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用书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教学用书
(一)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和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二)义务教育六·三学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下(法治教育专册)统一使用统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七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历史七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义务教育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语文一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其他年级册次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版本。
(三)今年新使用统编教材的地区其统编教材具体发行和使用人教版地区二、八年级教学用书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二、关于小学科学教学用书
20xx年,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各编写出版单位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现行小学科学教材进行了修订,并增编一、二年级教材。
(一)审定通过的增编教材从20xx年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三至六年级使用现行教材。
(二)因修订审查工作尚未全部结束,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其他版本。
三、其他要求
(一)必须使用《20xx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用书目录》(见附件)公布的教材。
(二)所有教材一律不得出现提供额外教学辅助资料的各类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
(三)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确保课前到书。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
(四)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和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
三、课程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三条主线是: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挚爱生命,热爱自然。
·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
·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
·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
·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健康、安全地生活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l.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
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
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
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积极向上
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
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
6.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7.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学会做事,学会关心
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
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
4.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
6.能初步分辩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
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8.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9.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
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
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
1.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
2.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设计与制作
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
4.能根据需要动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作品等来开展活动。
敢于思考、学习探究
5.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
6.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
7.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
8.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
9.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
10.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
“课程内容”说明
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缩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割裂开来。
一、教学建议
(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
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
(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
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
(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参见图1)
(五)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
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
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
1.教学准备
(1)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爱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计划。
(2)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
(3)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
(4)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2.教学内容选择
(1)源于儿童生活
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
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
(3)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
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在使用教科书时,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活动组织
(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宜、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
(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延续
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
本课程活动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各单元之间、学期之间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让课程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探入地影响儿童的实际生活,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开放地组织活动
本课程的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
4.活动指导
(1)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
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按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
(2)重视活动的过程
活动过程是儿童的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还为教育儿童、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极好的机会。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不要仅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判定儿童优劣。
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质量、同伴间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
(3)提高活动的质量
·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
·在开展活动时,要创设条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活动过程,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绘画、音乐、动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
·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活动中要注意实事求是,灵活应对。
·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
·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
·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应,不断改进教学。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
本课程的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
本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评价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儿童的学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
1.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
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儿童学习的时候,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
2.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本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目标时,既要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又要避免平均主义,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如在社会调查类活动中,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在节日庆典类活动中,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所侧重。
3.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性结合起来
在活动评价时,既要关注活动的既定目标,又不应拘泥于此,仅仅根据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活动的成功与否。本课程的评价应充分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和儿童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本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重视儿童在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儿童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
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
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三)评价的注意点
1.关注过程。重视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如关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索、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克服困难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而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
2.追求多元。评价主体多元,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积极鼓励儿童自评、互评,鼓励家长与其他有关人员的广泛参与;尺度多元,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渠道多元,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儿童。
(四)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教师应客观、全面、谨慎地解释评价结果,以获得对儿童全方位的、深入的了解,避免以偏概全.通过对评价结果的解释,教师不仅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优势或进步等。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进一步在后续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儿童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健康、自信地成长。不能用评价结果对儿童分等、划类、筛选,甚至作为惩罚儿童的依据。
评价结果同时也是反思与改进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应利用评价结果进一步发现问题,改善教学,切实提高课程质量。
三、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缩写的主要依据
教材的缩写应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本标准为主要依据,全面、准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教材编写原则
1.思想性原则
教材的缩写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2.科学性原则
教材的内容必须符合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教育规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的安排与呈现、版式的设计与表现等必须符合小学1~2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适合儿童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教材呈现方式应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版式应突出主题,符合规范,生动活泼,时代感强。
3.真实性原则
教材必须关注儿童现实的生活,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
教材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师资状况、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等,精选基础的、易行的、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操作的内容。教材的形式、印制等应考虑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需要,为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出空间。
4.综合性原则
教材应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内容的缩写应注意把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和整合,应有利于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避免单一、简单和割裂等倾向。
5.活动性原则
教材应体现“活动型”课程的特点,内容的选择和呈现突出活动性,有利于教师和儿童采用活动型的教与学方式。要注意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罗列知识或事实。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材的范围
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教科书、学习资料包、成长资料袋、活动材料、多媒体辅助材料和教师指导用书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经教育部审定的教材(教科书)可由各地或各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选用.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充分地开发并有效地利用各地区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如教科书、教师指导材料、音像资料;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的活动;师生、家长、社区人员、与儿童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学校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设施、革命文物、名胜古迹、图书、玩具、多媒体资源;各种文化财富,如传统风俗、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民俗节日、文化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事件、社会热点阿题;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动植物、山川海洋,以及地区的气候、季节特点,等等。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一)充分利用教科书
按照课程标准缩写并经教育部审定批准的教科书应是重要的、基本的课程资源,认真学习、研究教科书及其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可以为教师深入理解本课程并进一步创造课程打下基础。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及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材料。
(二)充分利用来自儿童的资源
通过促进同伴互动,充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发现等作为活动的资源;通过加强活动的前后联系,利用儿童已有经验作为新活动的资源。
(三)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1.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学校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的合作,结合学校有关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让本课程获得丰富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如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把整个学校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
2.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外资源
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资源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少年官、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园、养殖园等校外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为儿童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3.挖掘图书资源、媒体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文化馆以及儿童家庭中的图书资源,促进儿童、班级、年级和学校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充分利用与本课程教学有关的电视节目或其他音像材料。
4.利用网络资源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三、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结构框架
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愉快、积极地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PART02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PART01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健康、安全地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
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积极向上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诚实友爱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遵守社会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爱家乡、爱祖国
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动手、动脑
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1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内容标准”说明
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有所调整。
“内容标准”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PART02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滚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
1.讨论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
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儿童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儿童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
通过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5.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这类活动包括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等类型的活动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实践或专题活动进行。饲养、栽培等活动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加强过程指导,并可与班级、学校的其他活动配合进行。
6.教学游戏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
7.参观访问
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如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以及各种社会设施,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可在了解家乡的变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培养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应用这种活动形式。
8.欣赏
这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儿童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利用雪景、星空、春色等来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儿童通过讲述同学的优点或自己的成长来欣赏同学和自己的进步等等。
9.练习
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儿童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或刷牙方法,自己整理书包等。
10.讲故事
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如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举行“故事大王”演讲会等。故事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
11.讲授
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分了解儿童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方法。
(五)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
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一)评价的特点
1.过程化
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化——主体多样化
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角度多样化
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尺度多样化
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重视质性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1.观察
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
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
3.问卷
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
4.成长资料袋评价
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5.儿童作品分析
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本课程的资源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
学校中常用的如教科书、教师指导书、音像材料、互联网;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活动;儿童的经验、兴趣;老师和同伴等。
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机构;文化活动、节日;与儿童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等。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山川、自然现象等。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
1.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教科书或教师指导用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都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学校和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及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材料。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2.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上做出积极的努力,承担更多的责任。
(1)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如扩大图书阅览室的功能,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并进一步转变观念,努力把整个学校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
(2)因地制宜,利用本校所处的环境资源
学校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地处农村的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资源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校外活动基地,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养殖园等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
(3)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社会网络
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
四、课程管理建议
课程的实施涉及校内外的联系、学校课程的安排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并建立相应的课程管理机制。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新的课程管理思想,认真贯彻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明确自己的职责,在经费投入、条件创设方面做出相应的安排,同时给学校实施课程赋予相应的责任和权利。
运用符合本课程标准精神的督导评价机制来调动学校和教师实施本课程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导向,推动课程落实,并促进教师成长。
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各方面机构、部门的配合,因此行政的协调、支持十分重要。
(二)教研部门的管理
为了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教研部门要配备合格的教研员,以正确的教育观念进行教学管理和指导。教研员应针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教师一起开展讨论研究,让教研活动、评价活动有效地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校的管理
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有效参与是本课程实施的关键。
学校的领导者要明确实施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准确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和内容,按本课程的教学规律推进课程的实施,指导和评价教师的工作。放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要努力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教学管理要为教师个性化、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提供支持。格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因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程,与教师熟悉的学科课程差异很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并通过激励机制和有效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成长。要计划管理、统筹安排,帮助教师做好本课程的学期(学年)整体计划安排;加强各门课程教师之间的合作;把该课程的活动与学校有关活动结合起来;在发挥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优势的同时,保证课程内容的均衡,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五、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课程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
(二)教材编写原则
1.思想性原则
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2.科学性原则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的安排与呈现、版式的设计与表现等都应符合小学1~2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适合儿童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教材呈现方式应直观、形象,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版式应突出主题,符合规范,生动活泼,时代感强。
3.现实性原则
本课程的教材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选择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
教材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师资状况、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等,精选基础的、易行的、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操作的内容。教材的形式、印制等应考虑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需要,为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出空间。
4.综合性原则
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综合性原则。内容要避免单一、简单和割裂等倾向,注意各学习领域内容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与整合。
5.活动性原则
本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呈现要突出活动性,有利于教师和儿童采用活动型的教与学方式。要注意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罗列知识或事实。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材的范围
本课程的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教科书、学习资料包、成长资料袋、活动材料、多媒体辅助材料和教师指导用书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本课程的教材(教科书)可由各地和各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选用。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