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4篇
数学老师要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数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掌握的技能,作为一年级数学老师你会写一年级数学教案?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篇1
教学内容:教材38-40页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 能力目标:
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100倒数到50
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你是怎样想的?”
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新授:
1、教学例七:
(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
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
3、比大小。
(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3)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集体订正。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种计算方法(并非让学生全部掌握,学生还可以有别的方法)。在学了加法计算之后,让学生试着计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以促使学生从加法计算迁移到减法计算上去。这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
教学目标:
(1)自己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从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得出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二、说教学法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二)讨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10.3.30 2 生: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我想知道,两只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个? 生: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个? (教师将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这儿还有三个问题(指黑板),咱们来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怎样列算式呢? 生:36+23=?(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 师: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 36 +23 的结果,可以用小棒、算盘、练习本等。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帮助。)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A: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 生F: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再写第二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师:很好。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加数中个位的两个数上下要对齐,十位上的两个数也要对齐。然后再计算:个位上6+3=9,把9也写在个位上,和上面对齐,十位上3个10加2个10是5个10,5写在十位上,和上面对齐。 师:以上四种方法: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列竖式,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生A:我认为列竖式简单。 生B:我认为口算简单。
(四)探究类推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
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10.3.30 3 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四个人共同去解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长汇报: 组A: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萝卜,我们的算式是36-23=13。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36-23的? 组A:我们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组B:我们列竖式(边写边说),先写第一个数36,再写第二个数23,6-3=3,3-2=1。 师:是3-2=1吗? 生:是3个10减2个10等于1个10。 组3: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
(五)总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 生A:我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师:哪一点表现得很好? 生A:老师提的问题我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了,而且我讲的故事很好。 生B:我认为自己表现得还可以,我也积极发言了。 生C:我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好,我把36+23算错了。 师:同学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 学生踊跃发言,都很注意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 师:在这节课中,有好多同学都表现得好,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而且把小组活动组织得很好。大部分同学也都能好好地去学习,个别同学没积极思考,老师希望你下一节课有所进步。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能正确表达出比的结果。
2、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一些特殊物体的对应。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4、培养学生互相关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特殊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各种比较的物体(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
教师:手套若干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师:星期天的早上,我们的小伙伴约好去公园玩碰碰车。他们来到了碰碰车的场地(出示主题图)
问: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图,说说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观察主题图后交流
(车不够:又6个小朋友,只有5辆车;已经4个小朋友有坐在车子里了,还有一辆车空着,可是有2个小朋友从后面跑来;……)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车比人少,也有的小朋友用一个小朋友对一辆车
的方法比较知道了车比人少,这种方法称为一一对应。
问:生活中我们外出活动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了会怎么办呢?
生:(略)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板书:比较
【利用故事情景引出问题,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直接点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明确本】
二、动手实践
体验方法
师:在你们的桌上分别有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现在请你们同桌一
起来比一比哪样物体多,哪样物体少?
生:同桌合作进行比较
师:请你们来汇报一下比较结果
(要求说三句话:说说比的是哪两样物体?用什么方法比的?比的结果怎样?)
生:交流(老师对学生语言组织进行指导)
问:你们都会比较物体的多少了吗?谁能说说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交流
【二期课改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感悟知识和方法。老师在学生已经知道
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操作比较物体多少,从而让学生体
验和感知比较的方法。在学生的体验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手、脑、口同时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巩固练习
方法运用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动手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了物体的多少,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为书上的小伙伴来解决困难,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1、P20题2(左图)
问:图上是谁?她要比什么?
生:是小巧,要比较布丁和盘子哪个多,哪个少?
师:请你比一比并将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同桌
生:进行比较
反馈
注:学生如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的请学生交流怎样做是一一对应(用线连一连)
2、P20题2(右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生:是小丁丁,他在比较瓶子和塞子哪个多,哪个少?
师:请你自己比一比
生:交流
3、P20题3 生:独立完成比较后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
全班交流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用今天学到的本领为小伙伴解决的困难。
【从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到看图进行比较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因此老师创设为小伙伴解决困难的情景来巩固比较的方法,其目的可以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巩固比较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敢于向困难进行挑战,对自己树立信心。】
四、联系实际
拓展提高
1、出示7只手套和4个小朋友的图片
问:看看谁来了?老师要给他们发手套,请你们看看老师准备的手套够不够?
生:四人一组讨论
上黑板演示怎么分?(注意:1人分一副手套,同时还要注意左右手的搭配)
问:黑板上的小朋友分的合理吗?为什么?
生:自由交流(每人有两只手必须是两只手套对一个小朋友,两只手套要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2、联系生活实际
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和手套一样是2对应1的呢?
生:举例
3、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较物体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还知道了些什么?
【数学的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生活中常常会存在许多的特殊性的问题。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要解决生活实际,对于一些特殊问题要考虑全面并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真正体现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书中练习题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和△等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伸出我们的左手,再伸出我们的右手,请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还是右手的手指多?还是一样多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2、创设情景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边请看大屏幕,边听故事。
看这是谁?这又是谁呢?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在帮小兔盖房子等。
(渗透互相帮助的德育教育)数一数,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了几块砖?
二、观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样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说的那样,有4只小兔,1只小兔搬1块砖,你能摆出来,让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吗?
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砖。
对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有代表性方法的学生展示。
小朋友们评一评,你认为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课件操作(1只小兔搬1块砖。边说边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学生读。
你能边指图边用“同样多”说一说吗?
同桌互说。
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图中还有同样多的事物了吗?
2、认识“多”、“少”。
我们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小兔和砖的数量了。图中还可以比什么?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数量同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另一种是数量不一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3只小猪和4根木头,你能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摆一摆,比一比吗?
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而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板书“多少)
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
你能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来说一说其他物体的比较吗?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探索生活。
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找到了图中的数量关系。那在我们的周围,你还能发现那些同样多,还有多出与少出的事物呢?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评价。
2、在多的后面打对。
3、在少的后面打对。
4、动手操作。
老师提要求摆一摆。
a、每一行摆4个圆,在圆的下面摆三角形,三角形比圆多一个。第二行摆几个三角形?
b、第一行摆五朵花,第二行摆的比第一行少一朵,第二行摆几朵花?
c、可让学生自己任意的摆,然后用一句话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5、动脑筋思考
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学习和比较,我们知道物体有多、有少、还有同样多之分,在比较“多少”中我们认识了一一对应,并掌握了比较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
1、练习一的第3、4题。
2、《教材全练》第二页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