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除法》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201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课时(第71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口算除法”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算除法》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口算除法》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201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课时(第71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口算除法”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本节课包含了整十数和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以及相应的估算,它既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后续学习。本课重点就是探索口算方法,在探索口算方法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经验自主探索,二是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中既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同时还要注意组织好口算练习,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注意给每个学生都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快速地口算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
3、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数学思考:理解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问题解决: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经验自主探索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
数的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本课知识点梳理】
1、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三种方法:借助小棒计算、想乘法算除法、转化成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2、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一般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的被除数或除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它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口算。)
3、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三种方法:利用数的组成计算、想乘法算除法、转化成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4、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算式中的被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然后进行口算。)
【备课资料】
除法的由来: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掌握了数的除法运算。最早使用是在先秦时期,或更早一些。形成于那个年代的《筭数书》中,关于除法的表示方式共有7类19种,涉及55条。
自公元前春秋战国时代之前,我国出现了用“九九”表计算乘法以后,人们也总结了用口诀来计算除法的方法。《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当时我国主要是用算筹和口诀来计算除法的。
【设计说明】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源于生活的情感体验。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掌握口算和估算方法,更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渗透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态度、学习能力以及价值观得到培养。
首先,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学时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
其次,设计多样化练习,提高学生口算能力是计算教学的目标。教学中组织碰碰车、小组对抗赛、速算大P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课前准备】
一、课前学情检测
检测目标:复习表内除法和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检测学生对之前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为本节课学习扫清障碍,做好准备。
检测内容:18÷3=56÷8=54÷9=36÷4=42÷6=
450÷9=6400÷8=280÷4=2400÷3=560÷7=
二、教具学具的准备
小棒、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范老师准备给大家编写一份口算比赛题,计划一共出80道,每列20道,
排成几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习以为常的口算比赛题的编制引入,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认真读题,独立列式计算。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预设一:每10道为一小组,80道就是8个小组,每列20道就是把2个小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分成4组,所以80÷20=4。(可以配合小棒图进行介绍。)
预设二:4个20是80,所以80÷20=4。(也就是想到4×20=80,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计算除法。)
预设三:8÷2=4,所以80÷20=4。(也就是80是8个十,20是2个十,8个十除以2个十就得4。)
(4)对比评价: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想乘算除或利用表内除法计算都比较方便。
(5)总结归纳方法:
(6)练一练:
90÷30=60÷20=80÷40=60÷3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再借助“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让学生有意识进行对比,使得算法得到优化。之后,及时进行优化后的方法总结和应用,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2、探究几百几十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算式:150÷50
(2)独立计算后,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预设一:3个50是1500,所以150÷50=3。(也就是想到3×50=150,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计算除法。)
预设二:15÷5=3,所以150÷50=3。(也就是150是15个十,50是5个十,15个十除以5个十就得3。)
(4)总结归纳方法:
(5)练一练:
270÷30=120÷20=280÷40=360÷60=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经验,这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时,就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迁移,自主学习新知。】
3、探究估算的方法
(1)出示问题,独立列式计算
如果老师现在挑选出来的是83道题,还是每竖列20道,大约可以写成几竖列?
(2)全班交流:
83÷20,把83四舍五入估成80,80÷20=4,所以83÷20≈4。
(3)改变问题,继续思考,独立列式计算
如果老师现在挑选出来的是120道题,每竖列28道,大约可以写成几竖列?
(4)全班交流:
120÷28,把28四舍五入估成30,120÷30=4,所以120÷28≈4。
(5)巩固练习:
从下面各题中任选一题估算一下,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
90÷÷÷÷70
(6)总结估算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一般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被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四舍五入”的方法是学生三年级已经学过的方法,这里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和交流总结得出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表达的过程中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巩固练习:
1、快乐碰碰车
60÷2063÷2090÷3092÷3040÷2041÷÷÷20
180÷÷÷÷÷÷÷÷29
2、速算P(3分钟速算比赛)
120÷2063÷3091÷÷÷61
141÷÷÷÷÷30
182÷÷÷÷÷69
420÷÷÷÷÷80
3、如果现在老师准备的.速算比赛题一共有180道,我可以把它们怎么排列?请帮范老师设计一下排列方案。
【设计意图:三组题是三个层次,第一组题中的每小组两道是互相关联的,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第二组则是没有联系的,独立存在的一些题,意在为后续的试商做准备;第三组则是一道开放性练习题,可以较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口算除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教学例2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600÷3=200
3、试一试。
360÷6640÷8
教学例3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240÷3=80
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口算除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算理,并能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较准确的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板书用卡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卡片)
16÷836÷664÷840÷520×3120×4
2、口答
60里面有()个十。
800里面有()个百。
150里面有()个十。
3000里面有()个千。
二、学习新课
1、谈话:今年春节,天气很冷,我们每个家里仍然吃上了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和运送蔬菜的叔叔、阿姨辛勤劳动分不开的,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课件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请1至2名学生回答)
2、它描绘的是农民运送蔬菜的情境,赵伯伯承担运送黄瓜的任务。他说:“我3次就能运完60箱。”听了赵伯伯的话,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呢?
3、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卡纸:赵伯伯*均每次运多少箱?
4、你们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说算式)
5、要解决“赵伯伯*均每次运多少箱?”这个问题,算式是60÷3。
为什么是用除法算呢?(边说边板书:60÷3)
6、你能根据王叔叔、李阿姨他们的信息各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问题,说算式)
7、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卡纸:王叔叔*均每次运多少箱?(板书算式:200÷3);李阿姨*均每次运多少箱?(板书算式:240÷3)
8、看看黑板上提出的三个问题,都是用除法计算来解决。这就是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先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一)探究一位数除整十数——例1(1)
1、同学们,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60÷3等于多少吗?请把你想到的结果告诉同桌小朋友,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结果的。如果你不会做,那就请你拿出学具盒中的小棒来分一分,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2、学生讨论、操作。
3、好,请同学们一起告诉我,60÷3,商是——
4、你是怎样求出这个商的呢?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请2至3名学生介绍不同的方法)
[应变预设:学生的方法大概会有以下三种,如有困难,教师应适当引导,最好三种方法都能呈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1、摆小棒:1捆小棒表示1个十,6捆小棒就是60。把60*均分成3份,每份要分2捆,是20,所以60÷3=20。
2、想乘法:因为20×3=60,那么把60*均分成3份,每份就一定是20,所以60÷3=20。
3、想除法:因为6÷3=2,所以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60÷3=20。]
5、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板书。
(板书:①6÷3=2;×3=6006个十60÷3=202个十60÷3=2②(20)
6、现在,我们知道赵伯伯*均每次运多少箱了吗?真了不起!同学们把自己提出的第1个问题解决了。在算60÷3是多少的时候,用了这么多方法,有的是摆小棒;有的想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还有的是想乘法算除法。
(二)探究一位数除整百数——例题1(2)
1、600÷3等于多少?同学们先想一想。
2、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因为有60÷3的基础学生应该很快想到:因为6÷3=2,所以600÷3等于200或6个百除以3就等于200;想乘法:(200)×3=60,600÷3=200)
<<>>
3、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口算像这样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那么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口算下面几道题。出示: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80÷4400÷2300÷5
(三)探究一位数除几百几十——例题1(3)
1、看来新知识大家掌握得不错,李阿姨也想请大家帮忙算一算。
2、该怎么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40÷3=
3、240÷3等于多少呢?好像挺为难的,那咱们就在小组内先讨论讨论,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开始讨论吧!
4、找到答案了吗?请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板书:①24个十÷3=8个十;②(80)×3=240)
[评析: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让不同水*的学生在自己思考、操作的基础上得出结果,再开展组内交流,最后组织不同算法的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这一自主宽松的探究过程;既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又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使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一目标能落到实处。]
三、巩固提高
做一做
1、(课件演示P15页做一做第1题)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1)聪聪的问题是什么?你们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一试。
(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2=
(3)要求40÷2得多少,你们是怎么算的呢?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4)好!让我们一起告诉聪聪答案吧——*均每间蜂房住20只。
(5)看!聪聪在谢谢你们呢!
2、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第15页,做一做第2题,请大家开动脑筋,把答案直接写到书上,开始吧!(集体订正)
3、我们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数学书17练习三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后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同学们能积极开动脑筋,主动学习,表现真棒!说说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17页第1、2题
《口算除法》教案3篇扩展阅读
《口算除法》教案3篇(扩展1)
——《口算除法》数学教案5篇
《口算除法》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整十数、整百数和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整十数、整百数和两位数的算理,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准备60根(6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84=
93=
355=
427=
142=
246=
2.口答
(1)60里面有( )个十,400里面有( )个十。
(2)240里面有( )个百和( )个十。
(3)84里有( )个十,( )个一。
3.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口算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生成问题
出示课件,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根据你的观察,看看从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1、把这些小棒*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根?
学生回答:603
师:那603等于多少呢?
(1)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示其用小棒摆一摆。
(2)各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中反馈本小组想到的计算方法。
估计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四中算法
①想口诀二三得六23=6 63=2 603=20
②203=60 603=20
③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即就是20
④通过摆小棒看出,把60根小棒*均分成3份,每份是20根。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对,那我们看看图片中的这位小女孩是怎样想的?师生一起看大屏幕。这位同学的做题方法跟我们同学的第几种算法相同呢?
生:第四种算法。
师:那603这个算式怎么读呢?
生:60除以3.
师:同学们读得很对,那现在老师在给大家教另一种读法,它还可以读作3除60.
《口算除法》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0一31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地读出除法算式。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的教学。
教具学具:
师生均准备小棒,师准备小黑板、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8÷46÷26÷335÷518÷2
9÷38÷24÷424÷649÷7
2.口答。
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
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把6根小棒*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根?
[说明: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及除法的*均分法,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新课
1.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请看下面的题,你能用一句乘法求出商吗?
2.教学例1。
(1)出示例1:60÷3
(2)让我们来动手分一分小棒。
说明:放手让学生分小棒的过程中,有的可能一捆一捆地分,而有的则可能一根一根地分。
比较:哪种分法最简便?
(3)如果不用分小棒的方法,你能直接说出得数吗?你是怎样想的?
[说明:让学生充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比较:谁的想法最合理,最简便?
归纳出:60÷2=30
6个10÷2=3个10
(4)想一想:600÷÷3
40÷2500÷÷2
这些题分别怎样想?
(5)小结: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多少个百、多少个千……
3.教学例2。
(1)出示例2:69÷3
(2)学生尝试:你能说出这道题的得数吗?
[说明:很多学生能说出得数,但计算方法不一定对,所以教师在此暂不问学生的想法。对有困难的学生也不作任何提示。]
(3)分小棒:把68根小棒*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根?
[说明:大多数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已会分。对有困难的学生可提示:69就是几捆几根?]
问:你是怎样分的?先分什么?再分什么?
(4)再来说一说刚才你算出69÷3的思考过程。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6个十÷3=2个十=20
9个一÷3=3个一=3
20+3=23
(5)做一做:
28÷236÷355÷5这些题怎样想?
(6)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一、分别除以除数,结果就是多少个十和多少个一。
4.教学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
(1)你会用两种方法读算式3×2吗?
(2)用类似的方法试读:60÷3
说明:学生即刻会读:60除以3,还可读作3除60。教师还可指出黑板上的一些算式让学生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1)80÷4可以这样想:8个()÷4=2个()=()
900÷3可以这样想:9个()÷3=3个()=()
6000÷2可以这样想:6个()÷2=3个()=()
48÷4可以这样想:4个()÷4=1个()=()
8个()÷4=2个()=()
()+()=()
(2)64÷2可读作(),也可读作()。
2.列式并写得数。
(1)3除900得多少?
(2)84除以2得多少?
(3)把36*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4)4000里面有多少个2?
3.夺红旗:写出下列各题得数。
8÷230÷240÷480÷464÷2
80÷239÷348÷284÷463÷3
800÷260÷3500÷÷288÷8
8000÷282÷296÷377÷769÷3
四、总结全课,揭示课题
《口算除法》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7、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活动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用一位数除的口算方法。
难点:提高一位数除法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80÷4?40÷2?6000÷2?90÷3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
(2)学生独立列式,提示:120÷3等于多少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
(3)反馈学生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算法:
①40×3=120,120÷3=40。
②12÷3=4,120÷3=40。
③通过摆小棒看出:把120根小棒*均分成3份,每份是40根。
教师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2、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
(2)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①60÷3=20,6÷3=2,20+2=22。
②通过摆小棒可以看出:先把66根小棒分成6捆(每捆10根)和6根,6捆小棒*均分成3份,每份2捆(20根);再把6根小棒*均分成3份,每份2根,2捆和2根合起来就是22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指名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看能够发现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计算,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熟练口算技巧。
3、完成练习三第4题。
4、完成练习三第7、8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2)
例2:方法一:40×3=120??方法二:12÷3=4
120÷3=40?120÷3=40
例3、66÷3=22
60÷3=20
6÷3=2
20+2=2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握了以下两点:
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无论是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对学生后面的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教学时特意对学生说明,计算时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口算除法》数学教案4
设计说明
1、重视实践探究,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动手摆一摆并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明确每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2、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口算60÷3,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名想说的学生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60根小棒
教学过程
出示主题图,引入新课
(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1、导语: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印刷厂的工人师傅正在分装彩色手工纸,从这个情境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彩色手工纸每沓10张,每盒100张)
2、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是60张彩色手工纸,工人师傅要把这60张彩色手工纸*均分给3人,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每人得到多少张)
3、引入新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板书课题:口算除法)
⊙亲身实践,学习新知
1、教学例1。(出示教材11页例1)
(1)理解题意并列式:要求每人得到多少张,该怎么列式?(60÷3)
(2)小组内交流讨论,怎样口算60÷3?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小棒代替60张彩色手工纸来分一分。
(学生汇报不同的口算方法,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
①想口诀:二三得六,2×3=6,6÷3=2,所以60÷3=20。
②想乘法算除法:因为20×3=60,所以60÷3=20。
③利用数的组成口算: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所以60÷3=20。
(3)想一想600÷3=(),让学生交流讨论,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口算。
(4)小结:在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时,可以用想口诀的方法口算,也可以用想乘法算除法的方法口算,还可以利用数的组成口算。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从图中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2、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12页例2)
(1)理解题意并列式。(120÷3)
(2)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不同的算法。
①想口诀:三四十二,3×4=12,12÷3=4,所以120÷3=40。
②想乘法算除法:因为3×40=120,所以120÷3=40。
③利用数的组成口算:120里面有12个十,12个十除以3等于4个十,所以120÷3=40。
(4)小结: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几百几十数看成几个十,再用几个十除以一位数。
《口算除法》数学教案5
教材解析:
例1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通过分彩旗情景引出算式,然后呈现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材呈现了两种口算方法。例2教学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重点是迁移例1掌握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估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探索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应用能力。
3.体会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估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题卡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给小动物找家,快速口算
【设计意图: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帮助学生回忆口算方法,为接下来的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1.老师手里有80个气球,每个同学分两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
提问:谁能列式,并说你是怎么算的?
预设:80÷2=40(个)
因为2×40=80
所以80÷2=40
提问:谁还有不同方法?
预设:8÷2=4
80÷2=40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8里面有4个2,所以80里面有4个20。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融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探索方法
1.出示例1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提问:读题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提问:谁能列式?
预设:80÷20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预设:因为80里有几个20,就可以分给几个班,所以用除法计算。
提问:看着道题与80÷2有什么不同?
预设:除数是整十数
谈话:这道题又该怎么口算呢?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板书)
2.活动:80÷20怎么口算,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3.指明汇报:
预设1:因为20×4=80,所以80÷20=4
预设2:因为4个20是80,所以所以80÷20=4
谈话:我们可以借助小棒图来理解,这里有80根小棒,代表80面彩旗,20根为一份,80里面有4个20,所以80除以20等于4.
4.指明说一说,同桌再说一说。
提问:还有不同方法吗?
预设:因为8÷2=4,所以80÷20=4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我们可以把80看作几个十?那20呢?
预设:因为8÷2=4,所以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
指名再说
总结:在解决这道口算时,有的同学用到了相乘法算除法,有的同学结合除法的意义来口算,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口算。由于这道题是解决问题,我们还要写上答。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图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自主总结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归纳的能力。】
5.同学们利用了以前学习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这就叫学以致用,那这两道估算题目你能够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估算吗?自己试一试,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预设: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
2.83÷20≈ 80÷19≈
预设:83看成80 ,19看成20
6.同学们说的很准确,能总结一下这类题的估算方法吗?
预设:两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求出结果。
(三)自主探究
谈话: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如果把数据增大用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你还会算吗?请你尝试解决学习单上的题目。
1. 学生尝试解决
2. 学生板书
3. 集体交流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和除法估算,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
问题,了不起,这句话送给大家。
【设计意图:借助所学的知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迁移知识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书中做一做,计算接龙
2.书后72页第1题
3.书后72页第3题
4. .书后72页第7题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掌握,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五、总结
数学小史
板书:
口算除法
80÷2=4 80÷20=4 (个) 150÷30=5(个)
83÷20≈4 122 ÷30 ≈4
80 ÷19≈4 120÷28≈4
《口算除法》教案3篇(扩展2)
——《口算除法》说课稿3篇
《口算除法》说课稿1
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人教板三年级第六册第二单元(口算除法)
本册教材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乘法口诀的基础之上,学习口算除法是为今后学习笔算除法打基础的。
根据本册教材的知识点与技能的要求,我先阐述本课的教学设计前的背景,我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先让学生难看主题图,从整体入手,使学生了解主题图的要求,再让学生说出图中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方面提出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是技能目标。先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先让学生说出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二是发展性目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用分小棒的过程说自己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掌握口算的方法。
情感发展目标,通过说计算过程和分小棒的过程,体验口算除法的过程,从而达到计算的"准确性与灵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顺利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我在教法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分析口算过程的同时又用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本课的教学设计流程是;
第一流程是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流程是探索新知。
第三流程是巩固新知。
第四流程是深化应用。
在第一流程创设情景中,我用课件出示情景图,三个猴子分桃子,让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列出算式(630÷3)再进行计算,计算完成后再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其次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2)和第(3)个问题。
在第二流程探索新知中,让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然后全班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第三流程巩固新知中,我给学生出示口算提,让学生熟练地计算,进一步深化口算方法的掌握。
在第四流程深化应用中,编排许多闯关练习题,如9000÷3300÷3200÷2等等,加强了学生口算除法的计算技巧,为今后的笔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口算除法》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口算除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表内乘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口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估算和笔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以及掌握算法的多样化。
四、教学难点:
如何使每位学生经历口算算理的探究过程。
五、教法:
1、引导自学法。
2、引导发现法。
3、组织讨论法。
4、组织练习法。
5、创设情境法。
6、引导探究法。
六、学法:
1、自主发现法。
2、小组合作交流法。
七、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3、敢于尝试,应用新知。
4、知识外延,拓展训练。
主要教学过程:
1、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理解算理,用故事导入法创设一则乐于助人的小故事,创设三个问题情境。
2、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本节课,我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得出60÷3的不同口算方法,重点理解这种口算方法的算理。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在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说算理。通过“说”来加深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
3、尝试让学生用所得的新知解决第二个问题。“李阿姨*均每次运多少箱?”
4、知识的拓展、外延,(练习)。
八、作业
课后练习。
《口算除法》说课稿3
今天,我所执教的《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第78和79页的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首先我说教材及学情分析:
这节课主要学习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这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算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把整十或几百几十看成一位数或两位数进行口算,第三单元中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的学习作了铺垫。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是进一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笔算过程中试商的重要基础。
教材的编排:例1(1)和(2)是分气球和分彩旗的情境图,让学生探究口算除法的方法,都是先口算再进行估算练习。我在设计这节课是稍做了调整,把例1(1)分气球和例1(2)分彩旗的口算部分放在前面,把教材中例1(1)后面的估算算式以应用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估算方法,在掌握估算方法后再对被除数和除数进行估算练习。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和教具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以及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3.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确定的教学重点事:1.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
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探索口算除法的算理。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了教具: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我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1、情境的创设。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情境是分气球和分彩旗,我认为这个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于是就想到了元旦开联欢会,以此为情境展开教学,我觉得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把学生推上了学习主人的地位,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2、让学生多说,说算理,说想法。在课堂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得出80÷20的口算方法后在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说算理,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让学生多练,练速度,练准确率。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所以在课中安排了“夺红旗”、“拔萝卜”、“摘桃子”等熟练口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本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力求在课堂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
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做了六道口算乘、除法题和两道估算题,主要复习表内除法和想乘法算除法的口算方法及乘法的估算方法,这样可以为学生学好本节课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第一步:(多媒体出示)在布置班级教室分气球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分析同意列出算式“80÷20=”,从而揭题导入新课。接着请先学生思考“80÷20=”的口算方法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口算的方法,并汇报。我板书主要方法。
第二步:(多媒体出示)分彩旗的情景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指名说一说“120÷30=?”。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快的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口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并认为最优化的算法。这样,学生学得轻松,乐于学习。
第三步:出示4道夺红旗的口算练习,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让学生对口算方法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3.拓展估算,巩固算法
第一步: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大约说明要估算,然后合作讨论估算方法并全班交流。
第二步:估算变式练习,把原题中的每班分20根彩带变成每班分19根彩带,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步:是两道估算的题:有了前面两道估算题的基础,我直接让学生进行估算。
第四步:出示三组口算估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估算就是把不是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估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这样就把估算转化成口算了。让学生明确估算和口算之间的练习。
4.综合练习、提高技能: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设计了摘桃子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有八道口算估算练习题,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口算、估算方法。
接着我设计了两道乘船、乘车的实际问题,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进行口算估算练习,通过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能力。同时知道乘车、乘船时绝对不能超载。
5.归纳总结,深化新知:
总结是全课的再一次升华,我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参与学校庆元旦联欢会的准备工作。新的一年里就要有新的气象,老师在这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快乐成长!请你用“我学会了”谈谈自己的收获。
《口算除法》教案3篇(扩展3)
——口算除法的数学教案3篇
口算除法的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二)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口算除法
师:我们在二年级时学过了除数是一位,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简单口算。下面我们共同练习一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口算卡片)
30÷3 20÷2 36÷3
60÷3 600÷6 84÷4
80÷2 48÷4 900÷3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36÷3的口算过程。(30÷3=10,6÷3=2,10+2=12)
2.填空。(投影出示)读题、口答。
(1)2是由( )个1组成的。
(2)40是由( )个10组成的。
(3)42是由( )个10和( )个1组成的。
(4) 420是由( )个 100和( )个 10组成的。
(二)学习新课
一位数除两位数
例1:口算 42÷3。(板书)
指名读算式:(42除以3)(3除42)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把42*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师:请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小棒4捆又2根)想一想,自己动手把42根小棒*均分成3份,怎样分,也可以两个同学商量一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老师逐行巡视,个别指导,做到心中有数,一会儿请同学到投影仪给大家摆。
请一个同学在投影仪上给大家分分看,学生边分,老师边提问:先分哪部分?为什么先分3捆?而不把4捆一起分呢?
实际操作的同学回答:把3捆*均分成3份,每份得到1整捆。剩下的1捆*均分成3份,不能得到整捆。(怎么办呢?)要把这1整捆拆开和2根合在一起,(是12根)*均分成3份,每份分到4根。
师:请发表不同意见,可以请不同分法的同学,也到投影仪上给大家演示。
同学们根据不同的分法,进行争论,各抒己见,最后统一到第一种为最佳分法。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种分法简单地用语言概括一下?
(把 42根分两次,先分30根,再分 12根)
师:现在我们来看口算 42÷3,想一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请同学回答,老师写在黑板上:
42÷3=14 想:30÷3=10
12÷3=4
10+4=14
(三)巩固反馈
做一做:(投影出示)
32÷2= 48÷3= 60÷5=
学生独立完成,(给几个小黑板或投影胶片,订正时用)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再说得数。
32÷2=16 48÷3=16 60÷5=12
请检查一下口算是否正确,用什么方法?
(可以用乘法进行验算)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例2:口算:420÷3=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做这道题,怎样想?可以和例1(42÷3)联系起来思考。(被除数420,也就是42个十,除以3,商是14个十,也就是140)(板书:例2:口算 420÷3=140)
想:420是42个十
42÷3=14
14个十是140
做一做:
450÷3=150 560÷4=140 900÷6=150
说出口算过程,再说结果。
巩固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说一说口算过程。
38÷2=19 75÷5=15 54÷3=18
380÷2=190 750÷5=150 540÷3=180
2.投影出示,课本练习八,第2题。
请同学在书上填写,然后集体订正。
3.口算抢答:
口算卡片发给学生(小老师),由小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可以抢答(不必举手,得到允许)。
81÷3 840÷7 780÷3 38÷2 96÷8
68÷4 65÷5 64÷4 87÷3 650÷5
640÷4 920÷2 96÷4 70÷5 960÷4
4.读题、列式、口答。(投影出示)
(1)被除数是84,除数是6,商是多少?
84÷6=14
(2)7除910等于多少?
910÷7=130
(3)把75*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75÷5=15
(4)810里面有几个3?
810÷3=270
(5)一个数的4倍是520,这个数是多少?
520÷4=130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这些口算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可以为后面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加强这部分口算练习,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
作业:看书第 36页。练习八第4, 5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在教案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口算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的,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大量练习,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使新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教学中教师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
口算除法的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口算除法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数学第78~79页例1(1)、(2)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2、3、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并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除法的估算。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 复习
师:同学们,你们的口算能力都很棒吧。今天就请大家来挑战吧。
二、创设情景与探究新知
(1)探讨整十数除整十数的算理。
师:、教学例1(1)军庄小学要开庆祝元旦联欢会了,同学们都在忙着布置会场,为了把会场装点得更漂亮,学校特意买了一些气球,准备分发下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例1的图片1)请仔细观察,根据图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
师:谁能把这些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跟同学说一说。
师:
①怎样列式?
②问:为什么用除法?
③这和我们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板书)
④你会算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里的伙伴说一说。(学生活动)
生总结方法:(1)80÷20=4,80表示8个十,20表示2个十,把8后面的一个0和2后面的一个0同时遮住不看,因为8÷2=4,所以8个十除以2个十就等于4。(师:把这种方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2)因为20×(4 )=80,所以80÷20=4。也就是“想乘法算除法”的方法。(师:还有谁是这样想的?你说说看)
练一练:60÷20= 90÷30= 80÷40= 40÷20=
师:在我们装扮教室的时候气球很容易破,所以老师多买了3个。(出示:如果有83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①怎样列式?(83÷20≈)
②问:为什么用除法?
③你们会算吗?和同桌的同学讨论一下,教学反思《口算除法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生:把83看作80,83÷20≈4。)
师生总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它看作和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试一试:80÷19≈ 62÷20≈ 93÷30≈ 80÷38≈
(学生说答案,并说说法)
(2)探讨整十数除几十几百数的算理
师:光用气球装饰我们的教室不够美观,所以学校又买来许多彩旗。(出示例1(2))你从图中看见了那些信息?全班一起读一读。
①怎样列式?
②问:为什么用除法?
③自己试着算一算。
④讲解
并说怎样算的。
做一做:150÷30= 240÷80= 350÷50= 540÷90=
师:刚才我们算了被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现在是三位数,你们还会吗?试一试。(出示:想一想: 120÷28≈)
对答案并讲解
三、巩固练习
1.争夺智慧星。课本79页做一做
在口算第一组式题的基础上,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
思考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熟悉用乘算除的口算过程,掌握“想乘法算除法”的口算方法。)
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四年级有179人,每辆车限坐30人,大约需要多少辆车?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估算。)
3.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小红的故事书一共有120个小故事,她每天看1个小故事,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
(设计意图:本题是需要估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巩固相应的口算,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谈体会,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本80页1、2、3、4题
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课的内容,它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了演化而来,是本单元知识的前提,很多学生都感觉到很容易。下面是我上这一节课的一些感悟。
1.重视计算的过程,允许学生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两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2.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80÷2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接着,让学生自主分120个气球,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3.一堂课引起我的再次思考:
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设计练习更实效?怎样把新知识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一堂课下来,如何轻松的让学生接收新知识。
通过这节课口算教学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备课中学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维的训练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点。同时涉及的都是计算题,应该让学生多一点训练。我们作为指导者就可以了。
口算除法的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第78~79页例1(1)、(2)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并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
2、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口算算理。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材分析:
(一)内容解读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的起始课,内容主要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一个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熟悉、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我执教的就是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口算方法的探究--例1中的(1)、(2)及做一做。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更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习完前几册的之后学习的,是继学习表内乘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后的一个新的学习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同时,也为学生学习五上小数除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相关研究
教材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这块内容的安排是在第六册,其中口算除法包括三部分内容: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用整十数除(60÷10、150÷50)。与课标相比,课标教材把这内容编排在四上,比教材晚了一个学期,内容编排上,删除了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的口算,因为整体计算要求降低,对于后续学习的作用不太大。保留了用整十数除(60÷10、150÷50)的内容,并把估算内容与口算内容结合起来一并教学,这样,既减少了课时量,又加强了口算、估算之间的联系。口算除法这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更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
教材对用整十数除(60÷10、150÷50)的安排是先复习铺垫,然后教学新知,接着尝试练习,再是巩固练习。通过查阅资料,教学设计的大致流程是复习铺垫、教学新知,尝试练习、巩固练习等几个环节。复习铺垫安排了前几节的相关口算内容和几十里面有几个十的填空练习,既复习了前几节课的内容,又为学习新知作个伏笔;在教学新知时,通过摆、分小棒来探究算理,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来理解算理,我思索,第六册的学生,还有这个分小棒的必要吗?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何培养?相关的教学设计也与教材编排相差无几。除法估算则另起一例,安排在笔算、商不变的性质之后。
与之相比,课标教材则把用整十数除与估算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旨在能过用口算来解决估算,重点还是对口算算理的理解与口算方法的掌握。对于新知教学则通过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寓算理于情境中,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三)教学设想
在设计本课时时,对于目标的定位,我把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定位在:探究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算理及掌握口算方法上。由此,我设计了:引入、探究、转化、、巩固五个环节。
引入:通过丰富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置计算于现实的情境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
控究:探究算理、掌握算法这一环节中,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解决整十数除两位数、整十数除三位数这两个式子,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再通过观察情境中,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把整十数除两、三位数转化成表内除法,明白为什么这么算,这么算的简便之处,既理解算理。接着通过比较,找两式的相同之处,加强联系,形成方法。再通过一组乘除对比的练习,进一步形成口算方法。
转化:用口算解决估算,在学生基本掌握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再通过情境信息的变换,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白为什么要估算。对于估算方法的处理上,则重在转化,把估算方法转化到口算方法上来,体现了用口算算是作用。
、巩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口算方法,体现一种成功感,再通过一定量、趣味性的练习,加强技能的训练。
在设计时,尽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内容是比较简单的,教师则如何挖掘教材资源、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有就是学生信息反馈的处理。在设计时,我一直困惑、思考两个“转化”:一、在算理的探究上,如何让学生算理转化的自然、明白;二、在口算、估算的含接上,如何转化的紧密。
《口算除法》教案3篇(扩展4)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10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7、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活动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用一位数除的口算方法。
难点:提高一位数除法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80÷4?40÷2?6000÷2?90÷3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
(2)学生独立列式,提示:120÷3等于多少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
(3)反馈学生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算法:
①40×3=120,120÷3=40。
②12÷3=4,120÷3=40。
③通过摆小棒看出:把120根小棒*均分成3份,每份是40根。
教师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2。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
(2)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①60÷3=20,6÷3=2,20+2=22。
②通过摆小棒可以看出:先把66根小棒分成6捆(每捆10根)和6根,6捆小棒*均分成3份,每份2捆(20根);再把6根小棒*均分成3份,每份2根,2捆和2根合起来就是22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指名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看能够发现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计算,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熟练口算技巧。
3。完成练习三第4题。
4。完成练习三第7、8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2)
例2:方法一:40×3=120??方法二:12÷3=4
120÷3=40?120÷3=40
例3、66÷3=22
60÷3=20
6÷3=2
20+2=2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握了以下两点:
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无论是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对学生后面的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教学时特意对学生说明,计算时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交流、讨论理解算理。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情分析:
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重点难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算法;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过程。
【测试】
复习旧知识
1.口算,说出口算过程。
8÷2= 15÷3=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想乘法算除法。
2. 估算,说出估算过程。
83÷2≈ 118÷6≈
( ) ( )
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根据“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整十的数,再口算出结果。
【导入】
口算除法
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通过检验,老师发现同学们对于学过的知识,都还有一定的记忆,这非常棒!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经常把学过的知识,进行不断的整理和复习,这样不仅能把知识加深印象,而且会更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口算除法。不过,本节课的口算除法,可是有难度的,你们敢挑战吗?
【讲授】
讲授新知
1.猜一猜。6月1日是什么节日?(儿童节)
2.学习例1.(1)
师:瞧,老师手里拿着什么?(彩旗)学校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可以分给几个班?)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呢?(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怎样口算80÷20呢?请大家分组交流、讨论,再互相说说口算方法。
a.由20×4=80,得出80÷20=4,(想乘法算除法)
b.8÷2=4,得出80÷20=4 (想表内除法算除法)
学生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将单位及答补充完整。
3、想一想。83÷20≈ 80÷19≈
4、练习。(我会算)
60÷20= 80÷40=
62÷30≈ 80÷38≈
(1)过渡: 同学们,我们在口算除法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刚才我们顺利解决了分气球的问题,大家表现得非常棒。瞧,学校又买来了彩带,(出示情景图)你从图上了解到什么信息?请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校买来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同学们,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练习本上把算式写出来。
(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
师:怎样口算120÷30呢?同桌间互相交流,说一说。
a.12÷3= 4 则120÷30= 4 (把120看成12个10,30看成3个10.这里强调让学生进行说一说他的算法过程是怎么想的,揭示本课的的教学目标)
b.30×4=120,则120÷30= 4
(2)将单位和答补充完整。
6、练习。
7、想一想。122÷20≈ 120÷28≈
8、小结。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也可以先不看数中个位上的0,想表内除法算除法。
除数是整十数的估算方法:
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整十的数再口算出结果。
【练习】
巩固新知
1、我会填。
(1)口算420÷60,想42÷6=( ),所以420÷60=( )。
(2)183÷20 ≈( ),241里面大约有( )个40。
(3)一个数的40倍是160,这个数是()
2、我会做。
3、生活中的数学。
四年级255人去春游,每辆车限坐50人。要派几辆车呢?
【活动】
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想说点什么?
【活动】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80÷20=4(个)
(1)20×4=80 80÷20=4
(2)8÷2=4
想乘法算除法 想表内除法算除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3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 p13 。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探究并初步掌握口算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五、教学要素:
1、已有的知识经验: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2、原型:
(1)赵伯伯3次运60箱黄瓜,*均每次运多少箱?
(2)王叔叔3次运600箱西红柿,*均每次运多少箱?
(3)李阿姨3次运240箱青椒,*均每次运多少箱?
3、探究的问题:
(1)计算“60÷3=”应怎样算?
(2)计算“600÷3=”应怎样算?
(3)计算“240÷3=”应怎样算?
(4)如何计算几十、几百、几千除以一位数?
六、教学过程:
(一) 唤起与生成
1、口答
80里有()个十
400里有()个百
3000里有()个千
2、口算:
36÷624÷430×3 600×6
48÷872÷9400××3
在口算时,让学生说一说①口算“36÷6”是怎样算的;②“30×3”、
“600×6”、“2000×3”是怎样口算的。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口算。
(二)探究与解决
学习例1
出示13页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赵伯伯*均每次运多少箱?
王叔叔*均每次运多少箱?
李阿姨*均每次运多少箱?
1、解决第一个问题:赵伯伯*均每次运多少箱?
列出算式:60÷3= _(棵)
(1)学生独立思考。
20×3=60,60÷3=20;6÷3=2,60÷3=20;把60*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做完后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动手操作,印证算理
让学生动手利用小棒、圆片、或回形针等摆一摆,如何把60*均分成3份,并找出每份是多少。摆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把6个十*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所以是20。(通过摆一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使算法直观化。)
(3)补充事例,举一反三
40÷2 60÷250÷5
学生独立做,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解决第二个问题:王叔叔*均每次运多少箱?
让学生先列式、试做,然后同桌说说是怎样想的。
600÷3=200(箱)
补充事例,举一反三
400÷2 300÷3 800÷2
学生独立做,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基本练习,掌握算理
40÷480÷÷3
600÷2 500÷5 8000÷4
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小结方法:口算整千、整百、整十的数除以一位数,就用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除以一个数,得数是几千、几百、几十。
5、解决第三个问题:李阿姨*均每次运多少箱?
列式:240÷3=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有两种方法:3×80=240,240÷3=80;240是24个十,24个十除以3等于8个十,所以240÷3=80。
补充事例,举一反三
120÷6 180÷÷4
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计算时,可以把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看做几十、几百。)
6、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怎样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几十、几百、几千除以一个数,就等于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除以一个数,得数是几十、几百、几千。
(三)训练与应用
1、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并说算理。
2、练习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并说其中几题的算理,重点说
9000÷3的算理。
3、 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4、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四)小结与提高
小结学习的收获:口算除法的方法,评价学习的表现。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4
教学内容:
第36页例1、2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通过操作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口算:
二、操作交流,探讨算法
1.创设情景,研究例1。
(1)全班有42位同学*均分成3组做游戏,每组有几位同学?怎样列式?
(2)怎样口算呢?小组合用42根小棒代表42个同学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每组有几个人?
(3)小组互相交流分的方法。
(4)教师评价分的情况。
(5)教师演示分的过程。
(6)小组交流怎样口算。并汇报。
(7)教师小结方法。
(8)做一做。
2.运用迁移,学习例2。
(1)出示例2,指名列式。
(2)小组合作运用旧知识研究4203的口算方法。
(3)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口算方法。
(5)做一做。
三、巩固与思考
1.练习八第1题,先说再做。
2.第2提,先做再说。
3.第3、4、5题。
板书:
口算除法(一)
423==140
想:303==14
123==10
10+4=14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1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2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发展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分析
表内除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是口算除法的起点。教材通过让学生分手工纸为直观支撑,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借助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让学生形成多样化的算法,再通过优化,最终把它转化为“几除以几”即表内除法来算,同时结合直观操作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掌握简便的口算除法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算理。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色手工纸10盒,小棒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识盒装手工纸数目。
师:拿一盒手工纸,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多少张?
学生猜后教师打开演示:介绍每沓10张,每盒100张。
2.师演示、生口答。
(1)1盒里面有( )沓手工纸,10沓有( )个十张;
(2)2沓纸有( )张,有( )个十张;
(3)80张纸有( )沓;
(4)2盒纸有( )张,( )个百张;
(5)400张能装( )盒,有( )个百张。
(二)探索操作
1.探索60÷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1)
把60张彩色手工纸*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60÷3)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
学生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一盒手工纸或小棒操作一下,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与同学说一说。
(2)汇报交流、耐心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 60张纸就是6沓,先每人分一沓,共分掉3沓,剩下3沓再每人分一沓,刚好分完。这样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
预设2: 60张纸就是6沓,6沓*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课件演示)
预设3: 60里有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 (板书横式:6÷3=2 60÷3=20)
预设4:30×2=60或2×30=60可以得出60÷3=20。(想乘法算除法)
预设5:60-20-20-20=0共减3次,所以60÷3=20。
预设6:20+20+20=60 所以60÷3=20。
(3)算法优化,理清算理。
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请与预设3相同学生再说一说,理解后,其他学生与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4)揭示课题、巩固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除法估算。
难点: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除法估算。
【教学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口答:
(1)450除以9得多少?
(2)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
上节课我们根据这幅图提供的信息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进行了解答。数学小精灵看大家学得很起劲,他也想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
2.出示例2的问题。
大家看,小精灵提的是什么问题?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引导分析问题
(1)请大家单独读题。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124÷3
(2)这个问题和我们以前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有没有这个词在计算的要求上有什么区别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课题:除法的估算。
2.引导学生探讨估算的方法
(1)根据以前学习过的有关估算的知识,你会估算124÷3吗?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
(2)生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估算的过程。
(3)谁来总结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对除法进行估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取被除数的近似数;除以除数;算出结果。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教材“做一做”。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均分成几份?求什么?怎样理解“大约”两个字?
(3)列式。
(4)思考:怎样求出*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5)集体交流。
2.教材“做一做”。
(1)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
3.教材练习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估算过程。
4.教材练习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结果。
五、小结:
你对除法的估算有什么想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12÷4;
8÷2;
14÷7;
24÷6;
35÷7;
72÷9。
2、口答:
(1)7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百?
(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
二、 教学例1
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教师: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
2、 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均每次运多少箱?
观察: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60÷3=20。
5、 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三、 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同座互说600除以3的口算过程。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四、 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请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240÷3=80。
五、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60÷3=20(箱)
想:6÷3=2
60÷3=20
600÷3=200(箱)
想:6÷3=2
600÷3=200
教学反思:
在训练中我设计了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练习,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成为课堂主人。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8
教学内容:
17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
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听算
6÷260÷2600÷÷2
8÷480÷4800÷÷4
10÷22×560÷320×3
24÷3240÷÷3120÷3
70÷710×754÷648÷8
二、估算比赛: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378÷5435÷7
297÷4469÷8194÷6
三、笔算比赛:
8÷280÷2800÷÷2
18÷3180÷÷390÷3
54÷96×981÷97×9
8×97×927÷36×7
5×840÷545÷5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四、说一说:
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社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总结: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9
教学目标:
1.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会用除法估算和
口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根据倍的意义,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合理地进行除法估算;正确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和估算,这节课我们专门来进行有关练习,来进一步巩固除法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还要用口算或估算
的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看谁最有收获。
二、组织练习
1.专项练习
(1)口算
第一组:
30÷3400÷÷3
60÷2800÷÷5
学生先口算,再从各列中任选一个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第二组:
16÷2=30÷5=21÷7=
160÷2=300÷5=210÷7=
1600÷2=3000÷5=2100÷7=
第三组
6÷2=8÷4=9÷3=
72÷9=36÷6=32÷8=
先口算,再观察每列中三道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比一比第一、第二列,说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估算
第一组:
71÷8181÷2359÷6
440÷9138÷7323÷4
先独立估算,有困难的可以找老师帮忙,或把难题直接写到黑板上。集体交流,如果出现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第二组: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297÷4378÷5435÷7469÷8194÷6
学生练习后交流。
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17页第4题。
学生读题后问:本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可以用哪种计算?(口算、估算)
指名板演,集体校对。
(2)教科书第18页第6题。
学生独立填写空格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结: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中,求一倍数的要用除法去计算。
(3)第18页第7题。
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会计算56÷4和64÷4吗?我们后面将学习他们。
(4)挑战题:a第18页第8题。
B找规律填数
()
9()
7(),
18()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又有什么收获?你现在是怎样看待除法口算、除法估算的?
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9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能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为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计算时要“退位”。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8÷6100÷5183÷335÷7
50÷5100÷4238÷7129÷3
(2)简单说一说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信息窗1
从古到今,农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耕作方式每小时耕地面积(*方米)
人力6
耕牛60
手扶拖拉机96
四轮拖拉机540
2.观察,你从中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手扶拖拉机*均每小时耕地面积是人力的多少倍?
生:16×6=96,所以96÷6=16
9个十除以6得1个十,余3个十,3个十加6得36,36除以6得6,10加6得16。
师:竖式计算(三人板演)集体订正。
四轮拖拉机*均每小时耕地面积相当于耕牛的多少倍?
怎么列式?540÷60=
小组讨论。班上交流,教师。
生:60×9=540,所以540÷60=9
540÷6=90所在地540÷60=9
54个十除以6个十等于9。所以540÷60=9
教师重点让学生多说第三种方法。同桌互说几次。
四轮拖拉机*均每小时耕地面积相当于人力的多少倍?
3.引导学生在理解提议的基础上,独立列出算是并思考算法,教师板书算式
96÷6540÷6540÷60
4.这些算式你们都会算么?想一想,应该怎么计算?学生计算并说己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方法要给与肯定。如:9个十除以6得1个十,余3个十,3个十加6得36,36除以6得6,10加6得16有的学生可能用想竖式的方法
5.出示小电脑问题:你会口算960÷6吗?学生口算,并说己是如何计算的。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口算学生口算完后,对比找规律,比较上下两排的算式,你发现口算方法有什么规律?
2.自主练习第三题:口算小组交流:买哪箱橙子更合算?
(四):
今天我们复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不同的是,今天的口算都需要“退位”,在信息窗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中,540÷60这个算式还没有解决,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口算除法》教案3篇(扩展5)
——《口算乘法》教案5篇
《口算乘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竞赛。
40×4=60×5=300×7=200×8=
6×200=3×800=3×30=4×50=
(2)抢答。
(1)3个十是()?30是()个十?
(2)300是()个百?60是()十?
(3)9个十是()?3个30是()?
二、导入新课。
刚才口算的这些题目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相信同学们都喜欢吃草莓,我们知道每箱装15盒草莓,买3箱,那么3箱草莓有多少盒?
生:可以列式为15×3。
师:那么哪位同学知道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1:我可以分步计算,10×3=30,5×3=15,30+15=45。
生2:我可以列竖式计算。
师: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150×3该怎样计算呢?
(2)师: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
生1:可以列式为6×10。
生2:6×9=54,54+6=60。所以一共有60个橙子。
师: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呢?
生3:可以列式为12×20。
生4:12×2=24,24×10=240。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指名说说:已知邮递员叔叔每天可以送出300份报纸,若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1)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00×10。
(2)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300×10
A.300×9+300=2700+300=3000
100×10×3=1000×3=3000
B.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
则300×10=3000(份)
C.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
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2、用
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口算方法,你怎么口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获取新知识,理解新知识。
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哪种口算方法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四、巩固应用:
1、做一做。
(1)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结合订正过程,选择两、三道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生活应用:
小明买20枚8角的邮票和30枚6角的邮票。一共多少元?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巩固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拓展。
1、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枝8角的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钱?
(2)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钱?
2、动脑筋。
()×30=×()=20xx
80×()=×()=300
六、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1、学生自由汇报收获?
2、全体师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复述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算理。
《口算乘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多种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预习汇报卡、多媒体课件、香蕉题卡片、目标检测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听算后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2、抢答:
3个十是()?30是()个十?300是()个百?60是()个十?9个十是()?3个30是()?
3、小结导入: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板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民主导学
任务呈现: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创设情境:我们每天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进行交流,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你们知道是谁在为我们默默辛苦的工作吗?(生:邮递员)师:对,是我们的邮递员叔叔,今天我们把邮递员叔叔请来了,请看主题图。
自主学习:
1、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2)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解决?小组讨论。
展示交流:
1、生汇报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口算方法。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讨论后汇报口算方法: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口算乘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热爱数学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的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说出每个算式表示什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1004 20xx 3006 320 640 940
二、新授
1、1004表示什么?用图可以怎样表示?
每行有100个方格,需要多少行?
观察这副方格图,你还可以怎样列式?(4100)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100个4是多少?)
2、比较1004与4100这两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两个算式中的数都是一样的,只是数的位置不同;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都可以表示同一副图;它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归纳:1004与4100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3、独立试算: = =
= =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你有什么发现?
(100乘几,就可以算成几乘100,他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试算:720= 7200= 7300= 7400=
说出你的想法.(7和2个十相乘,得14个十,是140)
根据上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 8500= = =
5.讨论交流:通过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1)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可以用这个因数与乘数百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2个0.(2)用这个因数与几个百相乘,得多少个百.
6.同桌之间能互相出几道这样的题目,练一练吗?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006 4002 8700
6100 2400
2.列式计算:
(1)30个15是多少?
(2)25的200倍是多少?
(3)6乘400是多少?
(4)
3.四年级3班有学生50人,开学初每人交书本费及各种杂费共200元,四年级3班的老师共收多少钱?
4.一袋洗衣粉500克,一箱洗衣粉20袋,有多少千克?
四、质疑小结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口算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如果是一个因数与整千、整万的数相乘又该怎样计算呢(补充板书)?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五、课后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20xx
8200
2.口算下面各题.
6100 5060
4220
6300
3.(1)20个17是多少?
(2)25的100倍是多少?
(3)40乘300得多少?
《口算乘法》教案4
课题口算乘法(2)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算法的探究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题目
3×11= 2×13= 4×12= 16×2=
7×12= 6×10= 20×5= 10×10=
组织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指名汇报。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出示例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盒有60个。
师: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的积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吗?在课后,大家还要勤加练习哦!
板书设计
6×10=60
10=1+9 6×9=54 54+6=60
12×20=240
12×2=24 24×10=240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关键有以下几点:
1、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这是学好本节课的前提。
2、引导学生做好预习,预习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性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教师讲课前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方面要多多提醒学生,因为预习的学生不多。
3、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和交流,这样才能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
《口算乘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50×1070×20xx×××80
选择一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3、听算练习:
40×1030×20xx×××80
4、估算:
42×1168×1032×47
四人小组互相说说是怎样估算的?有多少种估算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1、养一张蚕需要桑叶约600千克,可产茧约50千克。
(1)小明家养了4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2)张村共养40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并弄明白两个问题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果园里有28行橘子树,每行32棵。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果树?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还是准确的值?该怎样解决?学生独立完成。
三、综合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5、6题,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得最好。
2、分组进行“夺红旗”比赛(练习十四第9题)
3、合作完成练习十四第10、12题。集体讲评。
四、学习:
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教案3篇(扩展6)
——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3篇
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
在说例1的口算方法的时候,第1种方法没人说,主要说了这3种:(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变成了“200”。我引导学生认识:此时的6已不是我们*时所认识的的6,而是6个百,所以除得的是2个百,要在2的后面加2个“0”(2)受上面的启发,有学生提出:看成60÷3=20,这是把600看成了60个十在除,所以得到的是20个十,在20的后面加1个0即200。我觉得这种说法也非常好,在后面学的首位不够除的时候就会用的。(3)乘和除是好朋友,想200×3=600,也可以算出结果。
本周一开始展开了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口算除法作为单元的开篇,为后面的笔算除法教学有很重要的铺垫作用。在原计划的教学进度的基础上,结合年级组学生的学习情况,三位教师研究后决定将教学进度放慢,旨在让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每一种类型的除法计算。
按照教学计划,我将口算除法中的估算内容作为了今天展示课的教学内容,作为一节常态课,我与三年级4班学生很好地配合,顺利地完成了今天的展示。课后,与侯主任交流,现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
教学流程为:复习导入、明确目标,提出问题、自学指导,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与当堂达标。
复习导入环节利用单元知识树与口算除法习题相结合完成了复习的导入,之后提出本课学习目标并进行相应解释;之后利用单元主题图引出口算除法例2的算式,关键问题在于结合具体情境如何提出问题,李萌同学很顺利的将“三个人大约*均可以搬运多少箱”,此问题在设置的时候我做好了如果学生第一次提不出关键词“大约”二字如何进行引导,从而在计算时采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算式符号使用“约等于”号。此环节很顺利,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与估算有关的点拨即可。
在三年级3班试讲时我采用两种估算方法一起教授的方式,发现方法一到方法二之间存在很大跨度,关键在于学生无法通过自学看懂方法二的每一个步骤,因此在今天的展示中,我才去的方式是学生自学方法一,学会后立刻巩固练习,学生自学了什么,教师点拨了什么,学生掌握了什么那么在练习中我们就练什么。在此处,侯主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可以缩减例题量和例题难度,在适量且难度适中的前提下去完成方法一的教学。之后重点是结合小组汇报,通过黑板班演方法二的具体过程,最后对于两种方法进行总结,这是本课的亮点,方法一称为“找近似数估算法”,方法二称为“拆数估算法”,对比两种方法,引导学生在估算的同时可以结合精确计算,此过程潜移默化地运用了数学思想中的类比思想,不足之处在于可以让学生自行体会两种方法,并在今后的练习中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方法的筛选,在这里面也有优化思想的体现,这一点,今后教学中要注意。攻克了方法二的难点后,教材中做一做第一题是另一个难点,在学生学习了方法二的基础上,再来处理做一做第一题,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小了很多,此时,教学内容完成了很大一部分,全部过程相对顺利,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讲授还算高效。后面按照计划进行了相应的当堂测试,并通过达标试题量化学生得分情况,组内解决了部分学生残留的个别问题,至此,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完成。
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2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主要课型方式是要素组合方式,辅助课型是*台互动。由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口算能力,因此,从情境的创设到新知的探究,再到练习,各个环节都充分使用了看、听、讲、想、做、动、静七要素,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并得到多次的强化。
1、讲、动。本节课在探究口算方法时设计了1次四人小组交流,在两个“想一想”和“摘苹果”环节设计了3次同桌交流,共计4次小动。另外,还设计了自己说一说口算方法、个别汇报,目的在于通过“动”为学生创造更多“说”的机会,强化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2、“做”。除了两个“想一想”和“摘苹果”外,还设计了3个挑战练习,让学生在“做”中提高口算能力;
3、想、动静转换。探究口算方法时,先让学生静静的思考,再4人小组交流;练习时,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再同桌交流或者自己说算法。使学生先有想法,再交流,先静后动,动静转换,让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性。
4、听。师生每一次的“讲”就是其他同学的“听”。
5、看。看主题图,集体订正习题等,都用到了“看”这个要素。
二、具体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师生之间有约定,效果较好。
2、在口算方法的及时巩固练习中,即“摘苹果”环节,合理使用了小卡。
3、教学中合理而有效的运用了看、听、讲、想、做、动、静七要素,使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得到了多次的强化,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4、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下放给学生,创造小组交流的*台,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新知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5、学生的小组、同桌交流效果较好。
6、板书设计使用了气泡图。
(二)不足之处
1、在时间的调配上稍微有一点欠缺,“摘苹果”环节以及挑战练习环节用时多了一些,导致35分钟的课,超出了2分钟左右。
2、课堂上表情可以再丰富些,语言还不够抑扬顿挫,有时语速较慢。
3、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讲、听训练。如:发言人要面向大多数同学,声音要响亮等;倾听者要关注发言人,听清别人说了什么等。
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教学反思3
上完这节课后,我感到了一种“出奇”的顺利。上一节课成功自然不在话下,但是总会有缺陷。可是“出奇”,当然也就奇了怪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是学生全都会了,几乎是不教就会。呵呵!没有想到的顺利,就已经说明其中潜伏着失败。
课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们就我这节课发表了看法。优点说得充分,不足说得透彻。大家的说法引发了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原则上教学目标是根据教材内容而确定的,但是由于这节课的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起来比较轻松,所以我感到教学目标不仅仅要根据教材内容来确定,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基础。
其次是教学重点的把握。既然学生知其然——会做,就必须知其所以然——怎么做?计算教学,尤其是口算的教学,比较难把握的是技能和思维的尺度。在口算教学中而知其然是计算技巧的掌握,知其所以然这是思维层次的锻炼。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知其所以然,既训练学生口算说理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说,我这节课没有把握住这个教学重点。
通过这节课口算教学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备课中学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维的训练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点。课堂上求*求稳看似成功,实则隐藏着诸多败笔!
《口算除法》教案3篇(扩展7)
——《分数除法练习》教案3篇
《分数除法练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准确解答应用题.
2.加深学生对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异同点,会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1.花手绢的块数是白手绢的
2.白手绢块数的正好是花手绢的块数.
3.花手绢的块数相当于白手绢的
4.白手绢块数的倍相当于花手绢的块数
(二)教师提问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
(三)谈话导入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每一类应用题的特点,巩固解题方法,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下面一组练习.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3
1.课件演示:分数除法应用题
2.比较.
(1)我们把这三道题放在一起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三个数量是相同的;需要找准单位“1”来分析.
(2)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不同点:已知和所求不同;解题方法不同.
3.小结:分数应用题主要有以上三类: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是什么?
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必急.
三、巩固练习
(一)应用题
1.一个排球36元,一个篮球4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是一个篮球价钱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分析列式
(2)要求根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改编出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
2.学校有故事书36本,是科技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3.学校有故事书36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二)补充条件并列式解答.
一条路长15千米,修了全长的,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答案
1.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修了,修了多少千米?
2.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50千米,修了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40×240÷150÷÷150
(四)思考题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十位上的数加上2,就和个位上的数相等.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三类题的对比练习.解决这三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一)解答下面各题
1.六一班有学生45人,其中女生有20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2.六一班有学生45人,女生占.女生有多少人?
3.六一班有男生25人,占全班的.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二)校园里栽了杨树144棵,栽的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校园里栽了松树多少棵?
(三)学校买了蓝墨水30瓶,红墨水24瓶.蓝墨水是红墨水的几倍?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除法对比练习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4÷12=
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鹅?
12×=4(只)
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鸭?
4÷=12(只)
教案点评:
本教学设计把三类应用题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既突出了每一类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又通过对比,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三类题的异同点。巩固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分数除法练习》教案2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三、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复习法则。
问:分数除法要怎样计算?
2、计算:
5/7÷1014÷4/512/13÷8/9
三人板演。
3、练习八17
上下练习,说说是怎样想的。
问:分数加减法要怎样算?分数乘法怎样算?分数除法呢?
4、练习八18
学生口答,选择说怎样算的?
1、练习八19第一行
四人板演;计算时说明要注意的约分等问题。
2、练习八20
说说已知什么数量,要求什么数量。
练习计算。
口答算式与结果,让学生说说各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
3、练习八21
问:解答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学生解答。口答算式。
为什么3/4×2/5来计算?
3、口答。
根据下面的条件,先说出哪个是单位“1”的量,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1)桃树占果树总棵数的2/5。
(2)三好学生占全班人数的3/20。
(3)修好了一条路的3/7。
(4)一堆煤的1/4已经运走。
(5)这批布的2/3是花布。
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的对应数量
练习八19第二、三
课后感受
本节课上下来,分数计算学生们掌握得都不错。在分数乘法应用题如21题的第三小题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这些题型方面下功夫。
《分数除法练习》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准确解答应用题.
2.加深学生对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异同点,会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1.花手绢的块数是白手绢的
2.白手绢块数的正好是花手绢的块数.
3.花手绢的块数相当于白手绢的
4.白手绢块数的倍相当于花手绢的块数
(二)教师提问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
(三)谈话导入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每一类应用题的特点,巩固解题方法,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下面一组练习.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3
1.课件演示:分数除法应用题
2.比较.
(1)我们把这三道题放在一起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三个数量是相同的;需要找准单位“1”来分析.
(2)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不同点:已知和所求不同;解题方法不同.
3.小结:分数应用题主要有以上三类: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是什么?
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必急.
三、巩固练习
(一)应用题
1.一个排球36元,一个篮球4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是一个篮球价钱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分析列式
(2)要求根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改编出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
2.学校有故事书36本,是科技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3.学校有故事书36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二)补充条件并列式解答.
一条路长15千米,修了全长的,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答案
1.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修了,修了多少千米?
2.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50千米,修了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40×240÷150÷÷150
(四)思考题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十位上的数加上2,就和个位上的数相等.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三类题的对比练习.解决这三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一)解答下面各题
1.六一班有学生45人,其中女生有20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2.六一班有学生45人,女生占.女生有多少人?
3.六一班有男生25人,占全班的.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二)校园里栽了杨树144棵,栽的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校园里栽了松树多少棵?
(三)学校买了蓝墨水30瓶,红墨水24瓶.蓝墨水是红墨水的几倍?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除法对比练习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4÷12=
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鹅?
12×=4(只)
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鸭?
4÷=12(只)
教案点评:
本教学设计把三类应用题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既突出了每一类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又通过对比,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三类题的异同点。巩固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口算除法》教案3篇(扩展8)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
口算除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课本P8-P9的内容,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乘法计算的逆运算,学生对除法的计算还有一个状况,就是很难理解除法,把除法和乘法混淆,因此在教学前,先以乘法为基础,先让学生体验乘法计算,再由乘法运算引入除法计算,让学生发现,原来除法其实是乘法的一个逆过程,突出学生的直观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创设的参观科技馆和植树的情境,让学生设置其中,作为参观科技馆和植树节植树的一个成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和信息自己来解决问题,在教学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解决参观科技馆的时候60÷2的问题上,学生主要说了2种方法(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变成了“20”。我引导学生认识:此时的6已不是我们*时所认识的的6,而是6个十,所以除得的是2个十,要在2的后面加一个“0”(2)乘和除是好朋友,想20×3=60,也可以算出结果。通过学生的发言,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达计算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的意识,在解决植树的过程仍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学生自主探寻算法,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性,并让学生体会分步计算。
口算除法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顾及后进生方面,部分学生正确率很低,速度很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2
《口算除法》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整百、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长整百、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计算方法, 并能够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针对这节课, 我做了如下几点反思:
(一)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富于趣味
问题情境, 特别是导入过程中的情景创设, 一定要注意其趣味性, 要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 让学生一下子投入到课堂之中。
如本节课的导入, 我选择了教材中的图片, 展开了如下的情境:
师: 这一天, 幸福庄园大丰收了, 叔叔阿姨们都在辛勤地忙碌着, 你能告诉我,他们在忙些什么吗?
生: 忙着运蔬菜。
师: 有哪些蔬菜呢?
生: 青椒、 西红柿……
师: 他们又说了一些什么?
生: ……
师: 叔叔阿姨们在搬运蔬菜的过程中, 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呢? 你们愿意开动你们的小脑袋瓜, 帮助他们吗?
生: 愿意!
师: 好, 那么仔细观察图片, 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整个导入过程分为几步: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获取基本信息; 再观察图片, 获取数学信息; 最后引起探索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整个过程显得既富于趣味, 有具有层次性。
(二) 算理的给出要简洁而明确, 计算方法要反复强化
这节课学生能够探索出解决口算除法的不同方法, 教师在处理这些方法的过程中, 不能让他们只是昙花一现, 要将它们简洁而明确地落在板书之上, 让学生 有迹可寻。
同时, 对于计算过程的叙述, 也要求进行反复地强化, 让学生在“单独说”、“互相说”、“全班说” 之中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 和“生生互动”
一节课的闪光点往往就在这两项互动上。 对于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要充分调动起自己的语言、 表情、 动作, 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除此以外, 还要给与学生互动的机会, 培养学生倾听、 表达、 交往的能力。 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先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计算的方法, 后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方法讲给自己的同伴听。 在此过程中, 我注意引导学生将这节课所学的除法和之前所学的除法进行比较, 学生又有了许多的发现。
教后记:
本节课我主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出整百、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这一部分知识与以前学习的内容有着很深刻的联系, 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利用知识的迁移, 找到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练习题的安排也十分注重层次性。 为了加强学生对包含除法的熟悉, 我设置了几道填空题, 帮助拓宽学生学生理清计算的思路; 在基础的口算基础上, 我还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发现“除数不变, 被除数依次增加 10 倍时, 商也以此增加 10 倍” 的规律; 有了例题和计算方法的铺垫, 学生也很容易解决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景题; 最后的思考题旨在拓宽学生的思维, 利用每束花都需要三种花, 最多能捆出的束数应该取三种花中最小的那一个商。
不足之处:
1、 应引导学生集中解决例题中的第一问, 其余两问应该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2、 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更多地用“加 0” 来解决口算除法, 而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加 0”, 在这里我没有进行更多地强调。
3、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 我发现有的学困生还是没有理解计算的方法, 有的学生计算速度没有跟上, 这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中予以加强。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3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的起始课,更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
成功之处:
1、坚持做到寓教于“趣”。
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媒体。通过课件演示,生动形象的创设了46周年校庆的情境,课件中用气球、彩旗布置美化校园,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口算和估算,从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来学习,学玩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
无论是在复习中还是在练习中,根据学生不同水*,结合问题的不同层次,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主动学习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收获。
3、有效互动,增强反馈。
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适当点拨,师生提问与回答,及时反馈学习进展情况,掌控教学进度。
4、练习有针对性,精讲多练。
教学中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口算、估算、判断等形式全面进行练习,夯实基础,是学生掌握基本的口算、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从而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也感觉在培养学生多思多练,多动口做的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在这部分加强思考,力求以后教学更上水*。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4
《口算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法估算,学习笔算除法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借助主题图让学生找出图中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整幅图的意思然后按一定顺序逐一理清每个小情景的意思,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
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主角意识,重视体验。新理念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在独立口算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得出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给学生足够的独立口算的时间,使每个学生经历口算算理的探究过程。掌握计算的方法,让不同水*的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果,以体现算法多样化。组织好小组内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使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能落在实处。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教学难点,注重算理的探究。
本节课白板课件的引用,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巧妙的突破了教学难点。本节课注意了运用小棒图,计数器来表示*均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弄清算理,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在练习的编排上,我有意识地安排解决问题,看学生是否有条理的分析题意并解答,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口算的内容,看学生能否正确的用口算求出结果。我还安排了开放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自由发挥,培养应用能力。
总之,口算除法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和经验上建构新知呢?新的数学理念教会我,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并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在教学2403和3006及6003的算理时,可以用白板课件对比演示加强理解,学生会更加深刻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从而更能提高口算速度。另外教学环节还可以紧凑。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几点教学反思,今后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5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及除数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作为本单元的起始,如何让孩子们理解除法的算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对于计算的法则掌握的较快,但对于理解算理过程却只能做到似懂非懂,或者“懂你在心口难开”无法用语言来完整有条理的去描述。但新人教版的这册书很多内容都将重点放在了让孩子探究计算的过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结果,这对我们的教学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上本节课之前,我思索了很久,如何让孩子能够在课堂上对探究算理感兴趣、如何让孩子自然的理解除法计算的道理?围绕这些我在细节上做了一些准备,然后发现恰恰是这些小的细节让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从而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教学例1之前,我利用让孩子们去数100张手工纸并提问:如何能快速的数出100张手工纸?有一部分孩子很快就发现,要一张一张的数得数100次太慢了,于是就有同学举手提问:老师,这些纸能不能10张10张的分成一摞一摞的,这样数10次就可以了。大家一听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于是我利用将100张手工纸捆成了10摞并且提问:如果一张一张的数,100里面有多少个“一”?如果一摞一摞的数100里面还是多少个“一”吗?孩子们马上反应出计数单位由“一”变成“十”,所以数的速度加快了。接下来我又提出:如何快速的数出40张手工纸?这时很多孩子都选择一摞一摞的去数。问他们原因,孩子们非常自豪的用数据跟我说明:如果一张一张的数要数40次,而如果十张十张的数只用数4次,可以省下36次。于是我利用孩子们的理解引入到本节课中,说明既然是口算除法那么一定要体现出快速计算,所以如何省事便是本节课的重点。这样进入例1过渡就比较自然,同时孩子们对于盖“0”再添”0“其实是在转换计数单位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本节课的尝试,我充分的感受到老师只有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去交流,去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新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
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1、情景的创设:口算题的内容枯燥*淡,很难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用玩卷硬币的游戏把整堂可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同学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2、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数转化为一位数的除法,对同学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别对同学说明,用自身喜欢的方法口算,同学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3、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同学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同学都能获得胜利的体验,充沛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同学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7
这个内容对学生而言很简单,学生通过预习,绝大多数的学生便能掌握计算方法。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最后计算的结果正确率有多高,而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算理,能不能理解着去计算。只有真正理解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打好基础,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我想,既然学生能自主地掌握知识,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学,因此在整节课的设计与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做好新课的知识铺垫,课前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初步理解算理。
课前,我让学生复习表内除法,还引导学生细看书本14、15页的内容,通过看例题的图及小精灵的话,学生初步掌握口算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时可以这样想:几个百(十)几=几个百(十);想乘算减;先算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商后添0,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时,可以把最高位上的数与它下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分。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整个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指导孩子们进行预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已掌握计算方法,懂得计算,所以在新课的学习中没有用例题,而让学生自己列出式子在班里展示,说算理,不足的地方是没有充分让学生说,对于中下层学生来说,算理还没有真正掌握好。
三、充分发挥小组相互合作的作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小组中的相互学习与帮助对学生个体掌握新知起了很大的作用。如课前的复习交流,课中练习的合作订正纠错,对问题的争论归纳总结等等。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在40分钟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新知识,而小组合作就弥补了这一缺陷,在小组里,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优生能很好地帮助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知识,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尝试用一定的"模式上课。
对于数学来说,因为学习的内容不同,要有固定的模式是一件很难的事,不过根据学校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八个良好习惯,借鉴高年级的学习经验,我在上星期定了五个环节,分别是课前练、我想学、我会学、我收获、我会用。因为是上星期定出的环节,学生还不是太熟练每个环节做什么,希望下阶段好一些。
在本节课上,课前练环节上让学生复习数的组成,因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我想学是就本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比较贴合本节课的内容的。(比我想象中要好一些)我会学环节中,我觉得虽然是学生先小组里交流再汇报,但汇报过程还是离不开老师的导,还是有带教授的味道。我收获环节里学生在小结自己学到的知识方面的能力还是要加强。我会用的环节主要是由学生自己要小组里交流订正。
不足之处:
(1)放手方面还是不够。
(2)在知识讲授方面,对于本节课里口算方法的指导,虽然板书了,但没有系统与学生强调,所以从检测的结果看,中下层学生对于表内口诀不熟,所以计算的正确率不高。
这堂课完全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理解性的学习数学,在每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主动的学习新知识,又能自信地展示自我,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自主学习,让课堂处处都有精彩。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8
看到学生的口算速度下降,口算方法缺失,口算正确率下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感惭愧。因此,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中,我选择了《口算除法》这个内容和全校老师一起学习,目的是提醒老师们要关注或重视口算教学。在执教这个内容时,我阅读了有关“口算”教学资料,20xx年《小学数学教师》7、8期上有一篇《口算的本真意义》写到:1992年大纲提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渐达到熟练。20xx年大纲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20xx年大纲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以及理解运算的实际意义。20xx年《小学数学教师》7、8期上也有谈《笔算式的口算》和《谁动了我们的“口算”》两篇文章。第11期中也有一篇《对口算教学价值的思考》。由此看来,口算教学一直是课标和老师们关注的焦点内容。
1.执教《口算除法》时,我首先复习数的组成如:60是()个十,24个十是()等和口算乘法以及表内除法等,
2.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主题图,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列式。
3.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自己探索出60÷3的口算方法,从而类推出600÷3的口算过程,最后独立思考240÷3的口算方法。
4.课后小结,练习设计。整节课,我力争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乘法和表内除法的经验,给足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交流,互相启发,补充理解它们的算理,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本认为这么简单的内容老师和学生都很轻松的,结果却出人意料。
反思:
1.由于长时间没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特别是新课改后,开门见山的问题情境取代了口算的位置,使得本应脱口而出的口算复习题学生也花费了很长时间。
2.学生对二年级学的除法的意义忘了。
3.我对学生估计太高,调控课堂能力差。
“口算”主要指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活动计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又称“心算”。加、减、乘、除的“口算”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我呼吁老师们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教研组准备本学期进行一次全校学生“口算”能力的检测,我感到特别欣慰。因为这节课体现出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了课的本身。它将使全校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9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课本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知识,本单元是期中考试的重点,因此需要我们沉下心认真学习,周一我只进行了例一口算除法的教学,本以为这部分知识应该很简单,可能因为例一包含三道题目的原因吧,课讲得还是有点紧。
以下是本堂课的简单流程和反思:
一、习题导入,明确目标
口算下列各题:279= 357= 428= 804=
学生试着回答这四道小题,特别是第四道。由第四道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
反思:由于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表内除法、三年级上册学习过有余数的除法,我们对除法有一定的掌握,因此以几道练习题导入今天的新课。前两道涉及到表内除法的口算,第三道是关于有余数除法的笔算,这三道题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引出了第四道,也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知道题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
二、情景引入,新知探究
出示本单元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片,提炼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1)赵伯伯*均每次运多少箱?
(2)王叔叔*均每次运多少箱?
(3)李阿姨*均每次运多少箱?
有此三个问题,来深入研究口算除法的方法:(1)摆小棒;(2)看到除法相乘法;(3)捂零法;注意强调此处捂零法与三年级上学期在时间单位换算中提到的消零法的不同。(4)把60看成六个十,六个十除以3等于两个十,也就是20.
分析:在观察图片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观察图片要有规律;在提出问题时要强调*均分;注意培养学生探讨算法多样性的能力,我们可以以第一个问题为例,探讨这四种方法,然后把这四种方法在第二、第三个问题中加以运用。把例题当成练习题来巩固新学的知识,一箭双雕。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课本15也做一做。试着让学生多说几种口算的方法。
四、当堂达标,课堂小结
反思:本节课相对来说比价简单,重点还是让学生感受算法的多样性,会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让学生多说多练,是熟练计算类知识的唯一途径。
《口算除法》教案3篇(扩展9)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
口算除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课本P8-P9的内容,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乘法计算的逆运算,学生对除法的计算还有一个状况,就是很难理解除法,把除法和乘法混淆,因此在教学前,先以乘法为基础,先让学生体验乘法计算,再由乘法运算引入除法计算,让学生发现,原来除法其实是乘法的一个逆过程,突出学生的直观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创设的参观科技馆和植树的情境,让学生设置其中,作为参观科技馆和植树节植树的一个成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和信息自己来解决问题,在教学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解决参观科技馆的时候60÷2的问题上,学生主要说了2种方法(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变成了“20”。我引导学生认识:此时的6已不是我们*时所认识的的6,而是6个十,所以除得的是2个十,要在2的后面加一个“0”(2)乘和除是好朋友,想20×3=60,也可以算出结果。通过学生的发言,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达计算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的意识,在解决植树的过程仍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学生自主探寻算法,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性,并让学生体会分步计算。
口算除法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顾及后进生方面,部分学生正确率很低,速度很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2
《口算除法》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整百、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长整百、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计算方法, 并能够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针对这节课, 我做了如下几点反思:
(一)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富于趣味
问题情境, 特别是导入过程中的情景创设, 一定要注意其趣味性, 要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 让学生一下子投入到课堂之中。
如本节课的导入, 我选择了教材中的图片, 展开了如下的情境:
师: 这一天, 幸福庄园大丰收了, 叔叔阿姨们都在辛勤地忙碌着, 你能告诉我,他们在忙些什么吗?
生: 忙着运蔬菜。
师: 有哪些蔬菜呢?
生: 青椒、 西红柿……
师: 他们又说了一些什么?
生: ……
师: 叔叔阿姨们在搬运蔬菜的过程中, 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呢? 你们愿意开动你们的小脑袋瓜, 帮助他们吗?
生: 愿意!
师: 好, 那么仔细观察图片, 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整个导入过程分为几步: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获取基本信息; 再观察图片, 获取数学信息; 最后引起探索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整个过程显得既富于趣味, 有具有层次性。
(二) 算理的给出要简洁而明确, 计算方法要反复强化
这节课学生能够探索出解决口算除法的不同方法, 教师在处理这些方法的过程中, 不能让他们只是昙花一现, 要将它们简洁而明确地落在板书之上, 让学生 有迹可寻。
同时, 对于计算过程的叙述, 也要求进行反复地强化, 让学生在“单独说”、“互相说”、“全班说” 之中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 和“生生互动”
一节课的闪光点往往就在这两项互动上。 对于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要充分调动起自己的语言、 表情、 动作, 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除此以外, 还要给与学生互动的机会, 培养学生倾听、 表达、 交往的能力。 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先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计算的方法, 后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方法讲给自己的同伴听。 在此过程中, 我注意引导学生将这节课所学的除法和之前所学的除法进行比较, 学生又有了许多的发现。
教后记:
本节课我主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出整百、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这一部分知识与以前学习的内容有着很深刻的联系, 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利用知识的迁移, 找到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练习题的安排也十分注重层次性。 为了加强学生对包含除法的熟悉, 我设置了几道填空题, 帮助拓宽学生学生理清计算的思路; 在基础的口算基础上, 我还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发现“除数不变, 被除数依次增加 10 倍时, 商也以此增加 10 倍” 的规律; 有了例题和计算方法的铺垫, 学生也很容易解决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景题; 最后的思考题旨在拓宽学生的思维, 利用每束花都需要三种花, 最多能捆出的束数应该取三种花中最小的那一个商。
不足之处:
1、 应引导学生集中解决例题中的第一问, 其余两问应该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2、 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更多地用“加 0” 来解决口算除法, 而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加 0”, 在这里我没有进行更多地强调。
3、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 我发现有的学困生还是没有理解计算的方法, 有的学生计算速度没有跟上, 这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中予以加强。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3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的起始课,更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
成功之处:
1、坚持做到寓教于“趣”。
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媒体。通过课件演示,生动形象的创设了46周年校庆的情境,课件中用气球、彩旗布置美化校园,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口算和估算,从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来学习,学玩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
无论是在复习中还是在练习中,根据学生不同水*,结合问题的不同层次,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主动学习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收获。
3、有效互动,增强反馈。
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适当点拨,师生提问与回答,及时反馈学习进展情况,掌控教学进度。
4、练习有针对性,精讲多练。
教学中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口算、估算、判断等形式全面进行练习,夯实基础,是学生掌握基本的口算、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从而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也感觉在培养学生多思多练,多动口做的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在这部分加强思考,力求以后教学更上水*。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4
《口算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法估算,学习笔算除法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借助主题图让学生找出图中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整幅图的意思然后按一定顺序逐一理清每个小情景的意思,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
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主角意识,重视体验。新理念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在独立口算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得出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给学生足够的独立口算的时间,使每个学生经历口算算理的探究过程。掌握计算的方法,让不同水*的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果,以体现算法多样化。组织好小组内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使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能落在实处。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教学难点,注重算理的探究。
本节课白板课件的引用,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巧妙的突破了教学难点。本节课注意了运用小棒图,计数器来表示*均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弄清算理,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在练习的编排上,我有意识地安排解决问题,看学生是否有条理的分析题意并解答,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口算的内容,看学生能否正确的用口算求出结果。我还安排了开放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自由发挥,培养应用能力。
总之,口算除法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和经验上建构新知呢?新的数学理念教会我,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并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在教学2403和3006及6003的算理时,可以用白板课件对比演示加强理解,学生会更加深刻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从而更能提高口算速度。另外教学环节还可以紧凑。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几点教学反思,今后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5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及除数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作为本单元的起始,如何让孩子们理解除法的算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对于计算的法则掌握的较快,但对于理解算理过程却只能做到似懂非懂,或者“懂你在心口难开”无法用语言来完整有条理的去描述。但新人教版的这册书很多内容都将重点放在了让孩子探究计算的过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结果,这对我们的教学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上本节课之前,我思索了很久,如何让孩子能够在课堂上对探究算理感兴趣、如何让孩子自然的理解除法计算的道理?围绕这些我在细节上做了一些准备,然后发现恰恰是这些小的细节让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从而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教学例1之前,我利用让孩子们去数100张手工纸并提问:如何能快速的数出100张手工纸?有一部分孩子很快就发现,要一张一张的数得数100次太慢了,于是就有同学举手提问:老师,这些纸能不能10张10张的分成一摞一摞的,这样数10次就可以了。大家一听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于是我利用将100张手工纸捆成了10摞并且提问:如果一张一张的数,100里面有多少个“一”?如果一摞一摞的数100里面还是多少个“一”吗?孩子们马上反应出计数单位由“一”变成“十”,所以数的速度加快了。接下来我又提出:如何快速的数出40张手工纸?这时很多孩子都选择一摞一摞的去数。问他们原因,孩子们非常自豪的用数据跟我说明:如果一张一张的数要数40次,而如果十张十张的数只用数4次,可以省下36次。于是我利用孩子们的理解引入到本节课中,说明既然是口算除法那么一定要体现出快速计算,所以如何省事便是本节课的重点。这样进入例1过渡就比较自然,同时孩子们对于盖“0”再添”0“其实是在转换计数单位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本节课的尝试,我充分的感受到老师只有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去交流,去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新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
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1、情景的创设:口算题的内容枯燥*淡,很难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用玩卷硬币的游戏把整堂可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同学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2、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数转化为一位数的除法,对同学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别对同学说明,用自身喜欢的方法口算,同学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3、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同学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同学都能获得胜利的体验,充沛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同学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7
这个内容对学生而言很简单,学生通过预习,绝大多数的学生便能掌握计算方法。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最后计算的结果正确率有多高,而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算理,能不能理解着去计算。只有真正理解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打好基础,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我想,既然学生能自主地掌握知识,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学,因此在整节课的设计与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做好新课的知识铺垫,课前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初步理解算理。
课前,我让学生复习表内除法,还引导学生细看书本14、15页的内容,通过看例题的图及小精灵的话,学生初步掌握口算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时可以这样想:几个百(十)几=几个百(十);想乘算减;先算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商后添0,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时,可以把最高位上的数与它下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分。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整个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指导孩子们进行预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已掌握计算方法,懂得计算,所以在新课的学习中没有用例题,而让学生自己列出式子在班里展示,说算理,不足的地方是没有充分让学生说,对于中下层学生来说,算理还没有真正掌握好。
三、充分发挥小组相互合作的作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小组中的相互学习与帮助对学生个体掌握新知起了很大的作用。如课前的复习交流,课中练习的合作订正纠错,对问题的争论归纳总结等等。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在40分钟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新知识,而小组合作就弥补了这一缺陷,在小组里,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优生能很好地帮助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知识,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尝试用一定的"模式上课。
对于数学来说,因为学习的内容不同,要有固定的模式是一件很难的事,不过根据学校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八个良好习惯,借鉴高年级的学习经验,我在上星期定了五个环节,分别是课前练、我想学、我会学、我收获、我会用。因为是上星期定出的环节,学生还不是太熟练每个环节做什么,希望下阶段好一些。
在本节课上,课前练环节上让学生复习数的组成,因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我想学是就本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比较贴合本节课的内容的。(比我想象中要好一些)我会学环节中,我觉得虽然是学生先小组里交流再汇报,但汇报过程还是离不开老师的导,还是有带教授的味道。我收获环节里学生在小结自己学到的知识方面的能力还是要加强。我会用的环节主要是由学生自己要小组里交流订正。
不足之处:
(1)放手方面还是不够。
(2)在知识讲授方面,对于本节课里口算方法的指导,虽然板书了,但没有系统与学生强调,所以从检测的结果看,中下层学生对于表内口诀不熟,所以计算的正确率不高。
这堂课完全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理解性的学习数学,在每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主动的学习新知识,又能自信地展示自我,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自主学习,让课堂处处都有精彩。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8
看到学生的口算速度下降,口算方法缺失,口算正确率下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感惭愧。因此,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中,我选择了《口算除法》这个内容和全校老师一起学习,目的是提醒老师们要关注或重视口算教学。在执教这个内容时,我阅读了有关“口算”教学资料,20xx年《小学数学教师》7、8期上有一篇《口算的本真意义》写到:1992年大纲提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渐达到熟练。20xx年大纲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20xx年大纲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以及理解运算的实际意义。20xx年《小学数学教师》7、8期上也有谈《笔算式的口算》和《谁动了我们的“口算”》两篇文章。第11期中也有一篇《对口算教学价值的思考》。由此看来,口算教学一直是课标和老师们关注的焦点内容。
1.执教《口算除法》时,我首先复习数的组成如:60是()个十,24个十是()等和口算乘法以及表内除法等,
2.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主题图,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列式。
3.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自己探索出60÷3的口算方法,从而类推出600÷3的口算过程,最后独立思考240÷3的口算方法。
4.课后小结,练习设计。整节课,我力争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乘法和表内除法的经验,给足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交流,互相启发,补充理解它们的算理,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本认为这么简单的内容老师和学生都很轻松的,结果却出人意料。
反思:
1.由于长时间没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特别是新课改后,开门见山的问题情境取代了口算的位置,使得本应脱口而出的口算复习题学生也花费了很长时间。
2.学生对二年级学的除法的意义忘了。
3.我对学生估计太高,调控课堂能力差。
“口算”主要指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活动计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又称“心算”。加、减、乘、除的“口算”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我呼吁老师们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教研组准备本学期进行一次全校学生“口算”能力的检测,我感到特别欣慰。因为这节课体现出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了课的本身。它将使全校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9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课本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知识,本单元是期中考试的重点,因此需要我们沉下心认真学习,周一我只进行了例一口算除法的教学,本以为这部分知识应该很简单,可能因为例一包含三道题目的原因吧,课讲得还是有点紧。
以下是本堂课的简单流程和反思:
一、习题导入,明确目标
口算下列各题:279= 357= 428= 804=
学生试着回答这四道小题,特别是第四道。由第四道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
反思:由于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表内除法、三年级上册学习过有余数的除法,我们对除法有一定的掌握,因此以几道练习题导入今天的新课。前两道涉及到表内除法的口算,第三道是关于有余数除法的笔算,这三道题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引出了第四道,也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知道题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
二、情景引入,新知探究
出示本单元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片,提炼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将所解决的问题先进行分类。
(2)我们应先解决哪道算式,再解决哪道算式?
(3)60÷3得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时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究空间。如“再算什么会容易些?你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习活动。至于再算什么?能发现什么?这些我都没有明确规定,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并且我还改变了“一问一答”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方式,而是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
口算除法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和经验上建构新知呢?新的数学理念教会我,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并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执教了《口算除法》一课,通过自我反思并倾听学校各位老师的评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及改正方法总结如下:
一、教师的语言缺乏感染力。
通过这次课堂展示活动,听了学校其他老师的课,使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虽然能够做到简练、准确,但是语言缺乏生动性、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比较单调,缺乏感染力,以后在*时教学时也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二、教材内容可以大胆的组合。
这节课的内容是口算除法,但是在学习算理的时候和“商不变的性质”又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我在课堂上仅仅是对“商不变的性质”进行了渗透,其实,这节课的内容完全可以把“商不变的性质”和口算除法合在一起教学。
三、在一些细节上处理的不太恰当。
1、在教学“80除以20,你是怎么想的”时候,有个孩子说等于40,我引导孩子用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的方法发现这个答案不对。这时应该把这个问题放手给孩子,让其他孩子说一说这么做问什么不对,这样做会更好。
2、在教学过程中我制作的课件出现了错误,但是老师显得有些慌乱,比较好处理方法是:让孩子自己看课件,发现问题之后,借此提醒孩子,你在*时做题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错误,提醒孩子对待学习要认真。
3、在教学79页做一做时,我让孩子“找出每组两个算式的联系”,这个问题问完之后孩子有点迷茫,如果问:找出每组两个算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样问比较有针对性.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0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及除数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作为本单元的起始,如何让孩子们理解除法的算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对于计算的法则掌握的较快,但对于理解算理过程却只能做到似懂非懂,或者“懂你在心口难开”无法用语言来完整有条理的去描述。但新人教版的这册书很多内容都将重点放在了让孩子探究计算的过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结果,这对我们的教学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上本节课之前,我思索了很久,如何让孩子能够在课堂上对探究算理感兴趣、如何让孩子自然的理解除法计算的道理?围绕这些我在细节上做了一些准备,然后发现恰恰是这些小的细节让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从而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教学例1之前,我利用让孩子们去数100张手工纸并提问:如何能快速的数出100张手工纸?有一部分孩子很快就发现,要一张一张的数得数100次太慢了,于是就有同学举手提问:老师,这些纸能不能10张10张的分成一摞一摞的,这样数10次就可以了。大家一听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于是我利用将100张手工纸捆成了10摞并且提问:如果一张一张的数,100里面有多少个“一”?如果一摞一摞的数100里面还是多少个“一”吗?孩子们马上反应出计数单位由“一”变成“十”,所以数的速度加快了。接下来我又提出:如何快速的数出40张手工纸?这时很多孩子都选择一摞一摞的去数。问他们原因,孩子们非常自豪的用数据跟我说明:如果一张一张的数要数40次,而如果十张十张的数只用数4次,可以省下36次。于是我利用孩子们的理解引入到本节课中,说明既然是口算除法那么一定要体现出快速计算,所以如何省事便是本节课的重点。这样进入例1过渡就比较自然,同时孩子们对于盖“0”再添”0“其实是在转换计数单位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本节课的尝试,我充分的感受到老师只有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去交流,去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新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1
“口算除法”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课时,本课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本节课包含了整十数和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以及相应的估算,它既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本课教材内容呈现得比较简单,只有两道例题,分别是80÷20= 和150÷50=,然后就是各自对应的2道估算,以及8组相应的“做一做”。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并让学生体会到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以一个具体的情景“口算测试题的排版问题”为主线,把估算也融入到口算的情境中进行教学。
教材安排的例题讲完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接着是相应的估算,之后是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整个设计中估算和口算的主题图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例2和例1也是独立存在的,这在教学上就变得比较生硬,不利于学习的顺畅性。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一个情境把整堂课的口算和估算串起来,让学生在一个比较熟悉的情境中学习,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2.讲清80÷20的算理。
部分学生在80÷20等于4还是40时容易出错,根本原因就在于算理不明,因此算理的讲解应该是十分必要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的的是“说计算思路”的方法,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明白算理,先让学生说想法,在逐步教学生怎么说,怎么说完整,这样,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了为什么计算80÷20可以计算8÷2。这一点,在听完苗菊*老师的课后又有了新的想法。原本我觉得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直观的小棒图有些多余,所以在上课时就没有用,但是在听完苗老师的课之后,觉得教材的安排还是很有价值的,让学生利用小棒图圈一圈,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会更充分,在下次上课时会进行改善。
3.提倡算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注重算法的最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转化成表内除法,对学生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但是多样化的基础上的优化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这节课中学生就比较喜欢用转化成表内除法,为什么呢?通过对学生的追问,让学生体会算法的优化。
整节课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在每个环节的处理上也比较到位,较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练习设计的具有层次性,扎实高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连班上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习热情也很高,并且通过最后的速算比赛,发现效果也不错。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2
《口算除法》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整百、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长整百、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计算方法, 并能够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针对这节课, 我做了如下几点反思:
(一)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富于趣味
问题情境, 特别是导入过程中的情景创设, 一定要注意其趣味性, 要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 让学生一下子投入到课堂之中。
如本节课的导入, 我选择了教材中的图片, 展开了如下的情境:
师: 这一天, 幸福庄园大丰收了, 叔叔阿姨们都在辛勤地忙碌着, 你能告诉我,他们在忙些什么吗?
生: 忙着运蔬菜。
师: 有哪些蔬菜呢?
生: 青椒、 西红柿……
师: 他们又说了一些什么?
生: ……
师: 叔叔阿姨们在搬运蔬菜的过程中, 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呢? 你们愿意开动你们的小脑袋瓜, 帮助他们吗?
生: 愿意!
师: 好, 那么仔细观察图片, 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整个导入过程分为几步: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获取基本信息; 再观察图片, 获取数学信息; 最后引起探索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整个过程显得既富于趣味, 有具有层次性。
(二) 算理的给出要简洁而明确, 计算方法要反复强化
这节课学生能够探索出解决口算除法的不同方法, 教师在处理这些方法的过程中, 不能让他们只是昙花一现, 要将它们简洁而明确地落在板书之上, 让学生 有迹可寻。
同时, 对于计算过程的叙述, 也要求进行反复地强化, 让学生在“单独说”、“互相说”、“全班说” 之中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 和“生生互动”
一节课的闪光点往往就在这两项互动上。 对于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要充分调动起自己的语言、 表情、 动作, 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除此以外, 还要给与学生互动的机会, 培养学生倾听、 表达、 交往的能力。 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先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计算的方法, 后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方法讲给自己的同伴听。 在此过程中, 我注意引导学生将这节课所学的除法和之前所学的除法进行比较, 学生又有了许多的发现。
教后记:
本节课我主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出整百、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这一部分知识与以前学习的内容有着很深刻的联系, 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利用知识的迁移, 找到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练习题的安排也十分注重层次性。 为了加强学生对包含除法的熟悉, 我设置了几道填空题, 帮助拓宽学生学生理清计算的思路; 在基础的口算基础上, 我还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发现“除数不变, 被除数依次增加 10 倍时, 商也以此增加 10 倍” 的规律; 有了例题和计算方法的铺垫, 学生也很容易解决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景题; 最后的思考题旨在拓宽学生的思维, 利用每束花都需要三种花, 最多能捆出的束数应该取三种花中最小的那一个商。
不足之处:
1、 应引导学生集中解决例题中的第一问, 其余两问应该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2、 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更多地用“加 0” 来解决口算除法, 而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加 0”, 在这里我没有进行更多地强调。
3、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 我发现有的学困生还是没有理解计算的方法, 有的学生计算速度没有跟上, 这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中予以加强。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3
《口算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运送蔬菜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是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由于学生前面已经有一位数乘整十数与整百数口算的基础,多数学生应用知识的正迁移已经知道了口算除法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我主要是采取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从学生汇报的结果看,多数学生都是应用的添0法,还有少数学生则应用的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都是从简单的算法上想方法计算,没有想到利用除法的意义来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则增加了利用教具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简单,在后面的练习设计中,我则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连续,如:记时比赛、夺红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了巩固练习的训练要求。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4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力图数学计算教学体现算用结合,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情景的创设:口算题的内容枯燥*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从课前引入、新知学习(分气球)到练习设计等设计方案,都充分利用生活素材,以用引算,以算为用。用分气球、分彩旗的游戏把整堂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
2、重视算理探究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各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3、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802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接着,让学生自主分120个彩旗,有哪些不同的分法,让每个孩子把自己喜欢的算法说给同桌听,都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4、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做得还不够好。课堂节奏相对缓慢,课堂上欠缺**。值得引起我再次思考的是:如我在教 8020的算法时,学生有提到同时去掉0的方法。这方法其实已经蕴含了商不变的思想,而此时这块内容学生还没学过,该如何讲解比较妥当我一直在思考。我当时没有强调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去掉0,导致学生在计算中出现0的处理不恰当。我想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把新知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构通?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遗憾。
总之,一堂课从设计到实施总会有收获、有感悟,有遗憾,它将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借鉴。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5
本节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二:一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二是使学生掌握两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估算。本节课的教学口算是重点,因为后面的估算也是将其转化成整十数除整十数与几百几十数再计算,所以帮助学生掌握好口算方法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影响,在进行80÷20时,多数孩子认为得数是40,这是在教师预设之内的。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弄明白80÷20为什么等于4。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孩子们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解决问题。很快孩子们就有了答案,有的是利用数的组成,即80里面有几个20,得出只有4个20,而不是有40个20;还有的孩子其实就是利用我们后面将要学习到的商不变的性质,将被除数与除数同时缩小,变成8÷2来计算结果。
在教学估算时我则重点帮助学生将其算式变为口算试题。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全班学生都在课堂内完成的作业,当堂检验了教学效果。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