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动与静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一节绘画基础课。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能巧妙地利用它们去塑造形象,从而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点:
感受理解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现代建筑、铁塔等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的图片,收集有绽放的礼花、荡漾的水波、飘舞的雪花等景象的资料图片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出示一根彩线,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状态,并用线条的形式把它记录出来。
观察一张方形纸飘落和乒乓球跳动的轨迹,用线条把所看到的轨迹画下来,体验线条给我们的直觉反应;
2、除了这些线条,你还会画什么样的线条,试着画一画。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将这些线条简单分类:直线、曲线。
2、思考并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直线还能表现哪些物体,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直线;看到曲线,你会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物体。说一说生活中的曲线。
3、(1)欣赏生活中具有直线和曲线特点的物体:台阶、树林、流动的水、体操表演、礼花、荡漾的水波、飘舞的雪花等录像或图片;
(2)说说这些景致适合用怎样的曲线来表现(如礼花适合用弧线来表示;水波的线条流畅而温和,可用波浪线表现;雪花飘舞的线条轻盈而有些散乱,适合用浅色并且比较毛糙的线条来表示……)
4、学生讨论,直线和曲线会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觉。
平直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建筑物的垂直线,会给人静止、稳定的感觉,在绘画中,如果我们要表达这种感觉,可以多用平直的线条;(美术教案 )相反,曲线带给人们一种流动的感觉,如果你的画面需要表达这种感觉,可以多用曲线。
5、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直线与曲线。
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红黄蓝》;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敦煌的飞天壁画等。
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家们用多样变化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充满强烈的韵律感的艺术手法表现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
6、欣赏书上的图片,结合刚才欣赏的图片,学生讨论:怎样运用线条进行表现。
三、创作阶段。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主题,思考如何表现并交流。
1、选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现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可用绘画、剪贴、剪贴添画等作业形式进行表现。
2、学生讨论并交流他们认为适合用直线或曲线来表现的主题,教师将合理的部分演示出来。
学生绘画。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四、作业展评:
说说你对同学作品的看法,有什么地方画得比较好,什么地方值得修改。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学生在评价后有所收获。
小结。
六、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八年级物理动与静教案2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设计了两个活动:“荡秋千”、“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判断运动与静止,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他们充分分析、讨论有关“相对运动”的问题,从而对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并能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运动或静止的现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材料与用具: 电扇,多媒体。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让两组同学来模拟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并分析对两组学生来说,哪一种算运动?哪一种算静止?
同学演示:第一组行走,第二组不动。
提问: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如:“为什么你会这样想?你认
为这两种状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动了?什么没动?)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是运动,否则就是静止。 2.想象:夜晚,月亮走我也走的情景。3.观看荡秋千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一定会见到很多运动和静止的物体!例如: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秋千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
1.举例探讨
教师:关于运动与静止,我曾经听到过一段有趣的对话。有一次,我坐火车,旁边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3~4岁,可能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妈妈,房子和树都在往后跑。”他妈妈就笑了:“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树在跑,而是火车在动。”
教师:现在我要求四人一组,同学之间对此问题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话?为什么?归纳小组的意见,等会派代表来汇报。
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汇报与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进行解释和交流。(其中,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男孩的话,如:“你们坐火车或汽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假如小男孩站在路旁,他还会认为房屋和树木在动吗?”“为什么坐在车里会有这种感觉?他有把自己看成是动的吗?”“当他把自己看成是不动的,然后比较房屋、树木与自己的位置,他发现了什么?”等等)
归纳:科学上判断物体的动与静,一般会先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然后会拿要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看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则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2.运用多媒体演示孩子“荡秋千”的片段。
提问: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
3.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科学用语,讨论课本插图中,不同情景下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拓展活动: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
引导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判断例子中物体的运动情况,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幻灯片)师生共同完成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秋千上的人 静止 地面上的人 运动
秋千上的人 运动 地面上的人 静止
2.研究的物体 乘客 乘客 参照物 地面、树 司机、汽车 位置是否改变改变 没改变 动或静
动
静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