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群体是高校科研管理的主体,教师激励也是高校科研激励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高校科研管理的激励对象及对起进行激励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建设过程中教师激励存在的流动性、考核机制等问题,着重提出高校教师激励过程中忽视的精神激励对教师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影响,另外,科研团队建设对教师激励也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教师激励 科研管理 学术权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逐渐聚焦到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校教师队伍上来,科研工作的主要载体是广大教师,因此,如何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并对他们进行利研激励,使他们自我实现的目标和高校的改革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成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关注的重心。
1高校科研管理的激励对象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激励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激励对象是指:职称在副高以上或学位较高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最多包括一部分有科研潜质的中级职称和教师或科研人员身上。广义的激励对象指不仅仅是从事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而是高校中所有的教师、科研人员和各种管理人员本文中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后者。
2高校科研管理需要教师激励
在高校科研的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无疑是广大的教职员工和科研工作者,他们不仅仅是“教书匠”,还担负推动整个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向前发展的重任,他们的科研工作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对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科研管理者应在科研管理工作中重视并善于应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也就是说在高校的科研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利用激励因素,广泛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科研人员努力完成学校的科研任务,这对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任务和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当前“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下,高校科研管理如何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提高科研管理绩效,推动高校科研总量加快增长、科研水平快速提升,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3我国高校教师现行科研激励机制分析
3.1高校教师工资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主要包括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两部分组成。基本薪酬由国家规定的职务工资、标准津贴和规定的各种津贴等组成,绩效薪酬是根据教师对高校所作的贡献决定的,如教学业绩、科研业绩等。相关调查表明:高校教师对其收人表示基本满意、满意的占30。8%,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约占67。7%。其中表示很满意的人只有0。5%,表示很不满意的有20%。由此可以看到,虽然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工资收人普遍提高,但教师总体上仍然不太满意其收人,收人水平与教师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高校教师是从事脑力劳动的高级知识分子,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这一职业确实略显清贫。
3.2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一般把奖励的时间、内容、力度定得很死,缺乏相应的弹性,高校考核标准多偏重于量,例如发表数、科研成果、课时积累等,这些硬件指标往往会使教师把大部分精力甚至是全部精力投人到攻读学位、撰写、发表著作和累积课时上,在教学科研上花费的精力十分有限,这就造成教学科研质量下滑。另外,某些高校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和考核是以上级评议和群众民主评议为主,考核手段单一,没有科学的量化指标,只是以优秀、合格、不合格的等级简单描述其工作绩效,等级差别不明显,与薪酬、奖金等关联性不强,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即使有教师表现得很优秀,往往也是拖到既定的日期套人既定的奖项和奖励力度予以表彰,缺乏时效性、形式和内容的灵活性,使得实际效果大大打折,不能激发教师后续的工作潜力。
3.3教师流动性差
首先,横向流动差: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和中央教育管理体制下,稳定压倒一切,我国高校教师工作稳定性极高,“只进不出”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教师一旦通过招聘被高校录用,学校几乎不能辞退高校教师,除非高校教师主动辞职,这就给一些不称职的教师提供了机会,况且教师之间缺乏流动和交流,不利于高校教师自身的结构合理优化。其次,纵向流动困难:目前许多高校在设置岗位时往往没能真正体现出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基本原则,再加上真正的评聘制尚未具体实施,长期以来人才流动机制上“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弊端仍在部分高校存在,加之教育的公益性与市场法则之间的矛盾,人力资本的配置不像其他部门那样完全由市场调节,人员的有序流动、教师资源的共享都缺乏有效机制,致使教师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
3.4高校教师自我实现的目标与学校发展难以有效结合
许多高校通过增加工资和奖金以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激励教师工作的热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自我实现定义为创造潜能的自我发挥,指出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阅,因此,要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最根本的是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需要理论揭示了人产生积极性的本质,指出行为努力并使自己的目标得以实现是我们产生新的需要的刺激因素,也是我们积极性得以产生的源泉。高校科研管理的管理对象是从事脑力劳动的高科技人才,他们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需要,有很强烈的尊重的需要,高层次需要所占的比例要比其他社会群体要高,所以对高校教师的激励应比其他人群更加注重精神激励。把高校发展的目标和教师自我实现的目标有效结合才是对教师激励的根本所在。
4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中构建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议
4.1加强对高校教师精神激励
4.1.1对教师进行适当物质激励的同时给予更多精神激励
具有较高成就动机的知识群体的高校教师首先是“经济人”,然后才是“自我实现人”。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收人水平在社会各行业中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薪酬激励的作用虽然很明显,但是当前高校在制定激励政策时,也不能忽略对教师心理需求的分析。高校教师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需要获得尊重、实现自我价值,渴望事业成功和充分发挥才能,同时,他们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存在冲牲差异;教师的心理需求随年龄、性格、学历、职称、专业方向的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对高校教师“实现自我”的需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其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
因此不仅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如科研用房、资金、学术梯队配备、实验设施等,有意识地为优秀人才提供成长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还要要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高校要加强学术交流,举办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等。
4.1.2让更多的教师参与科研管理,尽量满足高校教师对学术权力的需求
权力是指“对资源的控制”,高校教师激励因素中的权力表现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应该集中在教授手中,教授应在学校的教学和研究事务中具有决定性的权力,同时应广泛参与学校的其他事务,尤其是在教学、研究的基层单位,学术力量应是决定的力量,然而,在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教授治学还不能有效落到实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尚无法实现良性互动,学术权力某种程度上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寻求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点是教师激励机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参与管理这一举措可以使教师们感觉学校很重视他们,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
4.2在教师的聘任过程中引入积极的竞争机制
高校稳定的收人和和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滋生了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懈怠嫩惰的不良习气,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实行良性循环的人才流动机制。美国研究型大学对此的普遍做法是实行“tenure—track"制度,也称“未升即走”制度;在学科上实行“末尾淘汰制”;而对被解散单位的教师无论有无长期教职,都得中断合约,但有些教师可能被重新聘用俨。英国政府几年前也开始采用大学评估制度,将教育经费的分配与大学的教学科研评估结果直接挂钩,所以英国大学也不得不开始淘汰业绩不佳的教师,而且也开始对学科实行“末尾淘汰”。如果没有淘汰,只进不出,必然导致有限的岗位被一些事后证明不合格的人所占据,也会诱惑一些明知自己没有学术创造力的人到大学来寻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从而占据大学教师的岗位却做不出应有的成绩,致使大学科研效率下降。
教师职务的聘任必须引人合理的竞争机制,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推行个人和部门双向选择和用人单位聘用制,破除评聘中论资排辈现象,实行竞争上岗制度,达到人尽其才、才尽所用的另外,高校要积极推动教师的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与领导评价,区分教师教学的优劣,作适当的奖励或调整,使竞争机制真正起到杠杆和调节作用。
4.3组合科研团队,形成群体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存在心理上的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团队既是对个体的一种约束,也对个体形成一定的压力和动力,促使个体进步。
一个学校的科研工作要上一个台阶,不能光靠一个教师的单打独斗,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各有特长的教师组合成一个有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形成合力,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一定数量的技能互补、科研能力强、愿意为共同的目的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重大课题决非个人所能承担,要想获得科研的优势,科研成果出精品、上档次,必须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的科研群体,因为只有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才能承担大型研究项目,才能研发出原创性、应用性的成果,提高科研质量,提升科研水平。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