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化学课本中的静态知识设计成生动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可以接收到鲜活的、通俗易懂的动态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探究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恰当地分配课堂教学元素,使一节课可以主次分明、层次有序地展开,从而实现全面优化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思考化学问题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本文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化学教学效率进行研究。
一、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所谓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指教师能够事先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过程连接起来制定出有效、适宜的教学方案,并且方案具有一定弹性,给学生留出时间去思考、交流和分析。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使课堂教学氛围生机勃勃。因此,教师在实施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时,要敢于给学生“留空白”“设计悬念”“打开天窗”,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去思考,去变通,进而促进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摩擦出更多的智慧火花。例如,在实验探究活动“金属活动性的顺序”教学中,教师可提问学生:“锌,镁,铝分别和盐酸反应,哪个反应最快并且有什么共同现象发生呢?”学生之前都已经通过实验得出了它们的反应顺序:Mg>Al>Zn,并且都有气体“氢气”产生,所以学生能很快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此时学习情绪很高涨,教师可再抛出问题:“那么铜,银,铁分别和盐酸反应,哪个反应得最快?”学生受之前知识的启发,脱口而出:“Fe>Cu>Ag,铁的反应最快。”教师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把这个实验操作一遍,学生做完之后不好意思地说:“老师,铜和银原来不与盐酸反应啊。”教师紧接着反问道:“那么Au与盐酸反应吗?”学生一脸坚定地说“不反应”。“那么大家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教师问道。学生回答:“在常温下,氢后面的金属都不能与酸反应。”教师点头赞许:“你们的回答很棒。”可见,这种弹性化的教学方案,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推理、归纳,总结化学规律。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教师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科学的高质量的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明确课程的开始、课程的高潮以及课程的结束三个环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本节课知识的逻辑框架,让学生课下可以自主梳理、消化和吸收化学知识。其次,教师要挑选出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的题目,在课堂上让学生“小试牛刀”。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教学板书,促进学生养成课堂记笔记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分子和原子”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用“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酒精混合在一起是多少毫升”这个问题引出本节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脱口而出“100毫升”,也有其他学生说“小于或者大于100毫升”。还有的学生害怕答错而不回答。然后,教师把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的水加在一起,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呢?酒精和水的粒径都很小,我们观察不到,我们的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物体组成单位被称为原子和分子,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分子和原子。”然后,教师以分子和原子的性质、联系和区别展开教学,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利用实验开展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化学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学习,可以借助于实验。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开展科学的化学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以实验现象为出发点,以观察为手段,反复验证实验结果,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教师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复杂难懂的化学理论简化为通俗易懂的实验活动,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而自主探究化学反应原理,进而对该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碱的化学性质”时,为了让学生可以理解其中的反应原理,教师可在课堂上展示实验过程。教师手拿着两支试管,一支试管里装着氢氧化钠溶液,另一支试管里装着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装有石灰水的那支试管溶液立刻变浑浊,而氢氧化钠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大家想一想石灰水为什么变浑浊?它生成了什么?氢氧化钠没有现象发生是不是没有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学生思考后回答说:“生成了碳酸钙沉淀物,所以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钠盐,易溶于水,所以没有明显现象。”并且还有同学灵机一动说道:“利用二氧化碳可以区分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理解了碱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而且还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创新思维。总之,初中化学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认真思考研究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开展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设计方案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学校“打造高效课堂”工程,提高教学效率,打造教育精品、实现高位运行,矫正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特制定本计划。
一、加强领导,聚集课堂
1.成立“构建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各分管负责人负责工作的具体落实,让学校的教学工作全面聚集课堂及教学设计。
2.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构建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设计”有关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具体落实操作过程,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组本项活动的相关工作,不断引导教师加深对“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设计”意义的理解,围绕“优化”开展教学实践反思活动。
3.领导小组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发现问题,寻找“亮点”,及时评析、查找教学设计的长处与不足,不断调整改进策略。并结合常规检查、考核成绩认真分析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的情况,并进行反馈。
二、工作思路和目标
1.工作思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目标: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课前预习可以扫除学习新课的知识障碍;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质疑”和“创新”能力。
(2)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设计最优化的高效课堂,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和谐民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主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体。
三、实施的具体措施
1.加强备课质量,做好课堂教学准备工作。
2.结合推门课、公开课、展示课、示范课等形式,抓好教学设计的研究和质量。
3.结合学期教学节和各级优质课评比活动,组织好教师校外听评课和反思。
4.结合学科师徒结对,做好师徒备课、听课、评课的共进工作。
5.加强常规检查,如课前备课、学生自学情况、课堂活动、展示演练、作业批改,认真分析学科教学设计的得失。
6.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学习教学设计先进理念、方法,及时总结经验。
四、分项实施、重点突破
1.以团队研讨导学案为主
(1)基本要求: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构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
(2)具体过程:
个人备课:学科教师提前两周研究课标、教材、导学案以及其他参考材料,依据实际情况修订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提示,修订导学案中的不恰当环节,增减相关的内容等,将具体的指导、启发与点拨的方式方法写入自己使用的“导学案”。
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进行引领说课,备课组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按集体意见对自己的“导学案”进行修改。
二次备课:个人根据集体备课的要求对“导学案”再次进行认真细致修改(二次备课时要求用双色笔修改)。
(3)主要措施:
领导小组加强常规检查力度,及时查看各备课组上传的电子稿,开展优秀备课组(优秀团队)评选、优秀导学案展览和评选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2.构建合理的师生课堂评价机制
(1)基本要求:
建立一个高效课堂教学的师生评价机制,其目的是追求课堂教学设计的最优化和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对教师的评价:班级层面,每天由学生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评选出“幸福课堂”;
对学生的评价:每节课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四星”:小组之星、管理之星、参与之星、精彩之星。
每天学生依据教师评出的“四星”再评出班级每日“四星”,每周由学生根据班级每日“四星”评比结果再评选出每周“四星”,年级组依据上述评比结果再评选出校级学生每周(每月)“四星”。
如此评比,把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记入成长记录,改变过去对学生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
期中或期末结束,通过每日四星、每周四星、每日记录本、班主任日志、听课记录、常规考核记录和平时巡课情况反馈记录等材料评选出“高效教学之星”和“教学设计最优化之星”。
(2)主要措施:
领导小组加强每日常规检查力度,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层层评选,真实的选出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实现教学设计最优化的教师和学生,以此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实施教学设计优化活动的行动策略
1.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统一认识
领导小组召开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会议,安排相应老师外出调研学习,旨在动员、讨论形成共识;各年级召开学科组(教研组)会议,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2.第二阶段:试点探索、改进充实
在全科组开展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益为主旨的课堂模式的完善活动。实施活动要:
瞄准一个目标——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
贯穿一条主线——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合理安排好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三个转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
摒弃五个无效的训练——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讨论(互动)、无效的训练、无效的作业、无效的反馈。
具体要求:
课任教师全员参与,人人展示,组中推优,重点发展。所有教学人员继续必须展示,从中选取优秀者,学校安排专门时间集中展示,优胜者推荐其参加各级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的评选活动。
各教研组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活动主题就是“改进、完善、优化”。各教研组认真组织教师听评课。各种公开课必须按照“一课两上三讨论”的要求认真准备;评课重心围绕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评定各个环节设置是否趋于最合理。
学校定期检查、抽查教案,重要标准就是是否按照教学设计的优化备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定期组织“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设计”研讨会,及时改进、丰富、完善教学设计的优化。各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学科教学设计优化的课题研究,及时进行阶段总结,形成小结材料上报学校教务处。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20xx年2月5日—6日,xxx乡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育站&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集中研修活动在我校举行。培育站主持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卢重雨、培育站导师陈冬梅、陈良以及来自全市农村学校的29名英语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活动分为聆听专家讲座和学员交流教学设计两个版块,两天的研学活动让学员们收获颇丰。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聆听专家讲座。
首先陈冬梅导师给学员们做了题为《情理交融,同声相应——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艺术性》的专题讲座。她从五方面带领大家探讨了小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性:一、添加辅助,简便有趣;二、模拟情境,虽“虚”犹美;三、巧借知识结合点,理趣皆美;四、巧用熟悉的人物或故事,情动而辞发;五、游戏巩固,学生乐此不疲。丰富的案例、精炼的语言让大家仿佛置身于趣味连连的英语课堂现场。
接着陈良导师为大家做了题为《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学设计需要关注的几个要点》的专题讲座。他从“聪明的脑”、“温暖的心”、“健康的身”三个方面提醒学员,在设计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要重视引导学生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人与事情的关系;要关注教学评价的设计。陈良老师的讲话让学员们深深地意识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德、才和谐统一的人。
随后培育站主持人卢重雨老师给大家做了题为《透析小学英语高效教学设计的优化》的专题讲座。卢老师的讲座为学员们解答了有关教学设计的种种谜团,从讲座中,大家不仅知道了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明白了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需要经历哪些步骤,也收获了优化教学设计的妙招。相信听完讲座,学员们在以后的教学设计实操过程中,概念会更加清晰,视野会更加开阔,思路会更具科学性。
最后学员们带着三位导师传授的智慧,踏上了本次活动的分享之旅——交流教学设计。学员们活动前认真撰写了教学设计,活动中大家按照执教的年级分组讨论,在各抒己见中,学员们的思维、灵感互动生花。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