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作文3篇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作文1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我首推诗词歌赋,因为在我心中,它们是最特别的存在,也较具代表意义。我自小便极喜爱唐诗,及长,又觉得词的韵味更深远些,后来涉猎多了,便愈发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又不免感慨那些古人的才情,确是现代人无可比拟的。有时候看多了那些诗词,便觉得从骨子里透出一股清灵的感觉,所有的一切皆可抛至脑后,宁愿“采菊东篱下”,抛却扰人的尘嚣。有人说我太情绪化,我不否认,有时我看了一阙词,忽而体会词人的感受便不免难受起来,极易被那一阙阙词控制感情,然后心便隐隐痛了起来。
我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之大,自汉唐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此后并对韩国、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特别是其中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焦点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我们作中国青年一代,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文化,努力推动文化前进。先前:传统文化引导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她始终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现今:我们要承担起光大,把优秀中华文化应奉献给人类社会,而不是一味地去享用别人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未来:民族要发展,民族文化必须要发展。站在今天,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今天我们的使命,责无旁贷。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作文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场围绕家书兴替的讨论就此展开。学生甲认为家书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当然不用写信……说到底,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传统争论的问题。
其实,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它们之间的冲突是可以解决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的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其中,洛中最显京都街道棋盘式的布局,这里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既有千年古刹,也有西式建筑。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两层楼木层,充满古香古色的古都风味。在京都市区,6公尺以上的建筑甚至都被为破坏景观,极易引起市民反对,所以没有高层建筑,也没有高架桥。走在京都的街道,你还会真正领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训。你会看到很多的手工纺织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满传统味道表演。
同样,你也能在这里领略到现代气息。京都最新的车站,你能感受到21世纪的“高速”,它结合了五大特点:交通,停车场,文化,饭店,百货公司等全球数一数二的各类设施,尤其是车站内高11层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货公司商场及科技游乐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筑。站在这个多元化车站的顶楼眺望,看到高台寺周边的庭院,低矮的两层楼木屋,你才会真正惊诧于京都的魅力,绝不是精彩绝伦的现代建筑,更多的是千年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又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国馆内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制作的《清明河上图》;上海馆中由声光电影演绎的多媒体影片《永远的新天地》;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的展点。
京都的灿烂和世博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不矛盾,我们既不能以传统文化消亡的代价来推进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不能无视现代科技的发展来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唯有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两翼齐飞,整个人类的发展才能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作文3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然而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刻转型,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和变化给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微文化的崛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推广和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个人互联设备的迅速普及,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信用、微支付、微投资、微管理、微生活、微整形等以“微”字冠名的概念和现象纷纷登场,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就是微文化。微文化宣告了一种以去中心化、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及时化为特点的新兴文化形态的产生。网络和现实的难解难分使微文化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的现实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来没有任何时代像现在这样,媒介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微文化的涵义
百度百科“微文化”词条指出,此词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审定入选2010年度新词语,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并给出了一个“参考性释义”,指由于微博这一网络平台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①百度百科关于微文化的界定虽然指出了微文化的某些特性,但是这种说法太笼统,未能揭示其本质特征。而且,在这里它偷换了一个概念,入选2010年度新词语的应当是“微博”,而不是“微文化”。
从逻辑关系上来说,微文化从属于文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分析文化的角度来界定微文化的内涵。石裕东、刑起龙在《微文化内涵初探》一文中指出,“微文化”是指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所创造的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导向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②相比较而言,这一概念的表述更符合实际,更能为我们深入分析微文化的特征提供指导。
(二)微文化的二重性
微文化在当前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它具有辅助性与主导性兼备的特性,而这两种特性恰好又是相互对立的。辅助性,是指微文化首先是以大文化的存在为前提的,依赖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根基。因为微文化自2009年才产生于中国,终究是一种辅助性文化,无法独撑文化领域。但是,从微文化的社会普及面及其影响力来看,它似乎又显露出以小搏大、以微为大的强劲冲击力,从而大有成为主导性文化的趋向。
微文化的传播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它改变了过去的点对面的线性传播方式,转换为点对点的网状传播方式。点对点的网状传播方式兼具信息的集聚和放大、过滤和整理、传播和接受的功能,深刻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规律,促成了通讯和媒体的社会化或者说社交化。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并通过各自的社会化圈子进行网状扩散,微信息也因而可以创造出信息冲击波。
然而,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问题上,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微文化自身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二重性特点,既以辅助性文化的方式存在,又能释放出主导文化的冲击力,发挥其作为辅助性文化的主导影响力。
(三)微文化的三个特征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微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诸多不同,呈现出独有的特征。
第一,微文化呈现出“去中心化”和“群体化”特征。
在以微博、博客、微信等为媒介的微文化传播中,淡化了传统文化传播中金字塔信息中心,而让原来传播中的受众成为了新的信息源,形成了人人都是中心的文化传播格局。这就是微文化的“去中心化”特征。网友们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自发维护的这些信息平台成为了新的信息中心,从而形成了超越地理空间和时间间隔的虚拟群体。
第二,微文化呈现出文化的草根化和民主化特征。
由于微文化传播的低门槛和便捷,带来了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呈现出平民文化和草根文化的特征。同时,由于它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动的特点,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主的公共文化空间。然而微文化的这种草根化和民主化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反智化倾向,一方面,使大众有了更多的话语表达空间和权利,另一方面,微文化传播知识的体系性和理性化程度会急剧降低,这会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明体系的构建带来极大的挑战。
第三,微文化呈现出文化的碎片化和快餐化特征。
微文化的新形态虽然可以填补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但是这种文化的碎片化和快餐化特征,却在消解着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甚至严肃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文化知识的累积和传承。我们应当如何解决微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二、微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排异与融合
(一)微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排异
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蕴藉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对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特征、社会心理乃至民族情感和文化共识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新兴的文化形态却在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上与传统文化有了很大的分歧。
新旧两种文化形式在互动和发展中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从社会地位上来说,传统文化是属于官方或专业媒体机构倡导的主体文化,或者说是权威文化,而微文化属于兴起于民间的由普通大众主导的高度自主的文化。从文化的传播方式来看,传统文化受限于传统媒体的形式,属于单方面的文化输出,而微文化借助于新媒体的“点对点”传播,属于平等性、交互性文化传播。从产生根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反映的内容都是现实世界或者是对现实世界的升华和提高,而微文化的产生则源于信息技术,反映的是网络世界的现实。从发展脉络上来说,传统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讲究仁爱、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文化。而微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开放的文化,由于先进技术的进步,导致其正在成为一种强势文化,③大有取代传统文化成为主导文化的趋势。在当今社会现状下,如若处理不当,极易受到西方文化和其价值观的影响,导致西方文化对当代文化的全面占领。
(二)微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恢复生机的桥梁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都脱离不开本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性格和风俗**惯的影响与制约,这也是微文化虽然具有主导型文化发展趋势,但是又具有辅助性文化特性的原因。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当代微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微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并弥补了传统文化在社会个体关怀上的不足。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潮中,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在逐渐缩小,近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借助微文化的传播媒介也在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各地。以“我的中国节”微电影为例,由中国青年报、凤凰视频和深圳市耕田文化联合出品的中国首部传统节日主题系列微电影《家在情在,我的中国节》分为《我的端午节》《我的重阳节》《我的元宵节》三个单元,于2012年正式推出。《我的端午节》6月21日在凤凰网视频、爱奇艺高清、优酷、中青在线等多家主流网站上线后,10个小时内就吸引了超过10万网友观看,一周之内,该片点击量已超过了100万次。在美国腾傲传媒集团主办的2013年度首届旧金山亚洲微电影节上,《家在情在,我的元宵节》获得最佳微电影奖、最具创意微电影奖,《家在情在,我的重阳节》获得最佳音效奖,并同时跻身优秀微电影50强。与此同时,《我的中国节》主题歌在2013年的端午节期间亮相“世界十字路口”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
由此可见,我们当代的微文化与大象无形、和谐相生的东方传统文化,正在排异中融合。微文化的出现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中国元素在世界各地频频出现,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喜爱。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途径
(一)要全面把握微文化受众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
微文化受众群体因其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关系的差异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群体分类,大致上可以分为青少年群体和成年人群体两大类。成年群体大多有着传统媒体接受的**惯,微文化传播仅仅是他们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辅助文化形态。而青少年则是微文化传播的绝对主体和最活跃用户群,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消费、社会关系、知识获得等全都依赖于微文化的传播和引导。因此,我们要通过对青少年群体和成年人群体网络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他们在微文化传播和接受中所具有的现代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不同,探究两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和了解情况,并尝试提出适合不同群体现代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建构模式。
(二)要深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特点,选取适合的新媒体传播形式
在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将新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形式进行比较分析,把握传统文化目前所采取的主要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及传播效果。在把握传统文化的呈现形态和选择的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传播和传统媒体传播的优劣。同时,努力增强受众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要充分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新媒体呈现的内容形式对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要深刻预见到二者在内容或形式建构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等等。
(三)要清晰把握微文化传播多元化的形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
武汉大学杨威教授指出:“从量的方面而言,‘微民’构建着‘微文化’,这个群体的规模决定着‘微文化’辐射的广度;从质的方面而言,‘微文化’与主流文化有融合、平行和背离三种关系。‘微文化’既可能创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公益文化,丰富和融入到主流文化中;又可能营造出一种琐碎、平实、无害的‘小众文化’,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还可能制造出一种消极、颓废、有害的反文化,消解和抵触主流文化。”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多角度实证分析微文化的多元化形态,诸如自媒体的特征、微博微信和微电影等文化形态的特点,探析通过微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和独特之处。同时,还要研究新媒体形式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方式,探究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模式等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主流文化与潮流文化的关系,透过潮流把握主流,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网络文化建设。
(四)要把握传统文化与微文化融合的传播策略,拓宽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
当代微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与融合,需要在遵循一定规则和程式的前提下,尝试借助媒介事件的力量扩大文化事件的传播效果,借助媒介传播的效果增强传统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借助媒介仪式的象征性构建传统文化的特定价值和意识形态,借助媒介教示的方式使抽象的传统文化更为具体鲜活。⑤通过把握传统文化与微文化融合的传播策略,理解新媒介环境下大众意识和文化认同的变化,努力拓宽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渠道和途径,使其积极服务于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