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要提高学习化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是一项探究性活动,积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实验能动性,还是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和重要途径。
心理学认为: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时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中学化学教学担负着两大任务:一是传授知识,一是培养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造和思维突破,就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在学习和获取新知识能力上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化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的启发指导,并通过学生的努力实践来实现。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的功能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新课改后在“实验化学”模块中明显加强了实验的设计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应用,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得到全面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创新。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落实对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思维的培养,要注重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探究学习是由美国科学家施瓦布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首先倡导的,在过程中强调自主,检验和个性。在新教材开展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实验教学,采用引导探究和研究性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新教材的使用效益。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模式
科学的教学过程可认为是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学习可以借用科学的实验过程而展开。这一过程的主要模式为:
提出问题→客观实验事实→提出假设→实验调控→提出结论→应用结论
这一过程我们主要以能提出假设与探索方案为目标,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假设一般浅显,只要教师设计得当,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应可以完成这一过程。
Ⅰ.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学生的思维通常很分散,对教材产生疑问的情况经常会有,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意识的为他们创造一种良好的研究情景,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否定疑问。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课堂教学尽量开展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及变化规律,从而完善知识的系统性和能动性。
教学示例:焰色反应
1.研究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焰色反应的操作和应用。
B.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方法。
2.发现问题
问题1:能否运用这个反应来鉴别钠元素和钾元素?
问题2:其他元素灼烧也会有颜色吗?
问题3:能用这个方法来鉴别物质吗?
问题4:为什么它们灼烧火焰会呈现出不同颜色?
问题5:这些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
3.引导并制定方案
【教师提问】如何解决问题1?能否通过性质实验来检验?
【学生小结】钠、钾两元素性质相似不可以用性质实验来检验。
【教师提问】可用焰色反应来鉴别,那么如何来进行操作?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明确焰色反应实验要点。
【学生活动】做对比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体会操作要点。
【教师活动】运用幻灯机,让学生上讲台讲解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实施方案并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按照改正的方案进行实验,记下实验过程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活动】巡视,并纠正错误操作,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Ⅱ.重视选做实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选做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在动手前能够尽可能地思考,设计出多种方案,并让其实践,此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失败,在肯定其探索精神的同时帮助学生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示例: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1.研究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亚硝酸钠的性质及与食盐的鉴别方法。
B.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物质基本性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知识点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总结亚硝酸钠的性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亚硝酸钠的性质。
【结论】
①亚硝酸钠的不稳定性
NaNO2+H2SO4===NaHSO4+HNO2、2HNO2===NO↑+NO2↑+H2O
②亚硝酸钠的氧化性
2NO2-+2I-+4H+===2NO↑+I2+2H2O
NO2-+Fe2++2H+===NO↑+Fe3++H2O
③亚硝酸钠的还原性
5NO2-+2MnO4-+6H+===5NO3-+2Mn2++3H2O
3.引导并制定方案
【教师提问】如何解决问题?可通过哪些实验来检验。
【学生活动】利用亚硝酸钠性质,讨论实验方案;并通过方案验证亚硝酸钠性质。
【学生活动】做对比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教师活动】运用幻灯机,让学生上讲台讲解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归纳并得出结论
三、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策略与体会
1.正确处理“导”和“探”的关系
“导”是前提,探是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设置问题和探疑质疑,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综合判断,不断修正,推理归纳等系列思维活动。
2.恰当提问,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
每个实验本身就是问题思考的实践过程。学生实验的目的就是要在实验中锻炼多种思维能力,对问题的思考应该贯穿于实验整个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恰当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有意识进行思考,渐渐地让学生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
3.规范演示实验,培养科学的实验素质
每个化学实验过程都蕴含着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实验过程中的小心谨慎,认真观察,实验操作的迅速敏捷等都可以创造科学的实验环境。这些素质的培养,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中要严格要求,特别是演示实验,在演示时必须坚持实事求事的科学态度,必须操作规范,准确,有序,切不可随便操作。
4.做好每个实验的总结
对于一个化学实验,操作完成只是完成了实验的一半,同时完成实验报告和总结,才算是完成实验的全部任务。加强实验报告和总结,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录描述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分析综合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认真总结实验结论能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