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案例
尚晓英,90后农村女孩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三学生。
经历
高三暑假打工挣学费,大一继续打工挣生活费,假期做校园工代理挣得第一桶金,去年3月开始创业做APP推广……
成果
核心成员10人,一年净利润30多万。带领的创业团队几乎覆盖郑州所有高校,分支已延展至山西、山东、河北、陕西等省。
梦想
将业务扩展到湖北、湖南等华中地区。
从农村到大学,第一年学费是打工赚的
尚晓英,一个从国家级贫困x——洛xxxx农村走出来的女孩儿。1994年出生的她与同龄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她读高一的时候,父亲在煤矿矿井因公受伤,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因长期劳累积劳成疾。
2013年,尚晓英和姐姐同时考上大学,尚晓英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录取,姐姐考到了郑州航院。为减轻家庭负担,高考完第二天,姐妹俩就到一冰棍儿厂打工,苦干3个月,赚够了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那一年,她17岁。
“上大学了,继续打工挣钱,没想过创业。”在学校,尚晓英是班里的团支书,兼职挣生活费并未给她的学业带去负面影响。活泼开朗的她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加入了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
“因为组织和参加活动,接触了很多校内外的同学,因为做志愿者,积累了很多人脉。”尚晓英说,进入大学后的经历,为她创业奠定了基础,“没有成功失败之分吧,对我来说,任何经历都是宝贵的。”
由打工者到校园代理,挣得第一桶金
大一寒假,尚晓英通过假期工校园兼职代理的介绍,到昆山一家电子厂打工,这次打工经历让她收获很多。大一暑假,头脑灵活的她已经成了假期工校园代理。
“处处留心总没错。”尚晓英自己做过假期工,了解其中的各个流程,用她的话说,因为自己“多操了那么一点儿心”,就从打工者变成了代理,带着同学出去打工。通过与专业劳务公司联络,尚晓英获取了不少可靠的劳务信息。大一暑假和大二寒假,她招募了100多名学生,带他们到昆山、福建的电子厂打工,挣了9万元。她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成了之后创业的启动资金。
除了招募假期工,尚晓英还自己找商家谈兼职,介绍同学去。“其实就是中介吧,这些兼职机会,有的是朋友介绍的,有的是自己跑去谈的,也跟一些兼职平台合作。如果合适,就跟他们签协议。”除了做劳务中介,她还做过旅游、服装租赁等业务,认识了很多商家,积累不少资源。
“创业之前,我做过很多行业的工作,创业初期的合作客户是之前资源的沉淀。”尚晓英说。
业绩不俗,一年就挣了30多万元
去年3月18日,尚晓英和男友注册了公司开始创业。“最初的业务就是整合之前涉足的一系列工作。为大学生做好服务,是我们的初衷。”
去年3月底,尚晓英的团队接到了一份英语课程软件推广工作,通过这次合作,又接触到了郑州另外两家做金融类和服务类软件的公司,帮助他们做软件推广。
怎么调动各高校的学生资源?尚晓英有曾经做社团工作的经验,决定联合各高校社团合作。“很多高校社团的经费都比较紧张,我就与他们联合做推广,给他们提供赞助。这也为我们将来在各个高校设立代理点奠定了基础。”
成功完成几个案例后,尚晓英决定把创业团队的主要业务放在地推上。一年过去了,尚晓英带领的创业团队获得了30多万元的净利润。团队核心成员从最初她和男友两人发展到10人。公司业务也从最初的省内蔓延到了省外。“省内覆盖郑州、洛x等10大重点城市。郑州基本上所有高校都有我们的直属代理。一个校园经理带领的核心团队有四五个人吧。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等省份已经入驻团队,现在正筹备在西安建立分公司。”
目标,希望学生、白领都能做推广
“针对不同产品设计不同的方案。”尚晓英说,他们签订一个推广任务协议后,会收集相关信息,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对产品进行定位,针对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策划方案。推广过程中,还能带动其他行业的经济。
在为一家服务类软件做推广时,尚晓英想起之前参与过活动的一家可乐公司也要做促销,她就把两个商家对接起来。“推广了软件,也带动了可乐销售,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尚晓英说,一年下来,公司成长了,还帮助了很多在校生自力更生。“每个高校团队的核心成员,基本上都不用再给家人伸手要钱了。”
说起今后的打算,尚晓英说,主要是健全公司制度,搭建好平台,做自己的产品。“正在筹划客户端,预计6月份上线。做一个整合地推资源的平台,招募地推团队入驻,给地推行业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
尚晓英说,地推业务做多了,感觉这个行业比较乱,商家推广产品,找不到合适的地推团队,做地推的人员找不到靠谱的商家。未来,她想要做一个全民推广的策略,线上提交任务,线下进行地推。无论是学生还是白领,在学习工作之外,随时可以寻找自己合适的任务,“最终的理想是,人人都可以在线上领取任务,做推广。”
大学生创业案例
7月24日,禹化普制作的金黄的台湾手抓饼
90后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2年来连锁加盟店已开遍大学城
你曾经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过台湾手抓饼吗?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板竟是一位刚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在两年时间里发展了4家直营店、1个加工厂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达250万元。
每天下午4点,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门口,已经有五六个白领在排队。放面团、煎鸡蛋、配作料……三分钟后,两个手抓饼新鲜出炉递给了前面的顾客。和传统烙饼不太一样,这个饼千层百叠,面丝千连,外层是淡淡的金黄色,内层柔软白嫩。
每天能卖400个饼
这么多人包围着店,为什么还有顾客加入呢?“这五六个客人是活招牌。顾客也许不知道我们,但看着这人气,就会吸引他们来尝鲜。”禹化普说,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人气旺,排队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们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个饼。”禹化普说,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时这个快捷的方式并没有赢来顾客青睐。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发现类似的小吃店老板总是保持慢工出细活的状态。即便店外已经排起长龙,也不慌。而前来的顾客络绎不绝,等待着他们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庆,开始要求师傅一次只做2个饼,甚至有时候做一个饼。这个营销方式反响很好,饼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队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卖400个饼。
加盟店4个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两个月前开的,虽然租金掏了1.3万元,但是却成了店里的活招牌。北城店现在每月能卖1.5万个饼,凭借这样的人气,禹老板在月初迎来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说,从去年的5个加盟商情况来看,基本4个月就能盈利。加盟费收1万元,门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价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扣掉原料、房租、水电煤及人工费用,按每家店最差卖300个饼算,一个月的纯利润平均为8000元。
一开始,禹化普想做连锁直营模式,但当他们拥有第三家直营店时,开始打磨品牌。想要与大品牌竞争打开这个细分市场领域,必须吸引加盟商。
“每卖一个面团给加盟商,他们赚8毛,我们只赚五毛,薄利多销。”禹化普说,按10个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购买2500个面团,一年仅靠卖面团营业额能达到100万元。
大学生创业案例
找熟悉的环境和行业做
一名个子不高的男生,一张热情的笑脸和闪现在眼镜后的真诚的目光。乍一看,他的汉堡包店真是有点寒酸,只是租用了隔壁网吧楼道旁的一小块空地,行人一大跨步就能跃过他的门面,因此很容易被人忽略。但走进一看,金灿灿的鸡翅和汉堡,夹着新鲜的蔬菜,食欲的诱惑委实让人难以抵挡。我们的采访就是从汉堡包开始的……初尝汉堡包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家小店,他也就成了自主创业大学生的一员。与众不同的是,他没有像前几年崛起的学生创业大军那样轰轰烈烈,也没有风险投资和高科技含量,而是安静地经营着他的“杰作”,这样,我们便称之为“生存性”创业。
小店开在水产大学旁,周围还有居民消费群,旁边的网吧里也会不时冒出一两个买主,因此现在即使是暑假,生意还是不断。到了开学,在高蜂时段聘用四个伙计也忙不过来。周围又没有同类的竞争者,加上便宜的租金,小店运营境况节节高升。看来在选择店面上绝对是下了一番功夫。
别看如此一家小店,它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的经营管理方式和肯德鸡麦当劳的一样,因此开一家和开一百家都是一样的管理,而且一个人就能应付。有的舞厅在经营前期总要有亲戚代为收帐,而我就完全交给手下,因为每一笔帐的进出都清清楚楚,多收少收我都会知道”,作为99级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算帐”上当然技高一筹。
漫漫创业路
跟着他重拾创业历程,那看似平静的叙述带着我走过了他那段徘徊于成功、失败、希望和失望之中的困难时期。
在创业之前,我还是想过求职的。还是大二时,我就开始关注招聘信息,参加各类招聘会,但是几圈下来,觉得很难过。招聘重文凭重证书,而证书又跟不上形势,知识没有用武之地。虽然1997年相比现在就业形势一片光明,就业率高,但薪水不高,本科生一两千元,硕士生三四千元,令人沮丧。自此,我就开始全心投入创业。
道不同不相与谋,我大四搬出寝室,找了一名也有创业理想的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合租。我们每天谈论创业,每天都要谈六七个小时,平时大量阅读创业类的杂志、书籍、记得当时《理财周刊》每期必看,还有《大败局》、《穷爸爸富爸爸》、《麦肯锡方法》等都反复通读、一有空就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找合伙人,找项目,找灵感……
最初想要开个网吧,经过了前期长时间的准备,连投资上家都找好了,但是由于北京网吧火灾事件影响了办证,不得不放弃。看现在网吧不景气的样子,100万的投资,想想一身冷汗。后来参加国际特许经营招商会,对于确乏资金的大学生,只能找寻小型的项目。经过多个调查和洽谈,一番周折后,我确定了10万元投资的“白雪公主”干洗店连锁经营。但是在付款之后,经过再次的明察暗访,通过网上资料和已开店面的调查,我发现了其中潜藏的风险,因此毅然迅速回头,解除合同。看到干洗店这两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初10万元投资只能是最小型的店面规模,要是当初贸然投资,现在肯定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接着,我想到了要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做起,先做大学生市常去年12月正值南汇大学城二期商铺招商,我赶去了解情况,在大学城住了几天,观察商铺运营状况,经过仔细的考察和成本、盈利反复核算,发现南汇地处荒凉,双休日学生回家后不像市区的大学如此热闹,周边也没有居民消费区,再加上寒暑假,全年有半年处于淡季,因此盈利困难。
汉堡包浮出水面
忙碌了大半年,最后才想到了开汉堡包店,回首当时不经意的灵光一现,像是达到了王国维暮然回首的“第三境界”,然而,虽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但仍犹抱琵琶半遮面。想与做的差距之关键是寻找货源。我马不停蹄,到各家小型汉堡包店、肯德基、麦当劳等多方打听,由于各家开展了积极的保密工作,因此一直找不到门道,我使出浑身解数,将各方消息东拼西凑,顺藤摸瓜,经历了一个月的周折,终于瓜熟蒂落。
社会的快速竞争,催促着我加强学习,我每周都会去书城找书,每天看书也不少于两小时,此外还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动向,培养敏锐的嗅觉,因此我的生活过得很有目标,很充实。虽然这样的小店人人能开,但是我相信经营者的管理理念,目标志向有天差地别。我不断学习系统先进的管理手段,计算成本收回的周期,加快再发展的步伐,当别家每天关注盈利状况时,我却看重小店给我的隐性利润,它是我磨练管理经验的切入口,况且我目前的盈利能赶上工作五六年的成功人士,而且我相信我的发展步伐一定比他们更快。
创业路,我坚定地走出来
在我校今年的毕业生中,只有我是自己创业的,他们说起我就两个字:“佩服”。大学生创业“滑铁卢”在前几年听得很多,加上本来缺乏创业意识,因此很多人都选择了求职,而我是看多了创业的书籍,才会一心走创业的道路。即使有创业理想的同学,也会受到多方面的阻碍。我的一名同学就是受不了父母的压力最后放弃,我的父母亲戚到现在也还是反对;加上不谙门路,办证困难,无法贷款种种障碍,让创业者步履维艰。
大学生创业如襁褓中的婴儿,随时有被扼杀的危险,因此有提出先就业熟悉环境再创业的说法,我觉得创业要早,创业的过程是上班族无法学到的,一样要有如此的经历,还不如早跌倒早爬起,而且创业要有巨大的勇气,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等各方面的束缚与日俱增,会影响创业的决心。
当然,大学生初涉商场,最好从小做起,找自己熟悉的环境和行业做,找准切入点,这样才更容易成功。
就这样,我倾听着,也感动着,他的故事虽然没有曲折离奇的创业历程,也未有可观的创业成果,但他朴实而执着的追求过程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开更多的分店,让民营企业打进世界500强”的雄心壮志更让我为之振奋。在此,我尽力完整地记录他的回忆,希望给学弟学妹们,给创业的朋友们以借鉴。然而文字只能记录过程,而不能代替亲身的经历。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