雨巷,茶香缭绕不散,缠住了乡愁;北方的雨巷,饺子的味道是少不了的,同样缠缠绵绵。城里的雨巷,时不时回荡着“酒干倘卖无”的凄惶;乡村的雨巷,那句“刚出锅的豆腐”温暖着微凉的心房。

  雨丝暂停,摘下草帽,静听树叶下滴答的水声,蓦然升腾起一种浓浓的落寞。所有的城里人的祖先,都是从这样的雨巷走出去的,而今“曾经沧海难为水”,早将历史扔进了尘埃,乡村雨巷不再有子孙们的气息与呵护,任凭她在风雨中慢慢销蚀,慢慢老去……

  但是,要想滋润你的心灵,还是得回来,还是得走进乡村雨巷。风儿抚过你的脸颊,把雨的温馨驻留在你的眼窝、嘴窝,乃至心窝。雨巷迷蒙,你的心在此刻却犹为澄净。嗅一嗅墙角的一缕花香,自然,纯真,清爽,不曾被霓虹灯光浸染,不曾被汽车尾气熏染。

  就是墙根那一抹青苔,在吮吸着雨露的时候,也会靓丽了你的心灵,让你淡漠了城里的喧嚣,让你淡泊了绵绵的哀愁。几只燕子,在你的目光尽头,轻盈掠过。这并不是“王谢堂前燕”,因为她们在这里来来去去很多年了。这里留下了欢乐,留下了伤怀,更多的是人去楼空的慨叹。“物是人非事事休”,你还能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雨巷拐弯处,一座石磨,通身泛着苍老,如同浑浊了眼神的老人,期待着鲜花的笑声。这是村民们磨豆浆用的,一年也用不了几次,磨道上的野草把脚印全覆盖住了。她的旁边,当年还有一座庞大的石碾子,而今不知何处。难道我们都是善于遗忘的?没有这些石磨、石碾子,当年的我们如何满足口腹之欲?

  雨巷的尽头,当初是一座小石桥,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水泥桥。灰色的栏杆上,滋润着雨水的温柔。水滴落入河中,荡起层层涟漪。小河里,曾经飞扬着我的童年与少年,现在牵挂着我的迷茫与憔悴。站在雨巷尽头,小河旁边,水泥桥头,就是站在繁华与荒芜之间。桥的这头的雨巷里,传来丝竹的缠绵,不知还能有多久;桥的那头,传来车笛的嘶鸣,不知还能有多少。碧波里荡漾的,不是麦秸草帽下的温婉,而是花折伞下的忧伤。

  乡村雨巷,幽幽梦幻,似有温情的手在牵动我的衣襟,似有哀怨的歌声敲击着我的心灵。我知道,乡村就是我们的圣地。可惜,圣地变成了胜地,只有偶尔的光顾,拍照,感叹,品鉴,之后,随风飘远。我知道,雨巷就是我们的心灵。遗憾,心灵变成了心事,只是烦躁的时候,才知道用小雨冲洗一番,之后,依然尘垢蒙面。

  回望雨巷,平静安宁。寥落水花,冉冉盛开。

  背对雨巷,嘈杂躁动。璨烂霓虹,灼灼耀眼。

  走过小桥,忍不住又回首,潇潇细雨依然。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灯火,像迷离的双眸,明媚着温情,招引着离乡久远的人回家。想起毛阿敏的一首歌:“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如果故土已经把你当成了朋友,是不是一种悲情?不久的将来,连朋友都不是,而成了匆匆过客,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小桥两端,天地迥然,是无奈的疏离,还是莫名的哀愁?东风不来,乡村雨巷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乡村雨巷的门扉不开。是也罢,不是也罢;飞也罢,不开也罢。雨,今年下,明年下,千年后,还下。小巷今朝在,明朝如何?只有雨,没有巷,怎么办?

  乡村雨巷,清香盈鼻,清音爽心,然后,在梦中流下了泪水……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描述乡村的现代散文作品》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乙:亲爱的青年朋友们合:大家晚上好!甲: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乙: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甲:和着春潮乙:伴着夏韵合:在这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八十九周年。

    关于小学数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五篇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

    财务会计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近期,我单位掀起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我通过个人自学和专题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下是我就科学发展观专题学习谈谈自己的

    高中学校工作总结篇1  本学期在学校党支部和全体行政的领导下,本科组紧紧抓住高效课堂建设这个主题,充分发挥科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在教育教研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职场礼仪】篇一:大连优秀导游词 大连导游词(欢迎词)各位来宾,大家早晨好,首先,我代表司机,代表X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我是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X,为了方便记忆,大家可以叫我小

    评语是含有说明、解释或评论的话,作说明或讲解用,学校中等生学生评语。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学校中等生学生评语,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 你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你腼腆的微笑中总含有一丝羞涩,

    工作报告,范本的一种形式。指党的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按照规定定期或者不定期向上级机关或者法定对象报告工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企改革工作

    晚宴邀请函范文5篇邀请别人参加晚宴,那么晚宴的邀请函应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晚宴邀请函范文5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篇一:晚宴邀请函范文亲爱的简:我打算于20**年7月14日(星期五)在

    美丽的秋天王高锐四年级我喜欢充满生机的春天,我喜欢热情似火的夏天,我喜欢大雪纷飞的冬天,但我最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来到丰收的田野,到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站在小土坡上,向田野眺望,只见大片的田地,仿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补贴工作方案(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粮饲兼用玉米品种补贴工作方案2020年12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要求全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