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自查常见问题整改措施
根据县卫生局《关于做好新生儿室院内感染和消毒安全自查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做好安全生产紧急电话通知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创建一级甲等卫生院有关内容,我院组织人员对上述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整改,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检查内容
(一)安全生产情况:院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对全院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包括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用电及消防情况,易燃、易爆、麻毒药品等危险品管理以及医疗安全管理等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组织领导
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良好,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值班人员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2、预防医疗事故方面
落实了医疗安全的各项核心制度,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措施到位。医疗安全的各项硬件设施完善,供应室、手术室等科室设施建设规范。医疗废物处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处理方式符合标准,做到了有专人管理并责任到人。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卫生保障方面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制定有相关应急处理预案,成立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保持通讯畅通,建立医疗救援、卫生防疫等应急物资储备。
4、治安保卫和消防方面
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治安保卫和消防职责、工作制度,人员值班落实到位。重点要害科室的防护责任措施落实。
(二)医院内感染及消毒安全
1、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有具体的办公人员,工作人员职责明确。
2、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医院感染控制、隔离措施》《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供应室、手术室、产房消毒隔离制度》《产房保洁措施》《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3、制订了医院消毒隔离登记制度,对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
4、全院医务人员均参加了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二、发现的问题
1、消防器械未落实到位。
2、感染制度落实不到位,消毒效果监测不够及时,登记不全,未作监测分析。
3、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不够重视,存在麻痹思想。
三、整改措施
1、立即安装好合格的消防器械。
2、召开职工大会,对医院感染制度、医院感染有关知识进行再培训,制订考核制度,对违反有关医院感染的科室和人员进行处罚,立即对全院的消毒情况进行检测并作出分析,对消毒措施不规范的,进行改正。
3、以创建达标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有关制度,做到感染管理制度完善、感染管理组织健全、感染控制措施到位、感染管理人员职责明确,保证感染控制目标的实现。
院感自查常见问题整改措施
一、规范无菌物品的消毒
1、按照设备清洁程序清洁手术室设备,并重视清洁质量;
2、标准化包装,包装的尺寸、重量、形状和外包装符合规定要求;
3、取消浸泡设备,如果需要浸泡灭菌(设备少且不耐高温),则需要2个浸泡托盘,一个已经灭菌,另一个正在灭菌;
二、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
1、规范重点部门进程,监督相关制度的执行
2、重视阶段管理方法,对于将会造成院内感染的众多要素开展排摸
3、切实加强耐药菌的检测,防止和操纵耐药菌的扩散。
三、加强职业防护
1、重点部门完善防护用品,例如防渗围裙、衣服、裤子、鞋子、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2、深化注重医护人员上下班期内务必采用规范防范措施。
四、加强职业暴露的管理
1、对医护人员开展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
2、如发生职业暴露后按流程开展解决和汇报,并依据曝露的状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五、加强环境卫生及污水污物的管理
1、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登记,在医疗废物上标上“五防”标志(老鼠、苍蝇、蟑螂、防漏、雨水清洗)。
2、避免医疗废物泄露。
3、提升废水余氯的检测。
院感自查常见问题整改措施
根据县局《关于做好新生儿室院内感染和消毒安全自查工作 * 》及关于做好安全生产紧急电话通知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创建一级甲等
卫生院有关内容,我院组织人员对上述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整改,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检查内容
(一)安全生产情况:院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对全院进行了一次* 检查,包括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定及落实情况。用电及消防情况,易燃、易爆、麻毒药品等危险品管理以及医疗安全管理等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组织领导
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良好,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值班人员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2、预防医疗事故方面
落实了医疗安全的各项核心制度,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措施到位。医疗安全的各项硬件设施完善,供应室、手术室等科室设施建设规范。医疗废物处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处理方式符合标准,做到了有专人管理并责任到人。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卫生保障方面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制定有相关应急处理预案,成立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保持通讯畅通,建立医疗救援、卫生防疫等应急物资储备。
4、治安保卫和消防方面
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治安保卫和消防职责、工作制度,人员值班落实到位。重点要害科室的防护责任措施落实。
(二)医院内感染及消毒安全
1、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有具体的办公人员,工作人员职责明确。
2、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医院感染控制、隔离措施》《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供应室、手术室、产房消毒隔离制度》《产房保洁措施》《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3、制订了医院消毒隔离登记制度,对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
4、全院医务人员均参加了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二、发现的问题
1、消防器械未落实到位。
2、感染制度落实不到位,消毒效果监测不够及时,登记不全,未作监测分析。
3、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不够重视,存在麻痹思想。
三、整改措施
1、立即安装好合格的消防器械。
2、召开职工大会,对医院感染制度、医院感染有关知识进行再培训,制订考核制度,对违反有关医院感染的科室和人员进行处罚,立
即对全院的消毒情况进行检测并作出分析,对消毒措施不规范的,进行改正。
3、以创建达标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有关制度,做到感染管理制度完善、感染管理组织健全、感染控制措施到位、感染管理人员职责明确,保证感染控制目标的实现。
肛肠科院内感染整改措施
1)加强培训,提高感染监控管理意识
进一步提高对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科内组织院内感染管理
知识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和意识水平,使其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的高低,不断提高自我规范的自觉性和严肃性。
2)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及消毒
手是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媒介。为保证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正确
的洗手,在所有洗手水池边都明确标明洗手的正确方法,以提醒医护人员洗手的规范方法,对所有新毕业的医护人员及实习生,进病房的第一天就必须学会和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卫生员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主要交叉感染源。医院及科室应经常对卫生员进行卫生常识课的宣讲,如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患者出入院所有物品的终末消毒,正确洗手方法,环境与污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等。感染监测护士每周对卫生员的工作进行检查。
3)严格探视及陪护人员的管理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感染知识教育,利用查房、定期召开工休
座谈会、探视时召集家属宣传等多种形式,介绍有关疾病的预防方法,使患者及家属懂得感染的危害性及预防方法,主动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减少感染机会。此外,加强病房管理,减少探视人次及陪护等。
4)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时均需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
进行,如切口换药、导尿、抽血、静脉注射、输血等,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重视外科治疗原则,不能以抗生素替代无菌原则和治疗措施,减少有创检查治疗的频度,尽量减少各种插管的放置时间,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抗生素应遵循有效地控制感染,不引起宿主体内菌群失调,防止药物副作用及避免耐药菌株产生为原则。当患者疑为细菌感染时,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抗生素,要严格规范抗生素的治疗原则,避免盲目用药,预防细菌二重感染。
5)及时准确地填报院内感染的相关数据。转变按经验办事的传统思维模式,坚持用数据说话的科学管理方法,以达到促进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目的。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