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16个字。 2、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喜欢春雨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春雨》教案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春雨》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16个字。
2、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喜欢春雨的思想感情。
4、态度: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逐渐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制作的课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能够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
2、燕子、麻雀、黄鸳的图片和头饰。
3、搜集描写春天的成语、古今诗人的诗歌。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在课前口语交际时,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成语,把学生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好春光的意境之中。
2、满怀激情地导入:春姑娘己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而且还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妹妹,你们知道她的小妹妹是谁吗?
3、春雨多美啊,它到底是什么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
《春雨的色彩》(板书课题)。
(二)自主读书,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先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手指课文,看谁听得最认真,指得最准确。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会认的生字打上五角星,圈出不会认的生宇,间同桌请教后多读几遍。
3、学生按四人分组合作读书,会读的给不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棒!
4、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抽学生试读课文。(实物投影课文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同学读课文(激励评价)。
5、谁愿意和他比一比?谁读得好?给他们评一评。
6、小组合作识字。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互相帮助认识这里面的十二个字。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认得多,认得准
7、你能给生字找找朋友吗?指名学生说。(丝线、有线、谈论、议论、有趣、兴趣、问题、题目、底下)
8、开火车组词读生字。
9、分组读课文。同学们真聪明,会认识这么多的字了,我们来进行分小组读课文比赛,每小组派一组读得最好的同学上来读,老师还送礼物呢!(出示五角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0、写字指导。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本课要写的六个字,有两个人字旁的字"你、们",两个绞丝旁的字"红、绿",两个草字头的字"花、草"。教师重点指导一个,掌握偏旁的写法,然后放手让学生揣摩、练习。
(三)小组合作,理解感悟
课文采用并列式的叙述万式。我决定采用"依据相近的兴趣,组成学习小组",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自己决定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进行重点学习。具体操作如下:
1、激疑: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它们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展开讨论。
2、四人小组上台板演。学生边说边把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小燕子(图片) 绿(涂)
小黄莺(图片) 黄(涂)
麻雀(图片) 红(涂)
3、明确合作小组的研究方向:
如果你来当小法官,你觉得小燕子、小黄鹰、麻雀谁说得有道理?(2)你从课文哪些地万看出来?"合作展示"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欣赏每一个学生的感悟。学生的感悟有深有浅,有多有少,但只要是真实的感受,我们都要加以保护。"合作展示"时,教师随机出示柳树、桃树、油菜花、蒲公英的课件。出示课件文字(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从中,杜鹃花也红了。"),并随机指导朗读。
(四)情感体验,内化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课本剧表演。
1、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2、自由再读课文,加上合适的动作。
3、自由组合,准备表演。
4、表演汇报。(教师可以预先做好相应的头饰,供学生使用。
这样做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实践机会,通过角色扮演,能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体语言,从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五)口语交际,拓展知识
1、同学们,在别的小动物眼中春雨是什么颜色呢?
小熊说:"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瞧,春雨滴在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洒在桔花上,桔花白了。"
小猴说:"春雨是咖啡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土地上,土就成咖啡色了。"
2、听了同学们的积极发言,春雨下得更欢了,它还给大家送来了一些美丽的画面,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教师展示优美的画面,学生猜成语。)
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绿草如茵 春暖花开
骂歌燕舞 春光明媚 春色无边
3、古人眼中的春雨又是怎样的?
在音乐伴奏下,学生背诵:《草》、《春晓》、《咏柳》、《春夜喜雨》、《早春》、《清明时节》和《暖风》。
延伸拓展,巩固内容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请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用手中的画笔把它描绘出来。
《春雨》教案2
教学目标:
1、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习接唱。
2、幼儿学习用甜美的声音唱出春雨与种子之间亲密的关系,表现出歌曲的弱唱部分。
3、幼儿能用歌声和动作表达期盼成长的美好愿望。
4、能大胆表现歌曲《春雨沙沙》的内容、情感。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1、春雨音频、种子发芽生长的视频。
2、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过下雨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幼儿根据琴声的强弱唱出小动物叫声的强弱。
1、听,什么小动物来到我们班?
2、它的叫声是怎样的?
二、播放春雨音频,幼儿了解春雨沙沙的声音并学习用弱唱演唱,引起幼儿兴趣。
1、听,这是什么声音?请你模仿一下。
2、学习弱唱演唱。
三、教师出示种子发芽生长的视频,了解春雨与种子之间亲密个关系。
1、看,这是小种子。(出示种子发芽生长视频)
2、下雨了,小种子有什么变化?
教师小结:种子喝了春雨以后会发芽、出土、长大。
四、教师示范演唱,幼儿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习接唱并能表现歌曲的弱唱部分。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小种子说了什么?
2、教师分段示范唱。
小种子先说了什么?再说了什么?
(第二段提问同第一段)
3、幼儿学唱歌曲。
4、幼儿初步学习用接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幼儿关注教师的手势,跟琴声进行练习。
五、幼儿边演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与情绪,表达期盼成长的美好愿望。
1、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春雨?
2、用什么动作表现小种子出土、发芽、长大?
3、种子长大了心情怎么样?
4、请你边演唱边用动作和表情表现来歌曲。
活动延伸:
我们到表演区继续歌表演吧!
教学反思:
小班孩子年龄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对雨是兴趣昂然、情有独钟。利用孩子这个兴趣点,用发生在孩子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教师作为幼儿发展的引导者,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在支持中进行有效引导。活动中,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孩子利用各种感官,去看雨、听雨、接雨、踩雨,启发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去充分感受、表达,师幼互动。从不同的角度让孩子有意识地去观察,也不致于使答案是唯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形象生动的。
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非常好,幼儿兴趣高,能感受歌曲的优美,用不同的力度来演唱歌曲。而且幼儿是以角色的身份来演唱。演唱的时候非常有感情,很投入。
《春雨》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知 识:朗读课文,掌握字词;了解文中描写的春雨的特点,了解本文写景线索、顺序。
2、能 力:朗读能力;阅读分析能力;想象能力。
3、德 育: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4、重点目标:朗读和抓特点写景。
5、目标难点:表现景物特点的词语所包含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三峡》的背诵
(二)复习导入:《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夏水湍急;春冬绮丽;秋之凄凉。
可见,本文是抓住了“三峡”不同季节景物的特点来写的。绘景的散文是不是抓住景物特点就可写好呢?请看“单元提示”
1、本单元学习重点:绘景、记游、寓情。
绘景:抓住景物特点;注意描写顺序。
记游:记叙旅途见闻,描绘风貌、人情。
寓情:字里行间蕴含感情;写景的同时叙写感受。
2、阅读写景文章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写了什么景--景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感情
(三)学习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感染学生,带学生进入意境)
2、找一读得好的学生再朗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回答:本文写了什么景?(描绘了什么画面)
归纳: 春 梅林老妇拾柴
雨 山野景色清新
中 河水溶汇春潮
4、描绘景色什么特点?和暖、闲适、宁静。
5、文中哪些词语突出这些特点?(锻炼想象能力)
归纳:“捡”字写出老婆婆拾柴时缓慢、从容的动作,以及悠闲、自在的心情,紧扣春雨中“闲适”的特点。
“漏”字生动表现了濛濛细雨顺着树木的枝叶慢慢集结在一起,从缝隙中滴落下来的形态。
“敲打”写出细小的春雨从树木枝叶的缝隙间地落在沙土上的声音,反衬出雨中梅林的宁静。、
“泛起“形象表现了枯草在春雨的滋润下,刚刚萌发新芽,远远看去,透出绿意,突出初春草色的特点。侧面写出春雨的和暖。
“斑斑”初春天气渐暖,冰雪融化。突出春雨和暖的特点。
“渍”“流”写出梅花的芳香,山茶的艳丽,又突出它们在春雨中润湿的特点,静中有动。
“摧”强调这场春雨的作用,饱含作者的赞美之情。
“漂浮的小船,牛乳般的泔水”表现春雨中渔家的自在、闲适、宁静的生活。
6、通过对春雨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归纳: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7、本文描写顺序是什么?作者的游踪。(移步换景,远近结合)。
8、本文结构方式:总分结构
9、带着对春雨的喜爱之情齐读课文。
(四)小结: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春雨中梅林、山野、河水的景象,表现了和暖、闲适、宁静的特点。寄托作者对春雨、对生活的深厚的爱。
三、板书设计(布置作业)
春雨
德富芦花
春 梅林老妇拾柴--闲适、宁静
雨 山野景色清新--和暖、清新 爱春雨,爱生活
中 河水溶汇春潮--闲适、宁静
查看全文
false