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指散文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抒情、叙述和讨论。它长度短,形式多样。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教育十大行动师生共写随笔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一】新教育十大行动师生共写随笔
师生共写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信健康的发展,是学生心灵的加油站。通过师生共写,学生能够尽情的释放自己的情绪,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对学生教育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潜力。
1.加深了解,掌握教育方向
走进学生、理解学生的途径繁多,师生共写就是其中最具特点的一种。可以利用师生共写随笔,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通过随笔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与心灵感悟,让随笔成为学生的心灵守护者。学生通过随笔,可以记录生活中遇到的趣事,提高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帮助学生留住美好的瞬间,见证学生的成长。当学生开心时,通过随笔记录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尽情通过文字挥洒内心的喜悦之情,留住学生时代的单纯美好;当学生失败时,通过随笔记录失败的痛苦,对自己的勉励。教师通过共写随笔,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跟随学生的情绪,为学生的快乐感到快乐,为学生的悲伤感到悲伤,更加了解孩子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为学生的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导,实现对学生更好的教育。
2.强化指导,提升学生感受能力
在师生共写中,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指导地位。有些学生在进行随笔写作时往往不知道写什么,会偷偷的去网上百度随笔记录或者摘抄作文,无法实现随笔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师生共写中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指导。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筛选随笔好的学生,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努力的学习他人的优点,积极地进行随笔的写作。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随笔,传授给学生随笔写作的经验,使学生了解随笔的写作往往从小事入手,与生活联系密切,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提高学生对外界的感受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用眼睛欣赏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在生活的大环境下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学生在随笔写作中反应到“老师,我不知道如何进行人的描写”,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交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比如,人物外貌描写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先写一个人的大致特征(包括:身高、体型、衣着),逐渐到人物的局部描写,包括面部特征(头发、发型、眉毛、眼睛、睫毛、鼻子、嘴巴、脖子),在扩展到人物的四肢,值得注意的是,要让学生写带有人物特色的地方,并不是所有部位都要涉及到,这样写作人物才会更加鲜明饱满,生动形象。通过这样的写作指导,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提高对生活记录的能力。
3.高效交流,创建强大教育推动力量
在师生共写中为教师与学生创造了交流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点评学生的随笔,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在进行随笔的点评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点评语言要态度诚恳。教师在进行点评时态度要诚恳,语言委婉,多肯定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获得学生好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二是,有条件的进行点评。教师在点评时不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点评,而是有一定条件的点评。对于随笔写作认真,真情实感的学生,教师要积极的进行点评,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同时激励没有认真写作的学生,这种“差别”对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努力的完善自己。这样,学生才会更加诚恳的与教师交流,教师也要诚恳的与学生交流,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比如,有位同学写到“今天又要发随笔作文本了,好期待呀。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幻想老师能够给我写一大段的评语,我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可是每次老师只会在随笔作文本上写上‘缺少主题’、‘错字较多’、‘写作模糊’,而对于同桌梦凡的作业,老师总是用一些十分好玩的词,如‘主题很突出,像你的表现一样’、‘大小姐’、‘注意错别字’等,我们两个都有错误,为什么老师对她的评语那么多呢,希望老师能够进一步指导,我希望老师您的帮助。”通过这样的点评方式,学生会主动的反思自身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从而使学生的的学习能力提高,形成强大的教育推动力量。
4.长期坚持,促进学生质变
随笔的长期坚持,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形成良好的品格,对于生活与学习更加自信,形成开朗的性格。同时,随笔记录还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具备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积极地迎接每一天。随笔还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在长期的随笔写作中更加缜密,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随笔是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学生人生成长中的“记忆之匣”,教师可以利用随笔,为学生整理出随笔专集,为学生保留更多的快乐与温馨,激励学生的前进,在未来会议中能够不断的勉励自己,推动自我的进步与发现,实现自我的质变。
新教育模式下师生共写是一场“微革命”,它极大的建构了平等、自主、开放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外界感知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使学生养成自信、开朗的性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记录生活的美好,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推动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
【篇二】新教育十大行动师生共写随笔
经过暑期“新教育”的培训学习以及后期的自我学习,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学生,对课堂,对自我的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下头我就一些“新教育”提出的先进理念谈一点自我的体会。
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学校、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立数码学校、构筑梦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向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应对太多的梦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必须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能够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必须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必须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这个世代和前一世时代最大的不一样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必须会被淘汰!因
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所以,今日多读几本书,就是为自我的未来投资。不断追求终身的知识成长,未来才有立足的空间。
我认为,新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以前,我们只明白学生成长,从来没有人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样真真切切地摆到大家面前。其实想想也是孩子在成长,我们怎样能够用陈旧的思想来进行教育呢?新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与学生都在成长。今日的我和昨日的我应当是不一样的,今日的我会更加珍惜时间读书学习的机会。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学习而遮掩了的心扉。努力读书,用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争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教师。
要很好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行列里,教师的行走方式极为重要,今后我要加强自我反思的本事,善于学习,随时反思,反思自我的教育,反思自我的教学。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本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改变自我行走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学生的学习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让学生在一种良性的、合作的、对话性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本事,有效组织教学,协调与沟通各方关系,随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师生在学校这一精神家园里得以共同成长。
新教育这条路还很漫长,但“行动,就有收获”这一新教育的理念鼓舞了我,虽然我不够优秀,虽然我起步很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勤于学习,勤于反思,不断充实提升自我,让新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梦想",使自我的思想不断提高,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教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梦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篇三】新教育十大行动师生共写随笔
走近新教育,最能感受到新教育倡导者以及实践者们的那份热情,那份梦想,那份对完美未来的企盼。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日,在我们深知不能改变目前教育现状的情景下,在绝大多数人“万马齐喑”,如一潭死水般沉寂的时候,新教育人选择了站出来。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与其苟延残喘地活着,不如潇洒地走一回;勇敢闯一闯,不管结果会怎样,至少以往尝试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新教育人成了开拓者,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大声地向世人宣告:我们要换种活法。
是的,换种活法。这就是为什么新教育出现的原因了。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理由的,不管是内因还是外因。新教育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因为,梦想不会泯灭。经济再发达,物质再先进,终归还是有一些“精神守望者”,他们不愿沉沦,他们拒绝平庸。于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新教育一出,立时激活了这一沟“绝望的死水”。我们也欣然发现,沉默不等于灭亡,静静地蛰伏乃是等待那迟来的“呐喊”。新教育这一声“呐喊”,唤醒了那些尚未沉沦的教育者们,唤醒了那些在黑暗里“哀怨彷徨”的摸索者。于是,大家找到了共同语言,重燃期望的火苗。
在新教育这面大旗的召唤下,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队伍中,如同涓涓细流,逐步汇聚成大江大河。最终,浩浩荡荡,既天而来。
新教育所倡导的,其实是一种信念。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拿起笔,你就能够改变。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仅有坚持,才有奇迹。见证奇迹的时刻,就是你决定改变的时刻。
是的,拒绝沉沦,拒绝平庸,换种活法,活出精彩。这就是新教育。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