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工作范文>>教案范文>>2023年《说木叶》教案

2023年《说木叶》教案

标签:时间:

《说木叶》教案1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说“木叶”》教案。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说木叶》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

《说木叶》教案1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说“木叶”》教案。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二、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袅袅( ) 橘徕() 亭皋( )寒砧( ) 漂泊()窸窣()迢远( ) 冉冉() 落于言筌( ) 灼灼() 门栓( )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不是。写“木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特点。

  4,作者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四、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联系课文,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首先,自己默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教案《《说“木叶”》教案》。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⒌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空阔黄色——木: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饱满绿色——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五、合作探究⒈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 “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的绵密之意,意境更为空阔, 生动的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的烘托了悲秋之感。⒉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趣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引用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有什么作用?明确: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的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

  六、迁移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字·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七、拓展延伸

  (运用文中理论,进行文学鉴赏。)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其他意象。(比如月、柳、梅、竹、松、菊、夕阳、杜鹃、燕子等等。)

  1.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2.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送别之词.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

《说木叶》教案2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说“木叶”》教案。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二、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袅袅( ) 橘徕() 亭皋( )寒砧( ) 漂泊()窸窣()迢远( ) 冉冉() 落于言筌( ) 灼灼() 门栓( )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不是。写“木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特点。

  4,作者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四、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联系课文,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首先,自己默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教案《《说“木叶”》教案》。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⒌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空阔黄色——木: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饱满绿色——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五、合作探究⒈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 “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的绵密之意,意境更为空阔, 生动的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的烘托了悲秋之感。⒉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趣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引用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有什么作用?明确: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的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

  六、迁移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字·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七、拓展延伸

  (运用文中理论,进行文学鉴赏。)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其他意象。(比如月、柳、梅、竹、松、菊、夕阳、杜鹃、燕子等等。)

  1.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2.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送别之词.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

《说木叶》教案3

  林庚(1910—20xx),字静希。原籍福州,生于北京。诗人、学者、文学史家。著有《林庚诗选》《唐诗综论》《西游记漫话》等。

背景资料

  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气息。

相关链接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艺随笔(文艺短评)。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木叶”是*古诗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本文就古诗中木叶这一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一、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寒砧()万应锭()言筌()窸()福?)

  柳恽()徕服()桅杆()沈佺期()

二、词语解释

  洗练:

  绵密:

  疏朗:

  言筌:

  疏朗:

  一字千金:

 三、文意理解

(一)快速浏览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概括出文章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二)试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三)阅读文章1~3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1.文章第1段列举谢庄、陆厥、王褒的诗句,目的是什么?

  2.为何古代诗歌中少见“树叶”而多见“树”和“叶”?用第2段中的哪句话回答合适?还可以用第5段中的哪些原句回答?

  3.那么,诗词为了凝练,可否也用“叶”代替“木叶”“落木”呢?(用第3段原文中的话回答)

(四)阅读文章4~6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季节?

  2.“木”具有哪两个艺术特征?

  3.第5段引申出了什么问题?

 四、试找出描写“月(婵娟)”“酒(醉)”“菊(黄花)”“夕阳(落日、斜阳)”“雁”等字的古诗文名句。并分析其在诗句中暗含的意义。(每种意象至少5句)

  1.月(婵娟)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永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怀人

  2.酒(醉)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酒抒离情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情山水之乐

  3.夕阳(落日)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离别的不舍

  4.雁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怀人、羁旅之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思念友人

  5.菊(黄花)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高洁、脱俗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孤寂、憔悴、感伤

  霍大香

《说木叶》教案4

教学目的: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使用。

  2、领会古人是如何写“木”的,作者又是如何体察“木”的特征的。

  3、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精髓。

  4、学会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精髓。

教学难点:

  体察诗歌艺术的精微之处。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体读法。

  一、教学导入:

  教师朗读几首写树木的诗歌,引入课题。或请学生背诵一两首写木的诗歌入题。

  二、预习诊断:

  1、选择注音正确的一项(A)

  A、陆厥(jue)招徕(lai)橘颂(ju)

  B、寒砧(zhen)涔阳(qin)锭药(ding)

  C、窸窣(cui)曙光(shu)号咷(tao)

  D、亭皋(gao)竹筌(quan)干燥(cao)

  2、用课文前面列出的词语组一个短语:

  炊烟袅袅、北风萧萧、风度翩翩、冉冉升起、文意绵密、情意缠绵

  3、“木”在形象上有几个艺术特征?

  提示:“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首先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种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模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除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其次它还按时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的“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三、理清全文内容,归纳全文大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1段:“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3段:说明“木叶”“落叶”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5段:说明“木”为什么含有落叶的因素——诗歌语言的背后含有暗示性。

  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三部分(7段)作出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四、画出文中所引的古诗文语句,再用8分钟左右的时间体会其中的“木叶”包含的意味。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请教老师。

  五、完成课后的第二题。

  1、朗读这三首诗词。

  2、学生先独自体会其中“梅”这一意象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与同学交流。

  提示: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这与我国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的文化传统相一致,三个意象同是高贵圣洁的象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3、另外再搜集几首写梅花的诗词,体会其中的梅花包含的思想感情。

  潇湘神

  刘禹锡

  *枝,*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长相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

  不道愁人不喜听,

  空阶滴到明。

  菩萨蛮·落梅

  孙舣

  一声羌管吹呜咽,

  玉溪夜半梅翻雪。

  江月正茫茫,

  断桥流水香。

  含章春欲暮,

  落日千山雨。

  一点着枝酸,

  吴姬先齿寒。

  六、你同意作者对“木叶”的理解吗?请提出你的看法。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一种小小的学术气氛,激发学生对学术兴趣,塑造学生做学问的信心。

  教师提示:“咬文嚼字”有可能牵强附会,但作为初学诗歌的学生来说,“咬文嚼字”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值得重视。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

  2、选取一首咏物诗,体会其中的意象包含的思想感情。

《说木叶》教案5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导入: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可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7段是小结。

  “木”的艺术特征的分析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造成“木”的这个特征的原因: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文章第五段开头)

  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段:“树”和“木”的对比

  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空阔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防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五段:

  “木”的暗示性,潜在的形象——树干,暗示着落叶。

  “树”则具有繁茂的枝叶,“树”与“叶”有太多的一致。

  第六段:“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褐绿色;“木”:黄色

  树叶(绿色繁润绵密):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木叶(微黄疏朗干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空阔、洗净

  木叶:疏朗而绵密,迢远而情深,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总结: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才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清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天才诗人屈原才吟出了如此动人的不朽诗句。

《说木叶》教案6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林庚

  2、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3、整体感知全文。

  教学难点: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教学重点: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读】完成目标一 林庚,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省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情歌》、《冬眠曲及其他》还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文学简史》等。。20xx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

  【导思】找出本文涉及到的诗句,并理解其意义。

  【导读】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湘夫人》是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故事。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泛,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即秋风微微吹拂,洞庭湖水微波泛动,湖畔枯黄的树叶随风摇落

  2、“木叶下, 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树叶落下来了,江水波涛相连,秋天的月光照在水面上,云彩在山顶上一动也不动。

  以“木叶”、“江波”、“月浦”、“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 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 如此秋景, 即令人联想到楚辞《湘夫人》中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寂寥意境,又令人生发出“萧瑟兮草木摇 落而变衰”的凄凉意绪。这般“秋思不可裁”,有如缕缕秋风袭上心来,更何 况秋露凝衣,更添几分悲凉!

  3、“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

  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这是指秋天来了,一些该有的自然反映都开始出现了。 始:开始 微:渐渐、有一些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屈原《橘颂》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

  6、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奇树:犹言美树。 华:同花。 滋:繁盛也。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7、“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

  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风如果吹得轻些,那么叶子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8、“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陶渊明《拟古》

  意思是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固然无比美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但不久之后又当如何呢?

  9、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南朝梁柳恽《捣衣》

  亭皋:水边*地。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捣衣不是洗衣,而是制衣前捶捣衣料使之*软的工序

  译文:水边*地上的树叶,纷纷飘落;陇首山头上的秋云,飘飞在空中。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脍炙人口的写景佳句。“皋亭”指水边*地,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陇首”即垅头,暗指北方边塞之地。“木叶下”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木叶”即枯黄的落叶。上句实写思妇捣衣时眼前之景,下句是想象之景。表达了思妇无法及时将寒衣送给远人的嗟叹之情。

  10、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古意》

  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

  11、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杜甫《登高》

   ①分(fèn):情谊。蔡家亲:也做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②见宿:留下住宿。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17、《美女篇》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赏析:《美女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齐瑟行》, 以开头二安为题。这首诗以美女盛年不嫁,隐喻诗人自己有才能而没有施展的机会,慨叹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首诗通篇用比,比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手法,《诗经》、《楚词》多用之。《美女篇》以绝代美人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委婉,意味深长。其实美女所喻之志士就是曹植自己。所以,清人王尧衢说:"子建求自试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古唐诗合解》卷三)

  这首诗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清代叶燮推为"汉魏压卷",并且说:"《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绝不是偶然的。

  导练:

  1、找出涉及到“木叶”意象的诗句。

  2、初步感知全文,试为全文划分结构。

《说木叶》教案7

  林庚(1910—20xx),字静希。原籍福州,生于北京。诗人、学者、文学史家。著有《林庚诗选》《唐诗综论》《西游记漫话》等。

背景资料

  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气息。

相关链接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艺随笔(文艺短评)。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木叶”是*古诗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本文就古诗中木叶这一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一、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寒砧()万应锭()言筌()窸()福?)

  柳恽()徕服()桅杆()沈佺期()

二、词语解释

  洗练:

  绵密:

  疏朗:

  言筌:

  疏朗:

  一字千金:

 三、文意理解

(一)快速浏览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概括出文章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二)试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三)阅读文章1~3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1.文章第1段列举谢庄、陆厥、王褒的诗句,目的是什么?

  2.为何古代诗歌中少见“树叶”而多见“树”和“叶”?用第2段中的哪句话回答合适?还可以用第5段中的哪些原句回答?

  3.那么,诗词为了凝练,可否也用“叶”代替“木叶”“落木”呢?(用第3段原文中的话回答)

(四)阅读文章4~6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季节?

  2.“木”具有哪两个艺术特征?

  3.第5段引申出了什么问题?

 四、试找出描写“月(婵娟)”“酒(醉)”“菊(黄花)”“夕阳(落日、斜阳)”“雁”等字的古诗文名句。并分析其在诗句中暗含的意义。(每种意象至少5句)

  1.月(婵娟)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永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怀人

  2.酒(醉)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酒抒离情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情山水之乐

  3.夕阳(落日)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离别的不舍

  4.雁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怀人、羁旅之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思念友人

  5.菊(黄花)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高洁、脱俗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孤寂、憔悴、感伤

  霍大香

《说木叶》教案8

教学目的:

  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研究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二、整体感知把握全文(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3、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探究阅读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梅”和“柳”意象。

  1、赏“梅”诗品梅之意象

  诗一:早梅诗二:山园小梅

  齐己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2、赏“柳”诗品柳之意象

  诗一:咏柳诗二:垂柳

  贺知章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绊惹春风别有情,

  万条垂下绿丝绦,世间谁敢斗轻盈。

  不知细叶谁裁出,楚王江畔无端种,

  二月春风似剪刀。饿损纤腰学不成。

  诗三: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四、自主研究拓展延伸

  1、除了上面讲到的“梅”“柳”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总结: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让我们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了诗歌的殿堂。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松、竹、菊、兰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说木叶》教案9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说“木叶”》教案。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二、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袅袅( ) 橘徕() 亭皋( )寒砧( ) 漂泊()窸窣()迢远( ) 冉冉() 落于言筌( ) 灼灼() 门栓( )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不是。写“木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特点。

  4,作者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四、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联系课文,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首先,自己默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教案《《说“木叶”》教案》。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⒌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空阔黄色——木: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饱满绿色——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五、合作探究⒈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 “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的绵密之意,意境更为空阔, 生动的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的烘托了悲秋之感。⒉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趣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引用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有什么作用?明确: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的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

  六、迁移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字·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七、拓展延伸

  (运用文中理论,进行文学鉴赏。)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其他意象。(比如月、柳、梅、竹、松、菊、夕阳、杜鹃、燕子等等。)

  1.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2.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送别之词.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

《说木叶》教案10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更替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木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xx年7月

《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工作范文的资讯,请访问:教案范文
    下载文档

    看过《2023年《说木叶》教案》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根据坊子区教育局《关于认真开展2022年全区中小学“安全教育活动月”的通知》。按照区教育局“安全教育活动月”活动方案的具体要求,我校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师

    乌塔读后感范文   乌塔读后感范文300字   读了《乌塔》这个课题,你可能会想到这是一座黑的塔或是上面停了很多乌鸦的塔。但是,课文说的不是

    客服个人工作总结篇1  暮雨朝云年暗换,长沟流月去无声,流光如白驹过隙,不觉间来到XX花园XX物业客服部已两年多了。20xx年对于XX物业客服部来说,可以说是继续发展争创优质服务的一年,我们在不断改进

    护士介绍信四篇在当下社会,我们都跟介绍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借助介绍信我们可以同有关单位或个人联系,商量洽谈一些具体事宜。大家知道介绍信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护士介绍信6篇,欢迎阅读,希望

    【爱学范文网 - 市纪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市委并宣城市委政法委:s01002022年上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统一领导和监督下,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和宣城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发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xx年新生代表开

    护理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15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

    城市管理工作总结范文汇总8篇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

    2023年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通用10篇)2023年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篇1在本次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中,听了几位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交流,使我对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教师,不仅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更要学

    教育教学年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31篇)教育教学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篇1一、大力加强了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校园环境的整饬20xx年上半年各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校园环境,各校重新部署了校园文化氛围,使各校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