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次课程改革其主要的落脚点是在日常的教师教学的过程当中切实将新课程理念以及课程教学研究者的思想贯穿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中, 所以, 从这一点来看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是否能够有效、科学直接关乎这次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与效果性。在今后的教师教学中, 只有从教师的课堂行为出发,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进一步的进行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与优化, 从而实现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行为; 行为转变;
1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
相比较而言,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围绕教师教学行为, 无论是在理念方面还是在具体的教育哲学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特别是在终身教育、民主教育、素质教育以及个性化教育等诸多理念的影响下, 教师教学行为在内涵与外延方面也有了崭新的变化。从20世纪初到现在围绕教师教学以及教师教学行为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教师教学中, 注重教师教学行为的开放性、民主性以及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创新性是推动整个教育教学迈入新台阶的重要基础。从整个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出发, 进一步整合我国当前的教师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是当前课程研究领域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
1.1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价值取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一书书名正是突出了新课程改革核心的教育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进行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之前, 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整个教育的主体, 也是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关注对象, 需要了解学生当前的教育需求、发展需求。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来进行系统的改革。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课程改革, 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人本主义教育以及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观。这也是当前整个课程教育改革所需要提升的一个主要方向, 更是今后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改进的一个主要思路。
1.2 尊重学生多元化与个性化差异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在进行教师教学行为完善的过程当中, 其所秉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理念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差异。由于教育背景性格家庭环境等诸多微观因素的影响, 在学生进行日常的学习、探究、认知的过程当中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需要在今后的教师教学中予以关注, 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差异化教学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践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
1.3 强调教学中师生角色相互转换
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 教学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与学生双方应该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 进一步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强调教师与学生不断地围绕个人的经验以及社会的精神文化世界产生更多的互动与共赢。教学相长, 实现学习教学共同发展, 这也是这一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的焦点。
1.4 提倡自主、合作、交流以及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 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此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的焦点。相比较而言, 当前的自主合作以及注重交流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在课程改革中, 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学。通过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发挥出更大的主观性和能动性, 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在价值、情感、体验、交往等诸多方面的维度产生正面的变化和影响,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等诸多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2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
在整个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课堂行为虽然相比较而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与新课程理念以及相关的标准而言, 还存在了一定的不足, 为今后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行为的改进提供了方向的指引。
2.1 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随着新的课程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 已成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被广大教师所采用, 是一种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3]但是讨论的真正意义并不能被学生所理解, 在讨论中学生不能够准备的把握讨论的意义, 这样就导致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的并不明显,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小组讨论的时间随意性较大, 有的小组不去讨论教师所规定的任务, 讨论的问题或浅或深, 缺乏讨论的价值, 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有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教师不注重问题引领, 甚至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少细致的讲解, 不进行必要的总结概括和思路梳理, 教师的课堂即时性评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评价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
2.2 课堂提问质量不高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它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课堂互动、信息交换的主要形式, 是促进学生合作、探讨、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课堂上, 教师有时的提问存在着随意性, 受主观思想所制约, 从而导致了教师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 提问的质量不高对于学生的高水平认知方面的提高效果不大。因此, 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 就要从学生的最基本的认知规律中着手, 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设计更多高层次的问题, 对于通俗易懂的问题教师应当一代而过, 对于深层次的问题, 应该耐心讲解。在学生方面, 对于不懂或者难懂的问题, 应该以及向老师请教, 这样才能提高问题的质量, 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效率, 真正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2.3 后进生顾及不够
在课堂上, 教师为了赶教学的进度, 完成教学目标所设定的教学内容, 在让学生回答问题、师生相互交流时, 班级成绩排名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通常被教师选定为回答对象。在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后进生, 就这样被老师忽视、甚至冷落, 基本体现不出自己存在的价值, 致使“差”的更“差”。有的老师认为, 在课堂上叫这些后进生回答问题, 会影响教学进度, 影响其他学生的时间, 教学任务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4 课堂练习作业缺乏层次化和自由化
课堂练习作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在课堂作业上大部分老师都是整齐划一, 统一给学生布置练习题。布置练习题的好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但是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完成的程度是不同的, 成绩好的学生很轻松地就能完成, 成绩不好的学生完成起来很困难, 这样也就成了他们的负担。《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突出学生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因此在布置作业时, 应当设定一个最低标准, 对于成绩好的学生, 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 练习的作业内容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 自己确定。
3 新课程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1 教师教学习惯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习惯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行为方式。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变化较大, 教师难以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在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固话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应该进行改革。面对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 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3.2 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是在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当中, 由于受到教师传统的教学习惯的影响, 不可避免地产生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会引导教师采用自己所熟悉的或者比较常用的方法来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
3.3 工作负担及时间的限制
由于教学班级的增多, 学校的教师就相对缺乏, 这样就导致了很多教师同时担任多个班的教学任务, 有的班主任一职也是有教师所兼任的, 这样就使得教师的负担重、压力大, 沉重的负担限制着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新课程强调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 要让学生参与与体验, 教师的任务重, 没有时间带着学生一起来参与新课程改革, 这样就给新课改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 改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策略探析
4.1 进一步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优化教学行为, 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动态双边活动”。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动态交往、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实践活动。新课程教学要求,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 要密切关注每位学生, 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以提高教学效果。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行为之一, 在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提问时, 提问的问题的数量、质量以及是否符合本节课的要求、对学生有没有重要意义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问题设置上, 数量要恰当, 过多过少的问题对本节课的质量都有影响, 在提问时, 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以及空间, 让学生自主探究, 自我思考, 这样的课堂提问, 才能让学生作出深层次的思考, 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4.2 有效促进教师由观念到行为的转变
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反思, 促进观念向行为的转化。教师要学会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 教学行为常常在重复一个过程, 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框架, 最终就形成了一种因行为习惯所形成的定势,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经常在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那么很可能停止不前, 教学也就成了一种稳定的、相对滞后的状态。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不断进行思考与总结, 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 教师要在教学行动中反思,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效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 2014 (8) :123-125.
[2]陈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08.
[3]胡吉蔚.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剖析[D].扬州:扬州大学, 2006.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