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报告时间为几小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核酸检测是临床诊断、解除隔离、康复出院的重要诊断依据。伴随疫情进一步发展,抗疫“战场”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区域和使用场景,对检测设备和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为满足“移动即时检测”需求,华大智造研制全封闭新型冠状病毒快检自动仪,并联合上海吐露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配套试剂。该产品可支持1小时内完成病毒样本核酸提取、检测和结果判定,全程自动化操作,直接提升新型冠状病毒的即时诊断效率。
2023年10月在第十四届国际基因组大会上华大智造发布DNBelab D系列仪器,这是一款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样本制备仪,可通过控制一组表面疏水的电极,让实验人员可以像写程序一样自由操作液滴,在芯片上实现复杂步骤分子生物学实验。本次基于DNBelab D系列仪器为基础开发的全封闭台式新型冠状病毒快检仪,小巧可靠,操作便捷快速,封闭安全。
该设备集成了磁珠提取,微量液体操控,温度循环,荧光定量等功能,可配套qPCR, CRISPR等试剂盒使用,有效降低试剂用量,提高反应效率,缩短反应时间。这款仪器可作为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现场即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POCT产品,有效减轻医护和一线工作人员的负担。
其中新型冠状病毒CRISPR快检试剂盒由华大与上海吐露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吐露港公司的HOLMES专利技术是利用CRISPR蛋白的反式切割活性实现病毒核酸序列的高效识别、信号的快速转换和高保真放大,可在几分钟内将扩增信号放大数万倍,从而实现快速速、高效、灵敏地检测病毒的目的。将此CRISPR分子诊断专利技术结合在DNBelab D平台,可实现1小时高效完成样本到报告全流程。
在检测过程中,实验人员只需添加样本和相应试剂盒,手工时间仅为2分钟,全流程在封闭环境中自动操作,完全避免了外部环境和操作过程带来的污染。一体机实现从样本处理到结果的自动检测和输出,对实验及人工环境要求极低,可以满足快速移动检测需求,避免不必要的物理隔离和长时间等待,帮助医护人员提高确诊效率,及时监测病情并进行干预治疗。
在当前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作为国产生命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生产制造的新生力量,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DNBSEQ-T7、MGISEQ-2000和MGISEQ-200,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MGISP-100和MGISP-960在多地被用于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序列,提升检测中心样本处理能力,在武汉及湖北疫情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华大智造也在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对科研和临床检测所需仪器持续进行技术攻关,提升新冠病毒检测效率,解析研究病毒疫情发生机理,与社会各界同战疫情,共克时艰。
新冠病毒报告时间为几小时
疫情期间,为确保自己“百毒不侵”,不少人捂上口罩,戴起手套。平时按来按去的电梯按钮,现在碰一下都感到胆战心惊,司空见惯的门把手,每天用消毒水擦得锃亮。很多人不禁要问,新冠病毒在这些常见物品上能存活多长时间?关于新冠病毒的ABC你懂多少?
新冠病毒在常见物品上能活多久?
日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免疫与呼吸系统疾病中心、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国际顶尖科研机构的联合团队在Medrxiv发表预印本文章,专门研究了新冠病毒在气溶胶及材料表面的生存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在正常的空气湿度及温度条件下,新冠病毒至少能在铜表面存活4个小时,在纸板上存活24小时,在聚丙烯塑料和不锈钢表面的存活时间更长,达到72小时。而在湿度更高的气溶胶的环境中,新冠病毒同样能够存活3个小时以上。
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何区别
据世界卫生组织3月6日晚发布的每日疫情报告显示,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虽然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但两者存在本质区别:
首先,传播速度不同。新冠肺炎传播速度慢于流感,但中位潜伏期更长。
第二,患者传播病毒的时间不同。流感病毒传播主要发生在患者开始出现症状后的3至5天里,也可能在症状出现前就能传播。与之相比,虽然有些新冠肺炎病例可在症状出现前24至48小时传播病毒,但目前来看这不是主要的。
第三,传染力不同。根据对基本传染数的评估,新冠肺炎传染力强于流感。
第四,重症比例不同。迄今数据表明,8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为轻症或无症状,15%为严重感染,5%为极严重感染。严重和极严重感染比例高于流感。
第五,易感人群有一定区别。流感的主要风险群体包括儿童、孕妇、老年人、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者和免疫系统存在问题者等。对于新冠肺炎,目前研究表明老年人和患有其他疾病者面临较高的严重感染风险。
第六,病亡率不同。虽然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新冠肺炎的病亡率,但目前数据表明,新冠肺炎病亡率大概在3%至4%,而季节性流感病亡率通常远低于0.1%。
第七,医疗干预措施不同。目前已有可用于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但目前尚无获得许可的新冠肺炎疫苗或治疗药物。
个人如何防范新冠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2月28日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遏制疫情从你开始”。世卫组织给出10项针对新冠病毒的个人预防措施基本建议。
首先,定期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或用肥皂和水洗手。手接触受污染的物品表面或病人后再触摸面部是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因此清洁双手可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第二,定期用消毒剂清洁物品表面,例如厨房桌椅和办公桌等。
第三,自学有关新冠病毒肺炎相关知识,但要确保信息来自地方或国家公共卫生机构、世卫组织网站、地方卫生专业人员等可靠来源。对大多数人来说,感染新冠病毒后一开始的症状是发烧和干咳,而不是流鼻涕。大多数感染者为轻症,无须任何特殊照顾即可好转。
第四,在发烧或咳嗽期间避免旅行,如在飞行途中生病,应立即通知机组人员。回家后应立即与医卫人员联系,并告知他们自己去过哪里。
第五,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衣袖遮挡或使用纸巾。纸巾用完应立即扔进封闭垃圾箱,然后洗手。
第六,60岁以上或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重症的风险可能更高。这类人群应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比如避免前往人多的场所或可能与病人有互动的场所。
第七,一旦感觉不舒服,请待在家中,并打电话给医生或当地医疗人员,他们会询问你的症状、去过哪里、和谁有过接触。这将有助于获取正确的建议或根据指引前往正确的医疗卫生机构,并可预防感染他人。
第八,生病时应待在家里,吃饭和睡觉与家人分开,使用不同的餐具。
第九,如出现呼吸急促,应立即就医。
第十,疫情期间感到焦虑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当生活在一个受疫情影响的国家或社区时。请了解本社区防控疫情的举措,并就如何在工作场所、学校等保障安全展开讨论。
新冠病毒可能长期存在,我们该如何防范?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像流感病毒一样与人类共存。为此,我们要在临床诊治和生产生活防范方面做好相应准备。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柯会星介绍,病毒进化的基本规律是“与宿主保持共同进化”。病毒以裂变为主要繁衍方式,它进入宿主的根本目的,是从宿主体内获取自己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这一“动作”会使人类患病,甚至死亡。但从病毒的角度来讲,为了确保可长时间从宿主处获取能量,它们需要适应不同宿主的环境。因此,病毒会在繁衍过程中发生变异,以便在人体待得更久,能够进而传播。
新冠病毒此次“采用的策略”就是低毒性、高传染性,这给了它们更多的机会感染人类,并能在很长时间依靠感染的患者存活下去。随着人们对新冠病毒认识的加深、疫苗的研发与应用以及特效药的发掘,也会使人们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提升。种种因素综合,未来新冠肺炎就可能像现在的流感一样,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
柯会星表示,短期内新冠病毒毒性不会减至流感病毒的程度,即使有一天它确实长期存在,我们也无需恐慌,只需在公共卫生和个人防护方面做出一些调整,就能很好应对。比如,临床方面,完善传染病防控体系,尤其是报备制度和防疫措施,以及设立更多传染病医院和病房;在社会生活方面,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应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在流行高峰期,尽量不安排、不参加人员密集活动。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