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大学教育比较强调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但目前较多情况是大学教育停留在中小学阶段,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的层面上。其实这与大学阶段的学习特征是不完全相符的,大学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去学什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大学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教育一般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等多个阶段。这种划分是根据我们受教育者的本身特征来决定的。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能力较弱,但模仿和记忆能力很强,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重点在认识事物和记忆知识上。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步增强,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也很旺盛,这个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因此中学教育要传授知识和思维训练并重,让学生从外界获取知识来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而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体系,也有较为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带有了选择性,是一种主动的学习阶段,因此在大学教育当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所以说,不能把小学或中学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大学教育之中。因此对于大学教师和大学生而言,都应该改变教与学的观念和方法,以适应大学阶段的教学要求。
一、大学课堂教学,我们应该教什么
1、教师是引路人。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事物的能力,已经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学来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因此大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更要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指引学生自己去探索与领悟知识。对于大学教师不但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师父,更是指引方向和传授方法的导师。
2、满堂灌教学的危害。满堂灌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知识的讲解为重点。这种教学模式是想尽量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本意是好的,但是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并且以学生学到知识为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单方面的好意,有时候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与中学教学或许有些作用,但对于大学教学不但没有很多效果,还存在一些危害。主要的危害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课堂上教师单独的表演,让学生成为看客。担负主要学习责任的主体没有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同样也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参与交流活动。
②课堂上教师不遗余力的知识讲解,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机器,扼杀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乐趣。老师要讲,更要让学生想学。
③教师大量的知识板书,让学生成为抄写工。学生疲于记笔记,而忘记了对知识的思考。而上课更重要的不是记下了多少个知识点,而是要开动脑筋,去思考、去理解,把老师传授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④老师讲解的大量知识,为了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单纯检查知识点的考试,让学生成为考试专业户。其实纯粹知识点的灌输和考查,没有使学生明白知识的真正内涵和价值,这些知识也就很难融入到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这样学生就变成了为考试而学习知识。
3、我们应该教什么。针对满堂灌教学模式的危害,我们应该转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大学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①教知识,知识仍旧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教知识不是单纯的灌输,而是以知识为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增进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②教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一生只靠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来经营自己的一生,肯定是远远不够。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但自己要有时刻学习的精神,还要身体力行地帮助学生树立一生学习、时刻学习、主动学习的观念。
③教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古人曾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个教师,教给学生一个知识点,学生也只是掌握这个知识,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正确“修行”的方法。
④教思考,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现在大家都强调创造力的培养,其实创造力就是自己开动脑筋去想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而不是背书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
⑤教探索精神,激发学生探索精神,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求知识。在已有问题的求解上,中国的学生在国际上应该是最优秀的,但是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上,中国学生缺乏发散的思维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只要学生有了探索精神,他的学习就不会是为了别人而学习,也不是为了单纯找一个工作而学习,而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追求而学习。
二、教师并不限制于三尺讲台
目前有很多大学教师,上课就在讲台上上课,下课立马走人。老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也不了解老师。这种教学方式,相当于给学生放一段教学的录像。现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学习、网络学习完全可以取代这样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对目前的一些教学进行改革,使它成为视频教学、网络教学都可替代的教学形式,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三尺讲台的教学模式:
①老师上课不要总是站在讲台前来讲课,可以走入学生当中,贴近学生,观察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是一个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就不要在教师和学生之前形成距离,距离近了,心也近了。
②老师上课不要一味强调知识的讲解,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上,要着重考虑如何才能让学生懂,这样就要激发学生去思考。大学生不愿意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喜欢沿着一条道路自己走。因此老师在课堂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探求知识,去领悟知识。
③老师并不是一直站在讲台上的讲解人,而是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同伴。
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上课应该融入学生当中,让学生充分接受老师而喜欢老师,学生一般是先喜欢上课的老师再喜欢这门课程从而主动去学习这门课程的知识。因此,教师的人生舞台并不是那只有三尺的讲台,而是与学生在一起的广阔天地。
三、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我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有教育管理部门的教学评估,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机构的教学评价,教学督导的评价,主管领导的评价以及同行与学生的评价。其实有一些有关教学质量评价的规章与规范,大多是以管理操作方便为出发点而制定的,并未真正从教学的本质出发,也并没有体现教学的真正目的。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参与的就是上课的教师和听课的学生,而其中学生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对象,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学生,当然上课的老师也有发言权。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上课教师的评价。上课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性进行评价,以及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自评。其实一堂课上得好坏,上课的教师心中都有数。
2、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最为重要,他们的评价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是否喜欢这堂课,“好之不如乐之”是有道理的;二是在这堂课中是否很有收获,这一点才是真正的目的。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我们不能让局外人来代替学生的感受。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应该多倾听学生的心声。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